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浮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70467发布日期:2019-04-09 22:55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浮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浮机。



背景技术:

淡水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然而地球上淡水资源十分有限,为了更好的获取淡水,人们常制作各种设备对各种工业废水进行处理,气浮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炼油、化工、酿造、植物油生产与精炼、屠宰、电镀、印染等工业废水和市政污水处理的设备,其主要工作原理是利用溶气系统在水中产生大量的微细气泡,使空气以高度分散的微小气泡形式附着在废水中的悬浮物颗粒上,造成密度小于水的状态,利用浮力原理使其上浮在水面,达到实现固液分离的目的。现有技术中应用的气浮机往往由于药剂与污水没有充分混合,而使气浮机内的气浮效应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并且,现有技术中的气浮机一般使用固定的刮渣板将上浮的浮渣刮离水面,采用这种方式,由于气浮机内容纳废水的废水池深度不足,往往无法将浮渣完全刮净,影响了对工业废水的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浮机。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浮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竖立地设有隔板A、隔板B和隔板C,所述隔板A、隔板B和隔板C将所述机壳内部空间按照顺序分隔为相互连通的反应室、接触室、分离室和清水收集室,所述反应室外壁上安装有进水管,所述反应室内安装有搅拌装置,所述接触室内设置有溶气释放装置,所述反应室和分离室外壁上均安装有排泥管,所述分离室外壁上安装有出渣管,所述清水收集室外壁上安装有出水管,所述接触室和分离室上方安装有刮渣装置,所述隔板C上安装有与所述出渣管连通的渣斗,并且所述渣斗布置于所述刮渣装置末端下方。

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减速电机、托架以及搅拌桨叶,搅拌减速电机通过托架固定安装于所述机壳顶面之上,所述搅拌减速电机输出轴伸入所述反应室以内与搅拌桨叶连接在一起。

所述搅拌装置还包括底座,底座固定安装于所述反应室以内,所述搅拌减速电机输出轴末端与底座转动配合连接。

所述刮渣装置包括刮渣电机、刮渣组件以及两条传动轴,刮渣电机通过托板固定安装于所述机壳顶面之上,刮渣电机输出轴上安装有主动链轮,两条传动轴的两端均通过轴承座固定安装于所述机壳顶面之上,其中至少有一条传动轴末端还安装有从动链轮,主动链轮通过传动链条与从动链轮啮合传动,两条传动轴的两端还安装有刮渣链轮,刮渣链轮通过刮渣链条啮合传动,刮渣链条之上竖立地安装有多块刮渣组件,并且多块刮渣组件末端可交替地伸入所述分离室以内。

所述刮渣装置还包括上导轨和下导轨,上导轨安装于所述机壳顶面之上,下导轨安装于所述机壳内壁上,并且上导轨和下导轨均布置于所述刮渣组件的两侧,使所述刮渣组件的两端可相对于上导轨、下导轨滑动。

所述刮渣装置还包括调节座、调节螺杆以及调节螺母,调节座固定安装于所述机壳顶面之上,调节螺杆沿着所述传动轴径向布置并且分别通过螺纹副与调节座、调节螺母旋合,调节螺杆头端贴合于所述传动轴两端的轴承座侧面。

所述刮渣组件包括刮渣板、夹板以及横截面为“L”型的长条形安装板,安装板具有第一板臂和第二板臂,第一板臂的两端通过辅助扣与所述刮渣链条固定连接,夹板平行于第二板臂布置并将刮渣板夹持于夹板与第二板臂之间。

所述气浮机还包括水位调节装置,水位调节装置包括操纵螺杆和操纵架,操纵架的两端与所述清水收集室内壁连接在一起,操纵螺杆沿着竖直方向布置并且与操纵架螺接,操纵螺杆上端安装有操纵手轮,操作螺杆下端安装有调节锥台,调节锥台的两端可相对于所述清水收集室内壁滑动并且可部分地盖合于所述出水管端口之上。

