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硫酸装置硫利用率及降低污水处理碱耗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57821发布日期:2019-01-18 20:07阅读:458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硫酸装置硫利用率及降低污水处理碱耗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提高硫酸装置硫利用率及降低污水处理碱耗的系统,属于化学工程与环境保护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硫酸装置的净化工序一般会产生大量的稀硫酸,属于危险废物,不经处理不准外排。该稀硫酸的处理与制酸装置的原料有关系,如果原料比较洁净,此处产生的稀酸可以当作制酸装置的工艺补充水,进入系统,减少危废排放的同时减少装置的水消耗。如果原料中杂质含量比较多,则只能按危废处理,一般是加碱中和后将中性废水送至污水处理装置进一步处理,企业需投入大量的处理费用。另一方面,随着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硫酸装置一般会设置尾气脱硫系统,如采用氨法脱硫、碱法(钠、钙等)脱硫,一般都可以达到SO2含量≤100mg/Nm3的超低排放要求,但是脱硫副产品主要是不稳定的亚硫酸盐溶液,易分解为SO2而造成二次污染。现有企业一般将亚硫酸盐溶液氧化成硫酸盐溶液当废水外排或者进一步浓缩、结晶后外售,但经济效益不好。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酸装置净化工序产生的稀硫酸和尾气脱硫系统产生的亚硫酸盐溶液的综合处理系统,该系统可提高硫酸装置硫利用率及降低污水处理碱耗。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提高硫酸装置硫利用率及降低污水处理碱耗的系统,该系统包括净化工序,脱硫系统和中和槽。所述的净化工序的输出管道与中和槽相连,所述的中和槽的输出管道与净化工序相连,且所述的脱硫系统与中和槽相连。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中和槽底部的输出端通过污水泵与中性废水槽相连。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中和槽中设有搅拌装置。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含杂质和水份的SO2高温气体进入净化工序,和稀硫酸接触冷却、除尘,该过程产生的稀硫酸由管道输送至中和槽。硫酸装置尾气脱硫过程产生的亚硫酸盐溶液经管道输送至中和槽,在中和槽中与稀硫酸发生化学反应,亚硫酸盐分解为SO2气体,并生成硫酸盐。所述的中和槽顶部设置一根排气管,将分解出来的SO2气体送至净化工序,从而提高硫酸装置硫的利用率。中和槽中化学反应原理:SO32-+H2SO4=SO42-+SO2↑+H2O2HSO3-+H2SO4=SO42-+2SO2↑+2H2O所述的中和槽中多余的稀硫酸采用加碱的方式中和,中和后采用污水泵外送,由于脱硫过程产生的亚硫酸溶液消耗了一部分硫酸,所以碱的消耗量会减少。所述的净化工序的含SO2气体管道均处于负压下(-15~0kPa)操作,可以将中和槽内生成的SO2气体抽吸进入制酸系统。所述的中和槽中设置搅拌器,可以使净化工序产生的稀硫酸与脱硫过程产生的亚硫酸盐溶液充分混合并反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将硫酸装置尾气脱硫系统产生的亚硫酸盐废液引入中和槽,与净化工序产生的稀硫酸发生化学反应,可以减少中和稀硫酸的碱的消耗,同时亚硫酸盐溶液分解为SO2气体进入制酸系统,从而提高硫酸装置硫的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本本实用新型系统的示意图。其中:1为净化工序,2为中和槽,3为脱硫系统,4为污水泵,5为中性废水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如图1所示,一种提高硫酸装置硫利用率及降低污水处理碱耗的系统,该系统包括净化工序(1),脱硫系统(3)和中和槽(2)所述的净化工序(1)的输出管道与中和槽(2)相连,所述的中和槽(2)的输出管道与净化工序(1)相连,且所述的脱硫系统与中和槽(2)相连。中和槽(2)底部的输出端通过污水泵(4)与中性废水槽(5)相连。所述的中和槽(2)中设有搅拌装置。利用上述系统具体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1)净化工序产生的多余的稀硫酸由管道输送至中和槽;(2)硫酸装置尾气脱硫过程产生的亚硫酸盐溶液经管道输送至中和槽,在中和槽中与稀硫酸发生化学反应,亚硫酸盐分解为SO2气体,并生成硫酸盐;(3)分解出来的SO2气体经管道送入制酸系统。(4)往中和槽中加入碱中和多余的稀硫酸,中和后采用污水泵外送。具体应用实例1:硫化氢制酸某硫化氢制酸装置净化工序产生的稀硫酸(1927kg/h,H2SO4w%=7.4%)通过管道输送至中和槽。采用钙法对硫酸装置尾气(45645Nm3/h,SO2:635mg/Nm3)进行脱硫,产生的亚硫酸盐溶液(含CaSO3:54.12kg/h)经管道输送至中和槽,在中和槽中与稀硫酸发生化学反应,亚硫酸盐溶液分解为SO2气体,经净化工序负压管道抽吸进系统,提高硫酸装置硫的利用率,同时可以减少中和净化工序产生的稀酸的碱耗量,取得的具体效果如下表:反应耗酸量/(kg/h,折100%H2SO4)44.2节省中和稀酸耗碱量/(kg/h,折NaOH)36.1回收SO2量/(kg/h)28.9多产H2SO4量/(kg/h,折100%H2SO4)44.1具体应用实例2:烷基化废硫酸裂解制酸某烷基化废硫酸裂解制酸装置净化工序产生的稀硫酸(2190kg/h,H2SO4w%=2.0%)通过管道输送至中和槽。采用碱法(NaOH溶液)对硫酸装置尾气(11977Nm3/h,SO2:270mg/Nm3)进行脱硫,产生的亚硫酸盐溶液(含NaHSO3:3.42kg/h,Na2SO3:1.39kg/h)经管道输送至中和槽,在中和槽中与稀硫酸发生化学反应,亚硫酸盐溶液分解为SO2气体,经净化工序负压管道抽吸进系统,提高硫酸装置硫的利用率,同时可以减少中和净化工序产生的稀酸的碱耗量,取得的具体效果如下表:反应耗酸量/(kg/h,折100%H2SO4)2.7节省中和稀酸耗碱量/(kg/h,折NaOH)2.2回收SO2量/(kg/h)2.8多产H2SO4量/(kg/h,折100%H2SO4)4.3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