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厌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59175发布日期:2019-01-29 17:36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高效厌氧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厌氧发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厌氧系统。



背景技术:

厌氧罐是具有占地少、有机负荷高、性能稳定、操作管理简单等特点,适用于有机高浓度废水处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因为加入到厌氧罐的酵液中含有部分泥沙,使用一段时间后,罐内积沙严重,使得厌氧罐容积缩小,处理能力下降,沼气生产效率降低,甚至使得其他配套设备不能满负荷运行,严重影响企业效益。而现有厌氧罐上没有排放积沙的功能,所以罐内积沙排放问题成为影响厌氧发酵效率的一大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随时排沙,有效减少积沙问题出现的高效厌氧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高效厌氧系统,包括厌氧罐,所述厌氧罐上设有发酵进料管、发酵出料管和发酵排气管,所述厌氧罐内竖向转动安装有搅料轴,所述搅料轴上沿轴向设有若干搅料叶片,所述搅料叶片的长度由上到下依次减小,所述搅料轴伸出所述厌氧罐的顶部连接有搅料动力装置;所述厌氧罐内位于所述搅料轴下方设有聚沙室,所述厌氧罐上设有发酵排沙管,所述发酵排沙管的内端伸入所述聚沙室设置,所述发酵排沙管的外端连接有料沙分离装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料沙分离装置包括分离罐,所述分离罐内通过分离隔板分为溢流室和酵液室,所述分离隔板上部设有溢流通道,所述分离罐上位于所述溢流室处设有分离进料管和分离排沙管,所述分离进料管与所述发酵排沙管连接;所述分离罐上位于所述酵液室处设有分离出料管,所述分离罐的顶部设有分离排气管。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搅料动力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厌氧罐上方的搅料电机和搅料减速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厌氧罐上还设有备用排沙管。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高效厌氧系统,包括厌氧罐,所述厌氧罐上设有发酵进料管、发酵出料管和发酵排气管,所述厌氧罐内竖向转动安装有搅料轴,所述搅料轴上沿轴向设有若干搅料叶片,所述搅料叶片的长度由上到下依次减小,所述搅料轴伸出所述厌氧罐的顶部连接有搅料动力装置;所述厌氧罐内位于所述搅料轴下方设有聚沙室,所述厌氧罐上设有发酵排沙管,所述发酵排沙管的内端伸入所述聚沙室设置,所述发酵排沙管的外端连接有料沙分离装置;本实用新型罐内越往下酵液转速越慢,在聚沙室处形成零转速区,泥沙因为重力关系逐步沉积到聚沙室内,而发酵排沙管直接从聚沙室将料沙混合物抽出后进行二次分离,积沙被完全排放,达到实时排放积沙的效果,有效减少积沙问题发生。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厌氧罐;11-发酵进料管;12-发酵出料管;13-发酵排气管;14-聚沙室;15-发酵排沙管;16-备用排沙管;2-搅料轴;21-搅料叶片;22-搅料动力装置;3-分离罐;31-分离隔板;32-溢流室;33-酵液室;34-溢流通道;35-分离进料管;36-分离排沙管;37-分离出料管;38-分离排气管;4-分离供料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高效厌氧系统,包括厌氧罐1,所述厌氧罐1上设有发酵进料管11、发酵出料管12和发酵排气管13,所述发酵进料管11用于向所述厌氧罐1内添加厌氧发酵的酵液,所述发酵出料管12用于将发酵完毕的酵液排出,所述发酵排气管13用于将产生的沼气排出并由沼气收集设备收集,所述发酵进料管11、所述发酵出料管12、所述发酵排气管13和所述沼气收集设备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在此不再赘述且所述沼气收集设备在图中未示出。

所述厌氧罐1内竖向转动安装有搅料轴2,所述搅料轴2上沿轴向设有若干搅料叶片21,所述搅料叶片21的长度由上到下依次减小,所述搅料轴2伸出所述厌氧罐1的顶部连接有搅料动力装置22。所述搅料动力装置22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厌氧罐1上方的搅料电机和搅料减速器,所述搅料轴2在所述搅料电机的驱动下旋转,所述搅料叶片21随所述搅料轴2转动,因为所述搅料叶片21长度的不同,其端部的线速度也就不同,所能带动料液的转动速度也就不同,因为所述搅料叶片21的长度由上到下依次减小,所以所述厌氧罐1内酵液的转动速度是由上到下依次降低的。

所述厌氧罐1内位于所述搅料轴2下方设有聚沙室14,本实施例所述聚沙室14呈倒锥形,因为所述厌氧罐1内酵液流动速度由上到下依次降低,所以所述聚沙室14处接近为零转速,便于泥沙沉积,所述聚沙室14内也就形成为存储料沙混合物的空间。所述厌氧罐1上设有发酵排沙管15,所述发酵排沙管15的内端伸入所述聚沙室14设置,所述发酵排沙管15的外端连接有料沙分离装置,这样所述发酵排沙管15可直接将料沙混合物一并排出所述厌氧罐1,起到实时排沙的效果。

所述料沙分离装置包括分离罐3,所述分离罐3内通过分离隔板31分为溢流室32和酵液室33,所述分离隔板31上部设有溢流通道34,所述分离罐3上位于所述溢流室32处设有分离进料管35和分离排沙管36,所述分离进料管35与所述发酵排沙管15连接,当然所述分离进料管35和所述发酵排沙管15之间还设有分离供料泵4。所述分离罐3上位于所述酵液室33处设有分离出料管37,用于将尾料排出,当然所述分离出料管37也可重新连接所述发酵进料管11,以防止料沙混合物分离出的酵液未完全发酵。所述分离罐3的顶部设有分离排气管38,用于将所述分离罐3内产生的沼气排出收集,当然所述分离排气管38也连接所述沼气收集设备。

所述厌氧罐1上还设有备用排沙管16,所述备用排沙管16可用于直接将料沙混合物排出。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当所述发酵进料管11向所述厌氧罐1内加入酵液后,因为罐内酵液转速产生的离心力,酵液中的泥沙贴近所述厌氧罐1的内壁,而酵液在所述搅料叶片21的作用下充分混合发酵;泥沙贴近所述厌氧罐1的内壁并在自重作用下逐渐向厌氧罐1的底部运动,因为所述聚沙室14处接近零转速,泥沙可在所述聚沙室14处稳定聚集,在所述聚沙室14处形成料沙混合物,所述发酵排沙管15直接抽取料沙混合物并将料沙混合物供入所述分离罐3内的所述溢流室32,所述溢流室32内因比重原因泥沙慢慢沉积到底部,并最终由分离排沙管36排出;而酵液则经所述溢流通道34进入所述酵液室33,在此过程中酵液仍持续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气由所述分离排气管38排出收集,待所述酵液室33内酵液发酵使用完毕,由所述分离出料管37排出即可。

本实施例所述厌氧罐1内越往下酵液转速越慢,在所述聚沙室14处形成零转速区,泥沙因为重力关系逐步沉积到所述聚沙室14内,而所述发酵排沙管15直接从所述聚沙室14将料沙混合物抽出后进行二次分离,积沙被完全排放,达到实时排放积沙的效果,有效减少积沙问题发生。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