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输管道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2155发布日期:2019-01-08 22:20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输管道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输管道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石油和天然气从井口喷出,在采油井场上又经过加热后,原油的粘度降低,流动性很好,将沿着油、气混集输管道向前推进,但是,输送一定距离之后,温度又会逐渐下降,原油粘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慢慢地增高,集输管道内也会结蜡,原油流动就会越来越困难,沿着油、气集输管道,每隔一定的距离就建一个加热区,给集输管道内的原油加热,使原油顺利的输送到转油泵站。

目前每个加热区,通常采用燃气或者电加热方式,在能源上消耗大,对环境造成污染,如大庆油田开发初期,针对油田地处高寒地带和原油具有凝固点高、粘度高、含蜡量高的特点,依靠科技进步,科技人员不顾严寒酷暑,在10个月内调查了160个观测点,取得5万多个数据,进行了1100多次分析,取得了油田土壤传热系数,汁算出在不同地段内建加热炉的距离,确保了大庆油田原油的集输,同样,原油从转油泵站用输油管输送到油库过程中也要在转油泵站加热后才行,此外,油、气集输管线在输送过程中,为减少热量的散失,必须进行保温,通常是把管线埋在地下一定的深度,如遇到地下水位较高时,要做一个人工土堤,这就像在管线上盖上了一层棉被,起到保温作用。

在开采油田时通常会产生大量地下污水,污水通过蒸馏获得净水,在进行污水蒸馏成净水处理时又要增加一部分人力和设备的投入,增加工作负担,对集输管道进行加热也需要水的作为传热介质,所以在污水处理时污水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两道工序不能共同进行,造成设备投入增加,造成人力物力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出一种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利用污水为介质对集输管道进行加热的集输管道加热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集输管道加热装置,包括集输管道、进水管、水泵、预热锅炉、夹套以及蒸馏塔,进水管依次管道连通水泵、预热锅炉、夹套以及蒸馏塔,夹套套装在集输管道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预热锅炉内首先对污水进行预加热,采用污水为传热介质,把带有热量的污水通过夹套传递到集输管道上,有利于集输管道内开采的油顺畅的通过管道,并且在污水蒸馏获取净水过程中对污水进行预热处理有利于提高蒸馏速度,提高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夹套包括内壁、以及外壁,夹套内壁与夹套外壁形成空腔,空腔一端管道连接所述预热锅炉,另一端管道连通蒸馏塔,夹套内壁包裹所述集输管道,夹套外壁包裹有保温层,空腔为螺旋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带有热量的污水通过空腔把热量传递给夹套内壁,从而传递给集输管道,把空腔设计成螺旋形,可以让带有热量的污水把热量有足够多的时间传输给集输管道,设置保温层可以更好的保存热量流失,减少资源浪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还可在夹套与蒸馏塔连通管道上设置有净化装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蒸馏塔前段设置净化装置可以先对污水进行过滤处理,有利于在蒸馏过程中对蒸馏塔产生大量负荷,提高净水的提炼速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净化装置可以包括絮凝箱、沉淀箱以及中和箱,夹套依次管道连通絮凝箱、沉淀箱、中和箱以及蒸馏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净化装置进行絮凝、沉淀以及中和,减少污水中的悬浮物,使得污水中PH接近中性,为深度处理做准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套装在集输管道上的夹套数量为至少一个。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集输管道长度不一。在距离较长的集输管道上设置多个夹套可以对油的运输起到更好的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对污水蒸馏获取净水过程中预先对污水进行预加热和净化处理,有利于提高蒸馏效率,采用污水为介质通过夹套对集输管道进行加热,把两道工序合二为一,节省设备投资,减少人工工作强度,避免资源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集输管道加热装置示意图;

