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机械用去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51286发布日期:2019-05-11 01:48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纺织机械用去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用去尘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纺织机械用去尘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纺织业的快速发展,纺织机械得到用量也在随之增加,而在纺织机械工作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和碎屑,有些灰尘会直接落入到纺织机械的表面和内部拐角处,人工难以清除,时间一长,就形成污垢,在后续的纺织过程中,可能因为机械的震动而落入到纺织布匹的表面,对纺织布匹造成污染,因此需要纺织机械用去尘装置。现技术的去尘装置在进行脏污等收集时,简单的将纺织残留物以及其它碎屑统一吸收在内腔,无法将针头、零件等有利用价值的金属部件区分挑出,导致与其它碎屑直接丢弃造成了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纺织机械用去尘装置,其结构包括主机、吸尘软管、收集桶、移动底座、接口防护罩、吸尘直管,所述收集桶为圆筒形结构,且底部通过嵌入方式安装于移动底座上端中部,所述主机通过套合方式安装于收集桶顶部,所述吸尘软管首端通过嵌入方式与收集桶左侧上端相连接,且末端与吸尘直管套合连接,所述接口防护罩设于吸尘软管与收集桶连接处,所述收集桶包括主体、接电机构、落料机构、导向装置、金属收集机构、负压生成机构、导入机构,所述负压生成机构两端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主体底部,所述主体右上端设有接电机构,所述导向装置设于主体右侧中部,且与接电机构相连接,所述接电机构与负压生成机构相连接,所述导入机构设于主体左上端,且右端与落料机构左端相扣合,所述落料机构右端通过嵌入方式安装于主体右侧上端的二分之一处,所述金属收集机构通过嵌合方式设于负压生成机构右下端的四分之三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主体包括主机组件、外壳、导电片、抽孔、隔离支架、排料孔、碎屑收集槽,所述主机组件与外壳上端套合连接,所述导电片设有三个,且均匀等距分布于主机组件底部右端,且与接电机构相连接,所述抽孔设于外壳右下端的四分之三处,并为一体化结构,且与金属收集机构相连接,所述外壳左下端设有排料孔,且为一体化结构,并与负压生成机构相连接,所述隔离支架右端通过焊接方式安装于外壳右端二分之一处,所述碎屑收集槽设于外壳下端,并为一体化结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接电机构包括蓄电池、导电位、一号电源线、二号电源线,所述蓄电池设于外壳右上端,且底部设有三个导电位,所述导电位与导电片相连接,所述一号电源线、二号电源线上端分别与蓄电池表面两端相连接,所述一号电源线下端与导向装置相连接,所述二号电源线下端与负压生成机构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落料机构包括联动皮带、联动轴、磁盘、落料摆架,所述联动轴右端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外壳右侧上端的二分之一处,且中部与联动皮带上端相啮合,所述联动皮带下端与导向装置内部啮合连接,所述联动轴左端贯穿设有于导入机构内部右端,所述落料摆架设有两个以上,且均匀等距分布于联动轴左端,所述联动轴左端的二分之一处设有磁盘。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导向装置包括驱动主机、驱动轴、驱动皮带、导流叶片、导流轴,所述驱动主机右侧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外壳右侧中部,且左端中部设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通过驱动皮带分别与导流轴相啮合,所述导流轴设于驱动主机左侧上下两端,所述导流叶片设有两个以上,且分别安装于导流轴左端,所述驱动主机中部与一号电源线下端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金属收集机构包括料斗、料斗把手、移动滑轮、移动滑轨、限位档杆,所述移动滑轨右端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抽孔下端,所述料斗底部通过移动滑轮与移动滑轨相扣合,且安装于抽孔内部,所述限位档杆底部通过焊接方式与移动滑轨左端相连接,且顶部右端与料斗左侧相贴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负压生成机构包括传动主轴、驱动电机、连接嵌块、防护网、内部主轴、导风叶片、防护网把手,所述驱动电机设于外壳右侧下端,且中部与二号电源线底部相连接,所述传动主轴右端贯穿连接于驱动电机中部,所述内部主轴右端通过连接嵌块与传动主轴相连接,所述导风叶片设有两个以上,且均匀等距分布于内部主轴表面,所述防护网为圆筒形结构,且内部两端与内部主轴两端相扣合,所述防护网把手通过焊接方式设于防护网左侧,且位于排料孔外侧。