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活污水收集和生物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76883发布日期:2019-04-20 06:11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活污水收集和生物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活污水收集和生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即将污水达到某一水体排放标准而进行水质物理、化学、生物处理的净化过程,按分类通常为生活污水处理及生产污水处理。生活污水处理需通过水体收集装置对污水进行预储存,然后进行一系列的净化处理工序,如沉淀浓缩、过滤处理、生化处理等工序,每道处理工序通常需单独设立处理装置,通过多个传输管道连接起来,这种方式能过保障发生有效的净化过程,但是如过滤、沉淀等污水预处理过程都为物理方式,或者简单的生物净化前处理,这些预处理过程还设立独立装置,易造成污水处理系统的产能浪费,传统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建设需要因地制宜,存在占用面积大、投入成本高、管理复杂、水质效果不佳等问题,基于此,本发明人通过多年的研究,制造了生活污水处理集成设备,将各污水处理环节所使用的工程设备转换为一系列立体式空间分布可便于移动安装的个体设备,不需要如传统治理工艺般需改造建设,而独立的生活污水收集生物处理集成装置是污水处理集成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活污水收集和生物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次发明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生活污水收集和生物处理装置,包括罐主体,所述罐主体由桶身和前封头、后封头封闭连接构成,所述前封头顶端的上部及侧部均连接有一进水管,所述后封头的上部一侧设置有排水管,所述罐主体在进水管的下方设置有限流板,所述限流板在靠近罐主体内侧的一端形成有限位槽,所述桶身内腔的顶端前部连接有第一导流隔板,所述限位槽上连接有格栅网,所述格栅网的另一端与第一导流隔板的上部连接,所述桶身内腔的在第一导流隔板的后侧依次等距间隔分布连接有第二导流隔板、第三导流隔板、第四导流隔板,所述第二导流隔板、第四导流隔板均连接在桶身内腔底部,所述第三导流隔板连接在桶身内腔的顶部,所述第三导流隔板与第四导流隔板之间架设连接有生物处理装置,所述桶身在第四导流隔板的后侧底部连接有排水泵。

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导流隔板、第二导流隔板、第三导流隔板、第四导流隔板的边端延伸连接至桶身的内腔壁面上。

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前封头与第二导流隔板之间形成的空间为预处理区,所述第二导流隔板与第三导流隔板之间形成的空间为水体缓存区,所述生物处理装置与第三导流隔板、第四导流隔板之间共同形成的空间为生物处理区,所述第四导流隔板与后封头之间形成的空间为提升区。

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导流隔板、第二导流隔板、第三导流隔板、第四导流隔板的高度均为桶身直径的四分之三。

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生物处理装置中设置有多层平行于水平面竖直等距排布的生物膜,用于对水体中有机物的初步降解,所述生物膜具有单向网孔,孔径较大的一侧面向下方。

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限流板的底端水平面高于第二导流隔板的顶端水平面。

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桶身在格栅网、生物处理区、提升区的上方均开设有人孔,所述桶身在预处理区、水体缓存区、生物处理区的上方均开设有排污通道。

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排水泵的出水口通过通水管道与排水管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传统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建设需要因地制宜,存在占用面积大、投入成本高、管理复杂、水质效果不佳等问题,基于此,将各污水处理环节所使用的工程设备转换为一系列立体式空间分布可便于移动安装的个体设备,不需要如传统治理工艺般需改造建设,而独立的生活污水收集和生物处理装置是污水处理集成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水体预处理效果好的特点。

