风淋室及车间除尘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30432发布日期:2019-01-25 17:45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风淋室及车间除尘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风淋室及车间除尘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子、实验室仪器、医药以及精密仪器等加工制造业中,对生产场所和实验场所中的空气清洁度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对生产场所和实验场所中的清洁度进行严格的管控。

比如在精密仪器制造公司中,由于对产品的精度、质量有较高工艺要求,所以其加工制作的工艺过程需要在要求高度无尘的无尘生产车间即无尘室中进行。在生产或研发过程中,由于员工的流动性较大,从外面进入无尘室的员工会携带有灰尘等杂物,如果不将灰尘除去,就会对工艺要求高精度、高质量的产品品质产生不良的影响。

目前,生产过程中,在员工进入无尘室之前,大多公司采用风淋室除去员工身上携带的灰尘。其中,风淋室是通过高速的洁净气流,吹除人员或货物表面灰尘的设备。在风淋室进行除尘时,人员启动风机,空气流动的方向自风机开始依次经过回风口、通道、回风口、高效过滤器,再回到风机处进行鼓风。风淋室起到除尘效果是因高效过滤器上的滤纸的过滤作用。但是,高效过滤器属于易损部件,高效过滤器积尘达到终阻力后,风淋室的过滤效率很低,甚至不能起到过滤效果反而对原有空气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风淋室,以解决现有风淋室的高效过滤器积尘达到终阻力后,风淋室的过滤效率很低,甚至不能起到过滤效果反而对原有空气造成污染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风淋室,包括:主箱体、副箱体、风机、高效过滤器、检测模块和控制面板;

在所述主箱体的侧壁上设有多个喷嘴和一个初效回风板,且所述喷嘴和初效回风板的回风口分别与所述副箱体相通;所述回风口、副箱体和喷嘴形成通风道;在所述通风道内依次设有所述风机、高效过滤器,以使空气能够依次从所述回风口、风机、高效过滤器通过所述喷嘴流向所述主箱体;所述高效过滤器与所述通风道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副箱体侧壁设置有侧门;

所述检测模块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高效过滤器的第一侧面,且所述第一侧面靠近所述回风口;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高效过滤器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二侧面与第一侧面相对;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面板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风淋室还包括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与所述控制面板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风淋室还包括静风箱;

所述静风箱设置在所述副箱体内,所述静风箱包括与所述喷嘴相通的第一通风腔和与所述回风口相通的第二通风腔;所述高效过滤器设置在所述第一通风腔内,且通过所述高效过滤器使第一通风腔和第二通风腔相通;所述第一通风腔与所述副箱体相通,且所述第一通风腔与所述副箱体相通处与侧门相对;

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第二通风腔上,以使所述回风口的空气流向所述第二通风腔内。

进一步的,所述副箱体和静风箱均竖直设置,且所述静风箱的宽度与所述副箱体的宽度相同;

多个所述喷嘴设置在初效回风板的上方;

所述高效过滤器竖直设置在第一通风腔内,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静风箱的底壁并与所述第二通风腔相通。

进一步的,在所述静箱体的底壁上连通有风道管,所述风道管为刚性材料;

所述风道管延伸至所述第二通风腔内,在所述风道管的内壁且沿其周向设有凹槽,所述凹槽靠近所述风道管的底端;

在所述风机的出风管的外侧且沿所述出风管的周向设有凸起,所述凸起卡接在所述凹槽内。

进一步的,在所述风道管的顶端设置有中效过滤器。

进一步的,所述副箱体包括第一副箱体和第二副箱体,所述第一副箱体、主箱体和第二副箱体依次设置;