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导入机构包括安装接头、导入管、排放挡罩,所述安装接头设于外壳左侧上端,且中部设有导入管,所述导入管右端设有排放挡罩,所述排放挡罩位于外壳上端中部,且右端设有落料摆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纺织机械用去尘装置,通过主机启动,并带动收集桶内部产生负压风力,而后通过吸尘软管连接吸尘直管进行吸附,通过吸尘直管首端可以对纺织机械各个部位进行吸尘处理,设有的收集桶内部通过安装接头将导入管与吸尘软管连接,并通过排放挡罩集中向下排放,当吸收进来的物体经过排放挡罩内时,设有的磁盘通过磁性,将带有金属材质的向右边吸附,为了避免金属材质的物体直接吸附在排放挡罩上,设有的联动轴通过联动皮带与驱动轴啮合,进而获取动力,且左端带动落料摆架在排放挡罩右侧摆动,确保将收集起来的金属物体落入隔离支架内,并通过隔离支架导入料斗内部,当工作人员清理时,可以通过料斗把手将料斗取出抽孔,从而方便筛选有用的针头以及金属配件等物品,设有的移动滑轮用于方便料斗在移动滑轨上移动,能够有效减少摩擦力,当主机启动后,主机组件通过导电片与导电位连接,进而提供电源,再由一号电源线、二号电源线分别为驱动主机、驱动电机进行供电启动,设有的驱动主机通过驱动轴啮合驱动皮带,并分别带动两个导流轴与导流叶片,进而将其它收集进来的垃圾吹入碎屑收集槽内部,设有的驱动电机通过传动主轴带动内部主轴、导风叶片高速转动,进而形成了收集桶内部整体的逆向风力,设有的防护网把手用于取出防护网、内部主轴、导风叶片,便于进行清洗。

基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设有的收集桶通过主机为主体内部接电机构电源,而后电能分别导入导向装置与负压生成机构,设有的导向装置用于将重量较轻的垃圾吹入主体底部,而后通过落料机构内的磁盘对金属物件进行吸附,并落入金属收集机构内,设有的负压吸附机构用于带动导入机构产生负压风力,使整个收集桶产生负压吸附能力,整体使用起来,对于没有用的垃圾尘屑能够集中收纳处理,对于金属部件也有效的区分收集,便于工作人员进行金属部件回收使用,大大节省了损失,增加了去尘装置的功能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纺织机械用去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收集桶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收集桶第二形态示意图。

图中:主机-1、吸尘软管-2、收集桶-3、移动底座-4、接口防护罩-5、吸尘直管-6、主体-301、接电机构-302、落料机构-303、导向装置-304、金属收集机构-305、负压生成机构-306、导入机构-307、主机组件-3011、外壳-3012、导电片-3013、抽孔-3014、隔离支架-3015、排料孔-3016、碎屑收集槽-3017、蓄电池-3021、导电位-3022、一号电源线-3023、二号电源线-3024、联动皮带-3031、联动轴-3032、磁盘-3033、落料摆架-3034、驱动主机-3041、驱动轴-3042、驱动皮带-3043、导流叶片-3044、导流轴-3045、料斗-3051、料斗把手-3052、移动滑轮-3053、移动滑轨-3054、限位档杆-3055、传动主轴-3061、驱动电机-3062、连接嵌块-3063、防护网-3064、内部主轴-3065、导风叶片-3066、防护网把手-3067、安装接头-3071、导入管-3072、排放挡罩-307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说明,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纺织机械用去尘装置,其结构包括主机1、吸尘软管2、收集桶3、移动底座4、接口防护罩5、吸尘直管6,所述收集桶3为圆筒形结构,且底部通过嵌入方式安装于移动底座4上端中部,所述主机1通过套合方式安装于收集桶3顶部,所述吸尘软管2首端通过嵌入方式与收集桶3左侧上端相连接,且末端与吸尘直管6套合连接,所述接口防护罩5设于吸尘软管2与收集桶3连接处,所述收集桶3包括主体301、接电机构302、落料机构303、导向装置304、金属收集机构305、负压生成机构306、导入机构307,所述负压生成机构306两端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主体301底部,所述主体301右上端设有接电机构302,所述导向装置304设于主体301右侧中部,且与接电机构302相连接,所述接电机构302与负压生成机构306相连接,所述导入机构307设于主体301左上端,且右端与落料机构303左端相扣合,所述落料机构303右端通过嵌入方式安装于主体301右侧上端的二分之一处,所述金属收集机构305通过嵌合方式设于负压生成机构306右下端的四分之三处,所述主体301包括主机组件3011、外壳3012、导电片3013、抽孔3014、隔离支架3015、排料孔3016、碎屑收集槽3017,所述主机组件3011与外壳3012上端套合连接,所述导电片3013设有三个,且均匀等距分布于主机组件3011底部右端,且与接电机构302相连接,所述抽孔3014设于外壳3012右下端的四分之三处,并为一体化结构,且与金属收集机构305相连接,所述外壳3012左下端设有排料孔3016,且为一体化结构,并与负压生成机构306相连接,所述隔离支架3015右端通过焊接方式安装于外壳3012右端二分之一处,所述碎屑收集槽3017设于外壳3012下端,并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接电机构302包括蓄电池3021、导电位3022、一号电源线