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将洗车废水循环再利用的洗车水供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09638发布日期:2019-08-10 00:52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将洗车废水循环再利用的洗车水供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清洗技术领域,尤其指一种能将洗车废水循环再利用的洗车水供水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一种申请号为201610520810.9名称为《一种利用循环处理废水、污水自助洗车系统》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利用循环处理废水、污水自助洗车系统,包括污水处理单元、净水制取单元、自助洗车单元和智能控制单元,该发明采用模块化智能共享控制系统,由纯净水制取单元、污水处理单元、自助洗车单元和智能控制单元组成一体化系统,极大地降低了此类机器设备的制造成本,缩减了空间占用,方便使用维护;该发明完整地实现了节水节能、环保健康的要求,充分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然而,该系统缺少分离、回收、再利用固体清洗料的结构,无法利用固体清洗料处理污水。而且,该系统与其它现有技术一样,都是在整个洗车过程中无区别地使用经过高度净化的中水,pp滤芯等净化材料的消耗量很大,反向冲洗或物料更新较为频繁,不仅成本高、设备维护难度大,也无实际必要性,却严重削弱了此项水处理技术在现实使用中的经济适用性。因此,该系统的结构还需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将洗车废水循环再利用的洗车水供水装置,本装置具有设备构成简单、投资少、维护容易,适用于固体清洗料的回收和添加,且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能将洗车废水循环再利用的洗车水供水装置,包括有废水收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洗车水供水装置还包括除泥砂部、中水罐、清水罐、洗车供水管、能收集固体清洗料并向洗车供水管加入固体清洗料的处理部以及电器控制部,所述废水收集池通过管道与除泥砂部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除泥砂部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处理部的上部入口相连通,所述处理部的上部出口与中水罐的内腔相连通,中水罐中的中水通过管道与洗车供水管相连通,位于处理部下部的固料出口与洗车供水管相连通,在所述处理部中设置有能将固体清洗料经固料出口送入至洗车供水管中的输送机构,所述清水罐通过管道经阀门与洗车供水管相连接,所述电器控制部通过线路与输送机构、阀门以及洗车供水管的开闭阀相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处理部包括能储存固体清洗料的物料罐,能将固体清洗料输送至固料出口的搅拌器以及能过滤固体清洗料的过滤机构,所述搅拌器的搅拌杆穿置在物料罐的内腔中,所述搅拌杆的下端位于固料出口中,所述搅拌器即为输送机构,所述处理进口位于物料罐的罐体上部,所述上部出口位于物料罐的罐体顶部,所述过滤机构设置在上部出口对应的罐体上,过滤分离固体清洗料后的废水经过滤机构的内腔与上部出口相连通并能通过管道送往中水罐的内腔。

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滤机构是能通过废水并阻拦固体清洗料通过的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围成笼体结构,所述过滤网的顶部固定在物料罐的内壁顶面上。

进一步改进,所述固体清洗料为植物颗粒,颗粒的大小不大于洗车供水管的喷嘴等效孔径的0.9倍而不小于100微米;或,所述固体清洗料为活性炭粉末或非金属矿物的颗粒物,所述非金属矿物的颗粒为:滑石粉、石墨粉或海泡石粉末,颗粒的大小不大于喷嘴等效孔径的0.85倍而不小于100微米;或,所述固体清洗料为弹性高分子材料或其制品的粉末,或者是带有封闭气孔结构的弹性颗粒,颗粒的大小不大于喷嘴等效孔径的1.5倍而不小于100微米;或,所述固体清洗料是一种开孔骨架结构颗粒,所述开孔骨架结构颗粒为:开孔的塑料泡沫颗粒或海绵颗粒,颗粒的大小不大于喷嘴等效孔径的2.5倍而不小于100微米;或,所述固体清洗料为布片颗粒,颗粒的大小不大于喷嘴等效孔径的2.5倍而不小于100微米;或,所述固体清洗料是一种纤维,所述纤维为植物纤维、化学纤维或其它人造纤维,纤维的长度不大于喷嘴等效孔径的4.5倍而不小于100微米;或,所述固体清洗料为上述多种材质混合、加工而成的改性材料,其颗粒的大小不大于喷嘴等效孔径的4.5倍而不小于100微米。

作为改进,所述除泥砂部是能离心沉降水中泥砂的旋流器,所述旋流器呈上部直径大下部直径小的锥体结构,所述进水口位于旋流器的侧壁上,泥砂出口位于旋流器的底部,含固体清洗料废水的出水口位于旋流器的顶部。

