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05966发布日期:2019-11-12 22:41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一种脱水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具体涉及脱水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带式污泥脱水机包括机架,在机架上设有将污泥与药剂进行混合搅拌的污泥调理槽、对混合搅拌后污泥进行离心脱水的离心转鼓以及将污泥挤压脱水的带式污泥脱水装置。其中,带式污泥脱水装置包括夹持挤压污泥的第一滤布和第二滤布,第一滤布具有承接离心转鼓落下的污泥并进行输送的水平输送段,为了分散落下的污泥,水平输送段上方设有污泥均配板,但是一般的污泥均配板,把污泥分散的同时,污泥容易过多的向滤布两侧分散,造成污泥分散个不够均匀,影响了污泥分散效果。

另外,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若干压榨滚轮与滤布配合,成本相对而言较高,可调节性较小。其中,轴承装在压榨滚轮两侧外侧的侧板上,压装滚轮与滚轮轴焊死,形成一体,只能同时转动或停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脱水机,可以使污泥得到更加均匀的分散,并且可以减少压榨滚轮数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脱水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将污泥与药剂进行混合搅拌的污泥调理槽、对混合搅拌后污泥进行离心脱水的离心转鼓以及将污泥挤压脱水的带式污泥脱水装置,所述带式污泥脱水装置包括一自由滚动式压榨滚轮、至少两个浮动式压榨滚轮以及夹持挤压污泥的第一滤布和第二滤布,所述第一滤布和第二滤布由浮动式压榨滚轮压紧层叠贴合于自由滚动式压榨滚轮,所述离心转鼓的出泥口连接落泥罩,所述落泥罩的底部设有落泥口,所述第一滤布设有承接落泥口落下的污泥并进行输送的水平输送段,所述落泥口与水平输送段之间设有污泥均配装置,所述污泥均配装置包括牛头槽组件和污泥均配板,所述牛头槽组件包括后挡板、垂直连接于后挡板前方左右两侧的侧挡板、与侧挡板连接并向前侧中间方向倾斜的斜挡板,所述污泥均配板的两端设有垂直弯折的安装板,所述污泥均配板的下端设有前侧下方倾斜的均配部,所述安装板与侧挡板固定连接,所述自由滚动式压榨滚轮的中心活动连接第一滚轮轴,所述自由滚动式压榨滚轮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座上安装第一滚动轴承,所述第一滚轮轴支承于第一滚动轴承,所述浮动式压榨滚轮的中心固定连接第二滚轮轴,所述第二滚轮轴的两端支承于第二滚动轴承,所述第二滚动轴承安装于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一滚轮轴和第二轴承座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弹性拉动浮动式压榨滚轮,以使浮动式压榨滚轮向自由滚动式压榨滚轮移动。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设有竖向延伸的腰形槽,所述侧挡板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板与侧挡板采用调节螺栓固定,所述调节螺栓穿过腰形槽和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后挡板、侧挡板以及斜挡板的顶部设有向外侧水平延伸的折边,所述折边上设有用于与机架连接的固定孔。

优选的,所述斜挡板与侧挡板铰接,两斜挡板的前端顶部通过调节螺栓连接有横梁,所述横梁上设有腰形孔,所述调节螺栓从腰形孔穿过。

优选的,所述第一滚轮轴的两端连接有弹簧安装螺钉,弹簧第一端的挂钩钩挂于弹簧安装螺钉。

优选的,所述第二轴承座设有腰形槽,弹簧第二端的挂钩钩挂于腰形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滚轮轴的两端分别与自由滚动式压榨滚轮两端外侧的侧板固定,所述第一滚轮轴的两端设有直径变小的台阶头,所述台阶头连接轴套,所述轴套的外端设有凸缘,所述凸缘位于侧板外侧,所述第一滚轮轴的两端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支撑螺钉,所述支撑螺钉压紧凸缘。

优选的,所述第一轴承座设有法兰部,所述法兰部与挡板采用固定螺栓连接。

本实用新型使用单驱动压榨滚轮带动双滤布的形式,把压榨滚轮分为“一大二小”三根,两根小压榨滚轮分别用弹簧连接大压榨滚轮,利用弹簧张紧的摩擦力带动两条滤布,因此,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利用弹簧张紧力使浮动式压榨滚轮带动滤布贴合自由滚动式压榨滚轮移动,增大摩擦力来减少滚轮数量,节约成本。

