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高压脱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29939发布日期:2020-04-24 21:40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泥高压脱水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泥脱水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污泥高压脱水机。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公众对环境问题愈来愈关注,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日渐提高,我国大部分城市建设了集中式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然而污水处理技术将污水中的污染物大量转移到剩余污泥中,污水处理厂污泥产量急剧增加,水污染问题被转换成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问题。

污泥脱水实际上指的是去除污泥中的间隙水。间隙水理论上容易脱除,但是由于污泥是由絮状的胶体集合而成,颗粒很细而且很软,由于软颗粒具有一定的压缩性,当外力增加时,颗粒会在过滤介质表面形成一层空隙非常小的“膜”,从而使水很难通过,脱水也就显得异常困难。污泥的调质处理是污泥脱水的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调质处理就是破坏污泥的胶态结构,减少泥水间的亲和力,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

污泥深度脱水则是指通过对一次脱水后的污泥进行调质处理,再进行二次高压脱水等,使污泥脱水后泥饼的含水率降低到60%以下的过程,这样不仅能够在体积上减少50%以上,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够使污泥后续的处理处置途径更为广泛。

目前污泥脱水方法主要包括:自然干化、机械脱水和热干化。自然干化是通过利用光、风等自然条件使一次脱水污泥中水分蒸发的一种脱水方法,该方法的优点明显,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但缺点也很多,如脱水效率低,占地面积大、容易产生恶臭造成二次污染等,仅适用于特定场合;热干化法能将污泥的含水率降到20%以下,但其能耗大和对设备的要求高而限制了其应用;机械脱水因操作简单、脱水速度快、效果好、能耗低,而被广泛应用于污泥脱水中,是污水处理最常用的脱水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泥高压脱水机,能解决现有污泥脱水设备所存在的工艺流程复杂,脱水效果差,污泥处理量低,投资费用高,人工成本高及运行成本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泥高压脱水机,包括主体框架,所述主体框架,并且主体框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张紧机构,所述张紧机构的顶部设置有均布机构,所述主体框架的内部且位于均布机构的一侧设置有压榨机构,所述压榨机构的一侧设置有纠偏机构,并且纠偏机构远离压榨机构的一侧贯穿主体框架并延伸至主体框架的外部,所述主体框架一侧的顶部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主体框架的内部且位于驱动机构的一侧设置有冲洗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体框架为碳钢或不锈钢材质,外观采用全密闭式“z”字型设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体框架顶部采用平薄板封盖,前后左右均采用活动门封闭,底部采用下凸槽封底,所述平薄板为一块不锈钢板或者由多块不锈钢板拼凑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前后两侧活动门材质为聚氯乙烯、有机玻璃或透明abs等透明材质中的一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前后两侧活动门采用双开门形式,通过搭扣锁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左右两侧活动门为不锈钢材质,所述左右两侧活动门采用平开门、推拉门、折叠门或上翻门等形式中的一种,所述钢板上开设有一个或多个排气接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调理后污泥进行机械高压脱水,可将一次脱水污泥含水率降低至40~70%,处理效果显著、运行成本低、脱水后污泥呈片状或粉末状、遇水不还原、低位热值提高、有利于后续处置,通过设置不同辊径压榨辊实现压力递增,并采用对压或连续对压的方式,提高设备的极限脱水能力,采用污泥布料机将污泥均匀分布于上下滤布间,使得污泥与滤布受力均匀,提高污泥脱水效果,减少滤布运行损耗,采用空气吹吸及毛刷滤除水分等方式,提高滤布的冲洗、干燥,避免滤布上沾带的水分进入污泥中,影响污泥脱水效果,外观采用“z”字型设计,极大减少了占地面积,有利于设备的高程衔接;采用全密闭结构,既美观又卫生,同时有利于气体收