所述操纵架可使用槽钢替代。

所述机壳包括上下两端中空的壳体以及分别盖合地焊接固定于所述壳体上下两端的盖板和底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待处理的原水和药剂依次送入气浮机内部的反应室、接触室、分离室,通过反应室内设置的搅拌装置使原水和药剂充分混合,混合后的污水从下部流入接触室,接触室的溶气释放装置释放无数微小气泡附着在水里的微小颗粒上,从而使这些微小颗粒物上浮至水面上,由于在接触室内原水与药剂充分混合,使气浮反应更充分,从而使原水中绝大部分颗粒物均上浮至水面上来,再通过刮渣装置将这些浮渣刮离水面,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提升了水处理效果,经过分离后的水则通过清水收集室收集后用于所需的方面,经过刮渣装置刮离的浮渣则通过渣斗排出至指定存放地点,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刮渣装置的主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刮渣装置的左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刮渣装置的俯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刮渣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壳,2-隔板A,3-隔板B,4-隔板C,5-进水管,6-搅拌装置,7-溶气释放装置,8-排泥管,9-出渣管,10-出水管,11-刮渣装置,12-渣斗,13-搅拌减速电机,14-托架,15-搅拌桨叶,16-底座,17-刮渣电机,18-刮渣组件,19-传动轴,20-托板,21-主动链轮,22-轴承座,23-从动链轮,24-传动链条,25-刮渣链轮,26-刮渣链条,27-上导轨,28-下导轨,29-调节座,30-调节螺杆,31-调节螺母,32-刮渣板,33-夹板,34-安装板,35-辅助扣,36-水位调节装置,37-操纵螺杆,38-操纵架,39-操纵手轮,40-调节锥台,41-护栏,101-反应室,102-接触室,103-分离室,104-清水收集室,105-壳体,106-盖板,107-底板,3401-第一板臂,3402-第二板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浮机,如图1、图2、图3所示,包括机壳1,机壳1内竖立地设有隔板A2、隔板B3和隔板C4,隔板A2、隔板B3和隔板C4将机壳1内部空间按照顺序分隔为相互连通的反应室101、接触室102、分离室103和清水收集室104,反应室101外壁上安装有进水管5,反应室101内安装有搅拌装置6,接触室102内设置有溶气释放装置7,反应室101和分离室103外壁上均安装有排泥管8,分离室103外壁上安装有出渣管9,清水收集室104外壁上安装有出水管10,接触室102和分离室103上方安装有刮渣装置11,隔板C4上安装有与出渣管9连通的渣斗12,并且渣斗12布置于刮渣装置11末端下方。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待处理的原水和药剂依次送入气浮机内部的反应室、接触室、分离室,通过反应室内设置的搅拌装置使原水和药剂充分混合,混合后的污水从下部流入接触室,接触室的溶气释放装置释放无数微小气泡附着在水里的微小颗粒上,从而使这些微小颗粒物上浮至水面上,由于在接触室内原水与药剂充分混合,使气浮反应更充分,从而使原水中绝大部分颗粒物均上浮至水面上来,再通过刮渣装置将这些浮渣刮离水面,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提升了水处理效果,经过分离后的水则通过清水收集室收集后用于所需的方面,经过刮渣装置刮离的浮渣则通过渣斗排出至指定存放地点,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搅拌装置6包括搅拌减速电机13、托架14以及搅拌桨叶15,搅拌减速电机13通过托架14固定安装于机壳1顶面之上,搅拌减速电机13输出轴伸入反应室101以内与搅拌桨叶15连接在一起。搅拌装置6还包括底座16,底座16固定安装于反应室101以内,搅拌减速电机13输出轴末端与底座16转动配合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由于在反应室101内设置了搅拌装置,使原水与药剂充分混合,为提高气浮反应效果奠定了基础。

进一步地,如图5、图6、图7所示,刮渣装置11包括刮渣电机17、刮渣组件18以及两条传动轴19,刮渣电机17通过托板20固定安装于机壳1顶面之上,刮渣电机17输出轴上安装有主动链轮21,两条传动轴19的两端均通过轴承座22固定安装于机壳1顶面之上,其中至少有一条传动轴19末端还安装有从动链轮23,主动链轮21通过传动链条24与从动链轮23啮合传动,两条传动轴19的两端还安装有刮渣链轮25,刮渣链轮25通过刮渣链条26啮合传动,刮渣链条26之上竖立地安装有多块刮渣组件18,并且多块刮渣组件18末端可交替地伸入分离室103以内。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多个刮渣组件18交替进入分离室103以内,并沿着下导轨28运动,从而将上浮至水面上的浮渣刮走,相比现有技术,刮渣组件18相对于机壳1运动,主动将浮渣刮走,并进过多次挂刷动作,有利于彻底将浮渣刮净,解放了大量人力,实现了对肥水的自动化处理,提高处理效果。

进一步地,刮渣装置11还包括上导轨27和下导轨28,上导轨27安装于机壳1顶面之上,下导轨28安装于机壳1内壁上,并且上导轨27和下导轨28均布置于刮渣组件18的两侧,使刮渣组件18的两端可相对于上导轨27、下导轨28滑动。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上导轨27和下导轨28对刮渣组件18起着导向作用,便于对浮渣进行收集处理,并使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运行更稳定。

进一步地,刮渣装置11还包括调节座29、调节螺杆30以及调节螺母31,调节座29固定安装于机壳1顶面之上,调节螺杆30沿着传动轴19径向布置并且分别通过螺纹副与调节座29、调节螺母31旋合,调节螺杆30头端贴合于传动轴19两端的轴承座22侧面。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调节螺杆30相对于调节座29之间的距离,可对传动轴19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从而调节刮渣链条26和刮渣组件18进入分离室103以内的深度,有利于将上浮的浮渣彻底刮净。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刮渣组件18包括刮渣板32、夹板33以及横截面为“L”型的长条形安装板34,安装板34具有第一板臂3401和第二板臂3402,第一板臂3401的两端通过辅助扣35与刮渣链条26固定连接,夹板33平行于第二板臂3402布置并将刮渣板32夹持于夹板33与第二板臂3402之间。安装板34优选使用工程塑胶材料制成,刮渣板32采用尼龙材料制成,这类非金属材料由于绝缘性较好,有利于使其表面不受静电效益影响,避免受到水中带电粒子的影响,使上浮的浮渣彻底刮净。

进一步地,气浮机还包括水位调节装置36,水位调节装置36包括操纵螺杆37和操纵架38,操纵架38的两端与清水收集室104内壁连接在一起,操纵螺杆37沿着竖直方向布置并且与操纵架38螺接,操纵螺杆37上端安装有操纵手轮39,操作螺杆下端安装有调节锥台40,调节锥台40的两端可相对于清水收集室104内壁滑动并且可部分地盖合于出水管10端口之上。进一步地,操纵架38可使用槽钢替代。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转动操纵手轮39可调节调节锥台40相对于出水管10端口之间的高差,并改变调节锥台40遮挡部分出水管10端口的面积,从而改变出水管10的出水流量大小,以满足不同的实用需求,同时改变了清水收集室以内清水的液位高度,阻隔清水收集室内的清水和渣斗内的浮渣,避免它们之间相互干扰,有利于提升清水输出质量。

进一步地,机壳1包括上下两端中空的壳体105以及分别盖合地焊接固定于壳体105上下两端的盖板106和底板107。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制造原材料取材广泛,成本低廉,并且壳体105高度可制作较高,使分离后的浮渣与水相对隔绝,避免相互干扰,提高了清水输出质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