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试管清洗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16950发布日期:2019-04-05 21:18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试管清洗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试管清洗设备。



背景技术:

试管,化学实验室常用的仪器,用作于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普通试管的规格以外径(mm)×长度(mm)表示,如15×150、18×180、20×200等。现有的实验室试管都是人工进行清洗,洗不干净,浪费时间,也浪费水。

也有部分设备能够代替人工进行试管的清洗,但这些设备只考虑清洗试管的内腔,没有考虑到如何清洗试管外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试管清洗设备,通过一侧的试管夹取装置,把试管运送到清洗位置,采用外壁清洗装置清洗试管外壁,然后外壁清洗装置夹紧试管外壁,一侧的试管夹取装置松开试管,并继续去夹取试管,试管内腔清洗装置清洗试管内腔,内腔清洗完成后,通过另一侧的试管夹取装置,将试管夹取到试管存放箱,重复上述步骤,实现试管的自动清洗、减轻工人劳动强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试管清洗设备,包括机架、清洗箱、试管内腔清洗装置、试管外壁清洗装置和两个试管夹取装置;

所述机架包括底板和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上端面的放置架及滑轨;所述放置架用于固定所述清洗箱,且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上端面的中部,所述滑轨用于试管夹取装置移动导向,且对称分布在所述放置架的两侧;

所述试管内腔清洗装置包括与所述机架相连的第一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的动力装置和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动力装置上的清洗头;

所述试管外壁清洗装置与所述试管内腔清洗装置一一对应设置,所述试管外壁清洗装置包括与所述清洗箱的底部下端面相连的安装座、可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的外壁清洗机构和设置在所述安装座的下端面上的用于驱动所述外壁清洗机构转动的第一回转驱动机构;

所述试管夹取装置包括滑动设置在两个所述滑轨上的行走机构、设置在两个行走机构的上端面的第二支架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上的试管夹取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横梁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横梁的两侧的下端面的两个第一升降立柱,所述第一升降立柱包括与所述底板相连的第一内立柱、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内立柱上的第一外立柱和用于推动所述第一外立柱滑动的第一推力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装置包括动力架、设置在所述动力架的顶部用于推动传动轴上下移动的伸缩机构和设置在所述动力架的下部用于驱动所述传动轴转动的第二回转驱动机构,所述传动轴与所述伸缩机构可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外壁清洗机构包括清洗轴和可转动设置在所述清洗轴顶端的多个清洗柱;所述清洗轴的内腔设置有用于拉动所述清洗柱夹紧试管的拉杆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回转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安装座的下端面上的第一驱动外壳、可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外壳上的第一驱动轴、设置在第一驱动外壳上的通过第一传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驱动轴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轴的内腔设置有便于驱动所述清洗轴转动的内花键,所述第一驱动外壳的下端面上设置有用于拉动所述拉杆机构移动的拉力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拉杆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清洗轴的内腔上端的拉杆座、滑动设置在所述拉杆座上的拉杆、设置在所述拉杆座下端的座盖、设置所述拉杆外壁的限位环和设置在所述限位环与所述座盖间的复位弹簧,所述拉杆一端伸出所述拉杆座的上端通过拉块与所述清洗柱铰接、另一端伸出所述座盖的端部设置有便于拉力机构拉动所述拉杆的磁铁环。

进一步的,所述拉力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驱动外壳的下端面的拉力外壳、设置在所述拉力外壳的内腔的铁芯和设置在所述铁芯上的线圈。

进一步的,所述试管夹取机构包括固定套、可转动设置在所述固定套的下端的多个抓杆、设置在所述固定套的上端的抓力机构和设置在所述抓力机构的下端用于拉动所述抓杆转动的拉力块;所述固定套的下端可拆卸的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抓杆收拢后的位置的限位环;所述抓力机构包括抓力缸体、抓力活塞、拉力杆、抓力弹簧和抓力端盖,所述抓力缸体的下端与所述固定套的上端相连、上端与所述抓力端盖相连,所述拉力杆的上端与滑动设置在所述抓力缸体的内腔的所述抓力活塞相连、下端伸出所述抓力缸体通过所述拉力块与所述抓杆相连,所述抓力弹簧套装在所述抓力活塞与所述抓力缸体间的拉力杆上,所述抓力端盖的上端面设置有便于压缩空气进入的进口接头。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二横梁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横梁的两侧的下端面的两个第二升降立柱,所述第二升降立柱包括与所述行走机构相连的第二内立柱、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内立柱上的第二外立柱和用于推动所述第二外立柱滑动的第二推力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用于连接所述第二内立柱的上滑块、设置在所述上滑块的下端面上的下滑块、可转动设置在所述上滑块和下滑块间的驱动齿轮轴和设置在所述下滑块的下端面上的动力机构;所述滑轨上设置有与所述驱动齿轮轴相配合的齿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第一、通过设置的两个试管夹取装置,一侧的试管夹取装置将试管从需要清洗的试管箱自动夹取到清洗位置,便于清洗试管,清洗完成后通过另一侧的试管夹取装置,将试管夹取到另一侧的干净试管存放箱中。

第二、通过设置试管外壁清洗装置,实现试管的外壁清洗和夹紧试管,便于试管内腔清洗装置清洗试管内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试管清洗设备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试管内腔清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试管外壁清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与试管夹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与试管夹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附图1至5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试管清洗设备,包括机架1、清洗箱2、试管内腔清洗装置3、试管外壁清洗装置4和两个试管夹取装置5;

