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玻璃真空热压模具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09505发布日期:2019-11-12 23:09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一种3D玻璃真空热压模具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贴膜领域,特别指一种3D玻璃真空热压模具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3D玻璃曲面屏手机是近年新兴手机,该种手机采用曲面屏作为显示结构,能够更加达到更加立体良好的显示效果,已逐步被市场及消费者认可;3D曲面屏除用于手机外,还可适用于智能穿戴、平板电脑、电池后盖等多种领域。目前主流的2.5D玻璃边缘的曲面是通过在2D玻璃上直接打磨抛光而成,3D曲面玻璃则需采用热弯工艺,抛光、丝印等工艺;需在弯曲后的玻璃上进行,这也造成了其施工难度高、良品率低及成本相对较高,这也是制约3D玻璃大规模的应用的原因,目前3D曲面玻璃的热压良率为80%左右。以三星S6 Edge手机使用的3D玻璃成型技术为例,其将目前硬度较高的康宁第四代大猩猩玻璃放在弧形模具之间,加热到800摄氏度,再压进弧形模具让玻璃弯曲,然后再通过CNC加工、三面抛光、强化等步骤得到所需玻璃。在3D玻璃曲面屏生产过程中,热成型工艺是整个工线的技术关键点和难点,热成型过程中温度和精度难以控制,玻璃的不同部位容易产生受热不均。模具目前多用石墨,属于耗材易损耗,更新频率高。石墨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及下模将待成型的玻璃片材夹持于其中,石墨模具受热时将热量传递至玻璃片材以便进行热弯成型;在热弯成型完成,将热弯成型后的玻璃片取出后,需要对石墨模具的上模及下模进行清洁,以便清除上模下模上的残留物或者热压过程中因玻璃片被压坏而残留的玻璃碎渣;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用于自动清理热弯成型上模及下模的装置,以辅助提高热弯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通过盒状箱体结构的清洁箱作为清洁主要承载结构,通过在清洁箱内可自由转动,并可沿清洁箱侧壁直线移动的清洁毛刷作为主要清洁部件,通过清洁毛刷的旋转运动及直线运动以达到对上模或下模不同部位自动清洁的3D玻璃真空热压模具清洁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3D玻璃真空热压模具清洁装置,包括上模清洁箱、上模清洁气缸、上模清洁电机及上模清洁毛刷,其中,上述上模清洁箱为顶部开口的盒状结构,玻璃真空热压治具的上模盖合在上模清洁箱的开口上;上述上模清洁毛刷可转动地连接于上模清洁箱内,上模清洁电机连接于上模清洁毛刷的端部,并驱动上模清洁毛刷旋转运动,以便清洁上模表面;上述上模清洁气缸设置于上模清洁箱的侧部,且输出端与上模清洁电机连接,并驱动上模清洁电机联动上模清洁毛刷同步直线运动,以便对上模表面不同位置进行清刷。

优选地,所述的上模清洁箱的对称侧壁上开设有条状的滑槽;上述上模清洁毛刷一端的支杆穿过条状的滑槽可转动地连接于上模清洁箱一侧的支座上,支座沿着条状的滑槽方向可滑动地连接于上模清洁箱一侧的侧壁上。

优选地,还包括上模清洁滑架,上模清洁滑架沿着条状的滑槽方向可滑动地连接于上模清洁箱另一侧的侧壁上,上模清洁滑架上设置上模清洁电机,上模清洁电机的输出端与上模清洁毛刷另一端的支杆连接,并驱动上模清洁毛刷旋转运动;上述上模清洁气缸设置于上模清洁滑架的侧部,且输出端与上模清洁滑架连接固定,以便驱动上模清洁滑架带动上模清洁电机及上模清洁毛刷沿条状的滑槽方向直线运动,以便清洁上模的不同位置。

一种3D玻璃真空热压模具清洁装置,包括下模清洁箱、下模清洁气缸、下模清洁电机、下模清洁毛刷及升降气缸,其中,上述下模清洁箱为顶部开口的盒状结构,待下模盖合在下模清洁箱的开口上;下模清洁毛刷可转动地设置于下模清洁箱内;上述下模清洁电机连接于下模清洁毛刷的端部,并驱动下模清洁毛刷旋转运动,以便清洁下模表面;上述下模清洁气缸水平设置于下模清洁箱的侧部,且其输出端与下模清洁电机连接,并驱动下模清洁电机及下模清洁毛刷同步联动,以便清洁下模不同位置;上述升降气缸竖直设置于下模清洁箱的下部,且其输出端连接于下模清洁箱上,并驱动下模清洁箱整体升降运动,以便由下而上贴近下模。

