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深水湖库水体的沉水植物种植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40110发布日期:2019-10-09 06:48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深水湖库水体的沉水植物种植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植物种植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适用于深水湖库水体的沉水植物种植平台。



背景技术:

沉水植物是整个植物体沉没在水下的植物群落,属于大型草本植物,沉水植物是水中的天然净化器,是水生态系统食物链的初级生产者。沉水植物通过增加空间生态位、抑制生物性和非生物性悬浮物、改善水下光照和溶解氧条件,为形成复杂的食物链提供了食物、场所和其他必要条件。随着水体富营养化以及污水直排,沉水植物逐渐消亡,打破了原有的生态平衡,引发水质恶化、水华频发、生态系统破坏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通过人工重建沉水植物群落,恢复水生态系统的功能,已经逐步成为水污染治理和整治工程中的重要内容。

现有的沉水植物种植装置一般是固定在一定深度的,由于光合作用是沉水植物最重要的代谢活动,光照强度是沉水植物生长必须的环境因子及主要的限制因素,但往往由于水位太深以及河湖水质透明度较低,影响了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降低了沉水植物的生态修复效率,甚至导致沉水植物无法生存。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适用于深水湖库水体的沉水植物种植平台是目前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深水湖库水体的沉水植物种植平台,具有在不同透明度或水深的河湖中让沉水植物正常生长,提高沉水植物的生态修复效率的作用。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适用于深水湖库水体的沉水植物种植平台,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支撑钢架、充气浮床、种植土层和沉水植物层,支撑钢架与充气浮床固定连接;所述支撑钢架、充气浮床、种植土层和沉水植物层穿设有导向管,导向管一端与水底面固定连接,另一端突伸出水面;所述导向管侧壁穿设有滑槽,滑槽沿导向管轴线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导向管的顶端转动连接有第一定滑轮,导向管的底端转动连接有第二定滑轮,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之间套设有位于导向管内的滑绳;所述支撑钢架中间设有供导向管插接的滑动套筒,滑动套筒固定连接有穿过滑槽后与滑绳固定连接的滑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种植土层放置在充气浮床上,然后将沉水植物种植在种植土层上,充气浮床的浮力克服种植平台的自身重力后悬浮在水里;转动第一定滑轮,使得滑绳移动,滑绳在移动的过程中通过滑板带动支撑钢架沿导向管轴线方向移动,便于灵活调节沉水植物层在水里的深度,使得沉水植物能在不同透明度或水深的河湖中正常生长,提高沉水植物的生态修复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绳沿自身长度方向设有刻度尺,刻度尺的零刻度位于滑板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刻度尺位于第一定滑轮处的刻度随着种植平台在水里的深度变化而变化,便于显示种植平台的深度。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钢架包括环形钢架和多个支撑杆,支撑杆均沿环形钢架半径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支撑杆一端与环形钢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滑动套筒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小支撑钢架的自身重力,减少了充气浮床的负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环形钢架和支撑杆均固定连接有挂钩,挂钩缠绕有挂膜载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挂膜载体,便于微生物附着,挂膜载体适宜自养微生物和异养微生物的生长,水体中的沉水植物增加水体的溶解氧含量,而微生物膜本身形成的由外到内的溶解氧逐渐递减,也形成了生物膜好氧至缺氧、再到厌氧的微环境,在去除水体有机物的同时,强化了对水体氮、磷的去除;通过沉水植物和挂膜载体的有效组合,能有效提高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和透明度,降低了水体中tn、tp和cod含量;利用挂钩,使得挂膜载体的安装与拆卸操作方便。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环形钢架外侧设有至少三个固定套筒,固定套筒均插接有与水底面固定连接的固定杆,固定杆与导向管平行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固定杆和固定套筒插接,便于减少种植平台在水里摆动的情况发生,提高了种植平台使用的稳定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杆顶端设有指示浮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指示浮标,便于在水面清楚显示种植平台的安装位置。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定滑轮固定连接有旋转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旋转把手,使得第一定滑轮转动操作方便。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充气浮床上方环设有围合气垫,围合气垫与充气浮床连通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围合气垫,便于减少种植土层中的土壤流失,提高了种植平台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转动第一定滑轮,使得滑绳移动,滑绳在移动的过程中通过滑板带动支撑钢架沿导向管轴线方向移动,便于灵活调节沉水植物层在水里的深度,使得沉水植物能在不同透明度或水深的河湖中正常生长,提高沉水植物的生态修复效率;刻度尺位于第一定滑轮处的刻度随着种植平台在水里的深度变化而变化,便于显示种植平台的深度;利用挂膜载体,有效提高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和透明度;利用固定杆和固定套筒插接,便于减少种植平台在水里摆动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支撑钢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环形钢架;11、支撑杆;12、固定套筒;13、滑动套筒;14、滑板;2、充气浮床;21、围合气垫;22、种植土层;23、沉水植物层;3、固定杆;31、指示浮标;4、导向管;41、滑槽;42、支座;43、第一定滑轮;44、第二定滑轮;45、旋转把手;46、滑绳;5、挂钩;51、挂膜载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适用于深水湖库水体的沉水植物种植平台,如图1所示,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支撑钢架、充气浮床2、种植土层22和沉水植物层23,支撑钢架与充气浮床2固定连接。支撑钢架、充气浮床2、种植土层22和沉水植物层23穿设有导向管4,导向管4一端与水底面固定连接,另一端突伸出水面,本实施例中的导向管4竖向设置。导向管4侧壁穿设有滑槽41,滑槽41沿导向管4轴线方向延伸设置。导向管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支座42,两个支座42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定滑轮43,导向管4的底端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二定滑轮44,第一定滑轮43和第二定滑轮44之间套设有位于导向管4内的滑绳46。支撑钢架中间设有供导向管4插接的滑动套筒13,滑动套筒13固定连接有穿过滑槽41后与滑绳46固定连接的滑板14。将种植土层22放置在充气浮床2上,然后将沉水植物种植在种植土层22上,充气浮床2的浮力克服种植平台的自身重力后悬浮在水里。转动第一定滑轮43,使得滑绳46移动,滑绳46在移动的过程中通过滑板14带动支撑钢架沿导向管4轴线方向移动,便于灵活调节沉水植物层23在水里的深度,使得沉水植物能在不同透明度或水深的河湖中正常生长,提高沉水植物的生态修复效率。

