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实验用的小模块溢油应急浮油吸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45198发布日期:2019-06-11 21:39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浮游吸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实验用的小模块溢油应急浮油吸附装置。



背景技术:

在实验室做液体实验时,在操作时,各类容器难免有密封不严的状况,在操作时容易溢出油状液体。

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小模块溢油浮于水面上时,影响实验数据结果,在其他环境条件下,也会有小模块溢油需要临时清理,较少溢油采用溢油回收器回收效果差,启动成本较高,且小模块溢油波动幅度大,祛除较难。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基于实验用的小模块溢油应急浮油吸附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实验用的小模块溢油应急浮油吸附装置,以解决小模块溢油浮于水面上时,影响实验数据结果,在其他环境条件下,也会有小模块溢油需要临时清理,较少溢油采用溢油回收器回收效果差,启动成本较高,且小模块溢油波动幅度大,祛除较难的问题。

本发明基于实验用的小模块溢油应急浮油吸附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基于实验用的小模块溢油应急浮油吸附装置,包括沉筒,集油腔,导线夹,浮块,进油口,手柄,栓环,环槽,海绵,漏水孔,环形扣,穿槽,浮槽,限制网,气囊,气管,按压囊和操作杆;所述沉筒为圆筒形结构,上方为开口端,内部从上向下开设的空腔为集油腔;所述导线夹为半环状结构,三处熔接于集油腔内右壁上,另有三处熔接于操作杆上;所述环槽为环形槽,设于浮块底侧面上,向外伸出,上方开口;所述环形扣为圆环形,设于集油腔内底部圆心处,为圆环形,内部设有环形槽;所述限制网为勺状半球网,焊接于环形板上,环形板左右两端各伸出一块矩形条,矩形条厚度与环形扣内环形槽槽宽相同,宽度相同,连接于环形扣上;所述气管穿行于导线夹内,对气管形成限位和导向,沿集油腔一直连接到操作杆上;所述按压囊连接于气管最顶端,且在操作杆手持处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浮块设于沉筒顶部,为圆环形,浮力大,可漂浮于水面。

进一步的,所述进油口成环形分布上设于浮块的圆周面上底端。

进一步的,所述海绵呈环状扣放于环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漏水孔共有三圈,成环形分布设于环槽底侧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穿槽共有两处,开设于环形扣顶侧面左右两端,直通环形槽,所述浮槽共有两处,开设于环形扣环形槽内的前后两端。

进一步的,所述气囊为硅胶囊,放置于限制网内,上端连接于气管上。

进一步的,所述操作杆最底部为圆环,顶部为矩形框结构,便于手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限制网的设置,有利于安装在环形扣上,并对气囊进行位置的限制,使其仅能在限制网与环形扣之间,并在气囊充气后,产生浮力作用于限制网上,带动整个本发明向上运动。

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能够对小模块的浮油进行有效吸附,吸附性较强,操作性强,吸附可控性高,吸附后同时可浮油进行收集,提高吸附浮油的的油量,提起时液面晃动而出的少量浮油仍受吸附,防止溢出,且能够多次反复使用,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半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限制网主视图。

图5是本发明限制网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环形扣主视图。

图7是本发明环形扣仰视图。

图8是本发明操作杆俯视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沉筒,101-集油腔,102-导线夹,2-浮块,201-进油口,202-手柄,203-栓环,3-环槽,301-海绵,302-漏水孔,4-环形扣,401-穿槽,402-浮槽,5-限制网,6-气囊,7-气管,8-按压囊,9-操作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8所示:一种基于实验用的小模块溢油应急浮油吸附装置,包括沉筒1,集油腔101,导线夹102,浮块2,进油口201,手柄202,栓环203,环槽3,海绵301,漏水孔302,环形扣4,穿槽401,浮槽402,限制网5,气囊6,气管7,按压囊8和操作杆9;所述沉筒1为圆筒形结构,上方为开口端,内部从上向下开设的空腔为集油腔101;所述导线夹102为半环状结构,三处熔接于集油腔101内右壁上,另有三处熔接于操作杆9上;所述环槽3为环形槽,设于浮块2底侧面上,向外伸出,上方开口;所述环形扣4为圆环形,设于集油腔101内底部圆心处,为圆环形,内部设有环形槽;所述限制网5为勺状半球网,焊接于环形板上,环形板左右两端各伸出一块矩形条,矩形条厚度与环形扣4内环形槽槽宽相同,宽度相同,连接于环形扣4上;所述气管7穿行于导线夹102内,对气管7形成限位和导向,沿集油腔101一直连接到操作杆9上;所述按压囊8连接于气管7最顶端,且在操作杆9手持处下方。

其中,浮块2设于沉筒1顶部,为圆环形,浮力大,可漂浮于水面,为本发明提供基本浮力,与沉筒1以及其内的其他零部件的重力相平衡,使浮块2底侧面与水平面处于同一平面上。

其中,进油口201成环形分布上设于浮块2的圆周面上底端,进油口201作为浮油的通道,浮油通过进油口201可进入到集油腔101内。

其中,海绵301呈环状扣放于环槽3内,本发明提起时对晃出的油进行吸附。

其中,漏水孔302共有三圈,成环形分布设于环槽3底侧面上,本发明提起时水通过漏水孔302漏出,增加浮油吸附量。

其中,穿槽401共有两处,开设于环形扣4顶侧面左右两端,直通环形槽,所述浮槽402共有两处,开设于环形扣4环形槽内的前后两端,便于限制网5通过穿槽401插入到环形扣4上,并在气囊6产生浮力时,向上卡在浮槽402上。

其中,气囊6为硅胶囊,放置于限制网5内,上端连接于气管7上,通过按压囊8可对气囊6进行充气和放气,从而调节本发明的浮力。

其中,操作杆9最底部为圆环,顶部为矩形框结构,便于手持,用于操作沉筒1的位置,有目的的移动到浮油周围,节省吸附浮油的时间。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发明中,限制网5通过穿槽401插入环形扣4内后,旋转90度至浮槽402处,便于在浮力作用下对限制网5的卡放,操作时手持操作杆9顶部的矩形框处,通过末端连接的栓环203移动本发明到浮油处,在对气囊6内充气,调节浮力,时本发明在浮力作用下环槽3和沉筒1位于水面以下,浮块2及以上位于水面以上,浮油高于水面,可直接通过进油口201进入到集油腔101内,在集油腔101内油量增加时,浮力增大,进油口201上升,高于油面不再吸油,通过按压囊8放气,减少本发明的浮力,使其下降,继续对浮油进行吸附,单次吸附浮油后,提起本发明,水面波动时,集油腔101内的浮油可能会溢出,本发明上升过程中,环槽3内的水在重力下通过漏水孔302流出,而波动出的浮油则被环槽3内的海绵301所吸附,提高吸油的效率,操作简单可靠,可重复使用,成本低。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