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窑炉测温管清洁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43957发布日期:2020-05-22 20:17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一种窑炉测温管清洁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窑炉生产作业辅助设备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窑炉测温管清洁工具。



背景技术:

在窑炉工序窑炉内部压力与外界环境压力之差窑炉工序重要的工艺参数之一,通常使用取压管伸入窑炉内部读取窑炉内部压力。但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窑炉内部烟气中含有的挥发物和水蒸气会不断附着于陶瓷取压管内壁上,经常出现粘结和堵塞情况,使得压差计的显示值偏离实际值,为了使实际测量的炉压数据准确,需要定期对取压管进行清理,通常使用一根直径小于取压管的铁丝进行清理,但清理起来极不方便且存在很多弊端,难以将取压管内的粘结物刮出来,只能将粘结物推进窑炉内部,从而污染了玻璃液,可能产生玻璃缺陷;当粘结物很多导致取压管堵塞时,清理速度慢,若用力过大还容易导致取压管断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法,能够有效清理取压管内部的污垢以及灰尘杂质,保证取压管内壁的清洁度,防止取压管堵塞同时避免破坏取压管的窑炉测温管清洁工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窑炉测温管清洁工具,包括外径小于测温管直径的操作管2、设于操作管2前端的气囊1、设于操作管2内的控制杆5、套设在操作管2后端内部的加热管3、套设在操作管2后端外部的收集管4、设于收集管4后端的摩擦清理结构;

气囊1后端开口并与操作管2前端气密连接,控制杆5的前端穿过操作管2前端管头伸入气囊1内腔;操作管2靠近气囊1的一端设置有排气口2a,排气口2a处设有排气控制结构;操作管2的中部设有沿管身延伸的直线条状的操作窗2c;操作管2的后端设置有连接螺纹;

加热管3为管状结构,加热管3的外壁上设置有接线操作钮3a,接线操作钮3a从操作窗2c伸出,加热管3的后端设置有加热线圈3b,接线操作钮3a以及加热管3上设至有延伸至加热管3后端布线通道,布线通道内设有连接加热线圈3b与外部电源的电线;收集管4为前端开口的试管状结构,前端开口设有与连接螺纹匹配的螺纹以可连接在操作管2后端;收集管4的后端外壁均匀环绕设置有多个收集孔4a,收集管4的末端设置有通孔;控制杆5的后端穿过通孔;

所述摩擦清理结构包括固定在收集管4后端的限位件10、设置在控制杆5末端的多个摩擦杆6,以及设置在摩擦杆6后端的弹性封堵件7;限位件10包括一个设于控制杆5末端后方的限位体10a,限位体10a前端表面与控制杆5末端表面之间设置有弹簧,控制杆5末端绕其轴线设置有多个摩擦杆6,摩擦杆6前端铰接在控制杆5末端,弹性封堵件7为吸盘状结构。

基于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其伸入取压管内,利用按压控制管来收束或者展开摩擦杆6,控制摩擦杆6的张开角度来控制摩擦头与取压管的压力,在保证不破坏取压管的前提下利用摩擦头清理取压管上粘附的污垢,在遇到难以清理的污垢时,则推动电热管至相应位置,利用加热线圈3b对污垢进行湿度加热,将其碳化或者气化,使其变脆或者分解后再利用摩擦杆6进行进一步清理,在将取压管内壁上的杂质剥落或清除之后,即可通过挤压气囊1的方式形成空气吸附力将剥落的细小颗粒吸入收集管4内,后端的封堵罩在使用时贴紧取压管内壁用于防止剥落的颗粒或灰尘跌入取压管底部。

对前述窑炉测温管清洁工具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还包括设于气囊1后端开口或操作管2前端管头处的过滤件8,过滤件8中间设有供控制杆5穿过的孔;所述过滤件8覆盖排气口2a以使经排气口2a进出的气体均经过过滤件8。

