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走式消化池全方位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65713发布日期:2019-10-28 23:07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走式消化池全方位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保机械,具体是一种自走式消化池全方位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消化池,通常指废水处理中所产生污泥的厌氧生物处理,消化处理后污泥中的有机物在无氧条件下,被细菌降解为以甲烷为主的污泥气和稳定的污泥,在进行消化处理时,需先向池中投入一定量的化学药剂,通过机械搅拌的方式使其与废水污泥充分混合接触发生反应。

目前现有的消化池搅拌装置大多通过人工控制的方式进行,在搅拌的时候并不能做到对消化池内的药物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搅拌,存在部分遗漏,未与药物充分接触的污水并不能被充分降解。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走式消化池全方位搅拌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克服以上技术问题,具体为:

一种自走式消化池全方位搅拌装置,包括托板、从动轴、滚轮、驱动轴、套环和搅拌叶;所述托板上方中央固定有传动箱,传动箱上方中央通过法兰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下部输出端转动连接输出轴,输出轴穿过传动箱并与之轴承连接;所述输出轴下端固定连接半圆锥齿盘,半圆锥齿盘一半有齿一半无齿,半圆锥齿盘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三锥齿轮,第三锥齿轮啮合半圆锥齿盘有齿部分,第三锥齿轮固定在驱动轴上,驱动轴轴承连接在托板的上方;所述托板下方轴承连接有双向丝杆,双向丝杆两侧和驱动轴两侧均固定有链轮,同侧的双向丝杆和驱动轴上的链轮之间通过链条连接,双向丝杆上对称设置有套环,套环与双向丝杆螺纹连接,套环下部固定连接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下表面通过轴承连接纵轴上端,纵轴上轴向等距固定多个搅拌叶,纵轴上部固定连接有齿轮,齿轮啮合齿条板,齿条板固定在托板下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输出轴上部固定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啮合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固定在从动轴上,从动轴穿过传动箱侧壁并与之轴承连接;所述托板下方前后部均设置有转轴,转轴通过支撑架转动连接在托板下方,前后部的转轴之间通过传动带连接,从动轴与前部的转轴之间通过同步带连接,托板上开设有供同步带穿过的通孔,转轴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滚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从动轴靠近第二锥齿轮一侧套接吊杆下部,吊杆上端固定在传动箱顶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前后部的支撑架之间通过横梁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滚轮嵌合在导向板上,导向板内侧设置有凸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向板四角均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双向丝杆两侧的螺纹旋向相反。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电机导线连接电源和开关。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具备以下优点:该装置利用半圆锥齿盘转动带动两侧的第三锥齿轮驱动驱动轴往复正反转从而带动双向丝杆的往复正反转达到纵轴的往复左右移动功能,配合不断前行的滚轮实现对消化池内的物质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搅拌功能,搅拌效果较现有技术中的小范围无规则搅拌而言,显然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图1为自走式消化池全方位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自走式消化池全方位搅拌装置中转轴和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自走式消化池全方位搅拌装置中齿轮和齿条板的仰视图。

图中:1-托板;2-传动箱;3-驱动电机;4-第一锥齿轮;5-第二锥齿轮;6-从动轴;7-同步带;8-转轴;9-支撑架;10-滚轮;11-传动带;12-半圆锥齿盘;13-第三锥齿轮;14-驱动轴;15-链条;16-双向丝杆;17-套环;18-移动板;19-纵轴;20-齿轮;21-齿条板;22-搅拌叶;23-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自走式消化池全方位搅拌装置,包括托板1、从动轴6、滚轮10、驱动轴14、套环17和搅拌叶22;所述托板1上方中央固定有传动箱2,传动箱2上方中央通过法兰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3,驱动电机3导线连接电源和开关,驱动电机3下部输出端转动连接输出轴,输出轴穿过传动箱2并与之轴承连接,按动开关使得驱动电机3通电工作带动输出轴转动;所述输出轴上部固定第一锥齿轮4,第一锥齿轮4啮合第二锥齿轮5,第二锥齿轮5固定在从动轴6上,从动轴6穿过传动箱2侧壁并与之轴承连接,且在从动轴6靠近第二锥齿轮5一侧套接吊杆下部,吊杆上端固定在传动箱3顶壁上,转动的输出轴通过第一锥齿轮4和第二锥齿轮5带动从动轴6转动;所述托板1下方前后部均设置有转轴8,转轴8通过支撑架9转动连接在托板1下方,前后部的转轴8之间通过传动带11连接,从动轴6与前部的转轴8之间通过同步带7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托板1上开设有供同步带7穿过的通孔,转动的从动轴6通过同步带7带动前部的转轴8转动,前部的转轴8利用传动带11带动后部的转轴8跟随转动;所述转轴8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滚轮10,前后部的支撑架9之间通过横梁23固定连接,通过驱动电机3工作带动转轴8转动从而驱动装置前后移动。

