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的移动厕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14624发布日期:2019-03-15 20:24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的移动厕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的移动厕所。



背景技术:

厕所对于我们的生活是必不可少。在车站、旅游风景区等人流量大的地方,需要大量的一体化可移动厕所。

现有厕所对水的需求量较大,在使用时造成大量的浪费,由于移动厕所的移动性,导致使用水并不方便;同时人体的尿液与粪便主要是由水、有机物以及氮、磷、钾等微量元素等组成。尿液里的水份占到90%以上,有机物约占5%左右;粪便里的水份占到70%,有机物约占25%左右,同时含有大量的细菌,需要对厕所的排污物进行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的移动厕所,包括:

厕所本体,其内部设有若干便池,所述便池底部设有相互连通的排污管,顶部设有冲水装置;

还包括设置于厕所本体一侧带有污水处理箱的处理室,所述污水处理箱内部被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分割形成呈U形分布的腔室一、腔室二与腔室三,腔室一与腔室二相对设置,腔室三位于U形底部;

腔室一内设有依次连接的预处理调节池、ABR水解酸化池;所述预处理调节池顶部通过一真空处理装置与所述排污管连接,其内通过若干隔板被分割成一级池、二级池与三级池;所述ABR水解酸化池设有与预处理调节池连接的进水管一,其内设有微生物菌床;腔室三内设有顶部通过进水管二与ABR水解酸化池连通的生物接触氧化池,其内置有所述微生物菌床、挂置生物填料架、曝气供氧装置;腔室二内设有依次连接的沉淀池、消毒池、清水池,与生物接触氧化池连通的沉淀池内设有淤泥回流设备,淤泥回流设备另一端分别与ABR水解酸化池、生物接触氧化池连接;所述消毒池顶部通过侧流水孔二与沉淀池连通;所述清水池通过设有增压泵的排水管与消毒池连接,其另一端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冲水装置进水端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一级池与二级池、二级池与三级池均通过隔板顶部的侧流水孔一连通。

优选的是,所述挂置生物填料架包括若干相对设置的高端支柱与低端支柱以及连接高端支柱与低端支柱的若干立柱,所述支柱沿其高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填料板,所述填料板上设置有生物填料。

优选的是,所述高端支柱与低端支柱两端均设有滑块,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池壁开设有与所述滑块相配合的滑槽。

优选的是,所述立柱与高端支柱、低端支柱均采用螺纹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沉淀池通过第二挡板顶部的溢流孔与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连通。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污水处理箱对厕所的污水及粪便进行处理,经处理后得到的清水再次用于厕所冲洗,节约水资源,利于推广;

2、污水处理箱采用呈U形分布的腔室一、腔室二与腔室三,结构简单,体积小,便于安装使用,适应性广;预处理调节池分离出大颗粒物,均化水质水量以利于达到后续生化反应条件;沉淀池池底的污泥沉淀由淤泥回流设备分别抽送至ABR水解酸化池和生物接触氧化池加以二次利用,实现微生物循环利用,节约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带有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的移动厕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污水处理箱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挂置生物填料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厕所本体,11-便池,2-排污管,3-冲水装置,4-处理室,5-污水处理箱,511-第一挡板,512-第二挡板,513-溢流孔,51-腔室一,52-腔室二,53-腔室三,6-预处理调节池,61-一级池,62-二级池,63-三级池,64-隔板,641-侧流水孔一,7- ABR水解酸化池,71-进水管一,8-生物接触氧化池,81-进水管二,82-挂置生物填料架,821-高端支柱,822-低端支柱,823-立柱,824-填料板,825-滑块,83-滑槽,9-沉淀池,91-淤泥回流设备,10-消毒池,101-侧流水孔二,12-集水槽,121-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图1~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有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的移动厕所,包括:

厕所本体1,其内部设有若干便池11,所述便池11底部设有相互连通的排污管2,顶部设有冲水装置3;

还包括设置于厕所本体1一侧带有污水处理箱5的处理室4,所述污水处理箱5内部被第一挡板511与第二挡板512分割形成呈U形分布的腔室一51、腔室二52与腔室三53,腔室一51与腔室二52相对设置,腔室三53位于U形底部;

腔室一51内设有依次连接的预处理调节池6、ABR水解酸化池7;所述预处理调节池6顶部通过一真空处理装置与所述排污管2连接,其内通过若干隔板64被分割成一级池61、二级池62与三级池63;所述ABR水解酸化池7设有与预处理调节池6连接的进水管一71,其内设有微生物菌床;腔室三53内设有顶部通过进水管二81与ABR水解酸化池7连通的生物接触氧化池8,其内置有所述微生物菌床、挂置生物填料架82、曝气供氧装置;腔室二52内设有依次连接的沉淀池9、消毒池10、清水池12,与生物接触氧化池8连通的沉淀池9内设有淤泥回流设备91,淤泥回流设备91另一端分别与ABR水解酸化池7、生物接触氧化池8连接;所述消毒池10顶部通过侧流水孔二101与沉淀池9连通;所述清水池12通过设有增压泵的排水管121与消毒池10连接,其另一端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冲水装置3进水端连接。

在这种技术方案中,尿液与粪便从移动厕所洁具经排污管2进入预处理调节池6内,通过真空装置打碎、溶解粪便,再通过三级沉淀分离出大颗粒;ABR为第三代厌氧反应器,污水由三级池63进入到ABR水解酸化池7内,通过池内的生物填料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吸附、降解,从而使较难降解的大分子物质分解成容易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污水由ABR水解酸化池7进入到生物接触氧化池8中与生物填料全面接触,在填料表面和填料间的多孔空隙中生成膜状生物活性污泥,污水中呈溶解状有机物首先通过微生物中大量细菌的细胞壁被细菌所吸收;沉淀池9池底的污泥沉淀由淤泥回流设备91分别抽送至ABR水解酸化池7和生物接触氧化池8加以二次利用,实现微生物循环利用,节约资源;通过消毒池10消毒后的清水存储在清水池12内。

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一级池61与二级池62、二级池62与三级池63均通过隔板64顶部的侧流水孔一641连通。采用这种方案,使得粪便污水进一步沉淀。

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挂置生物填料架82包括若干相对设置的高端支柱821与低端支柱822以及连接高端支柱821与低端支柱822的若干立柱823,所述立柱823沿其高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填料板824,所述填料板824上设置有生物填料。采用这种方案,扩大填料板824上的生物填料与污水的接触面积。

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高端支柱821与低端支柱822两端均设有滑块825,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8池壁开设有与所述滑块825相配合的滑槽83。采用这种方案,便于挂置生物填料架82的拆卸与安装。

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立柱823与高端支柱821、低端支柱822均采用螺纹连接。采用这种方案,便于拆卸。

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沉淀池9通过第二挡板512顶部的溢流孔513与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8连通。采用这种方案,使得污水从生物接触氧化池8上部自流至沉淀池9内,通过重力作用,使污泥混合液在沉淀池9中实现快速的泥水分离。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