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动式滗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15492发布日期:2020-05-20 02:28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浮动式滗水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浮动式滗水器,其用于序批式活性污泥工艺。



背景技术: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是一种按间歇曝气方式来运行的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技术,采用一个完全混合型反应池。按照预先设定的时间间隔,反应池内处于不同的反应阶段:进水和曝气阶段、沉淀阶段、排水阶段,所有的反应阶段形成一个周期,因此被称为“序批式”。根据进水水质的不同以及出水指标的要求,sbr可用于除碳、除碳脱氮、甚至除磷工艺。sbr工艺的优点在于:不再需要设置二次沉淀池及污泥回流,对于进水水量及水质波动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澄清效果出色,池型简单而紧凑。

滗水器是sbr运行的必需设备,也是影响sbr运行效果的关键设备。它的功能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排水阶段,同时即要防止悬浮物随水流出,又要防止扰动池底污泥层,避免影响尚未结束的澄清过程。

传统滗水器通常采用机械传动装置工作,长时间使用后传动装置容易受到磨损,需要经常进行维护和更换零件,使用寿命短,控制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浮动式滗水器,其特征在于,该浮动式滗水器包括:浮动堰,其具有内部空腔,浮动堰包括位于其下表面的沿周向延伸的凹槽,并且浮动堰的外沿的下表面相比于内部空腔的下表面更加深入到液面以下,以避免浮在液面上的杂质在排水阶段进入集水槽;集水槽,位于浮动堰的下方,集水槽的外壁伸入该凹槽中;一个或多个空气管道,其与浮动堰的凹槽连通,在非排水阶段,一个或多个空气管道将空气输送到内部空腔,以在浮动堰的下方形成气垫层,防止污水流入集水槽中,在排水阶段,气垫层中的空气经由一个或多个空气管道排出,使得被滗除了杂质的清水经由凹槽进入集水槽,并经由与集水槽连通的排水管排出。

有利地,所述浮动式滗水器还包括位于浮动堰的外沿上的一个或多个排气孔,以在非排水阶段释放一部分空气。

有利地,所述一个或多个空气管道的数量与所述一个或多个排气孔的数量相同,以保证在非排水阶段浮动堰的水平稳定状态。

有利地,所述一个或多个空气管道和所述一个或多个排气孔的数量为偶数个,至少为四个,并且各自对称设置。

有利地,所述浮动式滗水器还包括风机,其与一个或多个空气管道连通,以在非排水阶段将空气输送到内部空腔。

有利地,所述浮动式滗水器还包括设置在一个或多个管道上的排气阀门,用于在排水阶段排出空气。

有利地,所述排水管上设置有排水阀门,在排出阶段打开从而排出清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目的可以得到更好地理解。为了在附图中更好地显示各部件的关系,附图并非按比例绘制。附图中:

图1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浮动式滗水器的剖视图,其处于排水阶段。

图2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浮动式滗水器的剖视图,其处于非排水阶段。

图3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浮动式滗水器的俯视图。

图4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浮动式滗水器的运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实施例。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附图中,将相同的附图标记赋予基本上具有相同或类似结构和功能的组成部分,并且将省略关于它们的重复描述。术语“依次包括a、b、c等”仅指示所包括的部件a、b、c等的排列顺序,并不排除在a和b之间和/或b和c之间包括其它部件的可能性。

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

图1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浮动式滗水器的剖视图,其处于排水阶段。图2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浮动式滗水器的剖视图,其处于非排水阶段。如图1和2所示,浮动式滗水器包括浮动堰1,该浮动堰1具有内部空腔11,以保持浮动堰在液面上的漂浮状态。在该内部空腔的下表面上,设置有沿周向延伸的凹槽12。浮动堰具有外沿13,该外沿的下表面相比于内部空腔的下表面更加深入到液面s以下,以避免浮在液面上的杂质在排水阶段进入集水槽。

浮动式滗水器还包括集水槽2,其具有伸入凹槽12中的外壁21,在排水阶段,被滗除了杂质的清水流入该集水槽2,并进一步经由排水管3排出。在排水管3上设置有排水阀门4,以控制排水。

浮动式滗水器还包括风机5,其与一个或多个空气管道6连通,在一个或多个空气管道6上还设置有进气阀门7和排气阀门8。在非排水阶段,排气阀门8关闭,进气阀门7打开,风机5经由一个或多个空气管道将空气输送通过凹槽12,以在浮动堰的下方形成气垫层,从而防止污水流入集水槽2中;在排水阶段,关闭风机5,打开排气阀门8,气垫层中的空气经由一个或多个空气管道排出,使得被滗除了杂质的清水经由凹槽12进入集水槽2,并经由与集水槽连通的排水管排出。

