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底进侧出的泔水油水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83816发布日期:2019-04-03 01:26阅读:4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底进侧出的泔水油水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泔水分离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底进侧出的泔水油水分离器。



背景技术:

餐厅、饭店、食堂和家庭,每天都产生数量可观的剩饭、剩菜,这些剩饭菜就是泔水,这些泔水经收集后,有的作为养猪业的饲料或肥料,有的直接作为垃圾丢弃,或排入下水道。近年来,一些不法之徒将废弃泔水中的地沟油取出加工成食用油,这不仅污染环境,而且严重威胁人民身体健康,因此必须合理处理泔水,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在专利号为CN 206273318U的专利基础上进行的进一步改进,专利号为CN 206273318U的专利中起到油水分离作用的为三通管,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逐渐发现三通管中起进水作用的的弯管部分容易形成真空,且长时间使用后造成管道堵塞不能被及时发现,且不易清理,严重影响工作效率,进而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底进侧出的泔水油水分离器,能有效实现泔水油水分离,并且能及时发现管道堵塞情况便于清理,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管道堵塞不易发现且难清理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底进侧出的泔水油水分离器,包括外桶以及设置在外桶内部的过滤桶和设置在过滤桶下方的四通管,所述过滤桶与外桶内壁之间设置有间隙,且过滤桶的桶壁和桶底均设置有过滤孔,所述四通管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通管和第三通管以及水平设置的第二通管和第四通管,所述第二通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通管的上端和第三通管的上端相连通,所述第三通管的底端与第四通管的中间部分相连通,所述第四通管的一端从外桶桶壁穿出,所述第一通管的底端设置为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与外桶底部之间设有一定间距,所述第一通管的顶端和第三通管的顶端均设置为进气口,所述设于外桶外部的第四通管的一端设置为出水口,所述设于外桶内部的第四通管的一端设置为排污口。

所述过滤桶上端设置有桶沿,所述桶沿卡设于外桶上端,且桶沿上对称设置有提手,便于过滤桶的取放。

所述进气口上设有第一盖板,所述排污口上设有第二盖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设有过滤桶,可以对泔水中的固体杂质进行过滤,泔水中的混合液体流到外桶中,当泔水高度没过进水口之后,由于泔水中的油分会飘浮在上层,所述油层下面的泔水会经四通管排出,油分被留在外桶内,依此实现快速高效地将泔水中的固体残渣及混合油脂分离出去,且在使用过程中如果遇到堵塞,只需将第一盖板打开就可以看到四通管里面的情况,同时很方便清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底进侧出的泔水油水分离器,包括外桶1以及设置在外桶1内部的过滤桶2和设置在过滤桶2下方的四通管3,所述过滤桶2上端设置有桶沿15,桶沿15卡设于外桶1上端,且桶沿15上对称设置有提手14,便于过滤桶2的取放。所述过滤桶2与外桶1内壁之间设置有间隙,且过滤桶2的桶壁和桶底均设置有过滤孔5,泔水中的固态物质被过滤孔5的过滤作用留在了过滤桶2内,剩余的泔水一部分通过过滤桶2底部的过滤孔5流到外桶1内,泔水中的液体部分通过过滤桶2与外桶1之间的间隙流向外桶1底部。所述四通管3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通管6和第三通管8以及水平设置的第二通管7和第四通管9,所述第二通管7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通管6的上端和第三通管8的上端相连通,所述第三通管8的底端与第四通管9的中间部分相连通,所述第四通管9的一端从外桶1的桶壁穿出。所述第一通管6的底端设置为进水口10,所述进水口10与外桶1底部之间设有一定间距,当泔水高度没过进水口10之后,泔水中的油分一直漂浮在上层,油分之外的泔水就从进水口10进入四通管3并排出,油分一直留在外桶1内,以此实现油水分离。所述第一通管6的顶端和第三通管8的顶端均设置为进气口11,进气口11上设有第一盖板16,当需要处理的泔水量过多时,可以将第一盖板16均打开以加快流速,同时由于经过滤桶2过滤后泔水中还会混有一些小的固态杂质,固态杂质会随泔水一起流进四通管3,所以随着流过的泔水越来越多,四通管3中会聚集越来越多的固态杂质,会造成泔水流通不畅,甚至管道堵塞,此时可通过两个进气口11看到四通管3内堵塞情况,也便于进行管道疏通。所述设于外桶1外部的第四通管9的一端设置为出水口13,泔水从出水口13排出。所述设于外桶1内部的第四通管9的一端设置为排污口12,排污口12上安装有第二盖板17,当四通管3内的残渣越来越多时,可打开第二盖板17进行残渣清理。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实现快速高效地将泔水中的固体残渣及混合油脂分离出去。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