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絮凝沉降曝气反应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64578发布日期:2019-05-03 18:44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一种絮凝沉降曝气反应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絮凝沉降曝气反应池。



背景技术:

曝气是指的是用向水中充气或机械搅动等方法增加水与空气接触面积,进行溶氧或散除水中溶解性气体和挥发性物质的过程。

地下水有时含有硫化氢、二氧化碳或过量的铁、锰,也可用曝气法处理。游离二氧化碳有腐蚀性,水的碱度较低时,曝气后水可经石灰石滤床过滤,使二氧化碳转化为碳酸根,这时滤床中要有较长的接触时间。地下水中溶解的铁、锰一般是低价的重碳酸盐,和空气接触后,因游离二氧化碳浓度降低而溶解氧浓度提高,即能转化为沉淀。铁、锰含量一般不高,需氧不多,所以对曝气的要求较低,而对接触时间要求较高。

污水处理生物处理曝气工艺中常用的曝气方式有完全混合型的表面曝气和扩散传质型的底层曝气,但无论哪种布气方式仍主要由风机、输气管道和曝气布气器组成,风机提供风源,经曝气布气器上的微孔向污水中释放气体,气泡在上升过程以及辅助搅拌混合作用下完成充氧功效。前者是压缩空气通过管道和布气设备在水中形成细小的气泡,向上浮动通过水层。后者是应用叶轮或旋刷剧烈搅动水面,不断以新的界面和大气接触,气泡曝气法和表面曝气法除供氧外,还具有搅拌作用,使活性污泥维持悬浮状态。此外,气泡曝气法还用于废水处理厂的沉砂池以冲洗沉渣和防止废水腐化。

公开号为CN203187451U,公开日为2013年9月11日公开了一种气水快速混合的臭氧接触反应池,包含一个臭氧接触反应池和曝气装置,所述接触反应池包含进流口和出流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反应池内设置臭氧曝气装置、若干个自臭氧接触反应池顶部由上而下延伸的第一导流墙和若干个自臭氧接触反应池底部由下而上延伸的第二导流墙,每个第一导流墙设置于相邻的两个第二导流墙之间,所述第一导流墙的底部敞开与臭氧接触池底部之间形成一个窄的水流通道,所述第二导流墙的顶部敞开与臭氧接触池顶部之间形成一个水流通道,所述曝气装置设在第一导流墙的下方,臭氧曝气装置与第一导流墙的下表面之间存在间隙,沿水流方向,第二导流墙设在靠近其上游端第一导流墙的位置。

上述文献方案实现的臭氧接触反应池可避免臭氧气泡在曝气装置周围长时间堆积形成局部高浓度,提高反应效率,解决了混合时需要投入多个搅拌器、占地较宽的问题,但是在部分工艺中,需要保证前后搅拌速率不同而达到混合、絮凝等目的,还需改进反应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部分工艺中,需要前后气液混合度不同而达到混合、絮凝的不同目的,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絮凝沉降曝气反应池,包括反应池体和曝气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池体包括交错排布的墙体,所述反应池体上设置有进水管口、出水管口和药剂供应管,所述进水管口、出水管口分别设置在反应池体的两端,所述曝气主管穿过墙体且分布在墙体间,所述曝气主管上开设有有曝气管口和数个阀门。

所述进水管口和出水管口设置在反应池体的同一侧。

所述曝气主管安装在距离反应池体底5cm-15cm水平面上,所述曝气主管向反应池深度方向延伸有多条曝气小管,所述曝气小管上设置有曝气孔,所述曝气主管在靠近进水管口处开设有曝气管口。

所述反应池体上安装有药剂供应管,所述药剂供应管靠近进水管口和曝气管口。

所述反应池体的进水管口、出水管口中部设置有试剂投加管。

所述阀门设置在进水管口和出水管口一侧,所述阀门从进水管口一侧到出水管口一侧依次划分为前端阀门、中部阀门和后端阀门,所述阀门上设置有开度调节器,所述前端阀门和中部阀门开度较大,后端阀门开度较小。

所述反应池体中设置有PH感应器和温度感应器。

所述曝气管口依次串接有气体流量计、气压表和气体流量调节器。

所述药剂供应管和试剂投加管上安装有液体流量计和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一、本实用新型中,在反应池体上设置两两交错式结构的墙体,并在墙体间安装有曝气主管,曝气主管穿过墙体均匀分布在池体中,曝气主管上设置有多个阀门,气体从曝气管口进入曝气主管,打开阀门使反应池中的水体充分曝气,药剂供应管设置在靠近曝气管口处,便于水体在反应池中与试剂充分混合反应。