如图1所示,滑绳46沿自身长度方向设有刻度尺,刻度尺的零刻度位于滑板14上方。刻度尺位于第一定滑轮43处的刻度随着种植平台在水里的深度变化而变化,便于显示种植平台的深度。

如图2所示,支撑钢架包括环形钢架1和多个支撑杆11,支撑杆11均沿环形钢架1半径方向延伸设置。支撑杆11一端与环形钢架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滑动套筒13固定连接,减小支撑钢架的自身重力,减少了充气浮床2的负载。本实施例中采用四个支撑杆11,四个支撑杆11沿环形钢架1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支撑杆11的数量可根据环形钢架1的半径大小增加或减少。

如图1所示,环形钢架1和支撑杆11均固定连接有挂钩5,挂钩5缠绕有挂膜载体51。本实施例中的挂膜载体51采用人工碳纤维水草。利用挂膜载体51,便于微生物附着,挂膜载体51适宜自养微生物和异养微生物的生长,水体中的沉水植物增加水体的溶解氧含量,而微生物膜本身形成的由外到内的溶解氧逐渐递减,也形成了生物膜好氧至缺氧、再到厌氧的微环境,在去除水体有机物的同时,强化了对水体氮、磷的去除;通过沉水植物和挂膜载体51的有效组合,能有效提高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和透明度,降低了水体中tn、tp和cod含量。利用挂钩5,使得挂膜载体51的安装与拆卸操作方便。

如图1与图2所示,环形钢架1外侧设有至少三个固定套筒12,固定套筒12均插接有与水底面固定连接的固定杆3,固定杆3与导向管4平行设置。本实施例中采用四个固定套筒12,四个固定套筒12沿环形钢架1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利用固定杆3和固定套筒12插接,便于减少种植平台在水里摆动的情况发生,提高了种植平台使用的稳定性。

如图1所示,固定杆3顶端设有指示浮标31,本实施例中的指示浮标31采用彩色浮球。利用指示浮标31,便于在水面清楚显示种植平台的安装位置。

第一定滑轮43固定连接有旋转把手45。利用旋转把手45,使得第一定滑轮43转动操作方便。

充气浮床2上方环设有围合气垫21,围合气垫21与充气浮床2连通设置。利用围合气垫21,便于减少种植土层22中的土壤流失,提高了种植平台的使用寿命。

工作原理:将种植土层22放置在充气浮床2上,然后将沉水植物种植在种植土层22上,充气浮床2的浮力克服种植平台的自身重力后悬浮在水里。转动第一定滑轮43,使得滑绳46移动,滑绳46在移动的过程中通过滑板14带动支撑钢架沿导向管4轴线方向移动,便于灵活调节沉水植物层23在水里的深度,使得沉水植物能在不同透明度或水深的河湖中正常生长,提高沉水植物的生态修复效率。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