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生态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82485发布日期:2020-02-21 20:01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生态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境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效生态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水污染处理非常受关注,相关技术也很多,其中生态修复技术因环境友好,无二次污染,运行费用低等优点备受关注。然而,现有的生态修复装置修复效率较低,对诸如残留农药、除草剂等一些高分子量的污染物无法直接被植物吸收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生态修复装置所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出一种能对高分子污染物进行吸收利用的生态修复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高效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悬浮装置、连接件及若干光催化体,各光催化体通过连接件与悬浮装置连接,所述的各光催化体周向等间隔排列在悬浮装置的外周,所述的光催化体包括能吸附污染物的本体及能对污染物进行降解的降解层。悬浮装置放于水体后能悬浮在水体上。悬浮装置可以用密度低于水密度的材质制备而成。

优选的,所述的本体呈球形。本体可以是多种形状,如还可以为六面体形或者异形。

优选的,所述的悬浮装置为带有空腔的悬浮盆,悬浮盆内设置有第一生物质炭层,所述的第一生物质炭层包括秸秆和谷物壳。

将悬浮盆放入水体后,悬浮盆可以悬浮在水体中。

优选的,所述的悬浮盆内还设置有第二生物质炭层,所述的第二生物质炭层包括生物质炭颗粒。第二生物质炭层位于第一生物质炭层的上方。所述的第二生物质炭层内还具有降解菌,能在生物质炭颗粒的表面形成微生物膜,可对水体中残留的污染物进行吸附及生化降解。

优选的,所述的悬浮盆内还设置有植物层。所述的植物层包括伊乐藻、苦草、狐尾藻、篦齿眼子菜、金鱼藻、菹草、轮藻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水生植物。植物的根系能深入到第二生物质炭层或深入到第一生物质炭层。

优选的,所述的连接件包括圆环及若干连接杆,各光催化体串联在圆环上,各连接杆的一端与圆环连接,另一端与悬浮盆的外侧连接。光催化体能相对圆环旋转。

优选的,所述的悬浮盆的底部设置有镂空结构。该镂空结构为格栅镂空结构。也可以是在悬浮盆的底部设置孔洞。

优选的,所述的降解层包括二氧化钛涂布在本体上形成的二氧化钛涂层。

优选的,所述的本体(基材)由生物质炭制备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设置了悬浮装置、连接件及若干光催化体,生物质炭材质的本体(基材)具有的吸附性能将水体中的污染物富集,利用涂布在本体上的二氧化钛涂层能吸收太阳光后产生自由基,将污染物进行断链分解,降低其分子量,从而提高污染物的生物可利用能力;该光催化体与悬浮盆用连接件进行连接,球状的光催化体在水力作用下可自由转动,从而提高吸附污染物与吸收太阳光能的效率;悬浮盆底为格栅镂空结构,底层放置秸秆、谷壳等农业废弃物,通透性和亲水性均较强,上层放置生物质炭颗粒,并培养降解菌,在生物质炭颗粒的表面形成微生物膜,可对水体中残留的污染物进行吸附及生化降解,经降解后的产物可为植物生长提供营养所需,充分被植物吸收转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光催化体;2、悬浮盆;3、第一生物质炭层;4、第二生物质炭层;5、植物层;6、圆环;7、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效生态修复装置,它包括悬浮装置、连接件及若干光催化体1。

各光催化体1通过连接件与悬浮装置连接,各光催化体1周向等间隔排列在悬浮装置的外周,所述的光催化体1包括能吸附污染物的本体及能对污染物进行降解的降解层。本体呈球形。本体可以是多种形状,如还可以为六面体形或者异形。本体(基材)由生物质炭制备而成。

悬浮装置为带有空腔的悬浮盆2,悬浮盆2的底部设置有镂空结构。该镂空结构为格栅镂空结构。悬浮盆2内设置有第一生物质炭层3,第一生物质炭层3包括秸秆和谷物壳。悬浮盆2内还设置有第二生物质炭层4,第二生物质炭层4包括生物质炭颗粒。第二生物质炭层4位于第一生物质炭层3的上方。所述的第二生物质炭层4内还具有降解菌,能在生物质炭颗粒的表面形成微生物膜,可对水体中残留的污染物进行吸附及生化降解。

悬浮盆2内还设置有植物层5。所述的植物层5包括伊乐藻、苦草、狐尾藻、篦齿眼子菜、金鱼藻、菹草、轮藻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植物层5位于第二生物质炭层4的上方。

连接件包括圆环6及若干连接杆7,各光催化体1串联在圆环6上,各连接杆7的一端与圆环6连接,另一端与悬浮盆2的外侧连接。光催化体1能相对圆环6旋转。

降解层包括二氧化钛涂布在本体上形成的二氧化钛涂层。

本实用新型设置了悬浮装置、连接件及若干光催化体1,生物质炭材质的本体(基材)具有的吸附性能将水体中的污染物富集,利用涂布在本体上的二氧化钛涂层能吸收太阳光后产生自由基,将污染物进行断链分解,降低其分子量,从而提高污染物的生物可利用能力;该光催化体1与悬浮盆2用连接件进行连接,球状的光催化体1在水力作用下可自由转动,从而提高吸附污染物与吸收太阳光能的效率;悬浮盆2底为格栅镂空结构,底层放置秸秆、谷壳等农业废弃物,通透性和亲水性均较强,上层放置生物质炭颗粒,并培养降解菌,在生物质炭颗粒的表面形成微生物膜,可对水体中残留的污染物进行吸附及生化降解,经降解后的产物可为植物生长提供营养所需,充分被植物吸收转化。

应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中,所有“包括……”均应理解为开放式的含义,也就是其含义等同于“至少含有……”,而不应理解为封闭式的含义,即其含义不应该理解为“仅包含……”。

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