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渣消化、污水处理及余热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02877发布日期:2020-06-30 20:06阅读:444来源:国知局
钢铁渣消化、污水处理及余热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钢铁渣消化、污水处理及余热回收装置,适用于冶金行业。



背景技术:

钢铁渣余热基本没有回收,因此,没有相应的回收装置。另外,钢铁渣在处理过程中还产生大量的污水和蒸汽排放需要处理,运行费用高,只是起到消化的作用。

现有的类似的装置(热闷罐),釜体、釜盖没有内衬,散热损失大,腐蚀严重。釜体上没有加强法兰,造价高。釜盖上没有注水口,注水口在釜体侧面(有的没有注水口),污水不流经钢渣,不能净化污水。密封圈为o形,弹性小,寿命短,容易被釜盖沾带,掉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钢铁渣消化、污水处理及余热回收装置。热态钢渣在喷淋水时进行保温,所产生的蒸汽回收利用。在钢渣冷却后,利用钢渣作为污水的过滤器,可以处理污水,大大减少污水中的含泥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钢铁渣消化、污水处理及余热回收装置,包括裙座,还包括设置在裙座上的釜体,釜体的釜口处设置有釜体连接法兰,釜盖的外周设置有与釜体连接法兰适配连接的釜盖连接法兰,釜体连接法兰上与釜盖连接法兰接触的接触环面上开设倒钩环槽,截面为c形的密封圈其中一环侧嵌入至倒钩环槽中,密封圈另一环侧延伸至釜盖连接法兰与釜盖连接法兰之间,釜体上部外壁套设固定有釜体加强法兰,釜体的内壁设置有釜体内保温层,釜盖的内壁设置有釜盖内保温层,釜体内的底部设置有内座,内座上设置有渣罐,釜盖内侧设置有喷淋水装置,釜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

如上所述的喷淋水装置包括喷淋水环管、喷嘴和喷淋水接口,喷淋水环管设置在釜盖内侧,喷嘴设置在喷淋水环管上,喷淋水接口设置在釜盖上,喷淋水环管与喷淋水接口连接。

如上所述的釜盖上还设置有安全阀接口、注水阀接口、防爆膜接口和放散阀接口,安全阀接口与安全阀连接,注水阀接口设置在釜盖中部,注水阀接口与注水阀连接,防爆膜接口上安装有防爆膜,放散阀接口与放散阀连接,釜体的上部设置有蒸汽出口,蒸汽出口与蒸汽出口阀连接,釜体上部设置有液位计上接口,釜体的下部设置有液位计下接口。

如上所述的釜盖中心固定设置有升降轴安装座,升降轴安装座与升降轴装置的升降轴活动连接,升降轴安装座能绕升降轴的中心轴周向旋转但不能相对升降轴沿升降轴的中心轴轴向运动,升降轴装置的固定部与倾翻拐臂的一端连接,倾翻拐臂另一端与釜体的侧部铰接,倾翻拐臂的拐部与倾翻油缸的伸缩端连接。

钢铁渣消化、污水处理及余热回收装置,还包括锁紧装置,锁紧装置包括锁紧油缸、圆弧滑道、圆弧滑块、指块和u形卡槽,圆弧滑道设置在釜体上,圆弧滑块设置在圆弧滑道上,u形卡槽与圆弧滑块连接,指块设置在釜盖上,锁紧油缸的固定部与釜体铰接,锁紧油缸的伸缩端与u形卡槽连接。

如上所述的釜体连接法兰的外侧设置有冷却水环形通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釜体上部外壁套设固定有釜体加强法兰,可以减少釜体连接法兰的重量,从而降低造价。通常情况下,不设釜体加强法兰,釜体连接法兰的造价占整体造价的40%左右。设置釜体加强法兰后,整体造价可以下降10~20%。

2、注水阀接口设置在釜盖中部,污水从钢渣的上面注入,从钢渣底流出,净化污水。

3、釜体的内壁设置有釜体内保温层,釜盖的内壁设置有釜盖内保温层,减少散热,防止釜体、釜盖的腐蚀。

4、c形密封圈弹性好,减少摩擦,寿命长,不会被釜盖沾带,掉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密封圈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锁紧装置局部放大图。

