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气生物流化床与活性污泥法结合处理PCB废水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65723发布日期:2019-10-28 23:07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曝气生物流化床与活性污泥法结合处理PCB废水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曝气生物流化床与活性污泥法结合处理PCB废水的装置,属于印刷电路板废水处理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印制线路板(PCB)的生产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综合加工技术,PCB在制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带有氨氮、磷酸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和各种有机添加剂的废水,如何处理使其达到国家要求的环保排放标准是目前的关键技术问题。现有处理装置是通过简单的物化处理达到去除氨氮、总氮、总磷及化学需氧量(COD)的目的,但是处理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曝气生物流化床与活性污泥法结合处理PCB废水的装置,解决了传统装置处理PCB废水效果较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曝气生物流化床与活性污泥法结合处理PCB废水的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厌氧池、好氧池、沉淀池、中转池、第二厌氧池和ABFT池;

第一厌氧池内设置有搅拌机和活性污泥;好氧池内设置有曝气管和活性污泥;中转池设置有用以投放营养物的投放口;第二厌氧池内设置有搅拌机、活性污泥和微生物挂膜;ABFT池内设置有曝气管以及若干层生物流化床。

第一厌氧池和好氧池之间、好氧池和沉淀池之间、沉淀池和中转池之间、第二厌氧池和ABFT池之间均通过溢流通道连通,中转池和第二厌氧池之间通过泵管连通。

ABFT池还通过回流管与第一厌氧池连通。

搅拌机和曝气管均位于所在池的底层。

沉淀池的溢流出口设置有溢流堰。

生物流化床包括承载生物膜的生物载体以及包裹生物载体的拦截网。

生物流化床位于ABFT池进口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PCB废水依次经过第一厌氧池、好氧池、沉淀池、中转池、第二厌氧池和ABFT池,将活性污泥法和曝气生物流化床相结合,充分利用厌氧、好氧、兼氧不同类型的微生物,实现 PCB废水的高效处理,氨氮、总氮、总磷及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率可达到90%以上,具备良好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曝气生物流化床与活性污泥法结合处理PCB废水的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厌氧池1、好氧池2、沉淀池3、中转池4、第二厌氧池5和ABFT(曝气生物流化床)池6。

第一厌氧池1和好氧池2之间通过溢流通道10连通,第一厌氧池1内设置有搅拌机8和活性污泥7,搅拌机8位于第一厌氧池1的底层,通过搅拌机8搅拌,使活性污泥7均匀悬浮,第一厌氧池1对液体进行第一次厌氧处理,第一次厌氧处理后的液体溢流至好氧池2。

好氧池2和沉淀池3之间通过溢流通道10连通,好氧池2内设置有曝气管9和活性污泥7,曝气管9位于好氧池2的底层,通过曝气控制好氧池2红溶解氧,好氧池2对第一次厌氧处理后液体进行好氧处理,好氧处理后的液体溢流至沉淀池3。

沉淀池3和中转池4之间通过溢流通道10连通,沉淀池3的溢流出口设置有牙型的溢流堰11,沉淀池3对好氧处理后的液体进行沉淀,去除沉淀物的液体溢流至中转池4。

中转池4和第二厌氧池5之间通过泵管13连通,中转池4设置有用以投放营养物的投放口12,向沉淀处理后的液体投放营养物,一般投放面粉,然后将液体泵送至第二厌氧池5。

第二厌氧池5和ABFT池6之间通过溢流通道10连通,第二厌氧池5内设置有搅拌机8、活性污泥7和微生物挂膜14,搅拌机8位于第二厌氧池5的底层,微生物挂膜14竖向挂在第二厌氧池5内,第二厌氧池5对泵送来的液体进行第二次厌氧处理,第二次厌氧处理后的液体溢流至ABFT池6。

ABFT池6内设置有曝气管9以及若干层生物流化床16,曝气管9位于ABFT池6的底层,生物流化床16包括承载生物膜的生物载体以及包裹生物载体的拦截网,生物载体为海绵型生物载体,拦截网可采用不锈钢网,生物流化床16位于ABFT池6进口的上方,使液体自下而上流过生物流化床16使载体层呈流动状态,从而在单位时间加大生物膜同废水的接触面积,ABFT池6对第二次厌氧处理后的液体进行曝气生物流化床16处理。

为了进一步提高处理效果,ABFT池6还通过回流管15与第一厌氧池1连通,ABFT池6处理后的液体回流至第一厌氧池1,再一次或多次进行处理。

上述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

经过物化预处理后的PCB废水输入第一厌氧池1,控制溶解氧在0.5mg/L以下,利用搅拌机8使活性污泥7均匀悬浮,在活性污泥7的作用下,利用反硝化细菌、聚磷菌等多种微生物去除部分硝态氮及磷酸盐;

经第一厌氧池1初级处理后的PCB废水经溢流通道10进入好氧池2,通过曝气管9的作用控制溶解氧在2mg/L~4mg/L,利用硝化细菌等多种微生物部分降低氨氮及化学需氧量(COD);

经好氧池2处理后的PCB废水经溢流通道10进入沉淀池3,大量污泥在重力作用下沉淀在池底,上层清澈的PCB废水通过溢流堰11的进一步过滤作用溢流至中转池4;

PCB废水进入中转池4后,加入适量面粉,提高其化学需氧量(COD),为后续第二厌氧池5及ABFT池6中的微生物生长提供营养条件,混合面粉的PCB废水在泵的作于下进入第二厌氧池5;

第二厌氧池5中,在微生物挂膜14及活性污泥7的双重作用下,进一步去除PCB废水中的各项污染指标;

经第二厌氧池5处理后的PCB废水溢流进入ABFT池6,经过生物流化床16的PCB废水达标排放;

若想进一步提高处理效果,ABFT池6处理后的液体回流至第一厌氧池1,再一次或多次进行处理。

上述装置的PCB废水依次经过第一厌氧池1、好氧池2、沉淀池3、中转池4、第二厌氧池5和ABFT池6,将活性污泥7法和曝气生物流化床16相结合,充分利用厌氧、好氧、兼氧不同类型的微生物,实现PCB废水的高效处理,氨氮、总氮、总磷及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率可达到90%以上,具备良好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