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污泥布料机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摊铺辊采用螺带式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摊铺辊采用螺杆式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回拨辊处采用锚式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回拨辊处采用框式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对压区的对压方式采用可调对压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对压区的对压方式采用固定对压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主体框架;2、张紧机构;3、驱动机构;4、均布机构;5、压榨机构;6、纠偏机构;7、冲洗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照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泥高压脱水机,包括主体框架1,主体框架1,并且主体框架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张紧机构2,张紧机构2包括张紧辊、张紧气缸与滤布,张紧辊分为上张紧辊与下张紧辊,分别位于主体框架1上、下两部分,张紧气缸一端固定在主体框架1上,另一端与张紧辊一端固定联接,张紧气缸数量为4个,分别位于主体框架1上、下部分的左、右两侧,张紧气缸同时伸长或收缩,用于张紧或松开滤布,滤布分为上滤布与下滤布,分别缠绕通过上张紧辊与下张紧辊表面,滤布采用复合材质编织而成,耐高压、高温,耐强酸、强碱,不易拉伸、变形,滤布运行时所受张力为0.1~1.0mpa,张紧机构2的顶部设置有均布机构4,均布机构4包括污泥布料机与与预压辊,污泥布料机由边框、减速电机、摊铺辊及回拨辊组成,污泥布料机与主体框架1通过边框四角的螺栓与螺母固定,螺栓焊接在主体框架1上,通过转动螺母来调节污泥布料机高度,污泥布料机高度为边框底部距离张紧状态下滤布平面的垂直高度,距离为1~8cm,可根据处理污泥量进行高度调节,边框为不锈钢材质,底部为条形镂空状或全开放式,减速电机由减速机与电机组成,驱动摊铺辊与回拨辊可变速转动,摊铺辊与回拨辊由轴承固定于边框两侧,摊铺辊与回拨辊转速为20~150r/min,根据不同污泥分布宽度与高度需求进行调节,摊铺辊与回拨辊同步反向转动,摊铺辊由摊铺转轴与摊铺桨叶构成,数量为1~3个,摊铺桨叶为螺杆式、螺带式或类似形式,摊铺桨叶沿着摊铺转轴中心对称分布,使得污泥从中间向两边分摊,回拨辊由回拨轴与回拨桨叶构成,数量为0~2个,回拨桨叶为锚式、框式或类似形式,回拨辊位于摊铺辊后方,可将摊铺辊未分摊均匀的污泥往回拨,再次进行分摊,预压辊位于污泥布料机后方,由轴承固定于主体框架1上,上滤布与下滤布在预压辊处汇合、重叠,主体框架1的内部且位于均布机构4的一侧设置有压榨机构5,压榨机构5分为低压区、高压区与对压区三个压榨区域,滤布在压榨区域上下紧密贴合,沿着压辊排布方向依次缠绕,压榨区域均通过上滤布与下滤布间的剪切力以及压辊对滤布的垂直挤压力来实现对污泥的挤压脱水,低压区共设1~3个大辊径压辊,通过轴承固定于主体框架1上,高压区共设5~12根小辊径压辊,通过轴承固定于主体框架1上,对压区采用可调对压或固定对压方式,可调对压方式中对压系统由对压气缸与对压辊构成,对压气缸与对压辊联接,通过对压气缸伸缩来控制对压压力,对压辊数量为0~5个,固定对压方式中对压系统由固定辊构成,固定辊通过轴承固定在主体框架1上,固定辊产生的对压压力为连续恒定值,固定辊数量为0~3个压榨机构5的一侧设置有纠偏机构6,纠偏机构6包括纠偏辊、纠偏气缸、信号感应装置及限位开关,纠偏机构6采用单侧纠偏或双侧纠偏方式中的一种,纠偏气缸一端固定在主体框架1上,另一端与滑块联接,纠偏气缸数量为2或4个,滑块可随着纠偏气缸的伸缩,在轨道上上下或前后移动,纠偏辊与滑块固定联接,随着滑块的移动而改变角度,信号感应装置由信号杆与信号灯构成,信号杆固定于主体框架1内侧与滤布两侧,信号杆与滤布平面垂直,经滤布水平推动一定距离后给信号灯发送信号,继而触发纠偏气缸动作,从而带动纠偏辊角度改变,实现纠偏,限位开关位于高压脱水机出泥口处,固定于主体框架1内侧与滤布两侧,并且纠偏机构6远离压榨机构5的一侧贯穿主体框架1并延伸至主体框架1的外部,主体框架1一侧的顶部设置有驱动机构3,驱动机构3包括减速电机与驱动辊,减速电机由减速机与电机构成,驱动辊分为上驱动辊与下驱动辊,通过轴承固定在主体框架1上,上滤布与下滤布分别缠绕通过上驱动辊与下驱动辊表面,减速电机通过传动装置带动驱动辊进行可变速转动,驱动辊驱动缠绕在表面的滤布进行可变速行进,传动装置为链式传动或者齿轮传动方式,滤布行进速度为1~10m/min,根据处理污泥性质及污泥量来调节行进速度,主体框架1的内部且位于驱动机构3的一侧设置有冲洗机构7,冲洗机构7包括清洗与干燥两个部分,清洗部分采用滤布单侧或双侧清洗,清洗部分使用的清洗介质为水、空气或者微波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干燥部分采用气泵或毛刷中地一种或两种对冲洗后滤布进行表面及内部水分滤除,气泵为吸气泵或吹气泵中的一种,毛刷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在主体框架1上,与滤布垂直贴合。