图中:1-裙座、2-釜体内保温层、3-液位计下接口、4-内座、5-液位计上接口、6-釜体加强法兰、7-冷却水环形通道、8-釜体连接法兰、9-密封圈、10-釜盖连接法兰、11-釜盖、12-釜盖内保温层、13-喷嘴、14-喷淋水环管、15-升降轴安装座、16-倒钩环槽、17-升降轴装置、18-u形卡槽、19-锁紧油缸、20-圆弧滑块、21-指块、22-圆弧滑道、23-防爆膜接口、24-注水阀接口、25-安全阀接口、27-锁紧装置、28-倾翻拐臂、29-倾翻油缸、30-釜体、31-排水口、32-蒸汽出口、33-渣罐、34-放散阀接口、35-喷淋水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和实施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实施示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钢铁渣消化、污水处理及余热回收装置,包括裙座1,还包括设置在裙座1上的釜体30,釜体30的釜口处设置有釜体连接法兰8,釜盖11的外周设置有与釜体连接法兰8适配连接的釜盖连接法兰10,釜体连接法兰8上与釜盖连接法兰10接触的接触环面上开设倒钩环槽16,截面为c形的密封圈9其中一环侧嵌入至倒钩环槽16中,密封圈9另一环侧延伸至釜盖连接法兰10与釜盖连接法兰10之间,釜体30上部外壁套设固定有釜体加强法兰6,釜体30的内壁设置有釜体内保温层2,釜盖11的内壁设置有釜盖内保温层12,釜体30内的底部设置有内座4,内座4上设置有渣罐33,釜盖11内侧设置有喷淋水装置,釜体30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31。

喷淋水装置包括喷淋水环管14、喷嘴13和喷淋水接口35,喷淋水环管14设置在釜盖11内侧,喷嘴13设置在喷淋水环管14上,喷淋水接口35设置在釜盖11上,喷淋水环管14与喷淋水接口35连接。

釜盖11上还设置有安全阀接口25、注水阀接口24、防爆膜接口23和放散阀接口34,安全阀接口25与安全阀连接,注水阀接口24设置在釜盖11中部,注水阀接口24与注水阀连接,防爆膜接口23上安装有防爆膜,放散阀接口34与放散阀连接,釜体30的上部设置有蒸汽出口32,蒸汽出口32与蒸汽出口阀连接,釜体30上部设置有液位计上接口5,釜体30的下部设置有液位计下接口3。

釜体连接法兰8的外侧设置有冷却水环形通道7。

渣罐33侧下部及底部开透水孔,透水孔的孔径10~25mm;喷淋水接口35与喷淋水调节阀连接,蒸汽出口32与蒸汽出口调节阀连接,注水阀和排水口31连接的排水阀均是开关阀。

工作原理:渣罐33接收经过热破碎的钢铁渣(500~1000℃)后,打开釜盖11,由行车吊入釜体30内,渣罐33放置在内座4上。关闭釜盖11(先傾翻,后压下)、旋转锁紧釜盖11、关闭排水口31连接的排水阀、打开喷淋水调节阀进行喷淋水、产生蒸汽。放散阀在喷淋水打开3~5秒后关闭。其作用是排放釜内空气,防止与所产生的氢气混合,同时,减少氧气腐蚀。控制喷淋水调节阀的喷淋水流量及蒸汽出口阀的蒸汽送出流量,可以控制蒸汽压力及温度。当蒸汽温度降低到120℃左右时,关闭蒸汽出口阀,打开放散阀、注水阀,直至钢铁渣全部浸入水中。注水直接散落在钢铁渣上。保持1~3分钟后,打开排水口31连接的排水阀,排水后,旋转松开釜盖,打开釜盖11(先提升,后傾翻),吊出渣罐33,准备处理下一个渣罐33的钢铁渣。釜盖11与釜体30之间设置有横截面为c形的密封圈9,密封圈9采用耐温橡胶密封圈,截面为c形的密封圈9其中一环侧嵌入至倒钩环槽16中,密封圈9另一环侧延伸至釜盖连接法兰10与釜盖连接法兰10之间,密封圈9的两个环侧构成横截面为c形的结构,如图4所示,c形的密封圈9弹性大,而耐磨,倒钩环槽16包括环槽和设置在环槽的内环槽口处设置一圈倒钩环,密封圈9的环侧卡设在倒钩环和环槽的底部之间,防止密封圈9脱落。釜盖11与釜体30通过相互配合的釜体连接法兰8和釜盖连接法兰10产生锁紧力(类似高压锅锅盖和锅体之间类似的锁紧)。排水口31产生的热水收集后,重新通过注水阀接口24和喷淋水接口35进入釜体30(下一个渣罐或其它釜体30),实现余热回收,钢渣冷却到100℃以下就可以了,并不需要冷却到常温,钢渣冷却主要是水的汽化,不是循环水冷却。注水阀接口24的注水可以是含有大量污泥的污水(比如除尘污水),经过钢铁渣过滤后,污泥可以减少80%以上。整个系统无需设置专门的水处理系统(斜板沉淀池、压滤机等)。整个系统也不会产生无用的污泥。钢铁渣通过与蒸汽、水的反应达到消化的目的(消除游离氧化镁等活性物质)。