所述输出轴下端固定连接半圆锥齿盘12,半圆锥齿盘12一半有齿一半无齿,半圆锥齿盘12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三锥齿轮13,第三锥齿轮13啮合半圆锥齿盘12有齿部分,第三锥齿轮13固定在驱动轴14上,驱动轴14轴承连接在托板1的上方,转动的输出轴带动半圆锥齿盘12转动进而带动两侧的第三锥齿轮13往复转动,两侧的第三锥齿轮13带动驱动轴14往复正反转,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半圆锥齿盘12的尺寸远大于第三锥齿轮13的尺寸,故半圆锥齿盘12会带动驱动轴14正转较长时间后再驱动其反转;所述托板1下方轴承连接有双向丝杆16,双向丝杆16两侧的螺纹旋向相反,双向丝杆16两侧和驱动轴14两侧均固定有链轮,同侧的双向丝杆16和驱动轴14上的链轮之间通过链条15连接,双向丝杆16上对称设置有套环17,套环17与双向丝杆16螺纹连接,套环17下部固定连接移动板18,往复正反转的驱动轴14带动双向丝杆16跟随往复正反转,双向丝杆16带动两侧的套环17和移动板18往复移动,两侧的移动板18时而相向而行时而相背而行,如此往复。

所述移动板18下表面通过轴承连接纵轴19上端,纵轴19上轴向等距固定多个搅拌叶22,纵轴19上部固定连接有齿轮20,齿轮20啮合齿条板21,齿条板21固定在托板1下方,往复移动的移动板18带动纵轴19跟随移动,纵轴19带动齿轮20在齿条板21的作用下一边移动一边转动,从而带动搅拌叶22一边横向走动一边转动,配合滚轮10带动整个装置的纵向前移,实现对消化池内部的全方位无死角搅拌功能。

实施例2

为了进一步对上述自走式消化池全方位搅拌装置进行解释说明,本申请提供又一实施例,该实施例中的自走式消化池全方位搅拌装置具有如下技术特征:所述滚轮10嵌合在导向板上,导向板内侧设置有凸条,导向板四角均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将导向板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消化池的两侧,对滚轮10以及整个装置起到导向的作用,防止移动轨迹发生偏移。

根据上述实施例的具体描述,易知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按动开关使得驱动电机3通电工作带动输出轴转动,转动的输出轴通过第一锥齿轮4和第二锥齿轮5带动从动轴6转动,转动的从动轴6通过同步带7带动前部的转轴8转动,前部的转轴8利用传动带11带动后部的转轴8跟随转动,通过驱动电机3工作带动转轴8转动从而驱动装置前后移动,转动的输出轴带动半圆锥齿盘12转动进而带动两侧的第三锥齿轮13往复转动,两侧的第三锥齿轮13带动驱动轴14往复正反转,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半圆锥齿盘12的尺寸远大于第三锥齿轮13的尺寸,故半圆锥齿盘12会带动驱动轴14正转较长时间后再驱动其反转,往复正反转的驱动轴14带动双向丝杆16跟随往复正反转,双向丝杆16带动两侧的套环17和移动板18往复移动,两侧的移动板18时而相向而行时而相背而行,如此往复,往复移动的移动板18带动纵轴19跟随移动,纵轴19带动齿轮20在齿条板21的作用下一边移动一边转动,从而带动搅拌叶22一边横向走动一边转动,配合滚轮10带动整个装置的纵向前移,实现对消化池内部的全方位无死角搅拌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链轮和双向丝杆以及齿条板为现有技术的应用,通过半圆锥齿盘转动带动两侧的第三锥齿轮驱动驱动轴往复正反转从而带动双向丝杆的往复正反转达到纵轴的往复左右移动功能,配合不断前行的滚轮实现对消化池内的物质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搅拌功能为本申请的创新点,其有效解决了现有的消化池搅拌器不带有全池无死角搅拌的问题。

以上仅就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但凡在本实用新型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