主体框架1为碳钢或不锈钢材质,外观采用全密闭式“z”字型设计。

主体框架1顶部采用平薄板封盖,前后左右均采用活动门封闭,底部采用下凸槽封底,平薄板为一块不锈钢板或者由多块不锈钢板拼凑而成,下凸槽为不锈钢材质,呈正四棱台形,正中心设有排水口,便于压滤水与冲洗水排出设备。

前后两侧活动门材质为聚氯乙烯、有机玻璃或透明abs等透明材质中的一种,便于布泥效果及出泥效果观察。

前后两侧活动门采用双开门形式,通过搭扣锁固定。

左右两侧活动门为不锈钢材质,左右两侧活动门采用平开门、推拉门、折叠门或上翻门等形式中的一种,钢板上开设有一个或多个排气接口,排气接口可通过管道直接与除臭系统连接,用于收集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水汽与臭气。

具体工作原理:通过均布机构4中的污泥布料机将污泥均匀分布于上下滤布间,使得污泥与滤布受力均匀,通过驱动机构3进行驱动,通过张紧机构2进行张紧,压榨机构5通过设置不同辊径压榨辊实现压力递增,并采用对压或连续对压的方式,对污泥进行极限脱水,冲洗机构7采用空气吹吸及毛刷滤除水分等方式,提高滤布的冲洗、干燥,避免滤布上沾带的水分进入污泥中,影响污泥脱水效果。

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对调理后污泥进行机械高压脱水,可将一次脱水污泥含水率降低至40~70%,处理效果显著、运行成本低、脱水后污泥呈片状或粉末状、遇水不还原、低位热值提高、有利于后续处置,通过设置不同辊径压榨辊实现压力递增,并采用对压或连续对压的方式,提高设备的极限脱水能力,采用污泥布料机将污泥均匀分布于上下滤布间,使得污泥与滤布受力均匀,提高污泥脱水效果,减少滤布运行损耗,采用空气吹吸及毛刷滤除水分等方式,提高滤布的冲洗、干燥,避免滤布上沾带的水分进入污泥中,影响污泥脱水效果,外观采用“z”字型设计,极大减少了占地面积,有利于设备的高程衔接;采用全密闭结构,既美观又卫生,同时有利于气体收集。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内容,利用本领域的常规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以上优选实施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组合,所获得的其它实施例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