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自动洗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21116发布日期:2019-04-17 00:04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自动洗瓶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制药领域的洗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自动洗瓶机。



背景技术:

药品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物品,承载药品的瓶装容器必须达到卫生标准才能使用,对瓶装容器的清洗十分关键。在采用化学方式进行清洗的过程,往往会使用碱液等含有化学清洁成分的清洗液。如何使碱液进入水循环系统一直是一个问题,若碱液在循环系统中每次都进行过滤,则使本可直接再次使用的碱液强制过滤,造成了资源浪费,缩短过滤器寿命;而将碱液直接循环使用,又难以把握其何时浓度降低、杂质过多,需要过滤。因此,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判别清洗液能够直接再次使用或需要适当过滤、处理的装置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自动洗瓶机,能够有效实现清洗液的循环使用,同时能够自动辨别清洗液直接再次使用还是需要进行过滤处理,提高资源利用率,操作简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自动洗瓶机,包括悬挂式输送带,所述悬挂式输送带上等间分布有若干朝下的夹具,所述机架位于所述悬挂式输送带的正下方,所述机架包括机身和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位于机身上表面,所述操作台上方设有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下方设有等腰倒梯形状的残液收集槽,所述残液收集槽内部靠近底部的位置设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上均匀分布有通孔,所述残液收集槽底部连通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与自动净化箱连通,所述自动净化箱一侧连接有带有开关的排污管,其另一侧设有开口,其与第一抽水管连通,所述第一抽水管通过第一水泵与容水器连通,所述容水器设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通过第三水泵与喷淋装置连通,所述自动净化箱上外侧固定设有PLC控制系统,所述PLC控制系统与检测装置、过滤装置、驱动电机电性连接,所述过滤装置包括第二抽水管、过滤箱、第二水泵、缓冲罐,所述自动净化箱上连通有第二抽水管,所述第二抽水管通过第二水泵与过滤箱上端连通,所述过滤箱中部固定安装有过滤件,所述过滤箱下部一侧壁上连接有第三抽水管,所述第三抽水管与容水器连通,所述缓冲罐与容水器之间的第三抽水管上还设有阀门,所述开口内侧边缘两旁固定安装有超过开口径长的滑轨,所述滑轨一端设有密闭卡槽,所述滑轨另一端设有移动挡板,所述移动挡板为截面为倒凸形的结构,其底部凸出的面积大于或等于开口的面积且紧贴自动净化箱侧壁,其底部的折角出还固定设有与所述滑轨相匹配的滑轮,所述移动挡板上固定设有卡件与密闭卡槽相匹配,所述移动挡板与伸缩杆固定连接并在伸缩杆的推动下沿滑轨朝向密闭卡槽移动,所述伸缩杆与驱动电机的电性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与PLC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水泵、第二水泵分别与PLC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作为另外一种具体实施例,所述检测装置为PH测试仪。

作为另外一种具体实施例,所述过滤装置为过滤网或过滤板。

作为另外一种具体实施例,所述过滤网为碱液过滤网,其包括第一层滤网和第二层滤网,所述第一层滤网为孔径为5~10微米的过滤网,第二层滤网为纳滤膜。

作为另外一种具体实施例,所述导流板与残液收集槽底部的垂直距离为20~60cm。

作为另外一种具体实施例,所述通孔的孔径为1~2mm。

作为另外一种具体实施例,所述喷淋装置由喷头、供水管及阀门组成,所述供水管与出水管连通,所述喷头固定连接于供水管上端且朝上与夹具高度相对应,所述供水管上固定设有阀门。

作为另外一种具体实施例,所述残液收集槽外壁上设有液位流量计。

通过液位流量计的监测,能够方便的计算和了解残液收集槽中的水量和流速,从而对整个循环系统进行调整。

作为另外一种具体实施例,所述喷淋装置所喷射的范围和残液收集槽的长度和面积对应。

作为另外一种具体实施例,所述缓冲罐与容水器之间的第三抽水管上设有的阀门为单向阀。

采用单向阀使液体仅能单向流动,避免液体回流进入上一步骤,增加了机体、系统本身的安全性。

所述固定是指将原器件处于特定的位置,不能够移动,具体的固定连接方式包括螺栓连接;焊接;铆接;轴与孔的配合过盈配合;轴与孔的配合过渡配合间隙配合,加键连接再用螺纹压紧;键连接可以固定轴与套的圆周运动;铰链连接。

