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节能污泥低温干化机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76064发布日期:2018-12-14 22:35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循环节能污泥低温干化机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低温干化处理领域,具体讲是一种循环节能污泥低温干化机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污水处理厂大规模的建设运行,污泥产量也大幅增加,对环境污染的威胁日趋严重,而经脱水处理的污泥含水率大多仍高于80%,且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性质不稳定,不利于运输。因此,在进行污泥填埋、焚烧等稳定化处理前,需要对其进行脱水干化,使其含水率降至更低。

目前国内的干化技术中污泥热干化技术具有占地小,干化效率高,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小的独特优势,其中低温干化的温度为100℃以下,可以有效避免恶臭气体的挥发,最大限度地减少苯系物的释放,具有良好的节能和环保效益。低温干化设备采用除湿热泵技术原理,将加热的空气密闭在干燥箱体内不断循环,带走污泥中水分,并在蒸发器端进行冷凝除湿。为避免或者减少能量损失,干燥箱体必须严格密闭并且保温性能良好。同时,低温干化设备应能适应不同处理能力要求,若能实现模块化组装则有利于在原有设备基础上进行改造,以增加设备的处理能力。

经过检索发现,专利号CN201620825740.3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污泥低温干化处理系统,主要由供热单元、低温干化单元、热量回收单元和冷凝排放单元组成,供热单元设于低温干化单元的底部中央,与低温干化单元相连通;热量回收单元设于低温干化单元上表面的两侧,冷凝排放单元与低温干化单元、热量回收单元通过管路连通。

专利号CN201710311949.7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泥低温干化处理系统,包括热泵系统、风循环系统、污泥干化室、喷淋系统、过滤器及表冷器;所述热泵系统包括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及膨胀阀,所述蒸发器通过所述压缩机及膨胀阀连接所述冷凝器;所述冷凝器通过所述风循环系统连接所述污泥干化室;所述污泥干化室连接所述喷淋系统;所述喷淋系统连接所述过滤器;所述过滤器连接所述表冷器;所述表冷器连接所述冷凝器。

专利号CN201710040036.6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泥低温干化装置;包括:由全封闭的污泥干化室,其包括由上至下设置的污泥入口、首尾衔接的多层输送网带和污泥出口构成的污泥运行系统和由热泵系统、干热空气发生室和风机,并形成污泥干化室内由下至上的循环干化气流的干热空气运行系统。

经过分析发现,目前国内大多数污泥低温干化装置还存在以下不足;

其一,对于污泥低温干化装置来讲,缺少对污泥中带出来的冷凝水进行净化,而且污泥低温干化过程中,缺乏对冷凝水和冷却水进行循环使用,导致水资源浪费较大,不利于环保和节能;其二,对于多数污泥低温干化装置来讲,其中对应的污泥入口处裸露在外,缺乏防护装置,有时会出现外溅现象;其三,污泥低温干化系统中缺乏性能较好的冷凝水管和冷却水管。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循环节能污泥低温干化机系统;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增加了一台冷却塔和净水装置,冷却塔能将用于冷却冷媒的高温冷却水,进行冷却,并重新回到冷却管道中,循环利用。同时净水装置将从污泥中带出来的冷凝水,净化后达到可作为冷却水的水质要求,并泵入冷却塔中冷却后循环使用。污泥低温干化过程中,将冷凝水和冷却水进行全过程循环使用,有效节约了水资源,全过程无二次污染,使得对污泥物料进行干化的过程更加环保和高效节能。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循环节能污泥低温干化机系统,包括污泥低温干化室、布料机、蒸发器、空气过滤装置、输送网带、污泥出口、风机、外置冷凝器;其中,布料机、蒸发器、空气过滤装置、输送网带、污泥出口、风机分别位于污泥低温干化室的内部,且输送网带排布在布料机、蒸发器、空气过滤装置的下方,污泥出口位于输送网带的末端;外置冷凝器位于污泥低温干化室的外部;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冷却塔和净水装置;在污泥低温干化室上且对应于空气过滤装置处通过冷凝水管与净水装置连通,净水装置再通过冷凝水管与冷却塔连通;同时,冷却塔分别通过两条冷却水管与外置冷凝器形成循环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增加了一台冷却塔和净水装置,冷却塔能将用于冷却冷媒的高温冷却水,进行冷却,并重新回到冷却管道中,循环利用。同时净水装置将从污泥中带出来的冷凝水,净化后达到可作为冷却水的水质要求,并泵入冷却塔中冷却后循环使用。污泥低温干化过程中,将冷凝水和冷却水进行全过程循环使用,有效节约了水资源,全过程无二次污染,使得对污泥物料进行干化的过程更加环保和高效节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一种循环节能污泥低温干化机系统;在布料机的上端设置有进料防护装置,该进料防护装置包括进料壳体;