作为改进,所述中水罐与清水罐之间设置有深度水处理装置,所述深度水处理装置将中水罐的中水经过深度处理后送入清水罐中;所述深度水处理装置结构为:所述深度水处理装置包括串联设置的ro反渗透器和edi过滤器,所述中水罐的中水出口通过第一输送泵与ro反渗透器的反渗透器进口相连通,所述ro反渗透器的反渗透器出口通过第二输送泵与edi过滤器的过滤器进口相连通,在ro反渗透器和edi过滤器中分别设置有废水排出口,所述edi过滤器的过滤器出口经管道与清水罐相连通。

作为改进,本洗车水供水装置还包括有除油器,所述除油器包括能在静置中使废水中油水上下分层的除油罐体以及设置在除油罐体上的进水管与出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穿过除油罐体的除油进口伸入至除油罐体的内腔中下部,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与处理部的上部出口相连通,所述出水管的一端与除油罐体的内腔相连通,且出水管与除油罐体内腔的连接端高于进水管的出水口,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与中水罐的内腔相连通,在所述除油罐体的顶部还设置有能排出分层废水中上层漂浮油污的排油口。

进一步改进,在处理部与除油器之间的管道上还设置有气液混合泵,所述气液混合泵的吸液口与所述处理部的上部出口通过管道相连通,所述气液混合泵的出口通过管道与除油器的进水管相连通。

进一步改进,所述洗车水供水装置的洗车方法步骤为:

一、先用中水进行高压冲洗:打开洗车供水管的开闭阀,由中水罐及处理部向洗车供水管输送含固体清洗料的清洗水,经设置在洗车供水管上的增压泵加压后由喷嘴射出而破坏车辆表面的污垢层;

二、再用清水进行中低压漂洗:高压冲洗结束后,关闭中水罐、处理部与洗车供水管的开闭阀,开启清水罐向洗车供水管的阀门,清水通过喷嘴喷洒到车辆表面,去除车身上残留的污垢、固体清洗料和污水;

三、冲刷汽车后的含固体清洗料的废水由废水收集池进行收集,然后由污水泵抽吸并输送至除泥砂部中分离废水中的污泥,分离污泥后的废水经过管道进入处理部的物料罐中;物料罐过滤分离固体清洗料后溢出的废水进入除油器中,除油器对废水进行油水分离,分离后的油污从排油口溢出并收集,分离油污后的废水进入中水罐中;

四、废水中的固体清洗料截留在处理部的下部,由处理部中的输送机构经处理部的固料出口送入洗车供水管中,通过步骤一实现固体清洗料的循环使用;

其中,所述的清水罐由外接清水源供水,或,所述的清水罐由中水罐的中水经过深度水处理装置处理后供水;步骤一中的中水可以是中水罐直接供水,或中水罐的中水通过深度水处理装置后以清水供水。

进一步改进,所述深度水处理装置包括串联设置的ro反渗透器和edi过滤器,所述中水罐的中水出口通过第一输送泵与ro反渗透器的反渗透器进口相连通,所述ro反渗透器的反渗透器出口通过第二输送泵与edi过滤器的过滤器进口相连通,在ro反渗透器和edi过滤器中分别设置有废水排出口,所述edi过滤器的过滤器出口经管道与清水罐相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含固体清洗料的清洗水清洗车辆,能有效清除汽车表面附着的污染物,汽车清洗效果好;清洗后的废水以及固体清洗料能通过本洗车水供水装置回收、处理、再利用,实用性强,实现清洗水与固体清洗料的循环利用,节约资源,降低清洗车辆的清洗成本;合理分配用水,通过两段式清洗车辆,先用处理后的中水罐中的水进行初级清洗,降低了中水水质要求和处理技术复杂程度,再用清水进行第二次清洗,清水用量大为降低,节水效果显著;本洗车水供水装置的自动化程度高,集成、实施、建设和维护成本都比较低,有力地解决了洗车行业就地处理和循环使用水资源的现实需求,非常利于实现市场化的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处理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能将洗车废水循环再利用的洗车水供水装置,包括有废水收集池1,除泥砂部、中水罐6、清水罐7、洗车供水管23、能收集固体清洗料并向洗车供水管23加入固体清洗料的处理部以及电器控制部,废水收集池1通过管道与除泥砂部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除泥砂部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处理部的上部入口相连通,所述处理部的上部出口与中水罐6的内腔相连通,中水罐6中的中水通过管道与洗车供水管23相连通,位于处理部下部的固料出口41与洗车供水管23相连通,在所述处理部中设置有能将固体清洗料经固料出口41送入至洗车供水管23中的输送机构,所述清水罐7通过管道经阀门71与洗车供水管23相连接,所述电器控制部通过线路与输送机构、阀门71以及洗车供水管23的开闭阀231相连接。电器控制部的具体电路结构属于现有技术,故不再详细描述。

