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村镇生态公园化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19924发布日期:2019-07-19 22:55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村镇生态公园化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是一种村镇生态公园化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污水,通常指受一定污染的、来自生活和生产的排出水,污水的主要污染物有病原体污染物、好氧污染物、植物营养物和有毒污染物等。污水主要有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初期雨水。

村镇,也叫乡村、农村,是指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劳动者聚居的地方,是不同于城市、城镇而从事农业的农民聚居地,包括各种农场(包括畜牧和水产养殖场)、林场、园艺和蔬菜生产等。村镇的条件相对落后,对于村镇的污水处理都是各自进行,人们没有统一的处理方式,这就使得生活污水的处理不彻底,对村镇的生活环境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村镇生态公园化污水处理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村镇生态公园化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绿地、人工湖、生物生态净化器、休闲区、健身区和第一循环泵,所述绿地位于人工湖的两侧,休闲区位于人工湖的前端,健身区位于休闲区的前端,第一循环泵分别与人工湖的两侧相连通,生物生态净化器位于人工湖的中心位置并且生物生态净化器与废水收集池相连通,人工湖中包括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健身区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健身区对称的分布在休闲区前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生物生态净化器包括进水管、出水管、喷淋装置、缺氧池、好氧池、沉淀池、设备间、调节池和清水池,进水管和出水管位于生物生态净化器的两侧,喷淋装置位于生物生态净化器的中心位置,清水池分别与缺氧池、好氧池、沉淀池、设备间和调节池相连通,进水管与调节池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第一循环泵的一侧设置有消毒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生物生态净化器还包括水解酸化池和消毒池,水解酸化池位于调节池和好氧池之间,消毒池与清水池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好氧池包括一级好氧池和二级好氧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第一,本系统设计合理,通过绿地、人工湖、生物生态净化器、休闲区、健身区和第一循环泵的配合使用,可以将污水得到更好的净化,可以改善环境,二次净化水用于生态无公害蔬菜种植,剩余污泥经消毒后可用于无公害蔬菜施肥,既节省种植成本又实现无害化,达到变废为宝的效果;

第二,本系统将自然生态、树木云水、历史文化的表现特性化为园林景观中的视觉效果,通过表征水脉、绿脉、文脉、生态脉的景观设计元素展现一个生态的空间、艺术的空间、文化的空间、休闲的空间和一个永恒的空间;营造一个静穆湿润、游览休闲、康身健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荣的生态环境;改善人居环境质量,满足人民对物质和文化生活不断提高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村镇生态公园化污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村镇生态公园化污水处理系统中生物生态净化器的侧视图。

图3为村镇生态公园化污水处理系统中生物生态净化器的俯视图。

图4为村镇生态公园化污水处理系统的工作原理图。

其中:1-绿地,2-人工湖,3-生物生态净化器,4-休闲区,5-健身区,6-消毒装置,7-第一循环泵,8-喷淋装置,9-第二循环泵,10-缺氧池,11-一级好氧池,12-二级好氧池,13-沉淀池,14-设备间,15-调节池,16-清水池,18-出水管,19-进水管,20-提升泵,21-水解酸化池,22-污泥泵,23-消毒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村镇生态公园化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绿地1、人工湖2、生物生态净化器3、休闲区4、健身区5和第一循环泵7,所述绿地1位于人工湖2的两侧,休闲区4位于人工湖2的前端,健身区5位于休闲区4的前端,第一循环泵7分别与人工湖2的两侧相连通,生物生态净化器3位于人工湖2的中心位置并且生物生态净化器3与废水收集池相连通,人工湖2中包括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健身区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健身区5对称的分布在休闲区4前端。生物生态净化器3包括进水管19、出水管18、喷淋装置8、缺氧池10、好氧池、沉淀池13、设备间14、调节池15和清水池16,进水管19和出水管18位于生物生态净化器3的两侧,喷淋装置8位于生物生态净化器3的中心位置,清水池16分别与缺氧池10、好氧池、沉淀池13、设备间14和调节池15通过第二循环泵9相连通,进水管19与调节池15相连通。生物生态净化器3还包括水解酸化池21和消毒池23,水解酸化池21位于调节池15和好氧池之间,消毒池23与清水池16相连通。

