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投加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63648发布日期:2019-02-15 20:00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组合式投加药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组合式投加药系统。



背景技术:

一体化加药装置是一种智能化、自动化、一体化的连续加药设备,该装置能连续配制一定浓度的絮凝剂溶液并二次稀释后进行连续投加。主要应用于市政水处理、污水厂等使用高分子絮凝剂溶液的场合。在给水系统、循环水系统及污泥脱水系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是物化处理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现有的加药系统存在着供水方式单一、自动化程度较低、药剂易沉淀等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一体化加药系统,该加药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体积小,自动化程度高,运行可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组合式投加药系统,包括PLC控制器,药箱,与药箱相邻设置的预混器,设置在药箱上且一端与预混器侧面上部连通的用于将药箱内药品推送到预混器内的螺旋推进器,与预混器连通的在线稀释装置,以及位于预混器下方的一体化三槽式组合箱体;所述一体化三槽式组合箱体包括壳体,壳体内腔由分隔板分隔为相邻的溶解槽、熟化槽和储存槽,所述预混器下方设有初混液出口,该初混液出口通过第一调节阀与溶解槽上方连通、以将初混液送入溶解槽;所述溶解槽侧壁上部设有溢流口、以将溶解槽内高出溢流口的液体导入熟化槽内,溶解槽内还设有搅拌器;所述熟化槽通过泵与储存槽管道连接、以将熟化后的液体输入储存槽储存;所述储存槽侧面下部与计量加药系统相连,储存槽上还设有用于检测储存槽内液体液位高度的液位仪;所述螺旋推进器、第一调节阀、泵、在线稀释装置和液位仪均与PLC控制器相连。

具体的说,所述在线稀释装置通过输水管与预混器侧面上部连通、以为预混器供水,而输水管下端则设有与预混器底部连通的防回流管、以实现其与溶解槽的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防回流管的最高点高于输水管的最高点。

优选的,所述防回流管上还设有与PLC控制器相连的第二调节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投加药系统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制造成本低,性价比高,投药量准,自动化控制程度高,操作简单,方便,可用于小型水厂的溶解加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

1-药箱,2-预混器,21-初混液出口,3-螺旋推进器,4-在线稀释装置,41-输水管,42-防回流管,5-溶解槽,51-搅拌器,6-熟化槽,7-储存槽,71-液位仪,8-PLC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组合式投加药系统,如图1所示,该加药系统包括PLC控制器8、药箱1、预混器2、螺旋推进器3、在线稀释装置4和一体化三槽式组合箱体。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的一体化三槽式组合箱体为本实施例系统的主体部分,其是由外部壳体和内部隔板一体化组成的,用隔板将壳体内部空间分割为相邻的溶解槽5、熟化槽6和储存槽7,一体制造可大大降低制造、安装成本,并且可有效降低整个系统的体积,使其易于安放;由于本实施例主要用于干粉药剂的溶解投药,因此,为防止干粉飞扬,造成浪费等不利影响,本实施例在一体化三槽式组合箱体的上方设置药箱1,而在溶解槽5上方的壳体上设置预混器,该药箱1上设有一端与预混器侧面上部连通的用于将药箱内药品推送到预混器内的螺旋推进器3,该送药方式较为常规,此处不再赘述;所述预混器下方设有初混液出口21,该初混液出口通过第一调节阀与溶解槽上方连通、以将初混液送入溶解槽;所述预混器还与在线稀释装置相连。其中,在线稀释装置选用加药系统这一领域的常规在线稀释装置即可,其控制方式、稀释原理等也与现有技术相同,因此,对其具体结构组成等也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与之结合,可将水通过在线稀释装置输入预混器中,使干粉与水初步融合后再通过第一调节阀进入溶解槽中。在此,由于预混器仅是为了避免干粉飞扬,因此该第一调节阀可处于常开状态,当然,也可根据需要,使其与PLC控制器相连,实现按需调节开度的目的。本申请中,并未在壳体的侧壁开设各个通行的孔,一面出现封闭不牢导致液体溢出的情况,为此,还改进了溶解槽的加水方式,所述在线稀释装置4通过输水管41与预混器2侧面上部连通、以为预混器供水,为达到更好的供水效果,还可在预混器上设置与输水管相连通的喷头,使进入预混器的干粉即被液体喷淋,并随之直流而下,达到防止干粉飞扬目的的同时,还可通过控制液体喷淋量达到冲洗预混器内壁的目的。而输水管下端则设有与预混器底部连通的防回流管42、以不在壳体侧壁开孔的情况下即可实现其与溶解槽的连通,鉴于第一调节阀可能处于常开状态,所述防回流管42的最高点高于输水管41的最高点,以达到防止预混器内初混液通过防回流管回流到在线稀释装置,同时,为了能够独立的对输水管41和防回流管42进行控制,所述防回流管42上还设有与PLC控制器8相连的第二调节阀。

所述溶解槽5侧壁上部设有溢流口、以将溶解槽内高出溢流口的液体导入熟化槽内,溶解槽内还设有搅拌器51;所述熟化槽6通过泵与储存槽7管道连接、以将熟化后的液体输入储存槽储存;所述储存槽7侧面下部与加药点管道或计量加药系统(直接选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计量加药系统即可)相连,在此,若是加药浓度较高,还可先对储存槽7内的药液进行二次稀释后,再与加药点管道或计量加药系统相连。储存槽上还设有用于检测储存槽内液体液位高度的液位仪71,以便于给整个系统的启闭提供参考;所述螺旋推进器、泵、在线稀释装置、液位仪和计量加药系统均与PLC控制器相连,以作为整个系统的开关,当储存槽液位处于高液位时,配药过程自动停止;当溶液下降到低液位时,重新自动启动配药。

在使用本系统进行投加药操作时,药箱内的高分子絮凝剂由螺旋推进器送到预混器里,在预混器内与旋流溶解水(即在线稀释装置上的输水管输送液)初步融合,浸湿的粉料和溶解水一起通过第一调节阀进入溶解槽内,按一定浓度进行配制;配制好的溶液高过溢流口进入熟化槽,熟化后再进入储存槽;然后经过二次稀释与计量加药系统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当储存槽液位处于高液位时,配药过程自动停止;当溶液下降到低液位时,重新自动启动配药。具有性价比高、投药量准、自动化控制程度高、操作简单、方便的有益效果。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不应当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但凡在本实用新型的主体设计思想和精神上作出的毫无实质意义的改动或润色,其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致的,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