处理部包括能储存固体清洗料的物料罐4,能将固体清洗料输送至固料出口41的搅拌器42以及能过滤固体清洗料的过滤机构,所述搅拌器42的搅拌杆421穿置在物料罐4的内腔中,所述搅拌杆421的下端位于固料出口41中,所述搅拌器42即为输送机构,所述处理进口位于物料罐4的罐体上部,所述上部出口位于物料罐4的罐体顶部,所述过滤机构设置在上部出口对应的罐体上,过滤分离固体清洗料后的废水经过滤机构的内腔与上部出口相连通并能通过管道送往中水罐6的内腔。过滤机构是能通过废水并阻拦固体清洗料通过的过滤网43,所述过滤网43围成笼体结构,所述过滤网43的顶部固定在物料罐4的内壁顶面上。搅拌器42包括搅拌电机,搅拌杆421以及设置在搅拌杆421下端的螺旋形叶片,在物料罐4的罐体顶部设置有人工加料开口,在所述人工加料开口上设置有密封盖体44。固体清洗料为植物颗粒,颗粒的大小不大于洗车供水管23的喷嘴等效孔径的0.9倍而不小于100微米;或,所述固体清洗料为活性炭粉末或非金属矿物的颗粒物,所述非金属矿物的颗粒为:滑石粉、石墨粉或海泡石粉末,颗粒的大小不大于喷嘴等效孔径的0.85倍而不小于100微米;或,所述固体清洗料为弹性高分子材料或其制品的粉末,或者是带有封闭气孔结构的弹性颗粒,颗粒的大小不大于喷嘴等效孔径的1.5倍而不小于100微米;或,所述固体清洗料是一种开孔骨架结构颗粒,所述开孔骨架结构颗粒为:开孔的塑料泡沫颗粒或海绵颗粒,颗粒的大小不大于喷嘴等效孔径的2.5倍而不小于100微米;或,所述固体清洗料为布片颗粒,颗粒的大小不大于喷嘴等效孔径的2.5倍而不小于100微米;或,所述固体清洗料是一种纤维,所述纤维为植物纤维、化学纤维或其它人造纤维,纤维的长度不大于喷嘴等效孔径的4.5倍而不小于100微米;或,所述固体清洗料为上述多种材质混合、加工而成的改性材料,其颗粒的大小不大于喷嘴等效孔径的4.5倍而不小于100微米。

除泥砂部是能离心沉降水中泥砂的旋流器3,所述旋流器3呈上部直径大下部直径小的锥体结构,所述进水口位于旋流器3的侧壁上,泥砂出口位于旋流器3的底部,含固体清洗料废水的出水口位于旋流器3的顶部。旋流器3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属于现有技术,故不再详细描述。

中水罐6与清水罐7之间设置有深度水处理装置,所述深度水处理装置将中水罐6的中水经过深度处理后送入清水罐7中;所述深度水处理装置结构为:所述深度水处理装置包括串联设置的ro反渗透器和edi过滤器,所述中水罐6的中水出口通过第一输送泵与ro反渗透器的反渗透器进口相连通,所述ro反渗透器的反渗透器出口通过第二输送泵与edi过滤器的过滤器进口相连通,在ro反渗透器和edi过滤器中分别设置有废水排出口,所述edi过滤器的过滤器出口经管道与清水罐7相连通。ro反渗透器和edi过滤器的具体结构属于现有技术,故不再详细描述。