图2为表示夹套空腔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水管;2、水泵;3、预热锅炉;4、夹套;5、集输管道;6、蒸馏塔;7、净化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所示,一种集输管道加热装置,包括集输管道5、进水管1、水泵2、预热锅炉3、夹套4以及蒸馏塔6,进水管1依次管道连通水泵2、预热锅炉3、夹套4以及蒸馏塔6,夹套4套装在集输管道5上,在预热锅炉3内首先对污水进行预加热,采用污水为传热介质,把带有热量的污水通过夹套4传递到集输管道5上,套装在集输管道5上的夹套4数量可以为多个,集输管道5长度不一,在距离较长的集输管道5上设置多个夹套4可以对油的运输起到更好的效果,有利于集输管道5内开采的油顺畅的通过管道,并且在污水蒸馏获取净水过程中对污水进行预热处理有利于提高蒸馏速度,提高效率,夹套4包括内壁、以及外壁,夹套4内壁与夹套4外壁形成空腔,空腔一端管道连接所述预热锅炉3,另一端管道连通蒸馏塔6,夹套4内壁包裹所述集输管道5,夹套4外壁包裹有保温层,带有热量的污水通过空腔把热量传递给夹套4内壁,从而传递给集输管道5,把空腔设计成螺旋形,可以让带有热量的污水把热量有足够多的时间传输给集输管道5,设置保温层可以更好的保存热量流失,减少资源浪费。

还可在夹套4与蒸馏塔6连通管道上设置有净化装置7,在蒸馏塔6前段设置净化装置7可以先对污水进行过滤处理,有利于在蒸馏过程中对蒸馏塔6产生大量负荷,提高净水的提炼速度,净化装置7可以包括絮凝箱、沉淀箱以及中和箱,夹套5依次管道连通絮凝箱、沉淀箱、中和箱以及蒸馏塔,采用净化装置7进行絮凝、沉淀以及中和,减少污水中的悬浮物,使得污水中PH接近中性,为深度处理做准备。

在实际操作中,地下污水通过进水管1传输到水泵2中,水泵2把水通过管道传输给预热锅炉3,在预热锅炉3中对污水进行加热,带有热量的污水通过管道传输给夹4套,在夹套4的空腔中把热量传输给集输管道5,完成利用污水为介质的热传递,污水在通过管道进入净化装置7,在污水通过净化装置7的絮凝箱中时,由于污水中的悬浮物含量较大,须加入混凝剂使之凝聚成大颗粒而沉降下来,常用的混凝剂有硫酸铝、聚合氯化铝、三氯化铁、硫酸亚铁等;常用的助凝剂有石灰、高分子絮凝剂等。采用絮凝方法使胶体颗粒和悬浮物颗粒发生凝聚和聚集,从液相中分离出来,是种降低悬浮物的有效方法。所以在絮凝箱中加入絮凝剂FeClSO4,使污水中的细小颗粒凝聚成大颗粒而沉积下来,污水在通过净化装置7的沉淀箱时,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碱土金属常用氢氧化物和硫化物沉淀法去除,常用的药剂分别为石灰和硫化钠,污水中加入石灰乳后,当pH为9.0—9.5时,大多数重金属离子均形成了难溶的氢氧化物;同时,石灰乳中的Ca2+还能与污水中的部分F-反应,生成难溶的CaF2,达到除氟的作用;经中和处理后的污水中重金属离子仍然超标,所以在沉降箱中加入有机硫化物,使其与残余的离子态的Hg2+等离子应形成难溶的硫化物沉积下来,最后经过净化装置7的中和箱,发生酸碱中和反应,调整PH在6—9范围,沉淀部分重金属,使锌、铜、镍等重金属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常用的碱性中和药剂有石灰、石灰石、苛性钠、碳酸钙等,即在污水进入中和箱的同时加入一定量的5%的石灰乳溶液,将污水的PH提高至9.0以上,使大多数重金属离子在碱性环境中生成难溶的氢氧化物沉淀,经过净化处理的污水管道接通到蒸馏塔6进行污水的蒸馏获取净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