二、本实用新型中,进水管口和出水管口设置在反应池体的同一侧,使水体过反应池的时间最长,反应时间长,反应充分,且方便操作。

三、本实用新型中,曝气主管穿过墙体安装在距离反应池体底5cm-15cm水平面上,根据水体的不同性质设置在不同高度,使曝气更充分;气体从所述曝气管口进入曝气主管,流向竖直方向的曝气小管,从曝气孔流出至水体中充分曝气,曝气管口设置在进水管口旁,便于调节控制。

四、本实用新型中,反应池体上安装有药剂供应管用于添加需要放入的试剂,药剂供应管靠近进水管口和曝气管口是使水体与试剂充分混合、反应且曝气充分。

五、本实用新型中,反应池体的进水管口、出水管口中部设置有试剂投加管,便于水体在反应池中的中后期需要加入试剂。

六、本实用新型中,阀门设置在进水管口和出水管口一侧,便于操作,阀门从进水管口一侧到出水管口一侧依次划分为前端阀门、中部阀门和后端阀门,前端阀门开度较大是保证水体曝气充分,以及与碱性中和剂充分混合反应, 中部阀门开度较大是为了水体与试剂投加管投入的试剂充分混合均匀,后端阀门开度较小是使曝气力度变缓而不破坏成型的絮凝体。

七、本实用新型中,反应池体中药剂供应口后设置有PH感应器,测水体的PH值,保证反应在合适的PH范围内进行,温度感应器感应水体温度,保证反应在有利的温度范围内进行。

八、本实用新型中,曝气管口依次串接有气体流量计和气压表,监测气体的流入量,曝气管口串接的气体流量调节器,控制气体的流入量,保证反应池体中水体的曝气力度。

九、本实用新型中,药剂供应管和试剂投加管上安装有液体流量计和阀门,液体流量计是测量试剂的投入量,阀门是控制药剂供应管和试剂投加管的开闭来控制试剂的投入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A剖视图。

其中,1、反应池体,2、墙体,3、进水管口,4、药剂供应管,5、曝气管口,6、前端阀门,7、倒流槽,8、试剂投加管,9、后端阀门,10、出水管口,11、中部阀门,12、曝气主管,13、曝气小管,14、曝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参照图1,一种絮凝沉降曝气反应池,包括反应池体1和曝气主管12,所述反应池体1包括交错排布的墙体2,所述反应池体1上设置有进水管口3、出水管口10和药剂供应管4,所述进水管口3、出水管口10分别设置在反应池体1的两端,所述曝气主管12穿过墙体2且分布在墙体2间,所述曝气主管12上开设有曝气管口5和数个阀门。

本实施例为最基本的一种实施方案,水体从进水管口3进入墙体2间的倒流槽7中,通过设置交错式结构排列的墙体2使水体在反应池体1中停留的时间相对较长,药剂供应管4设置在反应池体1上靠近进水管口3处,使水体与试剂充分反应且曝气充分,曝气主管12上设置有阀门,根据工艺需要将阀门设置在曝气主管12上的不同位置。

实施例2

参照图1、2,一种絮凝沉降曝气反应池,包括反应池体1和曝气主管12,所述反应池体1包括交错排布的墙体2,所述反应池体1上设置有进水管口3、出水管口10和药剂供应管4,所述进水管口3、出水管口10分别设置在反应池体1的两端,所述曝气主管12穿过墙体2且分布在墙体2间,所述曝气主管12上开设有曝气管口5和数个阀门。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口3和出水管口10设置在反应池体1的同一侧,也可以根据反应池的具体情况设置在较远的两端,尽量保证水体在反应池中有较长的停留时间,保证曝气力度以及使反应更充分。

优选的,所述曝气主管12安装在距离反应池体1底5cm水平面上,所述曝气主管12向反应池深度方向延伸有多条曝气小管13,所述曝气小管13上设置有曝气孔14,所述曝气主管12在靠近进水管口3处开设有曝气管口5。

优选的,所述反应池体1上安装有药剂供应管4,所述药剂供应管4靠近进水管口3和曝气管口5。

优选的,所述反应池体1的进水管口3、出水管口10中部设置有试剂投加管8。

优选的,所述阀门设置在进水管口3和出水管口10一侧,所述阀门从进水管口3一侧到出水管口10一侧依次划分为前端阀门6、中部阀门11和后端阀门9,所述阀门上设置有开度调节器,所述前端阀门6和中部阀门11开度较大,后端阀门9开度较小。

