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61808发布日期:2019-07-13 09:22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脱硫废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湿法脱硫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脱硫方式,是控制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排放的主要技术手段。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是目前国内外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烟气脱硫方法。

湿法烟气脱硫是硫大气污染处理一种成熟、高效的脱硫工艺,广泛应用于各种烟气脱硫装置;但是湿法脱硫会产生脱硫废水,这部分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悬浮物、钙镁硬度、活性硅、重金属、COD、氯化钠、高盐量及其他特殊物质;现阶段脱硫废水基本上是简单处理后排放,这样浪费水资源,最主要对环境带来很大影响;所以,如何综合处理回用脱硫废水,达到废水零排放并使之回用是脱硫废水处理的一种趋势,同时也是一个技术难题。

目前脱硫废水领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1)水未进行回用;2)简单处理后排放的脱硫废水,其中含盐量及其它污染物如重金属离子、钙镁硬度离子、硅、COD和其他污染物质都排放到环境中,对环境造成新方式的污染;3)即使达到零排放,也是最后采用投资、运行成本更高的蒸发结晶器进行零排放处理,最后分盐得到工业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科学,全自动控制,占地面积小,脱硫废水处理效果好,能够实现零排放的一种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主要包括预处理系统、电解回收系统、加药系统和PLC控制系统;所述预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脱硫废水池、一级软化池、二级软化池、管式微滤膜池和PH值回调池;所述一级软化池池底设有第一出渣口,所述第一出渣口与第一框板压滤机连接,所述二级软化池池底设有第二出渣口,所述第二出渣口与第二框板压滤机连接,所述第一框板压滤机的滤液出口与二级软化池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二框板压滤机的滤液出口与管式微滤膜池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管式微滤膜池内至少分割成两格,每格内均设有若干管式微滤膜组,所述管式微滤膜池的出渣口与第三框板压滤机连接;所述电解回收系统包括微电解除氯装置和回用水箱;所述管式微滤膜池的出水口与PH值回调池连接,或与微电解除氯装置连接,所述PH值回调池与微电解除氯装置连接,所述微电解除氯装置的产水口与回用水箱连接,所述微电解除氯装置的氯气出口与氯气回收罐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加药系统包括第一投药单元组、第二投药单元组、盐酸投药单元组、膜清洗投药单元组和碱液投药单元组;所述第一投药单元组与一级软化池连接,所述第二投药单元组与二级软化池连接,所述盐酸投药单元组与PH值回调池连接,所述膜清洗投药单元组与管式微滤膜组连接,所述碱液投药单元组与氯气回收罐连接,所述第一投药单元组内包括配药罐和投药罐,所述配药罐和投药罐内均设有搅拌装置,所述配药罐的进药口处设有计量泵和电磁阀、出药口处设有加药泵,所述投药罐的进药口处也设有计量泵和电磁阀、出药口处也设有加药泵,所述计量泵、电磁阀和加药泵均与PLC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第二投药单元组、盐酸投药单元组、膜清洗投药单元组和碱液投药单元组的结构均与第一投药单元组相同。

