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水机的单制水水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55969发布日期:2019-06-29 01:57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净水机的单制水水路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净水机的单制水水路结构。



背景技术:

净水机也叫净水器、水质净化器,是按对水的使用要求对水质进行深度过滤、净化处理的水处理设备。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而,净水机的应用也日益普遍。现有的净水机大多采用串联式水路结构,通过连接管、电磁阀、接头以及滤芯等连接而成,这种串联式水路结构水路交错、装配工序非常复杂,不利于人力成本的节约。

因此,亟待设计一种新的解决方案来改善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净水机的单制水水路结构,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净水机中串联式水路结构通过连接管、电磁阀、接头以及滤芯等连接而成,水路交错,装配工序复杂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净水机的单制水水路结构包括集成水路构件、前置滤芯、后置滤芯和增压泵,其中,所述集成水路构件一体成型,所述前置滤芯的进水端能够与所述集成水路构件上的原水进水流道连通;所述集成水路构件上与所述前置滤芯的出水端连通的通路上设置有转接组件,所述转接组件能够与所述增压泵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增压泵的出水口能够与所述后置滤芯的进水端连通,所述后置滤芯的净化水产水端能够与所述集成水路构件上的净化水出口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前置滤芯包括第一滤芯和第二滤芯,所述转接组件包括第一转接件;

所述第一滤芯的进水端能够与所述原水进水流道连通,所述第一滤芯的出水端与所述第二滤芯的进水端连通,所述第二滤芯的出水端能够与所述第一转接件连通,所述第一转接件能够与所述增压泵的进水口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集成水路构件中形成有第一流道、第二流道、第三流道和第四流道,所述第一流道、所述第三流道和所述第四流道的延伸方向相同;其中,所述第一流道用于与所述第一滤芯的出水端连通,所述第三流道用于与所述第二滤芯的进水端连通,所述第二流道连通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三流道,所述第四流道用于与所述第二滤芯的出水端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集成水路构件上连通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二滤芯的出水端连通,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转接件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集成水路构件中形成有第五流道和第六流道,所述第五流道的一端与所述第四流道连通,另一端能够与所述第一电磁阀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六流道能够与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出水口连通,且能够与所述第一转接件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集成水路构件中形成有第一备用流道和第二备用流道,所述第一备用流道与所述第三流道连通,并用于与所述第一电磁阀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二备用流道用于与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出水口以及所述增压泵的进水口连通;

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所述第五流道和所述第六流道连通时,所述第一备用流道和所述第二备用流道均封闭;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所述第一备用流道和所述第二备用流道连通时,所述第五流道和所述第六流道均封闭。

进一步的,所述转接组件包括第二转接件,所述第一滤芯的出水端能够与所述第二转接件连通,且所述第一滤芯的出水端与所述第二转接件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

所述第一转接件和所述第二转接件均能够与所述增压泵的进水口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接件与所述第二转接件集成为一体,构成增压泵进水接头。

进一步的,所述增压泵进水接头包括接头本体,所述接头本体中设置有第一通路,所述第一通路的一端用于与所述增压泵的进水口连通,另一端封闭;

所述接头本体上连通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路垂直并连通的两个接出口,两个所述接出口均能够插接于所述集成水路构件中相应的水流通道上,并能够与对应的滤芯的出水端连通。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接出口分别为第一接出口和第二接出口;所述集成水路构件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二滤芯的出水端连通的第一水流通道以及用于与所述第一滤芯的出水口连通的第二水流通道;所述第一接出口插设于所述第一水流通道中,所述第二接出口插设于所述第二水流通道中。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净水机的单制水水路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净水机的单制水水路结构包括一体成型的集成水路构件以及前置滤芯和后置滤芯,将连通前置滤芯和后置滤芯的主要流道整合于一体成型的集成水路构件中,减少了接头和连接管的使用,能够简化水路结构的装配工序。此外,在集成水路构件上设置转接组件,通过转接组件连通第二滤芯的出水端与增压泵的进水口,使得增压泵进水口与第二滤芯出水端之间的连接更为便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净水机的单制水水路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方向代表水流方向);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净水机的另一种单制水水路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方向代表水流方向);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净水机的单制水水路结构中集成水路构件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净水机的单制水水路结构中集成水路构件的连接有控制阀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方向代表水流方向);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净水机的单制水水路结构中集成水路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增压泵进水接头设置于集成水路结构上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方向表示水流方向);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净水机的单制水水路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方向代表水流方向);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净水机的单制水水路结构中增压泵进水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增压泵进水接头;11-接头本体;12-第一接出口;13-第二接出口;110-第一水流通道;120-第二水流通道;8-净化水出口;9-废水出口;100-集成水路构件;101-原水进水流道;102-第一流道;103-第二流道;104-第三流道;105-第四流道;106-第五流道;107-第六流道;108-第一备用流道;109-第二备用流道;200-第一电磁阀;300-高压开关;400-废水组合阀;500-增压泵;600-第一滤芯;700-第二滤芯;800-后置滤芯;900-第二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图2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净水机的单制水水路结构包括集成水路构件100、前置滤芯、后置滤芯800和增压泵500,其中,集成水路构件100一体成型,前置滤芯的进水端能够与集成水路构件100上的原水进水流道101连通。集成水路构件100上与前置滤芯的出水端连通的通路上设置有转接组件(转接组件设置于集成水路构件100上),转接组件能够与增压泵500的进水口连通。增压泵500的出水口能够与后置滤芯800的进水端连通,后置滤芯800的净化水产水端能够与集成水路构件100上的净化水出口8连通。