所述进料壳体为倾斜设置,进料壳体为壁厚1-2cm的圆筒结构,进料壳体自身上部带有防止杂物进入的防护壳;进料壳体的下端外部焊接有支座体;支座体为厚度1-2cm的钢板制成,支座体的下端通过螺母固定有卡位挡块,卡位挡块的一端穿过支座体的下端后用螺母固定,布料机的上端形成弯折支撑沿;使其该进料防护装置通过卡位挡块置于布料机的上端的弯折支撑沿上,将布料机的上端整体罩住。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进料装置如图3所示,将其应用在布料机的上端,将布料机的上端整体罩住;在布料机的上端设置进料防护装置,那么对布料机的上端能够起到较好的防护作用,进料时可防止污泥外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一种循环节能污泥低温干化机系统;进料壳体上端设置有防护幕帘;也能有效的防止外部杂物进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一种循环节能污泥低温干化机系统;冷凝水管包括内部耐温塑料层、中部聚苯乙烯泡沫填充层和外部不锈钢波纹薄层;中部聚苯乙烯泡沫填充层位于内部耐温塑料层和外部不锈钢波纹薄层之间。本实用新型采用如图4-图5所示结构的冷凝水管,冷凝水管的好处是内部耐高温,中部隔热、静音;外部不锈钢波纹薄层能够增加冷凝水管的整体强度,而且也能够实现一定弯折。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一种循环节能污泥低温干化机系统;冷却水管包括内部塑料层和中部不锈钢波纹薄层和外部装饰层;中部不锈钢波纹薄层位于内部塑料层和外部装饰层之间。如图6所示的冷却水管相对于其他冷却水管而言,冷却水管的整体牢固性较好,管体能够实现一定弯折,因而在增强外部美观的同时整体性能得以提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一种循环节能污泥低温干化机系统;污泥出口为V型或U型结构;便于与螺旋输送机构配合将散落的污泥输送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一种循环节能污泥低温干化机系统;风机位于污泥低温干化室的底部;由风机对污泥低温干化室的底部进行排风。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循环节能污泥低温干化机系统,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

优点1:包括污泥低温干化室、布料机、蒸发器、空气过滤装置、输送网带、污泥出口、风机、外置冷凝器;其中,布料机、蒸发器、空气过滤装置、输送网带、污泥出口、风机分别位于污泥低温干化室的内部,且输送网带排布在布料机、蒸发器、空气过滤装置的下方,污泥出口位于输送网带的末端;外置冷凝器位于污泥低温干化室的外部;该系统还包括冷却塔和净水装置;在污泥低温干化室上且对应于空气过滤装置处通过冷凝水管与净水装置连通,净水装置再通过冷凝水管与冷却塔连通;同时,冷却塔分别通过两条冷却水管与外置冷凝器形成循环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增加了一台冷却塔和净水装置,冷却塔能将用于冷却冷媒的高温冷却水,进行冷却,并重新回到冷却管道中,循环利用。同时净水装置将从污泥中带出来的冷凝水,净化后达到可作为冷却水的水质要求,并泵入冷却塔中冷却后循环使用。污泥低温干化过程中,将冷凝水和冷却水进行全过程循环使用,有效节约了水资源,全过程无二次污染,使得对污泥物料进行干化的过程更加环保和高效节能。

优点2: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循环节能污泥低温干化机系统;在布料机的上端设置有进料防护装置,该进料防护装置包括进料壳体;

所述进料壳体为倾斜设置,进料壳体为壁厚1-2cm的圆筒结构,进料壳体自身上部带有防止杂物进入的防护壳;进料壳体的下端外部焊接有支座体;支座体为厚度1-2cm的钢板制成,支座体的下端通过螺母固定有卡位挡块,卡位挡块的一端穿过支座体的下端后用螺母固定,布料机的上端形成弯折支撑沿;使其该进料防护装置通过卡位挡块置于布料机的上端的弯折支撑沿上,将布料机的上端整体罩住。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进料装置如图3所示,将其应用在布料机的上端,将布料机的上端整体罩住;在布料机的上端设置进料防护装置,那么对布料机的上端能够起到较好的防护作用,进料时可防止污泥外溅。

优点3: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循环节能污泥低温干化机系统;进料壳体上端设置有防护幕帘;也能有效的防止外部杂物进入。

优点4: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循环节能污泥低温干化机系统;冷凝水管包括内部耐温塑料层、中部聚苯乙烯泡沫填充层和外部不锈钢波纹薄层;中部聚苯乙烯泡沫填充层位于内部耐温塑料层和外部不锈钢波纹薄层之间;本实用新型采用如图4-图5所示结构的冷凝水管,冷凝水管的好处是内部耐高温,中部隔热、静音;外部不锈钢波纹薄层能够增加冷凝水管的整体强度,而且也能够实现一定弯折。

