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培养瓶内外瓶口高效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21173发布日期:2019-01-15 23:44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用菌培养瓶内外瓶口高效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培养种植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食用菌培养瓶内外瓶口高效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菇类培养种植过程中搔菌线上需要对培养瓶的内瓶口和外瓶口进行进行清洁处理,以防止培养基残渣对新的培养基造成感染,但在实际培养种植的过程中培养瓶内、外瓶口粘结的培养基残渣也有很大可能对培养瓶内的培养基造成感染,从而整体影响菌丝的出丝率,使企业菌菇产量下降,因此对培养瓶内、外瓶口的培养基残渣进行清除也是一个不得忽略的工序。在实际的企业生产过程中,往往是将对内瓶口、外瓶口的清理分开来进行,这样相当于增加了生产工序,导致生产效率的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用菌培养瓶内外瓶口高效清洁装置,该清洁装置能够对培养瓶的内瓶口、外瓶口同时清洁,提高了清洁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食用菌培养瓶内外瓶口高效清洁装置,包括传动杆、刷头支架、环状毛刷、外口毛刷,所述的刷头支架的上部固定设置连接套,所述的连接套中部设置螺孔,所述的传动杆下部设置外螺纹,所述的传动杆安装于螺孔中,所述的刷头支架内部设置环状毛刷,所述的刷头支架的侧面上设置插孔,所述的外口毛刷安装于插孔中,所述的外口毛刷在刷头支架外部的一端设置旋钮,所述的传动杆、环状毛刷的中部设置给水孔,所述的环状毛刷上设置喷水孔,所述的刷头支架的侧面底部设置为凹凸结构。

所述的螺孔底部设置密封垫圈。

所述的环状毛刷直径比配套使用的培养瓶的瓶口内径长2~3㎜。

所述的外口毛刷在刷头支架内部的长度比培养瓶距刷头支架内侧的距离长2~3㎜。

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是:一是,本实用新型设置的环状毛刷和外口毛刷能够分别对培养瓶的内口和外口同时进行清洁,清洁效率高,减少了清洁步骤。二是,本实用新型采用传动杆和连接套相结合的连接方式,安装方便,而且便于对刷头支架进行更换和维修。三是,本实用新型的刷头支架底部设置为凹凸结构,便于从喷水孔喷出的水顺利流出刷头支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放置培养瓶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传动杆和刷头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传动杆 2、刷头支架 3、环状毛刷 4、外口毛刷 5、连接套 6、螺孔 7、外螺纹 8、插孔 9、旋钮 10、给水孔 11、喷水孔 12、密封垫圈 13、培养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附图1-6所示,一种食用菌培养瓶内外瓶口高效清洁装置,包括传动杆1、刷头支架2、环状毛刷3、外口毛刷4,所述的刷头支架2的上部固定设置连接套5,所述的连接套5中部设置螺孔6,所述的传动杆1下部设置外螺纹7,所述的传动杆1安装于螺孔6中,所述的刷头支架2内部设置环状毛刷3,所述的刷头支架2的侧面上设置插孔8,所述的外口毛刷4安装于插孔8中,所述的外口毛刷4在刷头支架2外部的一端设置旋钮9,所述的传动杆1、环状毛刷3的中部设置给水孔10,所述的环状毛刷3上设置喷水孔11,所述的刷头支架2的侧面底部设置为凹凸结构。

所述的螺孔6底部设置密封垫圈12。

所述的环状毛刷3直径比配套使用的培养瓶13的瓶口内径长2.5㎜。

所述的外口毛刷4在刷头支架2内部的长度比培养瓶13距刷头支架2内侧的距离长2.5㎜。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培养瓶的瓶口放到刷头支架上的环状毛刷与外口毛刷之间,然后传动杆转动带动刷头支架转动,开始对培养瓶的瓶口进行清洁,同时清洁水从喷水孔喷出,进一步地对瓶口清洁,多余的水会从刷头支架上的凹凸结构处喷出刷头支架。

总体上,本实用新型具有清洁效率高、清洁效果好的优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