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双螺线迂回电絮凝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55908发布日期:2019-11-16 00:4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双螺线迂回电絮凝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双螺线迂回管道结构,双螺线迂回管道结构的两侧管壁包括第一螺线管壁(2)和第二螺线管壁(3),双螺线迂回管道结构沿着水流方向从水流入口到中心位置为管径逐渐缩小,再沿着水流方向从中心位置到水流出口逐渐变大,所述双螺线迂回管道结构的一侧管壁与电源阴极连接,另一侧管壁上设置弧状牺牲阳极板(4),弧状牺牲阳极板(4)连接电源阳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双螺线迂回电絮凝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双螺线迂回管道结构水流入口处的外侧管壁为第一螺线管壁(2),内侧管壁为第二螺线管壁(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双螺线迂回电絮凝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双螺线迂回管道结构沿水流入口到中心位置形成进水管道(1),沿中心位置到水流出口位置形成出水管道(7),进水管道(1)直径由外向内逐渐变小,出水管道(7)直径由内向外逐渐变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双螺线迂回电絮凝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双螺线迂回管道结构包括一底板,所述底板与两侧管壁相固结形成底部封闭且上部敞开的水渠管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双螺线迂回电絮凝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底板是水平板,形状匹配包络于两侧管壁的走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双螺线迂回电絮凝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螺线管壁(3)上安装有数个弧状牺牲阳极板(4),弧状牺牲阳极板(4)与电源正电极相连,弧状牺牲阳极的厚度和/或宽度沿水流方向逐渐变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双螺线迂回电絮凝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弧状牺牲阳极板(4)通过触角(46)可拆卸固定在第二螺线管壁(3)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双螺线迂回电絮凝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管壁是变螺距的阿基米德螺线,第一螺线管壁(2)和第二螺线管壁(3)在位于中心位置的起始点的角度相差9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双螺线迂回电絮凝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双螺线迂回管道结构的底部安装有可拆卸的用于储存污泥的锥形卡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型双螺线迂回电絮凝结构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螺线管壁(3)上设有弧状牺牲阳极板(4)的一侧与第二螺线管壁(2)之间形成电离区,电离区设有锥形卡槽。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双螺线迂回电絮凝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双螺线迂回管道结构,双螺线迂回管道结构的两侧管壁包括第一螺线管壁和第二螺线管壁,双螺线迂回管道结构沿着水流方向从水流入口到中心位置为管径逐渐缩小,再沿着水流方向从中心位置到水流出口逐渐变大,所述双螺线迂回管道结构的一侧管壁与电源阴极连接,另一侧管壁上设置弧状牺牲阳极板,弧状牺牲阳极板连接电源阳极。进水管道直径沿水流方向逐渐变小,形成堰塞湖区域,污水可以充分电离反应;出水管道沿水流方向直径变大,污水流速逐渐变缓,有利于沉降。

技术研发人员:文桂林;卿启湘;黄淑真;杨兴发;曾嵘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大学;湖南木星原生态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09
技术公布日:2019.11.1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