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臭水体底泥原位钝化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91207发布日期:2020-05-26 17:5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黑臭水体底泥原位钝化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杆(1)、连接框(2)、连接网(3)和放置盒(4),所述固定杆(1)为伸缩固定杆(1),所述固定杆(1)的顶端一侧边均固定有定位杆(5),所述固定杆(1)的底端之间固定有所述连接网(3),所述固定杆(1)的底部之间固定有所述连接框(2),所述连接框(2)的底端固定有若干放置盒(4),且相邻放置盒(4)之间的间距相同,所述放置盒(4)的内部均固定有钝化剂,所述放置盒(4)的底端开设有开口(6),所述开口(6)处连接有与所述开口(6)相适配的箱门(7),所述箱门(7)的一侧边固定有连接板(8),所述连接板(8)远离所述箱门(7)的一侧两端分别固定有半齿轮(9)和滑动轮(10),所述放置盒(4)的内部与所述滑动轮(10)相对应的位置固定有滑槽(11),且所述滑槽(11)为l型滑槽(11),所述半齿轮(9)靠近所述滑槽(11)的一侧边固定有与所述滑槽(11)相适配的滑板(12),所述半齿轮(9)远离所述滑动轮(10)的一侧边连接有与所述半齿轮(9)相适配的齿条(13),所述齿条(13)的顶端与电动伸缩杆(14)的一端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臭水体底泥原位钝化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齿轮(9)的中部通过连接轴(15)与所述滑板(12)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臭水体底泥原位钝化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轮(10)与所述连接板(8)之间通过连接套(16)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臭水体底泥原位钝化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1)的顶部一侧边均通过连接绳(17)与浮球(18)连接,且所述浮球(18)的内部固定有荧光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臭水体底泥原位钝化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1)的底部一侧边均固定有灯室(19),所述灯室(19)的内部固定有若干led灯(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臭水体底泥原位钝化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钝化剂为al、锁磷剂以及al/ben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臭水体底泥原位钝化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1)的底端均固定有定位桩(2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黑臭水体底泥原位钝化修复装置,包括固定杆、连接框、连接网和放置盒,固定杆为伸缩固定杆,固定杆的顶端一侧边均固定有定位杆,固定杆的底端之间固定有连接网,固定杆的底部之间固定有连接框,连接框的底端固定有若干放置盒,且相邻放置盒之间的间距相同,放置盒的内部均固定有钝化剂,放置盒的底端开设有开口,开口处连接有与开口相适配的箱门,箱门的一侧边固定有连接板,连接板远离箱门的一侧两端分别固定有半齿轮和滑动轮,放置盒的内部与滑动轮相对应的位置固定有滑槽,且滑槽为L型滑槽,半齿轮靠近滑槽的一侧边固定有与滑槽相适配的滑板,半齿轮远离滑动轮的一侧边连接有与半齿轮相适配的齿条。

技术研发人员:邹义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水利职业学院(江西省水利水电学校、江西省灌溉排水发展中心、江西省水利工程技师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9.08.07
技术公布日:2020.05.26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