优选地,所述的下模清洁箱的对称侧壁上开设有条状的滑槽;上述下模清洁毛刷一端的支杆穿过条状的滑槽可转动地连接于下模清洁箱一侧的支座上,支座沿着条状的滑槽方向可滑动地连接于下模清洁箱一侧的侧壁上。

优选地,还包括下模清洁滑架,下模清洁滑架沿着条状的滑槽方向可滑动地连接于下模清洁箱另一侧的侧壁上,下模清洁滑架上设置下模清洁电机,下模清洁电机的输出端与下模清洁毛刷另一端的支杆连接,并驱动下模清洁毛刷旋转运动。

优选地,所述的下模清洁气缸设置于下模清洁滑架的侧部,且输出端与下模清洁滑架连接固定,以便驱动下模清洁滑架带动下模清洁电机及下模清洁毛刷沿条状的滑槽方向直线运动,以便清洁下模的不同部位;上述升降气缸竖直设置于下模清洁箱的下部,且输出端固定连接于下模清洁箱的侧壁上,并驱动下模清洁箱升降运动,以使下模清洁箱从下方贴合在下模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自主研发设计了一种通过盒状箱体结构的清洁箱作为清洁主要承载结构,通过在清洁箱内可自由转动,并可沿清洁箱侧壁直线移动的清洁毛刷作为主要清洁部件,通过清洁毛刷的旋转运动及直线运动以达到对上模或下模不同部位自动清洁的3D玻璃真空热压模具清洁装置。本实用新型用于对3D玻璃真空热压过程中治具的上模及下模自动清洁的作用,本实用新型设计顶部开口的清洁箱作为清洁主要承载结构,上模或下模盖设在清洁箱上,清洁箱可通过设置于其下部的升降气缸驱动而升降运动,以便贴紧上模或下模;清洁箱的两对称侧壁上开设有条状的滑槽,清洁毛刷的两端支杆可滑动地插设在条状的滑槽内,清洁毛刷两端的支杆分别连接有支座及清洁滑架,支杆与支座和清洁滑架通过轴承可转动地连接,支座及清洁滑架沿着条状的滑槽可滑动地连接于清洁箱上,清洁滑架的外端连接有清洁电机,清洁电机的输出端与支杆连接,并通过支杆驱动清洁毛刷旋转运动,以便清洁上模或下模;同时,本实用新型清洁箱的侧部设有清洁气缸,清洁气缸的输出端连接于清洁滑架上,并通过清洁滑架驱动清洁电机及清洁毛刷整体沿条状的滑槽直线运动,以达到清洁上模或下模不同部位的清洁效果;另外,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本实用新型还可在清洁箱的下部竖直设置升降气缸,通过升降气缸驱动清洁箱整体升降运动,以使清洁箱贴紧上模或下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3D玻璃真空热压模具清洁装置,包括上模清洁箱661、上模清洁气缸662、上模清洁电机664及上模清洁毛刷665,其中,上述上模清洁箱661为顶部开口的盒状结构,玻璃真空热压治具的上模盖合在上模清洁箱661的开口上;上述上模清洁毛刷665可转动地连接于上模清洁箱661内,上模清洁电机664连接于上模清洁毛刷665的端部,并驱动上模清洁毛刷665旋转运动,以便清洁上模表面;上述上模清洁气缸662设置于上模清洁箱661的侧部,且输出端与上模清洁电机664连接,并驱动上模清洁电机664联动上模清洁毛刷665同步直线运动,以便对上模表面不同位置进行清刷。

上模清洁箱661的对称侧壁上开设有条状的滑槽;上述上模清洁毛刷665一端的支杆穿过条状的滑槽可转动地连接于上模清洁箱661一侧的支座上,支座沿着条状的滑槽方向可滑动地连接于上模清洁箱661一侧的侧壁上。

