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86190发布日期:2019-06-22 00:25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化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净水设备用于对地下水或自来水进行过滤、蒸馏等处理后得到纯净水,广泛应用于化工、医疗、食品等领域中。但是,现有的净水设备的汽化系统对地下水或自来水进行蒸馏的过程中不能有效去除废气。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化系统,以解决现有汽化系统不能有效去除水中的废气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汽化系统,用于净水设备中,所述汽化系统包括顶板、位于所述顶板下方的底板、连接于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之间并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围合形成一个容置腔的加热圈和设于所述容置腔内的除废气装置,所述除废气装置包括多个沿所述加热圈内壁间隔分布并凸设于所述底板上的第一分隔板和多个分别设于各相邻两所述第一分隔板之间的第二分隔板,各所述第一分隔板和各所述第二分隔板将所述容置腔分隔形成多个储水腔,各所述第一分隔板的顶部与所述顶板之间具有用于连通相邻两所述储水腔的间距,且各所述第二分隔板的底部与所述底板之间具有用于连通相邻两所述储水腔的间距。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间隔设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其中一个所述储水腔内设有用于将该储水腔分隔为与所述第一分隔板连接之进水腔体和与所述第二分隔板连接之出水腔体的第三分隔板,所述第三分隔板的顶部与所述顶板之间具有间隔,所述第一进水口贯穿设于所述进水腔体的底部,所述第一出水口贯穿设于所述出水腔体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除废气装置还包括筒状芯体,所述第一分隔板和所述第二分隔板沿所述筒状芯体的周向设置,所述筒状芯体具有中空内腔、进水孔和出水孔,所述出水腔体内设有用于将该出水腔体分隔形成两个子腔的第四分隔板,所述第四分隔板的顶部与所述顶板之间具有间隔,所述进水孔和所述出水孔从所述筒状芯体的侧壁分别连通两个所述子腔,且所述第一出水口和所述出水孔在同一个所述子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汽化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出水腔体内的水位监测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水位监测装置包括浮球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汽化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出水口连通的第一流量控制电磁阀。

进一步地,所述汽化系统还包括贯穿设于所述顶板上且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第一排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汽化系统还包括排气泵,所述排气泵与所述第一排气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汽化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容置腔内的温度检测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汽化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底板底部的超声波清洗器。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顶板、底板、加热圈围成容置腔,待净化的水进入容置腔内,加热圈继续对热水进行加热,除废气装置设于容置腔内,除废气装置包括多个沿加热圈内壁间隔分布并凸设于底板上的第一分隔板和多个分别设于各相邻两第一分隔板之间的第二分隔板,各第一分隔板和各第二分隔板将容置腔分隔形成多个储水腔,水进入其中一个储水腔内,注满储水腔并沸腾后越过第一分隔板的顶部,然后穿过第二分隔板的底部,依次流过每个储水腔,在流动的过程中废气随之蒸发,从而有效去除水中的废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化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化系统的分解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化系统的分解示意图二。

图中:1、汽化系统;11、顶板;111、第一排气孔;12、底板;121、第一进水口;122、第一出水口;123、超声波清洗器;13、容置腔;131、储水腔;1311、进水腔体;1312、出水腔体;14、加热圈;15、除废气装置;151、第一分隔板;152、第二分隔板;153、筒状芯体;154、中空内腔;155、进水孔;156、出水孔;157、第三分隔板;158、子腔;159、第四分隔板;16、第一流量控制电磁阀;17、排气泵;18、温度检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化系统1,用于净水设备中,汽化系统1包括顶板11、位于顶板11下方的底板12、连接于顶板11与底板12之间并与顶板11和底板12围合形成一个容置腔13的加热圈14和设于容置腔13内的除废气装置15,除废气装置15包括多个沿加热圈14内壁间隔分布并凸设于底板12上的第一分隔板151和多个分别设于各相邻两第一分隔板151之间的第二分隔板152,第一分隔板151和第二分隔板152的数量相同,各第一分隔板151和各第二分隔板152沿周向交替分布将容置腔13分隔形成多个储水腔131,各第一分隔板151的顶部与顶板11之间具有用于连通相邻两储水腔131的间距,各第二分隔板152的底部与底板12之间具有用于连通相邻两出水腔131的间距。经过加热的水先进入容置腔13的其中一个储水腔131内,加热圈14继续对进入储水腔131内的水加热,其中一个储水腔131内注满水,沸腾的水依次翻滚到相邻的储水腔131内,并且是依次越过第一分隔板151的上部、穿过第二分隔板152的下部,流过每个储水腔131,从而可以使水中的废气得到充分蒸发,有效去除水中的废气。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底板12上间隔设有第一进水口121和第一出水口122,第二分隔板152的高度大于第一分隔板151的高度,其中一个储水腔131内设有用于将该储水腔131分隔为与第一分隔板151连接的进水腔体1311和与第二分隔板152连接的出水腔体1312的第三分隔板157,第三分隔板157的顶部与顶板11之间具有间隔,第一进水口121贯穿设于进水腔体1311的底部,第一出水口122贯穿设于出水腔体1312的底部。待净化的热水从第一进水口121进入进水腔体1311内,进水腔体1311内的水注满并沸腾后越过第一分隔板151翻滚到相邻的储水腔131内,再穿过第二分隔板152底部,依次经过每个储水腔131,最后流到出水腔体1312内,除去废气的水从第一出水口122流出。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除废气装置15还包括筒状芯体153,第一分隔板151和第二分隔板152沿筒状芯体153的周向设置,筒状芯体153具有中空内腔154、进水孔155和出水孔156,出水腔体1312内设有用于将该出水腔体1312分隔形成两个子腔158的第四分隔板159,进水孔155和出水孔156从筒状芯体153的侧壁分别连通两个子腔158,且第一出水口122和出水孔156在同一个子腔158内,进水孔155的高度高于出水孔156的高度。依次经过各储水腔131最后进入出水腔体1312内的水,先进入其中一个子腔158内,从进水孔155流入筒状芯体153内,再从出水孔156流到另一个子腔158内,最后从第一出水口122流出。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汽化系统1还包括设于出水腔体1312内的水位监测装置(图中未示出)。汽化系统1还包括与第一出水口122连通的第一流量控制电磁阀16。进一步地,水位监测装置包括浮球开关。水位监测装置监测出水腔体1312内的水位,当水位低于预设值时,控制第一流量控制电磁阀16关闭。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汽化系统1还包括贯穿设于顶板11上且与容置腔13连通的第一排气孔111,被蒸发的废气才从第一排气孔111排出。汽化系统1还包括排气泵17,排气泵17与第一排气孔111连通,排气泵17控制第一排气孔111的打开和关闭。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汽化系统1还包括设于容置腔13内的温度检测装置18,温度检测装置18可以为温度计,用于检测容置腔13内的水的温度。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汽化系统1还包括设于底板12底部的超声波清洗器123,用于对底板12上的水垢进行清洗。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化系统1,通过顶板11、底板12、加热圈14围成容置腔13,热水进入容置腔13内,加热圈14继续对热水进行加热,除废气装置15设于容置腔13内,除废气装置15包括多个沿加热圈14内壁间隔分布并凸设于底板12上的第一分隔板151和多个分别设于各相邻两第一分隔板151之间的第二分隔板152,各第一分隔板151和各第二分隔板152将容置腔13分隔形成多个储水腔131,水进入其中一个储水腔131内,注满储水腔131并沸腾后越过第一分隔板151的顶部,然后穿过第二分隔板152的底部,依次流过每个储水腔131,在流动的过程中废气随之蒸发,从而有效去除水中的废气。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