釜体内保温层2和釜盖内保温层12可以耐1000℃(不设置保温层会损失热量)。釜体加强法兰6的作用是减少釜体连接法兰8的受力形变,降低造价。由于釜盖11需要旋转,注水阀接口24通过软管与注水阀连接,喷淋水接口35通过软管分别与喷淋水环管14和喷淋水调节阀连接。

釜盖11中心固定设置有升降轴安装座15,升降轴安装座15与升降轴装置17的升降轴活动连接,升降轴安装座15能绕升降轴的中心轴周向旋转但不能相对升降轴沿升降轴的中心轴轴向运动,升降轴装置17的固定部与倾翻拐臂28的一端连接,倾翻拐臂28另一端与釜体30的侧部铰接,倾翻拐臂28的拐部与倾翻油缸29的伸缩端连接。

如图1所示,釜盖11打开时,升降轴装置17的升降轴向上缩回,釜盖11被提起脱离釜体30,进一步,倾翻油缸29的伸缩端的缩回,带动倾翻拐臂28顺时针翻转,进而带动釜盖11打开倾翻;釜盖11关闭时,倾翻油缸29的伸缩端的伸出,带动倾翻拐臂28逆时针翻转,进而带动釜盖11翻转至釜体30上方,进一步,升降轴装置17的升降轴向下伸出,釜盖11盖设在釜体30上。优选的,倾翻拐臂28下方设置有导向架,限制倾翻拐臂28只能垂直平面内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旋转,而不能实现水平面旋转,因此釜盖11只能上下翻转,不能水平向平移,准确的完成釜盖开关。

钢铁渣消化、污水处理及余热回收装置,还包括锁紧装置27,锁紧装置27包括锁紧油缸19、圆弧滑道22、圆弧滑块20、指块21和u形卡槽18,圆弧滑道22设置在釜体30上,圆弧滑块20设置在圆弧滑道22上,u形卡槽18与圆弧滑块20连接,指块21设置在釜盖11上,锁紧油缸19的固定部与釜体30铰接,锁紧油缸19的伸缩端与u形卡槽18连接。

如图5所示,当釜盖11需要锁紧时,升降轴装置17的升降轴向下伸出,釜盖11盖设在釜体30上时,指块21落入u形卡槽18中,锁紧油缸19的伸缩端伸出,推动u形卡槽18沿圆弧滑道22逆时针运动,进而通过指块21推动釜盖11逆时针旋转,实现类似高压锅锅盖和锅体之间类似的锁紧。当釜盖11需要打开时,锁紧油缸19的伸缩端缩回,带动u形卡槽18沿圆弧滑道22顺时针运动,进而通过指块21推动釜盖11顺时针旋转,釜盖11和釜体30之间的锁紧状态解除,升降轴装置17的升降轴向上缩回,釜盖11被提起脱离釜体30。

渣罐33为一桶状结构,由钢板或铸钢制造。下部侧壁及底部开有透水孔,孔径10~25mm,太大的孔会泄漏渣。开孔总流通面积不少于排水口面积。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