所述主箱体包括自动进门和与所述自动进门相对设置的自动出门。

进一步,在所述自动进门和自动出门上分别设置有视窗和门把,所述视窗设置在门把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的风淋室还包括红外线传感器,所述红外线传感器、控制面板和风机依次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淋室,通过回风口、副箱体和喷嘴形成通风道,在通风道中内依次设有风机和高效过滤器,通过风机提供动力,使主箱体内带有灰尘的空气流向回风口,然后经过高效过滤器,通过高效过滤器对灰尘进行过滤,使干净的空气通过喷嘴流向主箱体,对员工进行喷射,能够吹除人员或货物表面灰尘,并使带有灰尘的空气流向回风口,形成一个循环;通过在高效过滤器的第一侧面设置第一压力传感器,在高效过滤器的第二侧面设置第二压力传感器,并且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分别与控制面板电连接,通过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检测出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的压力差,压力差大于高效过滤器的终阻力时,把信号信息反馈到控制面板,提示工作人员高效过滤器积尘达到终阻力,需要替换新高效过滤器。其中,高效过滤器与通风道可拆卸连接,通过在副箱体上设置侧门,通过打开侧门更换高效过滤器,使风淋室能够正常工作,减少甚至避免了风淋室的过滤效率低,使风淋室不能起到很好的过滤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车间除尘系统,以解决现有风淋室的高效过滤器积尘达到终阻力后,风淋室的过滤效率很低,甚至不能起到过滤效果反而对原有空气造成污染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间除尘系统,包括:所述的风淋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间除尘系统,通过风淋室能够对人员或者货物表面上的灰尘清除,使人员或者货物能够进入无尘室,进行工作。其中,风淋室的结构和有益效果上述已经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这里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淋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提供的风淋室的A-A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淋室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提供的风淋室的B处局部放大图。

图标:100-主箱体;200-副箱体;300-静风箱;400-风机;110-喷嘴;120-初效回风板;121-回风口;122-红外线传感器;310-第一通风腔;320-第二通风腔;330-高效过滤器;331-第一压力传感器;332-第二压力传感器;410-风道管;420-出风管;411-凹槽;412-中效过滤器;421-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淋室,包括:主箱体100、副箱体200、风机400、高效过滤器330、检测模块和控制面板;在主箱体100的侧壁上设有多个喷嘴110和一个初效回风板120,且喷嘴110和初效回风板120的回风口121分别与副箱体200相通;回风口121、副箱体200和喷嘴110形成通风道;在通风道内依次设有风机400、高效过滤器330,以使空气能够依次从回风口121、风机400、高效过滤器330通过喷嘴110流向主箱体100;高效过滤器330与通风道可拆卸连接,在副箱体200侧壁设置有侧门;检测模块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331和第二压力传感器332;第一压力传感器331设置在高效过滤器330的第一侧面,且第一侧面靠近回风口121;第二压力传感器332设置在高效过滤器330的第二侧面,第二侧面与第一侧面相对;第一压力传感器331和第二压力传感器332分别与控制面板电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风淋室,通过回风口121、副箱体200和喷嘴110形成通风道,在通风道中内依次设有风机400、高效过滤器330,通过风机400提供动力,使主箱体100内带有灰尘的空气流向回风口121,然后经过高效过滤器330,通过高效过滤器330对灰尘进行过滤,使干净的空气通过喷嘴110流向主箱体100,对员工进行喷射,能够吹除人员或货物表面灰尘,并使带有灰尘的空气流向回风口121,形成一个循环;通过在高效过滤器330的第一侧面设置第一压力传感器331,在高效过滤器330的第二侧面设置第二压力传感器332,并且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分别与控制面板电连接,通过第一压力传感器331和第二压力传感器332检测出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的压力差,压力差大于高效过滤器330的终阻力时,把信号信息反馈到控制面板,提示工作人员高效过滤器330积尘达到终阻力,需要替换新高效过滤器330。其中,高效过滤器330与通风道可拆卸连接,通过在副箱体200上设置侧门,通过打开侧门更换高效过滤器330,使风淋室能够正常工作,减少甚至避免了风淋室的过滤效率低,使风淋室不能起到很好的过滤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能够及时通知工作人员高效过滤器330需要更换,在本实施例中,风淋室还包括报警装置,报警装置与控制面板电连接。当第一压力传感器331和第二压力传感器332检测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的压力差大于高效过滤器330的终阻力时,并将该信息反馈到控制面板时,控制面板控制报警装置,报警装置提醒工作人员更换高效过滤器330。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风淋室还包括静风箱300;静风箱300设置在副箱体200内,静风箱300包括与喷嘴110相通的第一通风腔310和与回风口121相通的第二通风腔320;高效过滤器330设置在第一通风腔310内,且通过高效过滤器330使第一通风腔310和第二通风腔320相通;第一通风腔310与副箱体200相通,且所述第一通风腔310与所述副箱体200相通处与侧门相对;风机400设置在第二通风腔320上,以使回风口121的空气流向第二通风腔320内。也就是,通过风机400作为动力,使主箱体100的空气依次从回风口121、风机400、第二通风腔320、高效过滤器330、第一通风腔310通过喷嘴110流向主箱体100形成一个循环;通过第一通风腔310与副箱体200相通,方便工作人员更换高效过滤器330;通过第一通风腔310与副箱体200相通处与侧门相对,当打开侧门时,工作人员能够更换高效过滤器330,当关闭侧门时,第一通风腔310处于封闭状态,使第一通风腔310内的空气流向主箱体100。