本洗车水供水装置还包括有除油器,所述除油器包括能在静置中使废水中油水上下分层的除油罐体5以及设置在除油罐体5上的进水管51与出水管52,所述进水管51的一端穿过除油罐体5的除油进口伸入至除油罐体5的内腔中下部,所述进水管51的另一端与处理部的上部出口相连通,所述出水管52的一端与除油罐体5的内腔相连通,且出水管52与除油罐体内腔的连接端高于进水管51的出水口,所述出水管52的另一端与中水罐6的内腔相连通,在所述除油罐体5的顶部还设置有能排出分层废水中上层漂浮油污的排油口53。在处理部与除油器之间的管道上还设置有气液混合泵54,所述气液混合泵54的吸液口与所述处理部的上部出口通过管道相连通,所述气液混合泵54的出口通过管道与除油器的进水管51相连通。

洗车水供水装置的洗车方法步骤为:

一、先用中水进行高压冲洗:打开洗车供水管23的开闭阀231,由中水罐6及处理部向洗车供水管23输送含固体清洗料的清洗水,经设置在洗车供水管23上的增压泵26加压后由喷嘴射出而破坏车辆表面的污垢层;

二、再用清水进行中低压漂洗:高压冲洗结束后,关闭中水罐6、处理部与洗车供水管23的开闭阀231,开启清水罐7向洗车供水管23的阀门71,清水通过喷嘴喷洒到车辆表面,去除车身上残留的污垢、固体清洗料和污水;

三、冲刷汽车后的含固体清洗料的废水由废水收集池1进行收集,然后由污水泵31抽吸并输送至除泥砂部中分离废水中的污泥,分离污泥后的废水经过管道进入处理部的物料罐4中;物料罐4过滤分离固体清洗料后溢出的废水进入除油器中,除油器对废水进行油水分离,分离后的油污从排油口53溢出并收集,分离油污后的废水进入中水罐6中;

四、废水中的固体清洗料截留在处理部的下部,由处理部中的输送机构经处理部的固料出口41送入洗车供水管23中,通过步骤一实现固体清洗料的循环使用;

其中,所述的清水罐7由外接清水源供水,或,所述的清水罐7由中水罐6的中水经过深度水处理装置处理后供水;步骤一中的中水可以是中水罐6直接供水,或中水罐6的中水通过深度水处理装置后以清水供水。深度水处理装置包括串联设置的ro反渗透器和edi过滤器,所述中水罐6的中水出口通过第一输送泵与ro反渗透器的反渗透器进口相连通,所述ro反渗透器的反渗透器出口通过第二输送泵与edi过滤器的过滤器进口相连通,在ro反渗透器和edi过滤器中分别设置有废水排出口,所述edi过滤器的过滤器出口经管道与清水罐7相连通。

另外,所述处理部的固料出口41与洗车供水管23的连接位置在洗车供水管23内的液流进入增压泵26之前。

所述述处理部的物料罐4内各处的横截面为圆形,物料罐4的处理进口为切向设置。所述物料罐4的下部与固料出口41相连的部分为倒锥形结构。所述物料罐4内设有水位开关47,所述水位开关47的感应位置超过物料罐4盛放清水时的最高水位,水位开关47与污水泵31实现电连接,当处理部内的水位上升到报警位置,则电器控制部将关闭污水泵31。

以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使用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简单有效地利用洗车废水的装置和方法,特别是利用水和固体清洗料的混合物作为清洗介质,并能够回收、利用固体清洗料的技术,达到实用、经济地利用洗车废水的目的。

本发明中所称的“固体清洗料”是指用于增进洗车效果而人为添加的细小的固相介质,如:植物粉末、非金属矿物粉末、各类纤维、泡沫颗粒,等等,通常其硬度低于车辆表面的油漆,密度低于车身附着的泥砂,颗粒大小根据清洗需要而设定。相应的清洗工艺中,破坏车辆表面污垢层时所采用的工作介质不是单一的水,而是在水中掺入了固体清洗料后混和而成的一定浓度的固-液混合物。

本实施例中的除泥砂部使用旋流器3,具体为水力旋流器,水力旋流器是常用的工业分级设备,污水从设备上部以一定的初速度,切线方向进入,在设备内腔中回转流动,液流中比重较大的砂砾类固体相物质在离心力及壁面阻力作用下将加速沉降到水力旋流器的底部,而含有细颗粒、低密度固体相的液流则从水力旋流器上部中心位置的出水口溢出。水力旋流器有各种规格,可以去除小至1微米的砂砾,且设备成本低、工作可靠、效率高,适合完成本技术的除砂需求。