通过使用本发明对生活污水进行收集及生物预处理,给排水系统中的生活污水引入进水管,流经限流板、格栅网、第一导流隔板至预处理区中,格栅网起到截留漂浮物的作用,生活污水在预处理区逐步堆积的同时发生初步悬浮物沉淀分离,水质较轻的水体上升至上层,沉淀物及水质重的水体则沉降至桶身底部,上层水体从第二导流隔板顶部溢出至水体缓存区积累,积累的水体水位逐渐上升至生物处理区,生物处理装置中的生物膜对水体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水体通过生物膜上升至生物处理装置上方,从第四导流隔板溢出至提升区,水体有排水泵吸入传输至排水管进入下一步污水处理装置中,而生物处理区中降解物无法通过生物膜,沉降至水体缓存区、生物处理区的底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限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桶身;2、前封头;3、后封头;4、进水管;5、排水管;6、限流板;7、限位槽;8、第一导流隔板;9、格栅网;10、第二导流隔板;11、第三导流隔板;12、第四导流隔板;13、生物处理装置;14、排水泵;15、预处理区;16、水体缓存区;17、生物处理区;18、提升区;19、人孔;20、排污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2,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生活污水收集和生物处理装置,包括罐主体,罐主体由桶身1和前封头2、后封头3封闭连接构成,前封头2顶端的上部及侧部均连接有进水管4,进水管4与给排水系统的排污管连通,后封头3的上部一侧设置有排水管5,排水管5与下一步污水处理工序的处理装置连通,罐主体在进水管4的下方设置有限流板6,限流板6在靠近罐主体内侧的一端形成有限位槽7,桶身1内腔的顶端前部连接有第一导流隔板8,限位槽7上连接有格栅网9,格栅网9的另一端与第一导流隔板8的上部连接,格栅网9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45°,限流板6用于对进水管4出来的污水进行限位,污水仅能通过格栅网9进入罐主体内,使污水中的部分悬浮物截留在格栅网9与限位板6之间的空间,桶身1内腔的在第一导流隔板8的后侧依次等距间隔分布连接有第二导流隔板10、第三导流隔板11、第四导流隔板12,第二导流隔板10、第四导流隔板12均连接在桶身1内腔底部,第三导流隔板11连接在桶身1内腔的顶部,第三导流隔板11与第四导流隔板12之间架设连接有生物处理装置13,桶身1在第四导流隔板12的后侧底部连接有排水泵14。

第一导流隔板8、第二导流隔板10、第三导流隔板11、第四导流隔板12的边端延伸连接至桶身1的内腔壁面上,对待处理的水体起限位引流的作用;前封头2与第二导流隔板10之间形成的空间为预处理区15,第二导流隔板10与第三导流隔板11之间形成的空间为水体缓存区16,生物处理装置13与第三导流隔板11、第四导流隔板12之间共同形成的空间为生物处理区17,第四导流隔板12与后封头3之间形成的空间为提升区18;第一导流隔板8、第二导流隔板10、第三导流隔板11、第四导流隔板12的高度均为桶身1直径的四分之三;生物处理装置13中设置有多层平行于水平面竖直等距排布的生物膜,用于对水体中有机物的初步降解,生物膜具有单向网孔,孔径大的一侧面向下方;限流板6的底端水平面高于第二导流隔板10的顶端水平面;桶身1在格栅网9、生物处理区17、提升区18的上方均开设有人孔19,便于工作人员检修及清洁,桶身1在预处理区15、水体缓存区16、生物处理区17的上方均开设有排污通道20,用于抽污设备抽取桶身1内沉淀物;排水泵14的出水口通过通水管道与排水管5连接。

工作原理:给排水系统中的生活污水引入进水管4,流经限流板6、格栅网9、第一导流隔板8至预处理区15中,生活污水在预处理区15逐步堆积的同时发生初步悬浮物沉淀分离,水质较轻的水体上升至上层,沉淀物及水质重的水体则沉降至桶身1底部,上层水体从第二导流隔板10顶部溢出至水体缓存区16积累,积累的水体水位逐渐上升至生物处理区17,生物处理装置13中的生物膜对水体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水体通过生物膜上升至生物处理装置13上方,从第四导流隔板12溢出至提升区18,水体由排水泵14吸入传输至排水管5进入下一步污水处理的装置中,而生物处理区17中降解物无法通过生物膜,沉降至水体缓存区16、生物处理区17的底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