机架1包括底板11和设置在底板11的上端面的放置架12及滑轨13;所述放置架12用于固定清洗箱2,且设置在底板11的上端面的中部,滑轨13用于试管夹取装置5移动导向,且对称分布在放置架12的两侧;

试管内腔清洗装置3包括与机架1相连的第一支架31、设置在第一支架31上的动力装置32和可拆卸的设置在动力装置32上的清洗头33;

试管外壁清洗装置4与试管内腔清洗装置3一一对应设置,试管外壁清洗装置4包括与清洗箱2的底部下端面相连的安装座41、可转动设置在安装座41上的外壁清洗机构42和设置在安装座41的下端面上的用于驱动外壁清洗机构42转动的第一回转驱动机构43;

试管夹取装置5包括滑动设置在两个滑轨13上的行走机构51、设置在两个行走机构51的上端面的第二支架52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52上的试管夹取机构53。

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架31包括第一横梁311和设置在第一横梁311的两侧的下端面的两个第一升降立柱312,第一升降立柱312包括与底板11相连的第一内立柱、滑动设置在第一内立柱上的第一外立柱和用于推动第一外立柱滑动的第一推力机构;第一推力机构为气缸或电缸,优选气缸,气缸可实现快速移动,第一推力机构的第一缸体与第一外立柱铰接、第一伸出杆与第一内立柱铰接。

本实施例中,动力装置32包括动力架321、设置在动力架321的顶部用于推动传动轴322上下移动的伸缩机构323和设置在动力架321的下部用于驱动传动轴322转动的第二回转驱动机构324,传动轴322与伸缩机构323可转动连接;第二回转驱动机构321包括固定在第一横梁311的上端面上的第二驱动外壳、可转动设置在第二驱动外壳上的第二驱动轴、设置在第二驱动外壳上的通过第二传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二驱动轴转动的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轴的内腔设置有便于驱动传动轴322转动的内花键,第二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二驱动轴外壁的第二蜗轮和可转动设置在第二驱动外壳的内腔的第二蜗杆,第二蜗杆一端设置有便于连接第二驱动电机的第二花键孔。

本实施例中,外壁清洗机构42包括清洗轴421和可转动设置在清洗轴421顶端的多个清洗柱422;清洗轴421的内腔设置有用于拉动清洗柱422夹紧试管的拉杆机构44。

本实施例中,第一回转驱动机构43包括固定在安装座41的下端面上的第一驱动外壳、可转动设置在第一驱动外壳上的第一驱动轴、设置在第一驱动外壳上的通过第一传动机构驱动第一驱动轴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轴的内腔设置有便于驱动清洗轴421转动的内花键,第一驱动外壳的下端面上设置有用于拉动拉杆机构44移动的拉力机构45;第一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驱动轴外壁的第一蜗轮和可转动设置在第一驱动外壳的内腔的第一蜗杆,第一蜗杆一端设置有便于连接第一驱动电机的第一花键孔。

本实施例中,拉杆机构44包括设置在清洗轴421的内腔上端的拉杆座441、滑动设置在拉杆座441上的拉杆442、设置在拉杆座441下端的座盖443、设置拉杆442外壁的限位环和设置在限位环与座盖443间的复位弹簧445,拉杆442一端伸出拉杆座441的上端通过拉块446与清洗柱422铰接、另一端伸出座盖443的端部设置有便于拉力机构45拉动拉杆442的磁铁环447。

本实施例中,拉力机构45包括设置在第一驱动外壳的下端面的拉力外壳451、设置在拉力外壳451的内腔的铁芯452和设置在铁芯452上的线圈453,通过线圈通电产生磁力吸引磁铁环拉动拉力杆移动,从而带动清洗柱夹紧试管,便于试管内腔清洗装置清洗试管内腔。

本实施例中,试管夹取机构53包括固定套531、可转动设置在固定套531的下端的多个抓杆532、设置在固定套531的上端的抓力机构54和设置在抓力机构54的下端用于拉动抓杆532转动的拉力块533;固定套531的下端可拆卸的设置有用于限制抓杆532收拢后的位置的限位环,根据抓取不同规格的试管,更换相应的限位环,便于抓杆抓取试管;通过设置限位环限制抓杆的位置,避免夹紧力过大将试管夹坏;抓力机构54包括抓力缸体541、抓力活塞542、拉力杆543、抓力弹簧544和抓力端盖545,抓力缸体541与固定套531相连、上端与抓力端盖545相连,拉力杆543的上端与滑动设置在抓力缸体541的内腔的抓力活塞542相连、下端伸出抓力缸体541通过拉力块533与抓杆532相连,抓力弹簧544套装在抓力活塞542与抓力缸体541间的拉力杆543上,抓力端盖545的上端面设置有便于压缩空气进入的进口接头546。

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架52包括第二横梁521和设置在第二横梁521的两侧的下端面的两个第二升降立柱522,第二升降立柱522包括与行走机构51相连的第二内立柱、滑动设置在第二内立柱上的第二外立柱和用于推动第二外立柱滑动的第二推力机构;第二推力机构为气缸或电缸,优选气缸,气缸可实现快速移动,第二推力机构的第二缸体与第二外立柱铰接、第二伸出杆与第二内立柱铰接。

本实施例中,行走机构51包括用于连接第二内立柱的上滑块511、设置在上滑块511的下端面上的下滑块512、可转动设置在上滑块511和下滑块512间的驱动齿轮轴513和设置在下滑块512的下端面上的动力机构514;滑轨13上设置有与驱动齿轮轴513相配合的齿条;动力机构514为步进电机或液压马达;优选采用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的外壳固定在下滑块的下端面、输出轴插入内花键孔中,便于控制行走机构的移动速度。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子只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