本发明采用的气液混合泵54,又称为溶气泵,是一种在进水的同时吸入空气,边吸水边吸气、泵内加压混合,排出溶气水的专用泵,起到气浮除油的工艺目的。具体的,含有大量微小气泡的溶气水进入除油罐体5后,水体中的气泡可小至20微米,因此能有效吸附悬浮在水中的极小粒径的分散油滴,通过增加其浮力,促进油水分离和加速油滴上浮,这比单纯的静置方式实现油水分离的效果更好,效率更高。

如图4所示,处理部的结构的下部是向着固料出口41收缩的倒锥形,便于固体清洗料沉降在搅拌杆421的下部。随着除泥砂部的含有固体清洗料的液流不断由主处理部的上部入口输入,而过滤后的废水输往中水罐6或除油器中,则物料罐4内的固体清洗料即将逐渐增多、变得密实,沉积在物料罐4的下部,并在接近于充满整个物料罐4时,因过滤网43的通过能力下降,而使得处理部内的水位超出物料罐4盛放清水时的最高水位,由此触发水位开关47动作,进而断开污水泵31,停止向处理部输入含有固体清洗料的液流。水位开关47与污水泵31之间可以直接实现电连接,也可以通过电器控制部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等实现连接和集中控制。

在高压冲洗步骤中,需向洗车供水管23中添加固体清洗料,则启动搅拌器42的送料电机,让搅拌杆421旋转,依靠搅拌杆上的螺旋形叶片将固体清洗料送出固料出口41。控制搅拌杆421的转速即可控制固体清洗料的添加速度,结合中水的流量即可控制固体清洗料的浓度。则搅拌停止时,固料出口内密实的固料就基本停止向供水管23输入介质,故其功能客观上就是一个定量的输送泵,开、关可控,只要设计得到就无须另加阀门进行控制。处理部的内腔也可以按照水力旋流器的内部结构,各处的横截面为圆形,处理进口为切向设置,利于形成旋流让固体清洗料快速沉降。

实际操作中,中水的产量和存量通常很充足,所以在实施步骤一的高压冲洗操作时一般不需要再用清水补充中水的缺额,可以关闭清水罐7向洗车供水管23的通道。如有必要,可以将清水罐7与中水罐6连通,使得中水来源不足时,以清水罐7作为固-液混合所需的补充性水源。

除油器内部采用自然静置方式让油污上浮,其结构可以是传统的砖混结构的隔油池,也可以是玻璃钢或不锈钢等材质的油罐结构,还可以辅之以过滤除油、电絮凝等其它各种公知技术。出水管52通常采用倒u型的虹吸管道。

以下就供水装置中可采用的几种复杂情形的管路设计做进一步的实施例说明。

实施例1:清水罐7位于处理部与增压泵26之间

如图1所示,处理部、中水罐5之间不设阀门,它们与增压泵26之间的洗车供水管23上设立开闭阀231,开闭阀231可以是电动球阀,而清水罐7的出口处设立阀门71,阀门71可以是电动球阀。在高压冲洗步骤中,打开开闭阀231,关闭阀门71。在中低压漂洗步骤中,打开阀门71,关闭开闭阀231。图中的箭头是液流在管道内的基本流动方向。

按照上述的“中水冲洗-清水漂洗”的两步洗车法,则上一辆车洗后形成的废水无须处理到环保达标排放的标准,更无须达到自来水同等的洁净度,只需要用经过简单处理的等级较低的中水对车身进行冲洗作业。由于冲洗作业去除污垢需要很高的冲击力,故采用的压力大、消耗量也大,此时用中水代替清水可以起到很好的节水效果。冲洗作业结束后,用清水对车身进行漂洗作业,此时所需的压力不大,流量也可以控制到较低水平,因此大大减少了清水的消耗量。

汽车清洗过程中形成的污水,进入废水收集池1,再由污水泵31抽取,输入到水力旋流器中,以去除泥砂。水力旋流器除砂后的溢流进入处理部。由于处理部的上部设有过滤网43,所以固体清洗料将收集在物料罐4内,而水将经过滤网43渗透后从溢流管排出到中水罐6中。由于洗车过程不断有清水加入,污水浓度低于步骤一中的固-液混合物中的浓度,以往洗车所收集的中水通常足以满足下一次洗车的中水使用量。