所述过滤网是指不同网目的网结构加工而成,其作用是过滤熔融料流和增加料流阻力,借以滤去杂质和提高混炼或塑化的效果;其制备材料可采用纺织纤维、五金(如不锈钢、铜)、生物高分子薄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法具有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检测装置将碱液浓度数据反馈给系统,进而快速对过滤装置、移动挡板进行控制,使碱液自动进入过滤装置进行过滤处理,操作简便,控制精确;

(2)本实用新型通过等腰倒梯形状的残液收集槽的坡度,能够起到较好的缓冲效果,避免槽内液体过于湍急,造成排液管损坏;

(3)本实用新型移动挡板能够快速阻挡开口,及时控制流体原来的流动方向,进而帮助流体进入过滤装置;

(4)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控制对废液的处理步骤,使循环系统长期保持稳定、高效,减少人力成本,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新型自动洗瓶机结构示意图,及圆框内喷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新型自动洗瓶机圆框A-A驱动电机、滑轨、密闭卡槽、移动挡板的机构示意图;

图3是本新型自动洗瓶机导流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如下:

1、悬挂式输送带;2、夹具;3、机身;4、操作台;5、喷淋装置;6、残液收集槽;7、自动净化箱;8、开口;9、PLC控制系统;10、检测装置;11、过滤装置;12、过滤箱;13、过滤件;14、容水器;26、驱动电机;27、滑轨;28、密闭卡槽;29、移动挡板;44、喷头;45、导流板;46、通孔;47、液位流量计;86、第一水泵;87、第二水泵;88、第三水泵;103、排液管;104、排污管;105、第一抽水管;106、第二抽水管;107、出水管;108、;供水管202、阀门;203、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是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自动洗瓶机,包括悬挂式输送带1,所述悬挂式输送带1由铰链构成,所述悬挂式输送带1上等间分布有若干朝下的夹具2,所述夹具2为夹持爪,所述机架位于所述悬挂式输送带1的正下方,所述机架包括机身3和操作台4,所述操作台4位于机身3上表面,所述操作台4上方设有喷淋装置5,所述喷淋装置5由喷头、供水管及阀门202组成,所述供水管与出水管108连通,所述喷头固定连接于供水管上端且朝上与夹具2高度相对应,所述供水管上固定设有阀门202,所述喷淋装置5喷射的范围和残液收集槽6的长度和面积对应,所述喷淋装置5下方设有等腰倒梯形状的残液收集槽6,其外壁上设有液位流量计47,所述残液收集槽6内部靠近底部的位置设有导流板45,所述导流板45上均匀分布有通孔46,所述残液收集槽6底部连通有排液管103,所述排液管103与自动净化箱7连通,所述自动净化箱7一侧连接有带有开关的排污管104,其另一侧设有开口8,其与第一抽水管105连通,所述第一抽水管105通过第一水泵86与容水器14连通,所述容水器14设有出水管108,所述出水管108通过第三水泵88与喷淋装置5连通,所述自动净化箱7上外侧固定设有PLC控制系统9,所述PLC控制系统9与检测装置10、过滤装置11、驱动电机26电性连接,所述监测装置为PH监测仪,所述PH监测仪的检测端头位于自动净化箱7空腔内,其另一端有数据传输端口,所述传输端口通过数据导线能够将检测的数据传回PLC控制系统9进行分析、备份,所述过滤装置11包括第二抽水管106、过滤箱12、第二水泵87,所述自动净化箱7上连通有第二抽水管106,所述第二抽水管106通过第二水泵87与过滤箱12上端连通,所述过滤箱12中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过滤件13,所述过滤件13为填充了过滤物质的过滤板,所述过滤箱12下部一侧壁上连接有第三抽水管107,所述第三抽水管107与容水器14连通,所述容水器14之间的第三抽水管107上固定安装有单向阀203,所述开口8内侧边缘两旁固定安装有超过开口8径长的滑轨27,所述滑轨27一端设有密闭卡槽28,所述滑轨27另一端设有移动挡板2929,所述移动挡板2929为截面为倒凸形的结构,其底部凸出的面积大于或等于开口8的面积且紧贴自动净化箱7侧壁,其底部的折角出还固定设有与所述滑轨27相匹配的滑轮,所述移动挡板2929上固定设有卡件与密闭卡槽28相匹配,所述移动挡板2929与伸缩杆固定连接并在伸缩杆的推动下沿滑轨27朝向密闭卡槽28移动,所述伸缩杆与驱动电机26的电性连接,所述驱动电机26与PLC控制系统9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水泵86、第二水泵87分别与PLC控制系统9电性连接。

