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45479发布日期:2019-03-05 19:34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低投资、低能耗的污水生态处理技术现早已逐渐被世界各国所接受并广泛使用,其对污水中存在的有机污染物、以及氮和磷具有良好的去除功能和作用。并且,人工湿地处理的对象广泛,例如生活污水、河流和湖泊富营养化水体等。

现有的污水处理系统中污水处理能力较弱,当污水污染较严重时,经污水处理系统处理过的污水还有较大的概率没有达到处理标准,需要进一步进行处理,不经提高了污水处理成本,而且降低污水处理速度。

因此,特别需要一种污水处理能力强,污水处理达标率高的新型污水处理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污水处理能力强,污水处理达标率高的新型污水处理系统,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格栅池、厌氧池、好氧池、过滤池和垂直流人工湿地池,所述格栅池、厌氧池、好氧池和过滤池依次连通设置,所述格栅池内设置有倾斜的人工格栅,所述人工格栅的下端与格栅池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厌氧池内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电机、转轴和搅拌棒,所述电机固定设置在厌氧池的顶面的中部,所述转轴一端与电机底面固定连接设置,所述转轴另一端贯穿并伸入厌氧池内,所述搅拌棒设置在转轴的下端处,所述好氧池内设置有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包括风机和曝气管,所述风机固定设置在好氧池的顶面上,所述曝气管设置在好氧池内底面的上方,所述风机与曝气管通过管道连通设置,所述过滤池内的中部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污水池两侧的内壁上,所述垂直流人工湿地池设置在第一出水口的下方,所述垂直流人工湿地池内从上至下依次包括土壤层、细沙层、沸石层和碎石层,所述垂直流人工湿地池侧面下部设置有第二出水口。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搅拌棒的上侧面和下侧面均设置有副搅拌棒,所述副搅拌棒与搅拌棒相互垂直设置,所述副搅拌棒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搅拌棒的侧面上。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细沙层和土壤层的粒径为2-5mm,所述沸石层的粒径为5-10mm,所述碎石层的粒径为10-16mm。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污水经过格栅池、厌氧池、好氧池和过滤池的处理后,去掉大部分污染物,然后进入垂直流人工湿地池,降低垂直流人工湿地池的污染处理负荷,提高系统的处理能力,提高污水处理达标率,通过设置有好氧池,使进入垂直流人工湿地池的污水溶解氧浓度大大增加,进一步提高垂直流人工湿地池的污水处理能力和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新型污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新型污水处理系统中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格栅池;11、人工格栅;2、厌氧池;21、搅拌装置;211、电机;212、转轴;213、搅拌棒;214、副搅拌棒;3、好氧池;31、曝气装置;311、风机;312、曝气管;313、管道;4、过滤池;41、过滤装置;411、初级过滤网;412、次级过滤网;42、第一出水口;5、垂直流人工湿地池;51、土壤层;52、细沙层;53、沸石层;54、碎石层;55、第二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本具体实施的方向以图1方向为标准。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格栅池1、厌氧池2、好氧池3、过滤池4和垂直流人工湿地池5,其中:

格栅池1、厌氧池2、好氧池3和过滤池4依次连通设置,工作时通过泵体将经过上一池体处理过的污水抽至下一池体内进行处理。

格栅池1内设置有倾斜的人工格栅11,人工格栅11的下端与格栅池1的底部固定连接,人工格栅11与水平线的夹角为60-80度。

厌氧池2内设置有搅拌装置21,搅拌装置21包括电机211、转轴212和搅拌棒213,电机211固定设置在厌氧池2的顶面的中部,转轴212一端与电机211底面固定连接设置,转轴212另一端贯穿并伸入厌氧池2内,搅拌棒213设置在转轴212的下端处,搅拌棒213的上侧面和下侧面均设置有副搅拌棒214,副搅拌棒214与搅拌棒213相互垂直设置,副搅拌棒214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搅拌棒213的侧面上,通过设置有副搅拌棒214,可以有效提高搅拌装置21的搅拌效率,从而提高污水的处理效率。

好氧池3内设置有曝气装置31,曝气装置31包括风机311和曝气管312,风机311固定设置在好氧池3的顶面上,曝气管312设置在好氧池3内底面的上方,风机311与曝气管312通过管道313连通设置。

过滤池4内的中部设置有过滤装置41,过滤装置41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污水池4两侧的内壁上,过滤装置41包括初级过滤网411和设置在初级过滤网411下方的次级过滤网412,初级过滤网411的网孔大小大于次级过滤网412的网孔大小,通过设置有过滤装置41,污水经过初级过滤网411和次级过滤网412的两级过滤,提高过滤效果,过滤池侧面下部设置有第一出水口42。

垂直流人工湿地池5设置在第一出水口42的下方,垂直流人工湿地池5内从上至下依次包括土壤层51、细沙层52、沸石层53和碎石层54,土壤层51具有支持植物、为微生物提供附着表面的功能;土壤层51上一般会栽种植物,细沙层52和土壤层51的粒径为2-5mm,沸石层53的粒径为5-10mm,碎石层54的粒径为10-16mm,通过该粒径大小的布置,防堵塞效果好,垂直流人工湿地池5侧面下部设置有第二出水口55。

本实用新型污水经过格栅池1、厌氧池2、好氧池3和过滤池4的处理后,去掉大部分污染物,然后进入垂直流人工湿地池5,降低垂直流人工湿地池5的污染处理负荷,提高系统的处理能力,提高污水处理达标率,通过设置有好氧池3,使进入垂直流人工湿地池5的污水溶解氧浓度大大增加,进一步提高垂直流人工湿地池5的污水处理能力和处理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局部微小的结构改动,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