实施例2:清水罐7位于处理部与增压泵26之间,有除油器且除油器前安装了气液混合泵54

本发明主要针对车辆外表面的清洗。就常见的轿车而言,洗车水除油却是洗车废水净化、无害化处理的常见要求。不过,车身表面的油污主要来自于行驶过程粘附的交通油膜,其油污量很少,且相当一部分是以乳化状态悬浮于废水中,常规的隔油池方式的油污分离效果不理想。为此,本发明引入了气液混合泵,以类似于曝气的方式提高去油效果和效率。

如图2所示,物料罐4的上部出口与气液混合泵54的进水口相连接。气液混合泵54同时吸入空气,将充分溶解了空气的气液混合物注入中水罐5。分散在水体中的油污将因为粘附了大量微气泡而上浮,从而实现气浮除油的基本过程。

实施例3:处理部位于清水罐7与增压泵26之间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阀门71与开闭阀231可以是集成的同一个阀体,所述阀体为三通阀72,所述三通阀72通过线路与电器控制部相连接。处理部布置在清水罐7与增压泵26之间,则中水罐6、清水罐7通过三通阀72接入洗车供水管23。三通阀72可以选用电动三通球阀。

在清洗操作时,先按步骤一对车辆外部做高压冲洗,以破坏车身附着的污垢层。该阶段水压大,水的消耗量也大,水介质的作用主要是动力过程的载体,用水质较差的中水即足以完成相关功能。这个步骤中,通过控制电动三通球阀的开闭方式,打开中水罐6到洗车供水管23的通道,关闭清水罐7到洗车供水管23的通道。

此后,须对车辆表面残留的污垢碎屑、固体清洗料、污水进行清理,此时需要用中低压的清水进行漂洗。这个步骤二中,通过控制电动三通球阀的开闭方式,关闭中水罐6到洗车供水管23的通道,打开清水罐7到洗车供水管23的通道。

以上实施例中,污水泵31、增压泵26、送料电机、水位开关47及电动三通球阀等各种电类元器件均与电器控制部电连接。如果清洗过程不使用固体清洗料,则去掉处理部,将除泥砂部的出水口直接接入除油器的入口即可。

为进一步节约用水,可以在中水罐6之后增加深度水处理装置(比如:膜处理装置、过滤装置、电絮凝装置、气浮装置等),该装置将中水罐6的中水经过深度的净化处理,分离其中的阴离子洗涤剂、超细颗粒、絮状物等污染物成分,进一步提高水的浊度、sod等污染控制指标,使中水达到高标准的污水排放要求,甚至成为与自来水同等品质的清水并送入清水罐,作为清水水源。该深度水处理装置相关的技术可以有多种,均可采用公知技术来实现,在此不做深入说明。

以上实施例,主要为利于表述本发明所需而设。实际中,废水收集池1的入水口可设立拦污格栅,拦截树叶、地面垃圾等大尺寸的污染物;根据冲洗、漂洗时的不同压力和流量特点,可以共用增压泵26,以变频器调控流量,也可以分设水泵,由电器控制部控制开闭动作;处理部可增设人工加料的入口;除油器与中水罐6在结构上可以合二为一;电动球阀可改为气动球阀;中水罐6、清水罐7的供给管道上可以安装水泵,等等。这些都与本发明的实质不相冲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优化装置的功能。

本发明所用的污水泵31可以是潜水泵、隔膜泵等,增压泵26可以是柱塞泵、多级离心泵、隔膜泵等,都按实际工作压力、流量、介质而合理选用,洗车供水管23、电动三通球阀、电器控制部都可使用成熟的公知技术,在此不再细述。

此外,本发明的技术也可以用在高压水清洗汽车之外的其它类似领域,比如:高铁动车/火车车厢的清洗作业,起到相同的节水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不再局限于行业内部现有的面向污水排放或参照自来水的水处理目标,而是充分结合车辆的清洗工艺设计合理确定水处理的技术要求,避免狭隘地着眼于水的净化技术:通过把清洗工艺分解成“中水冲洗、清水漂洗”这两步,在冲洗污垢阶段无需使用高品质的中水,而只是使用低品质的中水,从而减少了清水使用量,达到了节水目的。特别是,本系统使用固-液混合物作为清洗介质,清洗效果更好,水压更低,又设计了含有固体清洗料的洗车废水的处理方法和装置,实现了固体清洗料的自动回收、添加,且整个过程是连续、自动化的循环处理和运行,维护要求很低,有效解决了现有方法的不足。该系统大大降低了中水处理的实施成本和推广难度,十分有利于洗车行业就地处理和使用中水,具有极强的工程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