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外源污染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69320发布日期:2019-02-26 17:5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河道外源污染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河道(1)内的隔污墙(2),所述隔污墙(2)与河岸(3)形成隔离区(4),外源污染经排污口(5)排入所述隔离区(4),还包括有污水处理装置(6),所述隔离区(4)内的污水经水泵(7)至所述污水处理装置(6)进行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外源污染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区(4)内设取水井(8),所述水泵(7)设置在所述取水井(8)内部,所述取水井(8)的井壁设进水口(9),所述水泵(7)的位置低于所述进水口(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河道外源污染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水井(8)设置在附近的所述排污口(5)的下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河道外源污染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9)配有栅网(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外源污染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污水经所述污水处理装置(6)处理后排入所述河道(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外源污染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污墙(2)设有高位溢流孔(11)。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河道外源污染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装置(6)为人工湿地,包括有多层介质(12),所述多层介质(12)的上方栽种湿地植物(13)、底部设防渗膜(14),所述多层介质(12)的浅层设布水管(15)、底层设集水管(16),所述布水管(15)在所述多层介质(12)的表层设有若干布水口(17),所述布水管(15)与所述水泵(7)连通,所述集水管(16)排至所述河道(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河道外源污染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介质(12)由上至下依次为直径40~60mm粗石层、10~30mm细石层、8~10mm砾石层、1~2mm粗砂层、0.5~0.8mm细砂层。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河道外源污染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介质(12)内部还设有与所述集水管(16)相通的集水管观测口(18),所述人工湿地的侧壁设有溢流口(19)。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