具体的,如图1所示,副箱体200和静风箱300均竖直设置,且静风箱300的宽度与副箱体200的宽度相同;多个喷嘴110设置在初效回风板120的上方,高效过滤器330竖直设置在第一通风腔310内,风机400设置在静风箱300的底壁并与第二通风腔320相通。通过使静风箱300的宽度与副箱体200的宽度相同,能够充分利用副箱体200的空间;在副箱体200内,空气从回风口121流向风机400、第二通风腔320、第一通风腔310,使空气向上流动,在主箱体100内,空气从喷嘴110流向回风口121,从空气从上而下流动,能够带走人员身上的灰尘,能够清除更干净。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3和图4所示,在静箱体的底壁上连通有风道管410,风道管410为刚性材料;风道管410延伸至第二通风腔320内,在风道管410的内壁且沿其周向设有凹槽411,凹槽411靠近风道管410的底端;在风机400的出风管420的外侧且沿出风管420的周向设有凸起421,凸起421卡接在凹槽411内。通过使风道管410为刚性材料,代替了帆布材质的风道管410,降低了空气通过风道管410时的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并且也减少了灰尘在风道管410上的积累,从而提高风淋室的清洁效率;通过凸起421和凹槽411的卡接,实现了风道管410和风机400的卡嵌连接,能够保证风机400固定的更加稳定,降低风机400震动产生的噪音,同时,也提高了了风机400与静压箱之间的密封性。

为了提高风淋室的过滤效果,使喷嘴110喷出的气体更加干净,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风道管410的顶端设置有中效过滤器412。主箱体100内的空气流向回流口,并通过初效回风板120进行初步过滤,然后空气流向风机400,从风道管410流出,同时,通过中效过滤器412进行进一步过滤,最后,空气从第二通风腔320流向第一通风腔310,通过高效过滤器330进行过滤,从而使从喷嘴110喷出的空气更加干净,同时,设置中效过滤器412能够减缓替换高效过滤器330的次数,延长了高效过滤器330的使用寿命。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副箱体200包括第一副箱体和第二副箱体,第一副箱体、主箱体100和第二副箱体依次设置;主箱体100包括自动进门和与自动进门相对设置的自动出门。通过主动进门进入主箱体100内,通过第一副箱体的喷嘴110和第二副箱体的喷嘴110同时对人员进行喷射,能够全方位的进行除尘,然后,通过自动出门走出主箱体100,进入无尘室。

为了方便观察主箱体100中人员的状态,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进一步的,在自动进门和自动出门上分别设置有视窗和门把,视窗设置在门把的上方。通过视窗能够观察主箱体100内是否有人,是否可以进入主箱体100。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风淋室还包括红外线传感器122,红外线传感器122、控制面板和风机400依次电连接。通过红外线传感器122感受到人员进入主箱体100,并发送信号到控制面板,控制面板控制风机400工作,对人员进行除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红外线传感器122设置在初效回风板120上。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的车间除尘系统,包括:实施例一提供的风淋室。

本实施例提供的车间除尘系统,通过风淋室能够对人员或者货物表面上的灰尘清除,使人员或者货物能够进入无尘室,进行工作。其中,风淋室的结构和有益效果上述已经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这里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