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式生态沉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64654发布日期:2019-02-15 20:05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移动式生态沉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湖泊河流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移动式生态沉床。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对于大河流泥沙治理研究甚多,而对于小河流的治理较少,利用水生植物治理河流悬浮泥沙虽然经济环保,但是外河道中植物的存在,增加了河床阻力,减小了渠道容量,造成河道行洪能力减弱,局部紊流侵蚀能力加强,导致植物修复使用较少。

本实用型主要为湖泊河流的浅水区域泥沙治理提出新的方法和思路,利用不同水生植物的高度不同,在水中生长繁殖形成不同梯度的植物屏障以减少对河流的紊流影响,可移动式植物沉沙技术主要利用水中植物的根茎以及植株密度形成阻力,减缓水流速度,以达到对于河流中悬浮泥沙的沉降和过滤,利用植物生态技术将植物种植在河道中,不仅能促进水中悬浮泥沙的沉降,还能够改善水质、稳定河床、为生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来源、保护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针对一直以来严重困扰河流湖泊的泥沙淤积及污染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移动式生态沉床,利用当地水生植物生长繁育对水流的阻力作用来实现对泥沙的沉降和过滤,以缓决河流湖泊浅水区域的悬浮泥沙和污染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按如下技术方案实施的:

所述的可移动式生态沉床包括植物沉床、植物固定装置、水生植物组,所述的植物沉床设置有4组,每组植物沉床主要由4块塑料底板构成,塑料底板边框由4根外径为110X,壁厚为3.2mm的PVC塑料管构成,每块塑料底板平行于水流流向的总管长为1/3H,垂直于河流的长度根据河宽确定,所述植物沉床上的PVC塑料管上开设有直径为500mm的圆柱孔,圆柱孔内插有同规格的PVC塑料管,平行于河流方向的PVC塑料管上插入6根同样规格的PVC塑料管,垂直于水流方向每两个同种植株间用PVC塑料管连接起到固定作用,所述的水生植物组通过植物固定装置进行稳固,植物固定装置填充于PVC塑料管的圆柱孔内,植物固定装置主要包括人造纤维、陶粒、小石子,所述的水生植物组包括沉水植物苦草、沉水植物金鱼藻、浮水植物浮萍、挺水植物芦苇,每种植物插种两排,间隔1/6H,相邻不同种植物间隔为2/3H,垂直于河流流向的株间距为500mm。

进一步,所述的沉水植物苦草、沉水植物金鱼藻、浮水植物浮萍、挺水植物芦苇的种植高度分别为1/3H、2/3H、H、4/3H。

进一步,所述的每组植物沉床上设置有2X6个圆柱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泥沙含量较大的湖泊入湖口和河流,且水深在3-5米流速较缓的浅水区域,通过在植物沉床上种植当地水生植物达到泥沙沉积和污染物过滤的效果;通过在适宜水域铺设植物沉床,将沉水植物,浮叶植物和挺水植物按照一定宽度、一定距离、一定梯度种植在植物沉床上,让其生长繁殖以达到泥沙沉积和污染物过滤的作用;

同时,本实用型专利具有以下功能和优势:

1.对河流和湖泊入湖口的泥沙和污染物起到沉积和过滤作用;

2.可移动式,便于操作;

3.种植当地水生植物,经济实惠;

4.水生植物梯度种植于浅水区域,可减少河道行洪的影响;

5.具有生态价值,同时可以美化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塑料底板、2-PVC塑料管、3-圆柱孔、4-植物固定装置、5-沉水植物苦草、6-沉水植物金鱼藻、7-浮水植物浮萍、8-挺水植物芦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

如图1-2所示,所述的可移动式生态沉床包括植物沉床、植物固定装置4、水生植物组,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泥沙含量较大的湖泊入湖口和河流,且水深在3-5米流速较缓的浅水区域,通过在植物沉床上种植当地水生植物达到泥沙沉积和污染物过滤的效果。

所述的植物沉床设置有4组,每组植物沉床主要由4块塑料底板1构成,塑料底板1边框由4根外径为110X,壁厚为3.2mm的PVC塑料管2构成,每块塑料底板1平行于水流流向的总管长为1/3H,垂直于河流的长度根据河宽确定,所述植物沉床上的PVC塑料管2上开设有直径为500mm的圆柱孔3,每组植物沉床上设置有2X6个圆柱孔3,圆柱孔3内插有同规格的PVC塑料管2,平行于河流方向的PVC塑料管2上插入6根同样规格的PVC塑料管2,垂直于水流方向每两个同种植株间用PVC塑料管2连接起到固定作用,整体植物沉床可漂浮于湖面上,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所述的水生植物组通过植物固定装置4进行稳固,植物固定装置4填充于PVC塑料管2的圆柱孔3内,植物固定装置4主要包括人造纤维、陶粒、小石子,所述的水生植物组包括沉水植物苦草5、沉水植物金鱼藻6、浮水植物浮萍7、挺水植物芦苇8,沉水植物苦草5、沉水植物金鱼藻6、浮水植物浮萍7、挺水植物芦苇8的种植高度分别为1/3H、2/3H、H、4/3H,每种植物插种两排,间隔1/6H,相邻不同种植物间隔为2/3H,垂直于河流流向的株间距为500mm,陶粒间的空隙便于植物吸收养分和水分,植株的选择主要根据当地的植物种类进行种植,根据沉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生长发育物形成的植物梯度,不仅可以减少植物对于河流的紊流影响,也可以起到沉降泥沙,吸收N.P等营养元素的作用,选择当地水生作物可以有效地节约成本,减少外来物种入侵,也可以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同时可移动的沉床可以将沉床物种播种到河底,等河底植物生长良好后取出沉床,可以再适用于其他河流和湖泊,循环使用,成本低经济价值高。

本新型的工作流程主要靠植物自身的净化和过滤作用,利用植物自身茎的阻流和根的吸收作用来净化水质,主要工作原理当水流流经沉床时,沉水植物苦草5、沉水植物金鱼藻6可以将位于河流较深的大颗粒泥沙沉积下来,浮水植物浮萍7、挺水植物芦苇8可以利用较为发达的茎和根系对水流表面的污染物和水中泥沙进行进一步的过滤和沉降,以上选择的植物主要根据云南大理剑湖来选取的,植物种类可根据所治理区域的当地水生植物进行选择。

本实用型主要利用不同水生植物的高度不同,在水中生长繁殖形成不同梯度的植物屏障以减少对河流的紊流影响,可移动式植物沉沙技术主要利用水中植物的根茎以及植株密度形成阻力,减缓水流速度,以达到对于河流中悬浮泥沙的沉降和过滤,利用植物生态技术将植物种植在河道中,不仅能促进水中悬浮泥沙的沉降,还能够改善水质、稳定河床、为生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来源、保护环境。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