还包括上模清洁滑架663,上模清洁滑架663沿着条状的滑槽方向可滑动地连接于上模清洁箱661另一侧的侧壁上,上模清洁滑架663上设置上模清洁电机664,上模清洁电机664的输出端与上模清洁毛刷665另一端的支杆连接,并驱动上模清洁毛刷665旋转运动;上述上模清洁气缸662设置于上模清洁滑架663的侧部,且输出端与上模清洁滑架663连接固定,以便驱动上模清洁滑架663带动上模清洁电机664及上模清洁毛刷665沿条状的滑槽方向直线运动,以便清洁上模的不同位置。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通过盒状箱体结构的清洁箱作为清洁主要承载结构,通过在清洁箱内可自由转动,并可沿清洁箱侧壁直线移动的清洁毛刷作为主要清洁部件,通过清洁毛刷的旋转运动及直线运动以达到对上模或下模不同部位自动清洁的3D玻璃真空热压模具清洁装置。本实用新型用于对3D玻璃真空热压过程中治具的上模及下模自动清洁的作用,本实用新型设计顶部开口的清洁箱作为清洁主要承载结构,上模或下模盖设在清洁箱上,清洁箱可通过设置于其下部的升降气缸驱动而升降运动,以便贴紧上模或下模;清洁箱的两对称侧壁上开设有条状的滑槽,清洁毛刷的两端支杆可滑动地插设在条状的滑槽内,清洁毛刷两端的支杆分别连接有支座及清洁滑架,支杆与支座和清洁滑架通过轴承可转动地连接,支座及清洁滑架沿着条状的滑槽可滑动地连接于清洁箱上,清洁滑架的外端连接有清洁电机,清洁电机的输出端与支杆连接,并通过支杆驱动清洁毛刷旋转运动,以便清洁上模或下模;同时,本实用新型清洁箱的侧部设有清洁气缸,清洁气缸的输出端连接于清洁滑架上,并通过清洁滑架驱动清洁电机及清洁毛刷整体沿条状的滑槽直线运动,以达到清洁上模或下模不同部位的清洁效果;另外,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本实用新型还可在清洁箱的下部竖直设置升降气缸,通过升降气缸驱动清洁箱整体升降运动,以使清洁箱贴紧上模或下模。

实施例2:如图3至图4所示,一种3D玻璃真空热压模具清洁装置,包括下模清洁箱681、下模清洁气缸682、下模清洁电机684、下模清洁毛刷685及升降气缸686,其中,上述下模清洁箱681为顶部开口的盒状结构,待下模盖合在下模清洁箱681的开口上;下模清洁毛刷685可转动地设置于下模清洁箱681内;上述下模清洁电机684连接于下模清洁毛刷685的端部,并驱动下模清洁毛刷685旋转运动,以便清洁下模表面;上述下模清洁气缸682水平设置于下模清洁箱681的侧部,且其输出端与下模清洁电机684连接,并驱动下模清洁电机684及下模清洁毛刷685同步联动,以便清洁下模不同位置;上述升降气缸686竖直设置于下模清洁箱681的下部,且其输出端连接于下模清洁箱681上,并驱动下模清洁箱681整体升降运动,以便由下而上贴近下模。

下模清洁箱681的对称侧壁上开设有条状的滑槽;上述下模清洁毛刷685一端的支杆穿过条状的滑槽可转动地连接于下模清洁箱681一侧的支座上,支座沿着条状的滑槽方向可滑动地连接于下模清洁箱681一侧的侧壁上。

还包括下模清洁滑架683,下模清洁滑架683沿着条状的滑槽方向可滑动地连接于下模清洁箱681另一侧的侧壁上,下模清洁滑架683上设置下模清洁电机684,下模清洁电机684的输出端与下模清洁毛刷685另一端的支杆连接,并驱动下模清洁毛刷685旋转运动。

下模清洁气缸682设置于下模清洁滑架683的侧部,且输出端与下模清洁滑架683连接固定,以便驱动下模清洁滑架683带动下模清洁电机684及下模清洁毛刷685沿条状的滑槽方向直线运动,以便清洁下模的不同部位;上述升降气缸686竖直设置于下模清洁箱681的下部,且输出端固定连接于下模清洁箱681的侧壁上,并驱动下模清洁箱681升降运动,以使下模清洁箱681从下方贴合在下模上。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是介绍其具体实施方式,不在于限制其保护范围。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在本实施例的启发下可以作出某些修改,故凡依照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