优选的,所述反应池体1中设置有PH感应器和温度感应器,反应池体1中药剂供应管4口和试剂投加管8口后均安装有PH感应器,温度感应器安装在反应池体1中。

优选的,所述曝气管口5依次串接有气体流量计、气压表和气体流量调节器。

优选的,所述药剂供应管4和试剂投加管8上安装有液体流量计和阀门。

本实施例为较优的实施方案,保证水体的曝气充分以及水体同试剂的充分反应。

实施例3

参照图1、2,一种絮凝沉降曝气反应池,包括反应池体1和曝气主管12,所述反应池体1包括交错排布的墙体2,所述反应池体1上设置有进水管口3、出水管口10和药剂供应管4,所述进水管口3、出水管口10分别设置在反应池体1的两端,所述曝气主管12穿过墙体2且分布在墙体2间,所述曝气主管12上开设有曝气管口5和数个阀门。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口3和出水管口10设置在反应池体1的同一侧,也可以根据反应池的具体情况设置在较远的两端,尽量保证水体在反应池中有较长的停留时间,保证曝气力度以及使反应更充分。

优选的,所述曝气主管12安装在距离反应池体1底15cm水平面上,所述曝气主管12向反应池深度方向延伸有多条曝气小管13,所述曝气小管13上设置有曝气孔14,所述曝气主管12在靠近进水管口3处开设有曝气管口5。

优选的,所述反应池体1上安装有药剂供应管4,所述药剂供应管4靠近进水管口3和曝气管口5。

优选的,所述反应池体1的进水管口3、出水管口10中部设置有试剂投加管8。

优选的,所述阀门设置在进水管口3和出水管口10一侧,所述阀门从进水管口3一侧到出水管口10一侧依次划分为前端阀门6、中部阀门11和后端阀门9,所述阀门上设置有开度调节器,所述前端阀门6和中部阀门11开度较大,后端阀门9开度较小。

优选的,所述反应池体1中设置有PH感应器和温度感应器。

优选的,所述曝气管口5依次串接有气体流量计、气压表和气体流量调节器。

优选的,所述药剂供应管4和试剂投加管8上安装有液体流量计和阀门。

本实施例为较优的实施方案,保证水体的曝气充分以及水体同试剂的充分反应。

实施例4

参照图1、2,一种絮凝沉降曝气反应池,包括反应池体1和曝气主管12,所述反应池体1包括交错排布的墙体2,所述反应池体1上设置有进水管口3、出水管口10和药剂供应管4,所述进水管口3、出水管口10分别设置在反应池体1的两端,所述曝气主管12穿过墙体2且分布在墙体2间,所述曝气主管12上开设有曝气管口5和数个阀门。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口3和出水管口10设置在反应池体1的同一侧,也可以根据反应池的具体情况设置在较远的两端,尽量保证水体在反应池中有较长的停留时间,保证曝气力度以及使反应更充分。

优选的,所述曝气主管12安装在距离反应池体1底10cm水平面上,所述曝气主管12向反应池深度方向延伸有多条曝气小管13,所述曝气小管13上设置有曝气孔14,所述曝气主管12在靠近进水管口3处开设有曝气管口5。

优选的,所述反应池体1上安装有药剂供应管4,所述药剂供应管4靠近进水管口3和曝气管口5。

优选的,所述反应池体1的进水管口3、出水管口10中部设置有试剂投加管8。

优选的,所述阀门设置在进水管口3和出水管口10一侧,所述阀门从进水管口3一侧到出水管口10一侧依次划分为前端阀门6、中部阀门11和后端阀门9,所述阀门上设置有开度调节器,所述前端阀门6和中部阀门11开度较大,后端阀门9开度较小。

优选的,所述反应池体1中设置有PH感应器和温度感应器。

优选的,所述曝气管口5依次串接有气体流量计、气压表和气体流量调节器。

优选的,所述药剂供应管4和试剂投加管8上安装有液体流量计和阀门。

本实施例为较优的实施方案,保证水体的曝气充分以及水体同试剂的充分反应。

实施例5

参照图1、2,在实施例1、2、3、4中的曝气主管12固定在反应池体1上。

实施例6

参照图1、2,在实施例1、2、3、4中的药剂供应管4试剂投加管8上设置有自动阀门和手动阀门,自动阀门与中控器控制相连,与液体流量计共同控制确定试剂的投加量,当自动阀门不工作时,用手动阀门控制。

实施例7

参照图1、2,在实施例1、2、3、4中的药剂供应管4试剂投加管8为从池体上方安装的管道,管道口伸长至水体中或水体表面。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