作为优选,所述氯气回收罐内设有氢氧化钠溶液。

作为优选,所述回用水箱的出水口与脱硫废水池连接或与后续回用装置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第一,因水质中高钙高镁成分,采用两级软化、分步过滤,保证后续减量和蒸发系统稳定可靠运行,同时满足后续系统水质要求;第二,选用管式微滤取代传统澄清超滤方式,即二级软化后出水进入管式微滤,节省初期投资和占地,运行费用也将更经济;第三,利用加药系统精确控制加药量,确保处理效果和管式微滤膜的清洗效果;第四,利用微电解除氯装置,产生氯气利用氢氧化钠回收得到高品质次氯酸钠回用,微电解产生的液体可以回用作为脱硫系统中石灰石浆液的配水,或是再次进入处理流程进行处理;第四,对各种药剂处理的悬浮物用不同的框板压滤机压滤,得到滤饼可以分类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投药单元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脱硫废水池、2是一级软化池、3是二级软化池、4是管式微滤膜池、4.1是管式微滤膜组、5是PH值回调池、6是微电解除氯装置、6.1是回用水箱、6.2是氯气回收罐、7是加药系统、7.1是第一投药单元组、7.1.1是配药罐、7.1.2是投药罐、7.1.3是计量泵、7.1.4是电磁阀、7.1.5是加药泵、7.2是第二投药单元组、7.3是盐酸投药单元组、7.4是膜清洗投药单元组、7.5是碱液投药单元组、8是PLC控制系统、9是第一框板压滤机、10是第二框板压滤机、11是第三框板压滤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主要包括预处理系统、电解回收系统、加药系统7和PLC控制系统8;所述预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脱硫废水池1、一级软化池2、二级软化池3、管式微滤膜池4和PH值回调池5;所述一级软化池2池底设有第一出渣口,所述第一出渣口与第一框板压滤机9连接,所述二级软化池3池底设有第二出渣口,所述第二出渣口与第二框板压滤机10连接,所述第一框板压滤机9的滤液出口与二级软化池3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二框板压滤机10的滤液出口与管式微滤膜池4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管式微滤膜池4内至少分割成两格,每格内均设有若干管式微滤膜组4.1,所述管式微滤膜池4的出渣口与第三框板压滤机11连接;所述电解回收系统包括微电解除氯装置6和回用水箱6.1;所述管式微滤膜池4的出水口与PH值回调池5连接,或与微电解除氯装置6连接,所述PH值回调池5与微电解除氯装置6连接,所述微电解除氯装置6的产水口与回用水箱6.1连接,所述微电解除氯装置6的氯气出口与氯气回收罐6.2连接,所述加药系统包括第一投药单元组7.1、第二投药单元组7.2、盐酸投药单元组7.3、膜清洗投药单元组7.4和碱液投药单元组7.5;所述第一投药单元组7.1与一级软化池2连接,所述第二投药单元组7.2与二级软化池3连接,所述盐酸投药单元组7.3与PH值回调池5连接,所述膜清洗投药单元组7.4与管式微滤膜组4.1连接,所述碱液投药单元组7.5与氯气回收罐6.2连接,所述第一投药单元组7.1内包括配药罐7.1.1和投药罐7.1.2,所述配药罐7.1.1和投药罐7.1.2内均设有搅拌装置,所述配药罐7.1.1的进药口处设有计量泵7.1.3和电磁阀7.1.4、出药口处设有加药泵7.1.5,所述投药罐7.1.2的出药口处也设有计量泵7.1.3和电磁阀7.1.4,出药口处也设有加药泵7.1.5,所述计量泵7.1.3、电磁阀7.1.4和加药泵7.1.5均与PLC控制系统8连接(图中未标出),所述第二投药单元组7.2、盐酸投药单元组7.3、膜清洗投药单元组7.4和碱液投药单元组7.5的结构均与第一投药单元组7.1相同,所述氯气回收罐6.2内设有氢氧化钠溶液,所述回用水箱6.1的出水口与脱硫废水池1连接或与后续回用装置连接。

本系统工作原理:

1)脱硫废水进入脱硫废水池1,脱硫废水是阶段性排水,水质波动大,在此调节均匀水质;

2)废水由提升泵进入一级软化池2,第一投药单元组7.1向一级软化池2内投加石灰乳溶液和液碱组合药品,沉淀后悬浮大团颗粒进入第一框板压滤机9压滤,滤饼外运处理;

3)一级软化池2内的上清液和第一框板压滤机9的滤液进入二级软化池3,第二投药单元组7.2向二级软化池3内投加一定浓度纯碱,沉淀后悬浮大团颗粒进入第二框板压滤机10压滤,滤饼外运处理;

4)二级软化池3的上清液和第二框板压滤机10的滤液进入管式微滤膜池4,管式微滤膜池4至少分成两格,废水量多时可以同时用,废水量少时或者一个管式微滤膜组4.1需要清洗时,另一个可以备用;膜清洗投药单元组7.4配置清洗管式微滤膜组所需的药品,以便对管式微滤膜组进行清洗;管式微滤膜池4的出渣口与第三框板压滤机11连接,进行压滤,滤饼外运处理;

5)如果管式微滤膜池4的过滤液和第三框板压滤机11的滤液需要调节PH值,则进入PH值回调池5,盐酸投药单元组7.3向PH值回调池5投加盐酸,调整PH值;如果不需要调节PH值,则直接进入微电解除氯装置6;

6)微电解除氯装置6内设有阴极板和阳极板,对溶液进行电解,产生氯气由氯气回收罐6.2吸收,碱液投药单元组7.5向氯气回收罐6.2内投加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后形成高品质次氯酸钠,电解后的液体进入回用水箱6.1,回用水作为脱硫系统中石灰石浆液的配水,或是再次进入处理流程进行处理。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一种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还可据此做出多种变化,但任何与本实用新型等同或相类似的变化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