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磨液压油生产用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77641发布日期:2019-08-31 02:08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磨液压油生产用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压油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磨液压油生产用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液压油就是利用液体压力能的液压系统使用的液压介质,在液压系统中起着能量传递、抗磨、系统润滑、防腐、防锈、冷却等作用。对于液压油来说,首先应满足液压装置在工作温度下与启动温度下对液体粘度的要求,由于润滑油的粘度变化直接与液压动作、传递效率和传递精度有关,还要求油的粘温性能和剪切安定性应满足不同用途所提出的各种需求。液压油的种类繁多,分类方法各异,长期以来,习惯以用途进行分类,也有根据油品类型、化学组分或可燃性分类的。这些分类方法只反映了油品的挣注,但缺乏系统性,也难以了解油品间的相互关系和发展。

但是现有的清洁装置还存在着固定油桶不牢固,不方便输送油桶和油桶外表面的灰尘不方便清理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抗磨液压油生产用清洁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磨液压油生产用清洁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清洁装置固定油桶不牢固,不方便输送油桶和油桶外表面的灰尘不方便清理的问题。一种抗磨液压油生产用清洁装置,包括底座,可调节固定板结构,可旋转清洁刷结构,可抽拉输送板结构,开关,支撑脚,防滑座,L型连接杆,调节螺栓,套管,侧杆,挂钩,收纳盒,盒口和缓冲层,所述的可调节固定板结构下部连接在底座的上部;所述的可旋转清洁刷结构上部连接在L型连接杆的左侧下部;所述的可抽拉输送板结构下部连接在底座的上部;所述的开关螺栓连接在底座的前部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支撑脚上部分别螺栓连接在底座的底部四角位置;所述的防滑座上部中间位置螺栓连接在支撑脚的下部;所述的L型连接杆右侧螺栓连接在套管的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套管套接在侧杆的外壁上侧;所述的套管和侧杆的连接处通过调节螺栓固定;所述的挂钩左侧螺栓连接在侧杆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收纳盒左侧螺栓连接在侧杆的右侧下部;所述的盒口开设在收纳盒的前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缓冲层下部胶接在收纳盒的内部下侧;所述的可调节固定板结构包括连接座,连接杆,磁铁,弧形固定板,防滑层和连接块,所述的连接杆上部螺栓连接在连接座的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磁铁左侧螺栓连接在左侧设置的弧形固定板的右侧;所述的磁铁右侧吸附在右侧设置的弧形固定板的左侧;所述的防滑层胶接在弧形固定板的外壁中间位置;所述的弧形固定板外侧分别螺栓连接在连接块的内侧;所述的连接块外侧分别轴接在连接座的内侧前后两端。

优选的,所述的防滑座具体采用橡胶座。

优选的,所述的缓冲层具体采用塑胶层。

优选的,所述的连接杆下部分别螺栓连接在底座的上部左右两侧。

优选的,所述的弧形固定板具体采用弧形铁板。

优选的,所述的可旋转清洁刷结构包括电机,安装座,转筒,防撞垫,海绵块和刷毛,所述的电机下部输出轴螺栓连接在安装座的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安装座下部中间位置螺栓连接在转筒的上部;所述的防撞垫上部螺栓连接在安装座的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海绵块外侧分别胶接在转筒的内部左右两侧;所述的刷毛外侧分别从上到下胶接在海绵块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的电机上部中间位置螺栓连接在L型连接杆的左侧下端。

优选的,所述的可抽拉输送板结构包括放置座,竖板,滑槽,滑块,输送板和拉环,所述的竖板下部分别螺栓连接在放置座的上部左右两侧;所述的滑槽分别开设在滑槽的内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滑块外侧分别活动卡接在滑槽的内侧;所述的输送板左右两侧中间位置分别螺栓连接在滑块的内侧;所述的拉环螺栓连接在输送板的前部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放置座下部螺栓连接在底座的上部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防滑层具体采用橡胶层。

优选的,所述的开关具体采用型号为6F的塑料自锁开关。

优选的,所述的电机具体采用型号为WS-5882GW的电机。

优选的,所述的防撞垫具体采用硅胶垫。

优选的,所述的电机和开关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连接座,连接杆,磁铁,弧形固定板,防滑层和连接块的设置,有利于固定油桶,防止在清洁油桶时油桶发生脱落。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放置座,竖板,滑槽,滑块,输送板和拉环的设置,有利于输送油桶,提高工作效率。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电机,安装座,转筒,防撞垫,海绵块和刷毛的设置,有利于清理油桶外表面的油渍和灰尘。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收纳盒和盒口的设置,有利于存放维修工具等物品。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挂钩的设置,有利于悬挂毛巾等物品。

