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油器输入端的固液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19143发布日期:2019-04-16 23:46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一种隔油器输入端的固液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液分离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隔油器输入端的固液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早在十八世纪,我国第一次使用布袋来过滤豆浆,第一次使用离心力原理来分离蜂蜜。从这之后的几百年中,世界各国分离与过滤技术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和创新,直至十九世纪板框压滤机才被首次发明出来,到了二十世纪,机械产品的开发才出现了较快的发展势头,并且一举发明了超导分离、纳米过滤、全自动化作业、机器人操作等高科技机械产品。当今世界,高新技术迅猛发展,这种强大的发展趋势也给分离与过滤机械产品的创新和发展注入了新力量和源泉,超音速铀分离、超导分离、激光分离、超声波过滤、纳米超滤、仿真自滤等高科技项目不断推新,其整个行业发展势头与相关产业的进步起头并进,主要表现可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高参数趋势、节能多功能趋势、智能趋势以及材料新型化趋势。

现目前所用的固液分离的设备主要为离心分离机和过滤机。离心分离机主要用于将悬浮液中的固体颗粒与液体分开;或将乳浊液中两种密度不同,又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开(例如从牛奶中分离出奶油);它也可用于排除湿固体中的液体,例如用洗衣机甩干湿衣服;特殊的超速管式分离机还可分离不同密度的气体混合物,例如浓缩、分离气态六氟化铀;利用不同密度或粒度的固体颗粒在液体中沉降速度不同的特点,有的沉降离心机还可对固体颗粒按密度或粒度进行分级。离心分离机大量应用于化工、石油、食品、制药、选矿、煤炭、水处理和船舶等部门。

过滤机是利用多孔性过滤机实现固液分离的设备。过滤器应用于化工、石油、制药、轻工、食品、选矿、煤炭和水处理等部门。过滤机是一种新型的过滤系统,结构新颖、体积小、操作简便灵活、高效、密闭工作、是适用性强的多用途过滤设备。中国古代即已应用过滤技术于生产,公元前200年已有植物纤维制作的纸。公元105年蔡伦改进了造纸法。他在造纸过程中将植物纤维纸浆荡于致密的细竹帘上。水经竹帘缝隙滤过,一薄层湿纸浆留于竹帘面上,干后即成纸张。

但是,普遍的固液分离装置结构复杂、维修难度大并且成本过高,不适宜长期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隔油器输入端的固液分离装置,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并且成本较低的固液分离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隔油器输入端的固液分离装置,包括储水装置,在储水装置内部焊接细格栅,细格栅与储水装置的底面平行;细格栅上方铺设海绵;在储水装置相对的两个侧面上的相对位置竖直设置长度一致的滑动槽且滑动槽的两端设置挡板,用于限定滑动距离;滑动槽的滑动距离大于海绵的厚度且滑动槽的最低位置焊接在细格栅上;在海绵上方设置粗格栅,粗格栅与粗格栅平行且面积一致;粗格栅相对的两边上设置与滑动槽匹配的滑动轮;在储水装置的进水口边缘竖直焊接支撑杆的一端,支撑杆的另一端水平焊接延伸杆的一端,延伸杆的一端焊接电机的一侧;电机的另一侧连接推杆的一端,推杆的另一端焊接在粗格栅中端且垂直于细格栅。污染水从进水口进入到装置,粗格栅进行第一步拦截,将体积较大的残渣拦截在粗格栅上方。剩余的污染水混合物流入海绵中,利用海绵吸水的原理,将剩余的残渣拦截在海绵上方;通过电动推杆上下往复运动的作用,控制粗格栅上下往复运动,挤压海绵,将海绵中的水挤出,能够实现污染水中的固液分离。

进一步地,所述细格栅的格栅栅条的净间距为1.5-10mm。

进一步地,所述粗格栅的格栅栅条的净间距为50-100mm。

进一步地,所述海绵为长方体海绵

进一步地,所述海绵的厚度为10cm。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槽的滑动距离为10cm。

进一步地,在储水装置底部设置活塞。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一种隔油器输入端的固液分离装置,降低了成本。

2.本实用新型一种隔油器输入端的固液分离装置,结构简单、便于维修。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平面图;

附图中标号说明:1-储水装置 2-细格栅 3-海绵 4-滑动槽 5-挡板 6-粗格栅 7-支撑杆 8-延伸杆 9-电机 10-推杆 11-滑动轮 12-活塞。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下面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储水装置1为长方体箱体,材质为不锈钢,长为1.2m,宽为1m,高为1m。在储水装置内部焊接格栅删条净间距为1.5-10mm的细格栅2,本实施例中使用格栅栅条净间距为5mm的细格栅2;细格栅2为长方形,长为1.2m,宽为1m,水平焊接在储水装置1内部,且靠近储水装置1中间的位置。在细格栅2上方铺设海绵3,海绵3同为长方体,长1.2m,宽1m;在储水装置1内部相对的两个侧面上的相对位置竖直安装两个滑动槽4,两个滑动槽4的长度一致,且滑动距离一致;在两个滑动槽4的两端焊接不锈钢挡板5,用于限定滑动距离。在海绵3上方安装粗格栅6,用于进行第一步残渣拦截,粗格栅6的相对两边的边上焊接与滑动槽4匹配的滑动轮11,将粗格栅6与滑动槽4通过滑动轮11进行连接;在储水装置1的出水口竖直焊接30cm的支撑杆7,在支撑杆7的另一端水平焊接延伸杆8的一端,延伸杆8的另一端焊接电机9的一侧,电机9相对的另一侧连接推杆10的一端,并且推杆10焊接在粗格栅6的中端,且与粗格栅6垂直,通过电动推杆9的运动原理,推杆10 进行上下往复运动,带动粗格栅6进行上下往复运动,实现挤压海绵3,从而实现固液分离的作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储水装置底部设置活塞,用于结束固液分离之后,进行排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