优点5: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循环节能污泥低温干化机系统;冷却水管包括内部塑料层和中部不锈钢波纹薄层和外部装饰层;中部不锈钢波纹薄层位于内部塑料层和外部装饰层之间。如图6所示的冷却水管相对于其他冷却水管而言,冷却水管的整体牢固性较好,管体能够实现一定弯折,因而在增强外部美观的同时整体性能得以提升。

优点6: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循环节能污泥低温干化机系统;污泥出口为V型或U型结构;便于与螺旋输送机构配合将散落的污泥输送出。

优点7: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循环节能污泥低温干化机系统;风机位于污泥低温干化室的底部;由风机对污泥低温干化室的底部进行排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有进料防护装置的实施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进料防护装置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冷凝水管截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冷凝水管外部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冷却水管截面示意图。

其中:污泥低温干化室1,布料机2,蒸发器3,空气过滤装置4,输送网带5,污泥出口6,风机7,外置冷凝器8,冷却塔9,净水装置10,进料壳体11,防护壳12,支座体13,卡位挡块14,弯折支撑沿15,内部耐温塑料层16,中部聚苯乙烯泡沫填充层17,外部不锈钢波纹薄层18,内部塑料层19,中部不锈钢波纹薄层20,外部装饰层21,防护幕帘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1-图6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循环节能污泥低温干化机系统,如图1-图6所示,可以按照如下方式予以实施;包括污泥低温干化室1、布料机2、蒸发器3、空气过滤装置4、输送网带5、污泥出口6、风机7、外置冷凝器8;其中,布料机2、蒸发器3、空气过滤装置4、输送网带5、污泥出口6、风机7分别位于污泥低温干化室1的内部,且输送网带5排布在布料机2、蒸发器3、空气过滤装置4的下方,污泥出口6位于输送网带5的末端;外置冷凝器8位于污泥低温干化室1的外部;该系统还包括冷却塔9和净水装置10;在污泥低温干化室1上且对应于空气过滤装置4处通过冷凝水管与净水装置10连通,净水装置10再通过冷凝水管与冷却塔9连通;同时,冷却塔9分别通过两条冷却水管与外置冷凝器8形成循环连通。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增加了一台冷却塔9和净水装置10,冷却塔9能将用于冷却冷媒的高温冷却水,进行冷却,并重新回到冷却管道中,循环利用。同时净水装置10将从污泥中带出来的冷凝水,净化后达到可作为冷却水的水质要求,并泵入冷却塔中冷却后循环使用。污泥低温干化过程中,将冷凝水和冷却水进行全过程循环使用,有效节约了水资源,全过程无二次污染,使得对污泥物料进行干化的过程更加环保和高效节能。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循环节能污泥低温干化机系统;在布料机2的上端设置有进料防护装置,该进料防护装置包括进料壳体11;

所述进料壳体11为倾斜设置,进料壳体11为壁厚1-2cm的圆筒结构,进料壳体11自身上部带有防止杂物进入的防护壳12;进料壳体11的下端外部焊接有支座体13;支座体13为厚度1-2cm的钢板制成,支座体13的下端通过螺母固定有卡位挡块14,卡位挡块14的一端穿过支座体13的下端后用螺母固定,布料机2的上端形成弯折支撑沿15;使其该进料防护装置通过卡位挡块14置于布料机2的上端的弯折支撑沿15上,将布料机2的上端整体罩住。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进料装置如图3所示,将其应用在布料机2的上端,将布料机2的上端整体罩住;在布料机2的上端设置进料防护装置,那么对布料机2的上端能够起到较好的防护作用,进料时可防止污泥外溅。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循环节能污泥低温干化机系统;进料壳体11上端设置有防护幕帘22;也能有效的防止外部杂物进入。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循环节能污泥低温干化机系统;冷凝水管包括内部耐温塑料层16、中部聚苯乙烯泡沫填充层17和外部不锈钢波纹薄层18;中部聚苯乙烯泡沫填充层17位于内部耐温塑料层16和外部不锈钢波纹薄层18之间;本实用新型采用如图4-图5所示结构的冷凝水管,冷凝水管的好处是内部耐高温,中部隔热、静音;外部不锈钢波纹薄层18能够增加冷凝水管的整体强度,而且也能够实现一定弯折。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循环节能污泥低温干化机系统;冷却水管包括内部塑料层19和中部不锈钢波纹薄层20和外部装饰层21;中部不锈钢波纹薄层20位于内部塑料层19和外部装饰层21之间。如图6所示的冷却水管相对于其他冷却水管而言,冷却水管的整体牢固性较好,管体能够实现一定弯折,因而在增强外部美观的同时整体性能得以提升。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循环节能污泥低温干化机系统;污泥出口6为V型或U型结构;便于与螺旋输送机构配合将散落的污泥输送出。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循环节能污泥低温干化机系统;风机7位于污泥低温干化室1的底部;由风机7对污泥低温干化室1的底部进行排风。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