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环保的污水厂用沉淀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34766发布日期:2019-02-11 00:23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环保的污水厂用沉淀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节能环保的污水厂用沉淀池。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增长,污水总量也不断增大。因此,对于污水处理的需求也不断增强。污水处理的过程中,对于污泥的处理效果较差,往往仅是让污泥自行沉淀,污水中存在的大量的污泥,直接沉积在沉淀池底部,需要频繁的进行清理。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的部分沉淀池在池内设置了生物填料,通过生物填料对污泥中的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以减小污泥的沉积量,从而降低污泥的清理效率需要在沉淀池内设置刮泥部件来对污泥进行刮除。

为了节约能源,通常会将氧化产生的沼气收集起来,进行回收利用;但是,由于刮泥部件需要的驱动杆需要穿出池体外与驱动件连接,池体上部通常需要开口,从而沼气极易从开口处泄露,沼气收集率第,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节能环保的一种节能环保的污水厂用沉淀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环保的污水厂用沉淀池,包括池体、进水管、设于池体内的布水单元、生物填料单元、刮泥装置、气体回收装置及出水管;所述刮泥装置包括设于所述池体底面上的刮泥杆、与该刮泥杆固连的驱动杆、用于驱动所述驱动杆转动驱动件及用于驱动所述驱动杆上下动作的第二驱动件;所述布水单元包括中央管、多个布水管及设于布水管上的喷头;所述生物填料单元包括固定套、沿固定套周向间隔分布的多个填料架和设于填料架上的生物填料;所述驱动杆上部穿出池体后与所述第二驱动件相连,该驱动杆与池体之间设有一防泄漏结构。本实用新型布水更为均匀,污水与生物填料接触充分,增强生物填料对于污水的厌氧消化处理效果,减小污泥沉积量,无需经常进行刮泥操作,节能环保,刮泥部件磨损小,使用寿命长;气体回收装置可以收集沉池池产生的沼气,投入其他需要燃料的地方,或是在寒冷地区可以用来加热沉池池,节约能源,有利于降低成本;由于驱动杆穿过池体的部分需要开口,防泄漏结构可有效防止沼气从该处泄露,更为环保,沼气收集率也更高。

优选的,所述防泄漏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池体顶部的通槽、形成于所述驱动杆上的波纹段及由柔性材料制成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外表面上设有环状卡槽,密封件内表面截面为波纹状;在驱动杆上下移动的过程中,驱动杆上的波纹段始终与密封件的波纹内表面相互贴合,两者之间实现良好的密封配合;且由于为波纹结构设置,两者之间的接触面积很大,两个表面相互压紧的密封点也很多,即使驱动杆上下移动和转动的过程中依旧不会发生泄漏,密封效果好。

进一步的,所述波纹段的长度等于或大于所述驱动杆上下运动的行程;保证驱动杆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波纹段始终有部分能够与密封件接触,密封效果好。

优选的,所述填料架与所述布水管之间为交错设置;实现布水均匀,污水与生物填料接触充分,增强生物填料对于污水的厌氧消化处理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池体底面为锥形结构设置,池体底面中心部位置设有一排泥口,该排泥口连接一排泥管;锥形结构的设置,使得池体的内底面成为一个斜面,污泥在刮泥板的刮动下发生松动后,可沿斜面滑入至排泥口内,污泥残留小,排泥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池体上部具有一开口,所述气体回收装置包括罩设于所述开口上的气体收集罩和连通于该气体收集罩的出气管。

进一步的,所述布水管上的喷头设置为两排,分别设于所述布水管与所述生物填料相邻的两侧壁上;喷头直接对准填料进行喷洒污水,污水与填料的接触效果更好,保证污水被进行良好的厌氧消化处理。

再进一步的,所述喷头沿所述布水管的长度方向分布,相邻喷头之间的间距相等。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污水与生物填料接触充分,生物填料对于污水的厌氧消化处理效果好,减小污泥沉积量,无需经常进行刮泥操作,节能环保,刮泥部件磨损小,使用寿命长,污泥处理成本低;废气可进行回收利用,更为节能环保;防泄漏结构可有效防止沼气从该处泄露,更为环保,沼气收集率也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2所示,一种节能环保的污水厂用沉淀池,包括池体1、进水管2、设于池体内的布水单元、生物填料单元、刮泥装置、气体回收装置及出水管3;具体的,所述刮泥装置包括刮泥杆41、驱动杆42、第一驱动件43以及第二驱动件,所述刮泥杆41设于所述池体1底面上,所述驱动杆42设于池体的中心部位置,下端与刮泥杆41固定连接,上端穿出至池体与第一驱动件相连;所述第一驱动件为电机,可驱动驱动杆转动,进而带动刮泥杆41在池体底面上转动,对池底进行刮泥操作;第二驱动件为气缸,用于驱动驱动杆进行上下移动以带动刮泥杆上喜爱移动;优选的,所述池体1底面为锥形结构设置,便于污泥排出,所述刮泥杆41倾斜设置在池体内,使得刮泥杆41的下表面与池体1底面相贴合;池体1底面中心部位置设有一排泥口12,该排泥口连接一排泥管13。

所述布水单元包括中央管51、多个布水管52及设于布水管上的喷头53;所述布水管52沿所述中央管的周向分布,相邻布水管52之间的间隔相等;所述喷头53设置为两排,分别设于所述布水管52与生物填料63相邻的两侧壁上,本实施例中说明为左右侧壁,即左侧壁上分布一排喷头,右侧壁上分布一排喷头;优选的,所述喷头53沿所述布水管52的长度方向分布,相邻喷头之间的间距相等。

所述生物填料单元包括包括固定套61、沿固定套周向分布的多个填料架62和设于填料架上的生物填料63,所述固定套61固定套设在中央管外,所述的相邻的填料架62之间的间距相等;优选的,所述填料架62与所述布水管52为交错设置,使得相邻的两填料之间均具有一布水管;所述池体1上部具有一开口14,所述气体回收装置包括气体收集罩81和出气管82,所述气体收集罩81罩设于所述开口上,用于收集池体内产生的沼气,所述出气管82一端连通于所述气体收集罩,出气管82另一端连通。

所述驱动杆42上部穿出池体后与所述第二驱动件相连,为了防止沼气泄漏,我们在驱动杆42与池体1之间设置了一防泄漏结构;所述防泄漏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池体顶部的通槽、波纹段102及由柔性材料制成的密封件103,所述通槽设置在气体收集罩81中心部位置上,所述波纹段102直接成型在驱动杆上,该波纹优选为正弦波形;所述密封件103有橡胶制成,密封件103为环状,外表面上设有环状卡槽104,通槽的侧壁可以卡入至该环状卡槽104内,使得密封件被限制在气体收集罩81上,有效防止密封件随着驱动杆的动作而移动;密封件103的内表面截面为波纹状,该波纹优选为正弦波形;为了实现更好的密封效果,所述波纹段102的长度应当等于或大于所述驱动杆41上下运动的行程,优选的,波纹段102的长度大于驱动杆41上下运动的行程。

污水由进水管送入中央管,后经过布水管上的喷头向生物填料进行喷洒,污水与生物填料厌氧反应,去除污水的污泥中的部分有机物,部分污泥正在重力作用下沉到池底;当池内的污泥堆积到一定程度后,驱动件启动,带动驱动杆转动,使得刮泥板对池底刮泥。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