本实施例提供的净水机的单制水水路结构包括一体成型的集成水路构件100以及前置滤芯和后置滤芯800,将连通前置滤芯和后置滤芯800的主要流道整合于一体成型的集成水路构件100中,减少了接头和连接管的使用,能够简化水路结构的装配工序。此外,在集成水路构件100上设置转接组件,通过转接组件连通第二滤芯700的出水端与增压泵500的进水口,使得增压泵500进水口与第二滤芯700出水端之间的连接更为便捷。

集成水路构件100一体成型,具体的,集成水路构件100可以为注塑成型。

原水进水流道101可以是沿集成水路构件10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

转接组件设置于集成水路构件100上,具体的,可以是转接组件集成在集成水路构件100上,也可以是转接组件与集成水路构件100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后置滤芯800可以为反渗透膜滤芯(即RO滤芯)。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前置滤芯包括第一滤芯600和第二滤芯700,转接组件包括第一转接件。第一滤芯600的进水端能够与原水进水流道101连通,第一滤芯600的出水端与第二滤芯700的进水端连通,第二滤芯700的出水端能够与第一转接件连通,第一转接件能够与增压泵500的进水口连通。具体的,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集成水路构件100中形成有第一流道102、第二流道103、第三流道104和第四流道105,第一流道102、第三流道104和第四流道105的延伸方向相同。其中,第一流道102用于与第一滤芯600的出水端连通,第三流道104用于与第二滤芯700的进水端连通,第二流道103连通第一流道102和第三流道104,第四流道105用于与第二滤芯700的出水端连通。

具体的,第一流道102、第三流道104和第四流道105可以是沿集成水路构件100的厚度方向延伸的,第二流道103的延伸方向可以与原水进水流道101的延伸方向平行。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第一滤芯600可以为超滤膜滤芯,第二滤芯700可以为碳复合滤芯。

如图4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集成水路构件100上连通设置有第一电磁阀200,第一电磁阀200的进水口与第二滤芯700的出水端连通,第一电磁阀200的出水口与第一转接件连通,通过第一电磁阀200可以控制第二滤芯700的出水端与增压泵500之间的水路的通断。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集成水路构件100中形成有第五流道106和第六流道107,第五流道106的一端与第四流道105连通,另一端能够与第一电磁阀200的进水口连通。第六流道107能够与第一电磁阀200的出水口连通,且能够与第一转接件连通。

第五流道106的延伸方向可以与第一流道102和第二流道103均垂直。第六流道107的延伸方向可以与第五流道106的延伸方向平行。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集成水路构件100中形成有第一备用流道108和第二备用流道109,第一备用流道108与第三流道104连通,并用于与第一电磁阀200的进水口连接,第二备用流道109用于与第一电磁阀200的出水口以及增压泵的进水口连通。第一电磁阀200与第五流道106和第六流道107连通时,第一备用流道108和第二备用流道109均封闭。第一电磁阀200与第一备用流道108和第二备用流道109连通时,第五流道106和第六流道107均封闭。