所述水泵均采用上海阳光牌IHW型卧式管道离心泵,功率:10~100kw。

所述驱动电机26采用东洋,型号M系列,功率15~120W,防水驱动电机26。

所述液位流量计47采用常州成丰,型号为UHC-517,耐腐型磁性浮子液位计。

所述过滤物质是指水和废水通过粒状滤料床层时,其中的悬浮颗粒和胶体被截留在滤料的表面和内部空隙中的单层、双层和多层滤料。其滤料具体为石英砂、无烟煤、陶粒、活性炭。

所述密闭卡槽28是指密闭盒状槽体,所述槽体的凹陷部朝向移动挡板2929,所述凹陷部内固定安装有磁铁,所述磁铁与移动挡板2929上的卡件对应且匹配,所述卡件为可与磁铁相吸的异性磁铁或不锈钢。

所述排液管103、排污管104、供水管、出水管108、抽水管均是指能够实现水或液体传输的通道,其制备材料可采用金属管,如内搪塑料的热镀铸铁管、铜管、不锈钢管;塑复金属管,如塑复钢管,铝塑复合管塑料管,如PB、PP-R材料制成的管道。

所述阀门202是指控制流动的流体介质的流量、流向、压力、温度等的机械装置,其通过手动或者手轮,手柄或踏板操作;其制备材料可采用铸铁阀门202,铸钢阀门202,不锈钢阀门202铬钼钢阀门202,铬钼钒钢阀门202,双相钢阀门202,塑料阀门202

作为另外一种具体实施例:所述导流板45与残液收集槽6底部的垂直距离为20~60cm,所述通孔46的孔径为1~2mm。

作为另外一种具体实施例:所述过滤装置11为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为碱液过滤网,其包括第一层滤网和第二层滤网,所述第一层滤网为孔径为5~10微米的过滤网,第二层滤网为纳滤膜。

PLC控制系统9为原始数据系统,需要技术人员或工作人员将所需要的数据输入到PLC控制系统9中,所述数据包括进入下一程序启动数据以及时间数据,PLC系统程序按一定顺序和时间循环执行,从而各软继电器都处于周期性循环扫描接通中,受同一条件制约的各继电器的动作次序决定程序扫描顺序。首先,PLC控制系统9通过数据导线得到PH监测仪的检测数据,当检测数据到达设定的浓度数值,PLC控制系统9控制驱动电机26启动,驱动电机26控制伸缩杆伸长,滑动挡板在伸缩杆的推动下沿滑轨27向密闭卡槽28的方向移动,当滑动挡板端部的卡件与密闭卡槽28卡合后,伸缩杆停止移动,滑动挡板能够挡住开口8,阻挡自动净化箱7中的废弃碱液或清洗液不能进入第一抽水管105中,其后PLC控制系统9通过导线控制第二水泵87启动,在第二水泵87的作用下,自动净化箱7中的废弃碱液或清洗液通过第二抽水管106进入过滤箱12,废弃碱液或清洗液在压力和重力的作用下通过过滤网或过滤板,完成对碱液或清洗液的清洁过滤;其后,碱液或清洗液在第二水泵87的作用下通过第三抽水管107进入容水器14中,从而通过PLC控制系统9自动完成对废弃碱液或清洗液的换路和清洗的作用,再无进行过滤的情况下,碱液或清洗液在第一水泵86的作用下直接通过第一抽水管105进入容水器14,实现碱液或清洗液的直接循环利用过程;当PH监测仪的检测数据检测到的数据符合设定要求,PLC控制系统9控制驱动电机26再次启动,驱动电机26控制伸缩杆缩短,滑动挡板在伸缩杆的拉动下沿滑轨27向远离密闭卡槽28的方向移动,滑动挡板端部的卡件与密闭卡槽28在作用力下脱落并回到原处,从而不再阻挡开口8,自动净化箱7中的废弃碱液或清洗液则能够进入第一抽水管105中,其后PLC控制系统9控制第二水泵87停止工作,第一水泵86开始工作,恢复碱液或清洗液在第一水泵86的作用下直接通过第一抽水管105进入容水器14,实现碱液或清洗液的直接循环利用过程,减少成本,节约资源,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施例中,待清洗的瓶体安装在夹具2上,瓶口向下,通过碱液冲洗,由于碱液喷管朝上,冲洗后的碱液在重力作用下自然落入残液收集槽6中,通过导流板45、排液管103进入到自动净化箱7内,并在第一水泵86的动力作用下进入容水器14,再在第三水泵88的作用下进入重新从喷淋装置5的喷头中喷洒出;当检测到碱液的浓度不合格时,则改从第二抽水管106进入过滤箱12,其后进入容水器14,进行过滤后的循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