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缓冲层的设置,有利于防止收纳盒内的物品发生损坏。

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调节螺栓,套管和侧杆的设置,有利于调节L型连接杆的高度。

8.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支撑脚和防滑座的设置,有利于增加该装置的底部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固定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旋转清洁刷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抽拉输送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底座;2、可调节固定板结构;21、连接座;22、连接杆;23、磁铁;24、弧形固定板;25、防滑层;26、连接块;3、可旋转清洁刷结构;31、电机;32、安装座;33、转筒;34、防撞垫;35、海绵块;36、刷毛;4、可抽拉输送板结构;41、放置座;42、竖板;43、滑槽;44、滑块;45、输送板;46、拉环;5、开关;6、支撑脚;7、防滑座;8、L型连接杆;9、调节螺栓;10、套管;11、侧杆;12、挂钩;13、收纳盒;14、盒口;15、缓冲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磨液压油生产用清洁装置,包括底座1,可调节固定板结构2,可旋转清洁刷结构3,可抽拉输送板结构4,开关5,支撑脚6,防滑座7,L型连接杆8,调节螺栓9,套管10,侧杆11,挂钩12,收纳盒13,盒口14和缓冲层15,所述的可调节固定板结构2下部连接在底座1的上部;所述的可旋转清洁刷结构3上部连接在L型连接杆8的左侧下部;所述的可抽拉输送板结构4下部连接在底座1的上部;所述的开关5螺栓连接在底座1的前部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支撑脚6上部分别螺栓连接在底座1的底部四角位置;所述的防滑座7上部中间位置螺栓连接在支撑脚6的下部;所述的L型连接杆8右侧螺栓连接在套管10的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套管10套接在侧杆11的外壁上侧;所述的套管10和侧杆11的连接处通过调节螺栓9固定;所述的挂钩12左侧螺栓连接在侧杆11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收纳盒13左侧螺栓连接在侧杆11的右侧下部;所述的盒口14开设在收纳盒13的前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缓冲层15下部胶接在收纳盒13的内部下侧;所述的可调节固定板结构2包括连接座21,连接杆22,磁铁23,弧形固定板24,防滑层25和连接块26,所述的连接杆22上部螺栓连接在连接座21的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磁铁23左侧螺栓连接在左侧设置的弧形固定板24的右侧;所述的磁铁23右侧吸附在右侧设置的弧形固定板24的左侧;所述的防滑层25胶接在弧形固定板24的外壁中间位置;所述的弧形固定板24外侧分别螺栓连接在连接块26的内侧;所述的连接块26外侧分别轴接在连接座21的内侧前后两端。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防滑座7具体采用橡胶座。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缓冲层15具体采用塑胶层。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连接杆22下部分别螺栓连接在底座1的上部左右两侧。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弧形固定板24具体采用弧形铁板。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可旋转清洁刷结构3包括电机31,安装座32,转筒33,防撞垫34,海绵块35和刷毛36,所述的电机31下部输出轴螺栓连接在安装座32的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安装座32下部中间位置螺栓连接在转筒33的上部;所述的防撞垫34上部螺栓连接在安装座32的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海绵块35外侧分别胶接在转筒33的内部左右两侧;所述的刷毛36外侧分别从上到下胶接在海绵块35的内侧。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电机31上部中间位置螺栓连接在L型连接杆8的左侧下端。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可抽拉输送板结构4包括放置座41,竖板42,滑槽43,滑块44,输送板45和拉环46,所述的竖板42下部分别螺栓连接在放置座41的上部左右两侧;所述的滑槽43分别开设在滑槽43的内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滑块44外侧分别活动卡接在滑槽43的内侧;所述的输送板45左右两侧中间位置分别螺栓连接在滑块44的内侧;所述的拉环46螺栓连接在输送板45的前部中间位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放置座41下部螺栓连接在底座1的上部中间位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防滑层25具体采用橡胶层。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开关5具体采用型号为6F的塑料自锁开关。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电机31具体采用型号为WS-5882GW的电机。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防撞垫34具体采用硅胶垫。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电机31和开关5电性连接。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打开弧形固定板24,手握拉环46,拉出输送板45,将油桶放在输送板45的上部后,把输送板45推回原位;通过利用磁铁23的吸附,将弧形固定板24连接固定,弧形固定板24可以夹紧固定油桶;通过松动调节螺栓9,调节套管10的高度,直到转筒33套住油桶后,打开开关5启动电机31,电机31的输出轴带动转筒33旋转,转筒33内的海绵块35和刷毛36对油桶进行清洁,清洁完毕后关闭开关5,将套管10升高,取出油桶。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