3023、二号电源线3024,所述蓄电池3021设于外壳3012右上端,且底部设有三个导电位3022,所述导电位3022与导电片3013相连接,所述一号电源线3023、二号电源线3024上端分别与蓄电池3021表面两端相连接,所述一号电源线3023下端与导向装置304相连接,所述二号电源线3024下端与负压生成机构306相连接,所述落料机构303包括联动皮带3031、联动轴3032、磁盘3033、落料摆架3034,所述联动轴3032右端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外壳3012右侧上端的二分之一处,且中部与联动皮带3031上端相啮合,所述联动皮带3031下端与导向装置304内部啮合连接,所述联动轴3032左端贯穿设有于导入机构307内部右端,所述落料摆架3034设有两个以上,且均匀等距分布于联动轴3032左端,所述联动轴3032左端的二分之一处设有磁盘3033,所述导向装置304包括驱动主机3041、驱动轴3042、驱动皮带3043、导流叶片3044、导流轴3045,所述驱动主机3041右侧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外壳3012右侧中部,且左端中部设有驱动轴3042,所述驱动轴3042通过驱动皮带3043分别与导流轴3045相啮合,所述导流轴3045设于驱动主机3041左侧上下两端,所述导流叶片3044设有两个以上,且分别安装于导流轴3045左端,所述驱动主机3041中部与一号电源线3023下端相连接,所述金属收集机构305包括料斗3051、料斗把手3052、移动滑轮3053、移动滑轨3054、限位档杆3055,所述移动滑轨3054右端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抽孔3014下端,所述料斗3051底部通过移动滑轮3053与移动滑轨3054相扣合,且安装于抽孔3014内部,所述限位档杆3055底部通过焊接方式与移动滑轨3054左端相连接,且顶部右端与料斗3051左侧相贴合,所述负压生成机构306包括传动主轴3061、驱动电机3062、连接嵌块3063、防护网3064、内部主轴3065、导风叶片3066、防护网把手3067,所述驱动电机3062设于外壳3012右侧下端,且中部与二号电源线3024底部相连接,所述传动主轴3061右端贯穿连接于驱动电机3062中部,所述内部主轴3065右端通过连接嵌块3063与传动主轴3061相连接,所述导风叶片3066设有两个以上,且均匀等距分布于内部主轴3065表面,所述防护网3064为圆筒形结构,且内部两端与内部主轴3065两端相扣合,所述防护网把手3067通过焊接方式设于防护网3064左侧,且位于排料孔3016外侧,所述导入机构307包括安装接头3071、导入管3072、排放挡罩3073,所述安装接头3071设于外壳3012左侧上端,且中部设有导入管3072,所述导入管3072右端设有排放挡罩3073,所述排放挡罩3073位于外壳3012上端中部,且右端设有落料摆架3034。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通过主机1启动,并带动收集桶3内部产生负压风力,而后通过吸尘软管2连接吸尘直管6进行吸附,通过吸尘直管6首端可以对纺织机械各个部位进行吸尘处理,设有的收集桶3内部通过安装接头3071将导入管3072与吸尘软管2连接,并通过排放挡罩3073集中向下排放,当吸收进来的物体经过排放挡罩3073内时,设有的磁盘3033通过磁性,将带有金属材质的向右边吸附,为了避免金属材质的物体直接吸附在排放挡罩3073上,设有的联动轴3032通过联动皮带3031与驱动轴3042啮合,进而获取动力,且左端带动落料摆架3034在排放挡罩3073右侧摆动,确保将收集起来的金属物体落入隔离支架3015内,并通过隔离支架3015导入料斗3051内部,当工作人员清理时,可以通过料斗把手3052将料斗3051取出抽孔3014,从而方便筛选有用的针头以及金属配件等物品,设有的移动滑轮3053用于方便料斗3051在移动滑轨3054上移动,能够有效减少摩擦力,当主机1启动后,主机组件3011通过导电片3013与导电位3022连接,进而提供电源,再由一号电源线3023、二号电源线3024分别为驱动主机3041、驱动电机3062进行供电启动,设有的驱动主机3041通过驱动轴3042啮合驱动皮带3043,并分别带动两个导流轴3045与导流叶片3044,进而将其它收集进来的垃圾吹入碎屑收集槽3017内部,设有的驱动电机3062通过传动主轴3061带动内部主轴3065、导风叶片3066高速转动,进而形成了收集桶3内部整体的逆向风力,设有的防护网把手3067用于取出防护网3064、内部主轴3065、导风叶片3066,便于进行清洗。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导风叶片3066是风力发电机的核心部件之一,约占风机总成本的15%-20%,它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风机的性能以及效益。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技术的去尘装置在进行脏污等收集时,简单的将纺织残留物以及其它碎屑统一吸收在内腔,无法将针头、零件等有利用价值的金属部件区分挑出,导致与其它碎屑直接丢弃造成了损失,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整体使用起来,对于没有用的垃圾尘屑能够集中收纳处理,对于金属部件也有效的区分收集,便于工作人员进行金属部件回收使用,大大节省了损失,增加了去尘装置的功能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