实施例2

一种村镇生态公园化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绿地1、人工湖2、生物生态净化器3、休闲区4、健身区5和第一循环泵7,所述绿地1位于人工湖2的两侧,休闲区4位于人工湖2的前端,健身区5位于休闲区4的前端,第一循环泵7分别与人工湖2的两侧相连通,生物生态净化器3位于人工湖2的中心位置并且生物生态净化器3与废水收集池相连通,人工湖2中包括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健身区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健身区5对称的分布在休闲区4前端。生物生态净化器3包括进水管19、出水管18、喷淋装置8、缺氧池10、一级好氧池11、二级好氧池12、沉淀池13、设备间14、调节池15和清水池16,进水管19和出水管18位于生物生态净化器3的两侧,喷淋装置8位于生物生态净化器3的中心位置,清水池16分别与缺氧池10、一级好氧池11、二级好氧池12、沉淀池13、设备间14和调节池15通过第二循环泵9相连通,进水管19与调节池15相连通。第一循环泵7的一侧设置有消毒装置6,便于进行消毒。二级好氧池12和沉淀池13之间安装有污泥泵22,便于清除污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来自村镇的生活废水经化粪池进入废水收集水池,废水收集池的水利用提升泵20提升至生物生态净化器3进行生化反应,生物生态净化器3进行净化处理后可达到综合排放一级A标准,达标后的水经过消毒再进入本系统,人工湖2利用水生植物、水生动物进一步消化,净化处理可达到景观水标准(地表水VI-III类)。经二次净化水用于生态无公害蔬菜种植,剩余污泥经消毒后可用于无公害蔬菜施肥,既节省种植成本又实现无害化,达到变废为宝的效果。

本系统以农村生态化、园林化发展为思路,利用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将自然生态、树木云水、历史文化的表现特性化为园林景观中的视觉效果。通过表征水脉、绿脉、文脉、生态脉的景观设计元素展现一个生态的空间、艺术的空间、文化的空间、休闲的空间和一个永恒的空间;营造一个静穆湿润、游览休闲、康身健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荣的生态环境;改善人居环境质量,满足人民对物质和文化生活不断提高的需要。

生物生态净化器3主要由生化模块与生态净化模块组成,集生态净化、生物降解和生物过滤三项成熟工艺为一体,既能使生化后的出水进一步得到净化,又能达到景观水之标准。本系统采用IFAS工艺生物膜与活性污组合法,IFAS组合工艺不仅能缩短反应时间,而且具备较强的同步硝化反硝化作用,对COD、氨氮、TN有明显去除效果,其去除率分别达到COD大于90%、NH3-N大于90%、TN大于40%。

生物净化模块主要有A级生化池(缺氧池10)和0级生化池(好氧池)进行生化处理,在A级生化池内,由于污水中有机物浓度较高,微生物处于缺氧状态,此时微生物为兼性微生物,它们将污水中有机氮转化为N2,同时利用有机碳源作为电子供体,将亚硝态氮和硝态氮转化为氮气,而且还利用部分有机碳源和氨氮合成新的细胞物质。生态模块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景观喷淋复氧技术对水体进行二次富氧,再利用固体微生物、挺水植物及水生动物的生长可消耗有机物过程。由于挺水植物是在特殊的环境下种植其根系上生长大量的生物膜构筑微生物群体,微生物群体与水体进行再次反应,使得水体得到更好的净化。同时在挺水植物生长过程中会消耗水体中释放的二氧化碳及其他有害气体并释放氧气对改善周围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申请中通过人工湖2、第一循环泵7、生物生态净化器3等的配合,其有效解决了污水净化不彻底、不能变废为宝以及不能改善环境的问题。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