2、两浮动式压榨滚轮具有灵活性,不固定,泥饼进入压榨时,靠弹簧的张力可自由调节。

3、由于自由滚动式压榨滚轮直接与第一滚动轴承固定,第一滚轮轴支承于第一滚动轴承,第一滚轮轴虽然固定,但滚轮仍然可以自由滚动,此结构的同心度更高,装配更加便捷。

另外,污泥均配装置采用污泥均配板分散污泥的同时,牛头槽的口部设有向前侧中间方向倾斜的斜挡板,斜挡板可以使原本过多分散到滤布两侧的污泥可以有一部分中间移动,因而可以使污泥得到更加均匀的分散。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结合附图进行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脱水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污泥均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带式污泥脱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自由滚动式压榨滚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所示,一种脱水机,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上设有将污泥与药剂进行混合搅拌的污泥调理槽11、对混合搅拌后污泥进行离心脱水的离心转鼓12以及将污泥挤压脱水的带式污泥脱水装置3,所述带式污泥脱水装置3包括一自由滚动式压榨滚轮31、至少两个浮动式压榨滚轮32以及夹持挤压污泥的第一滤布 301和第二滤布302,所述第一滤布301和第二滤布302由浮动式压榨滚轮32压紧层叠贴合于自由滚动式压榨滚轮31,所述离心转鼓的出泥口连接落泥罩121,所述落泥罩的底部设有落泥口,所述第一滤布301设有承接落泥口落下的污泥并进行输送的水平输送段,所述落泥口与水平输送段之间设有污泥均配装置2。

参考图2所示,污泥均配装置2包括牛头槽组件21和污泥均配板22,所述牛头槽组件包括后挡板211、垂直连接于后挡板前方左右两侧的侧挡板212、与侧挡板连接并向前侧中间方向倾斜的斜挡板213,所述污泥均配板的两端设有垂直弯折的安装板221,所述污泥均配板的下端设有前侧下方倾斜的均配部222,所述安装板与侧挡板固定连接。采用污泥均配板分散污泥的同时,牛头槽的口部设有向前侧中间方向倾斜的斜挡板,斜挡板可以使原本过多分散到滤布两侧的污泥可以有一部分中间移动,因而可以使污泥得到更加均匀的分散。

所述安装板221设有竖向延伸的腰形槽,所述侧挡板212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板与侧挡板采用调节螺栓固定,所述调节螺栓穿过腰形槽和安装孔,因此,污泥均配板22可沿腰形槽调节上下位置,从而调节距离滤带的高度,调节后再通过调节螺栓固定位置。所述后挡板、侧挡板以及斜挡板的顶部设有向外侧水平延伸的折边,所述折边上设有用于与机架连接的固定孔。所述斜挡板与侧挡板铰接,两斜挡板的前端顶部通过调节螺栓连接有横梁214,所述横梁上设有腰形孔,所述调节螺栓从腰形孔穿过,因此,两斜挡板213之间开口大小可以调节,调节后再通过调节螺栓固定位置。所述横梁垂直连接有纵梁215,通过纵梁215 与机架连接。后挡板211及侧挡板212顶部设有外翻的折边,折边上设有固定孔,用于与机架连接。

参考图3和图4所示,所述自由滚动式压榨滚轮31的中心活动连接第一滚轮轴312,所述自由滚动式压榨滚轮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座311,所述第一轴承座上安装第一滚动轴承,所述第一滚轮轴支承于第一滚动轴承,所述浮动式压榨滚轮的中心固定连接第二滚轮轴,所述第二滚轮轴的两端支承于第二滚动轴承,所述第二滚动轴承安装于第二轴承座321,所述第一滚轮轴和第二轴承座之间连接有弹簧33,所述弹簧弹性拉动浮动式压榨滚轮,以使浮动式压榨滚轮向自由滚动式压榨滚轮移动。利用弹簧张紧力使浮动式压榨滚轮带动滤布贴合自由滚动式压榨滚轮移动,增大摩擦力来减少滚轮数量,节约成本。两浮动式压榨滚轮具有灵活性,不固定,泥饼进入压榨时,靠弹簧的张力可自由调节。第一滚轮轴虽然固定,但滚轮仍然可以自由滚动,此结构的同心度更高,装配更加便捷。

所述第一滚轮轴的两端分别与自由滚动式压榨滚轮两端外侧的侧板固定,所述第一滚轮轴的两端设有直径变小的台阶头,所述台阶头连接轴套313,所述轴套的外端设有凸缘,所述凸缘位于侧板外侧,所述第一滚轮轴的两端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支撑螺钉314,所述支撑螺钉压紧凸缘。所述第一轴承座设有法兰部,所述法兰部与挡板采用固定螺栓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滚轮轴的两端连接有弹簧安装螺钉315,弹簧第一端的挂钩钩挂于弹簧安装螺钉,所述第二轴承座设有腰形槽,弹簧第二端的挂钩钩挂于腰形槽,以方便弹簧的安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