第一备用流道108与第三流道104连通,并用于与第一电磁阀200的进水口连接,第二备用流道109用于与第一电磁阀200的出水口以及增压泵的进水口连通。当第一电磁阀200与第五流道106和第六流道107连通,且第一备用流道108和第二备用流道109均封闭时,第一滤芯600、第二滤芯700以及后置滤芯800,依次串联对原水进行净化。当第一电磁阀200与第一备用流道108和第二备用流道109连通,且第五流道106和第六流道107均封闭时,第一滤芯600与后置滤芯800串联实现原水的净化。第五流道106、第六流道107、第一备用流道108以及第二备用流道109的设置使得净水机的功能更加强大。一方面,在未安装第二滤芯700或者对第二滤芯700进行更换时,净水机也能够工作;另一方面,这一设置使得用户能够根据当地的水质情况,选择是否使用第二滤芯700,例如,在水质情况较差地方,用户可以选择第一滤芯600、第二滤芯700和后置滤芯800共同制水,以获得更高质量的水;在水质情况一般或者较好的地方,用户则可以选择仅第一滤芯600和后置滤芯800来制水。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转接组件包括第二转接件,第一滤芯600的出水端能够与第二转接件连通,且第一滤芯600的出水端与第二转接件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900。第一转接件和第二转接件均能够与增压泵500的进水口连通。

在第一滤芯600的出水端与第二转接件连通的管路上设置第二电磁阀900,通过第二电磁阀900能够控制第一滤芯600与增压泵500之间连通与否,如果第二电磁阀900控制第一滤芯600与增压泵500连通,第一电磁阀200控制第二滤芯700的出水端与增压泵500之间的水路断开,则相当于封闭第五流道106和第六流道107,此时,第一滤芯600和后置滤芯800参与制水。反之,如果第二电磁阀900控制第一滤芯600与增压泵500之间的水路断开,第一电磁阀200控制第二滤芯700的出水端与增压泵500之间的水路连通,则相当于封闭第一备用流道108和第二备用流道109,此时,第一滤芯600、第二滤芯700和后置滤芯800共同制水。

作为一种替换方式,第一备用流道108和第二备用流道109封闭时,也可是在第一备用流道108和第二备用流道109中分别设置封堵件或者在集成水路构件100注塑时直接加胶封堵;同理,第五流道106和第六流道107封闭时,可以是在第五流道106和第六流道107中分别设置封堵件或者在集成水路构件100注塑时直接加胶封堵。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第一转接件与第二转接件集成为一体,构成增压泵进水接头1。

第一转接件与第二转接件集成为一体,使得净水机水路结构的集成度更好,也使得净水机的组装与维护均更加便捷。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增压泵进水接头1包括接头本体11,接头本体11中设置有第一通路,第一通路的一端用于与增压泵500的进水口连通,另一端封闭。接头本体11上连通设置有与第一通路垂直并连通的两个接出口,两个接出口均能够插接于集成水路构件100中相应的水流通道上,并能够与对应的滤芯的出水端连通。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两个接出口分别为第一接出口12和第二接出口13。集成水路构件100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二滤芯700的出水端连通的第一水流通道110以及用于与第一滤芯600的出水口连通的第二水流通道120。第一接出口12插设于第一水流通道110中,第二接出口13插设于第二水流通道120中。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第一接出口12和第二接出口13在接头本体11的同一侧间隔设置,且第二接出口13较第一接出口12远离第一通路的封闭端。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接头本体11为折弯结构,折弯结构的敞口端延伸至集成水路构件100的外部,用于与增压泵500的进水端连通。

具体的,接头本体11可以包括互成角度并固接的第一部和第二部,第一接出口12和第二接出口13均与第一部连通,且均垂直于接头本体11所在的平面;第二部用于与增压泵500的进水端连通。

本实施例中,增压泵进水接头1可以包括封堵部件,封堵部件固设于第一通道的一端,用于封闭第一通道。

本实施例中,后置滤芯800的净化水出水通路上可以设置有高压开关300,后置滤芯800的废水出水通路上可以设置有废水组合阀400。

在后置滤芯800的净化水出水通路上设置高压开关300,高压开关300检测到净化水出水通路上的水压小于指定值时,向控制芯片发送信号,控制芯片接收到高压开关300发送的信号后控制增压泵500工作,使后置滤芯800开始制水。

以下结合图1-图8对本实施中的一种水流路径进行简要说明:

原水经原水进水流道101进入第一滤芯600,经第一滤芯600过滤后的水经第一流道102、第二流道103、第三流道104进入第二滤芯700,第二滤芯700过滤后的水经第四流道105、第五流道106进入第一电磁阀200的进水端,经第一电磁阀200的出水端进入增压泵500,经增压泵500增压后进入后置滤芯,后置滤芯过滤后产生的净化水经高压开关300后由净化水出口8排出;产生的废水经废水组合阀400后由废水出口9排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