在浮动堰的外沿13处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排气孔14,用于在非排水阶段释放一部分空气,保持气体流通,从而有助于气垫层的形成,保证浮动堰的水平稳定状态。优选地,空气管道的数量和排气孔的数量相同,并且都是偶数个(比如为四个,如图3所示),呈对称分布,以最佳地实现上述效果。

下面描述浮动式滗水器的工作过程。

在非排水阶段,关闭排水阀门4,清水停止外排。然后开启风机5,打开进气阀门7,关闭排气阀门8空气通过一个或多个空气通道6从凹槽12进入浮动堰下方并形成气垫层。在空气进入浮动堰下方并形成气垫层的同时,一部分空气通过一个或多个排气孔排出(如图2中箭头所示),避免了空气从浮动堰的外沿13的下表面流出而导致浮动堰倾斜,保证了浮动堰的水平稳定状态。如此,通过气封系统确保浮动式滗水器在非排水阶段处于封闭状态,防止带污泥的污水流入集水槽。在非排水阶段浮动堰的位置随液位逐渐上涨,自最低位置b升高至最高位置a(如图4所示)。

在排水阶段,关闭风机5,关闭进气阀门7,打开排气阀门8,同时打开排水阀门4。在气垫层中的空气经由一个或多个空气管道6排出后,关闭排气阀门7。此时,被滗除了杂质的清水从凹槽进入集水槽外(如图1中箭头所示),通过排水管3排出。在整个排水阶段,浮动堰将从最高位置sa下降至最低位置sb(如图4所示)。最低位置sb通常距离污泥层表面有足够的距离,以防止污泥在排水过程中被扰动带出。

本实用新型的浮动式滗水器具有如下效果:

1、通过形成气垫层的方式避免非排水阶段的污水进入排水管,无需机械传动装置,易于维护,使用寿命长。

2、浮动堰的外沿的排气孔(尤其对称分布)有助于在非排水阶段释放少量气体,保持气体流通,从而有助于气垫层的形成,保证浮动堰的水平稳定状态。

3、通过气封方式与排水阀门联动的双保险方式,确保了非排水阶段带污泥的污水不会进入排水管。

上述披露的各技术特征并不限于已披露的与其它特征的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根据实用新型目的进行各技术特征之间的其它组合,以实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浮动式滗水器,其特征在于,该浮动式滗水器包括:

浮动堰,其具有内部空腔,浮动堰包括位于其下表面的沿周向延伸的凹槽,并且浮动堰的外沿的下表面相比于内部空腔的下表面更加深入到液面以下,以避免浮在液面上的杂质在排水阶段进入集水槽;

集水槽,位于浮动堰的下方,集水槽的外壁伸入该凹槽中;

一个或多个空气管道,其与浮动堰的凹槽连通,在非排水阶段,空气经由一个或多个空气管道输入通过凹槽,以在浮动堰的下方形成气垫层,防止污水流入集水槽中,在排水阶段,气垫层中的空气经由一个或多个空气管道排出,使得被滗除了杂质的清水经由凹槽进入集水槽,并经由与集水槽连通的排水管排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式滗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式滗水器还包括位于浮动堰的外沿上的一个或多个排气孔,以在非排水阶段释放一部分空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浮动式滗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空气管道的数量与所述一个或多个排气孔的数量相同,以保证在非排水阶段浮动堰的水平稳定状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浮动式滗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空气管道和所述一个或多个排气孔的数量为偶数个,至少为四个,并且各自对称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式滗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式滗水器还包括风机,其与一个或多个空气管道连通,以在非排水阶段将空气输送到内部空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式滗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式滗水器还包括设置在一个或多个管道上的排气阀门,用于在排水阶段排出空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式滗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上设置有排水阀门,在排出阶段打开从而排出清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浮动式滗水器,该浮动式滗水器包括:浮动堰,其具有内部空腔,浮动堰包括位于其下表面的沿周向延伸的凹槽,并且浮动堰的外沿的下表面相比于内部空腔的下表面更加深入到液面以下,以避免浮在液面上的杂质在排水阶段进入集水槽;集水槽,位于浮动堰的下方,集水槽的外壁伸入该凹槽中;一个或多个空气管道,其与浮动堰的凹槽连通,在非排水阶段,一个或多个空气管道将空气输送到内部空腔,以在浮动堰的下方形成气垫层,防止污水流入集水槽中,在排水阶段,气垫层中的空气经由一个或多个空气管道排出,使得被滗除了杂质的清水经由凹槽进入集水槽,并经由与集水槽连通的排水管排出。

技术研发人员:杨燕华;刘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伊士水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4
技术公布日:2020.0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