对前述窑炉测温管清洁工具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排气口2a为从操作管2上凸出的管口结构,所述排气控制结构包括设置在排气口2a内壁的滑动槽2d,以及设置在排气口2a内的排气按钮9,排气按钮9的外壁设置有与滑动槽2d相适应的滑动条9a,滑动槽2d的底部设置有排气槽2b,所述排气按钮9通过按压或者旋转的方式控制滑动条9a沿滑动槽2d移动以使滑动条9a封闭或者打开排气槽2b。

对前述窑炉测温管清洁工具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所述摩擦杆6的末端向两侧延伸,并设置有倒扣或者尖刺结构。

对前述窑炉测温管清洁工具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所述布线通道是指设置在加热管3内部的孔道,孔道前端出口设于接线操作钮3a外端,后端出口设于加热管3后端,加热管3后端设有台阶面,所述加热线圈3b卷绕在台阶面上。

对前述窑炉测温管清洁工具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所述弹性封堵件7的边缘设有宽度加厚的环状加强结构。

其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仅能够有效的清理取压管内壁的污垢杂质,还能够将污垢以及灰尘杂质很好的吸附清除,将取压管内的各类积垢或尘埃等各类颗粒杂物从取压管内取出,保证管内的清洁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窑炉测温管清洁工具的正视图(剖切);

图2是窑炉测温管清洁工具的俯视图(剖切);

图3是窑炉测温管清洁工具的斜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窑炉测温管清洁工具,包括外径小于测温管直径的操作管2、设于操作管2前端的气囊1、设于操作管2内的控制杆5、套设在操作管2后端内部的加热管3、套设在操作管2后端外部的收集管4、设于收集管4后端的摩擦清理结构;

气囊1后端开口并与操作管2前端气密连接,控制杆5的前端穿过操作管2前端管头伸入气囊1内腔;操作管2靠近气囊1的一端设置有排气口2a,排气口2a处设有排气控制结构;操作管2的中部设有沿管身延伸的直线条状的操作窗2c;操作管2的后端设置有连接螺纹;

加热管3为管状结构,加热管3的外壁上设置有接线操作钮3a,接线操作钮3a从操作窗2c伸出,加热管3的后端设置有加热线圈3b,接线操作钮3a以及加热管3上设至有延伸至加热管3后端布线通道,布线通道内设有连接加热线圈3b与外部电源的电线;收集管4为前端开口的试管状结构,前端开口设有与连接螺纹匹配的螺纹以可连接在操作管2后端;收集管4的后端外壁均匀环绕设置有多个收集孔4a,收集管4的末端设置有通孔;控制杆5的后端穿过通孔;

所述摩擦清理结构包括固定在收集管4后端的限位件10、设置在控制杆5末端的多个摩擦杆6,以及设置在摩擦杆6后端的弹性封堵件7;限位件10包括一个设于控制杆5末端后方的限位体10a,限位体10a前端表面与控制杆5末端表面之间设置有弹簧,控制杆5末端绕其轴线设置有多个摩擦杆6,摩擦杆6前端铰接在控制杆5末端,所述摩擦杆6的末端向两侧延伸,并设置有倒扣或者尖刺结构。

弹性封堵件7为吸盘状结构。为进一步提高收集效果,防止泄漏,所述弹性封堵件7的边缘设有宽度加厚的环状加强结构。

还包括设于气囊1后端开口或操作管2前端管头处的过滤件8,过滤件8中间设有供控制杆5穿过的孔;所述过滤件8覆盖排气口2a以使经排气口2a进出的气体均经过过滤件8。

排气口2a为从操作管2上凸出的管口结构,所述排气控制结构包括设置在排气口2a内壁的滑动槽2d,以及设置在排气口2a内的排气按钮9,排气按钮9的外壁设置有与滑动槽2d相适应的滑动条9a,滑动槽2d的底部设置有排气槽2b,所述排气按钮9通过按压或者旋转的方式控制滑动条9a沿滑动槽2d移动以使滑动条9a封闭或者打开排气槽2b。

所述布线通道是指设置在加热管3内部的孔道,孔道前端出口设于接线操作钮3a外端,后端出口设于加热管3后端,加热管3后端设有台阶面,所述加热线圈3b卷绕在台阶面上。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