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光学镜片清洗、甩干工序中的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52476发布日期:2020-06-20 14:36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光学镜片清洗、甩干工序中的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学镜片固定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光学镜片清洗、甩干工序中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镜片清洗采用超声波清洗机作业时,需要指定盛装器,为了防止产生不良品,需对洗净篮作工艺设计与特别防护处理,以预防批量不良的产生,如批量水印,批量洗净篮卡伤;各种不同镜片之间洗净篮通用性,清洗作业效率,洗净篮条精度及使用寿命低等等,这些方面都会影响到清洗及干燥的品质,造成不良品的产生。

将镜片清洗后,需要将清洗后的镜片进行干燥,一般采用甩干的方式进行,对清洗后的镜片进行快速干燥。

因此,用于盛放光学镜片的固定装置尤为重要,在清洗及干燥的过程中均需使用固定装置将镜片进行盛放。

但是,在实际的使用中,由于镜片的直径不同,需要的固定装置种类不同,现有技术中的固定装置不具备调节的功能。

申请号为:cn201820667634.6,公开号为:cn208475815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镜片甩干工序中的固定装置,包括洗净篮框、以及多根设于洗净篮框上的篮条,所述篮条通过可拆卸的夹紧组件连接在所述洗净篮筐上,且所述篮条上设有用于卡入镜片边缘的卡紧位,且镜片通过两侧卡入相邻的两根篮条上相对位置的卡紧位固定安装至洗净篮筐上,通过所述夹紧件将篮条夹紧在洗净篮筐上,且通过松开夹紧件可调节相邻两篮条的间距使卡紧位卡在镜片的最大直径处。这样可保证夹紧后镜片一半位于篮条上方,一半位于篮条下方,能够加固镜片安装在篮条上,且够防止在甩干过程中出现卡裂或脱落的现象;该固定装置虽然是用于甩干工序中,但是,在清洗的过程中,同样适用,并且,能够通过调节篮条之间的距离以适用于不同直径的镜片。

但是,该实用新型实际的使用中,仍然存在以下不足:

1.洗净篮框的整体结构固定,这样就导致其盛放镜片的数量调节范围较小;洗净篮框不能根据实际的需求进行调节;

2.在实际的使用中,为了便于适应不同直径的镜片,这样,就需要调整篮条之间的距离,根据镜片的直径进行增减篮条,用于放置大直径镜片时,则需要将篮条进行拆卸,放入工作间后统一存放;用于放置小直径镜片时,则需要增加篮条的数量,这样,仍然需到工作间进行拿取篮条,操作不便,费时;并且,拆卸下来的蓝天容易遗失。

3.篮条在固定在洗净篮框上时,容易出现滑动,其稳定性较差。

4.在调节篮条时,一般是将镜片放置在卡紧位上,然后调整篮条至合适的位置,并将其固定,调节的时候人为误差较大,篮条之间的间隙差异大,易出现镜片滑落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与克服现有技术中,安装、拆卸篮条都需到特定的工作间进行,篮条拆卸后易出现遗失,且篮框整体结构固定,其盛放镜片的数量调节范围较小的缺点,提供一种用于光学镜片清洗、甩干工序中的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具有篮条不离篮筐避免篮条遗失、篮筐能够进行调节,放置镜片的量能够进行调节,镜片放置量大的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光学镜片清洗、甩干工序中的固定装置,包括篮框和若干设有多个卡紧位的篮条,所述篮条通过可拆卸方式安装在篮框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篮框主要由左篮框及右篮筐通过滑动方式连接构成,并通过锁紧装置进行固定,

所述左篮框上设有第一暂存槽和第一安装槽,第一暂存槽和第一安装槽相连通;

所述右篮筐上设有第二暂存槽和第二安装槽,第二暂存槽和第二安装槽相连通;

所述第一暂存槽、第二暂存槽形成篮条存储位,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形成篮条安装位;

所述左篮框与右篮筐滑动连接后,第一安装槽与第二安装槽相通,且第一安装槽的底面与第二安装槽的底面平齐;

所述篮条包括左端头、连接块、圆柱、右端头、垫片和能够与所述右端头旋合的螺母,左端头、连接块、圆柱、右端头依次连接,所述连接块垂直圆柱轴线的截面为正方形,篮条安装在安装位时,所述连接块与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的底面接触,且左端头贴合在左篮框和右篮筐的左侧壁上,所述螺母旋合后能够将垫片压在左篮框和右篮筐的右侧壁上。

所述左端头上设有第一卡合纹路,在左篮框和右篮筐的左侧壁上设有能够与左端头上第一卡合纹路进行卡合的第二卡合纹路。

所述左篮框和右篮筐上设有刻度线,左篮框和右篮筐滑动并固定后,其刻度线能够形成一完整的刻度尺,所述左端头侧面能够与刻度尺的刻度线进行对齐。

所述左篮框与右篮筐通过滑槽与滑轨连接。

所述锁紧装置为将左篮框与右篮筐进行固定的锁紧螺钉。

所述左端头两端部嵌合有磁铁,在第一暂存槽、第二暂存槽槽底也设有磁铁,篮条位于第一暂存槽、第二暂存槽时,位于第一暂存槽、第二暂存槽槽底部的篮条能够与第一暂存槽、第二暂存槽槽底设置的磁铁进行吸合,相邻的篮条之间也能够吸合。

所述连接块宽度与第一暂存槽及第二暂存槽相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实用新型通过左篮框及右篮筐滑动配合的方式进行连接,并通过设置的锁紧装置进行固定,使其构成一完整篮筐;并且设置有用于安装篮条的第一安装槽及第二安装槽,以及设有用于存放多余篮条的第一暂存槽及第二暂存槽,这样,在实际的使用中,能够根据光学镜片的具体直径进行调节,并同时根据需要盛放的量来调节左篮框及右篮筐,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将第一暂存槽、第二暂存槽中的篮条移动至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中,或者是将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中的篮条移动至第一暂存槽、第二暂存槽进行暂存,如此,在实际的使用中,即可根据镜片的直径、数量来调节,使用的时候更加方便,同时,需要安放的镜片越多,只需要将左篮框及右篮筐相两侧滑动,增大其宽度,并将第一暂存槽、第二暂存槽中的篮条移动至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中,调节篮条间的距离即可;在实际的使用中,篮条不需要拆离篮筐,能够在任意一平整的地方即可完成调节,调节更加便捷;

并给,通过设置的用于暂存篮条的第一暂存槽、第二暂存槽能够将多余的篮条进行暂存,避免了将篮条拆卸后遗失的情况发生;

由于篮条主要由左端头、连接块、圆柱、右端头、垫片和能够与所述右端头旋合的螺母的螺母构成,并且第一安装槽的底面与第二安装槽的底面平齐,所述连接块垂直圆柱轴线的截面为正方形,左端头贴合在左篮框和右篮筐的左侧壁上,所述螺母旋合后能够将垫片压在左篮框和右篮筐的右侧壁上,这样,平齐的底面能够保证篮条在移动的时候更加顺畅,并且左端头贴合在左篮框和右篮筐的左侧壁上,连接块压在第一安装槽的底面与第二安装槽的底面上,能够保证所有的篮条均处于同一高度,避免篮条出现参差不齐的情况,进而影响镜片的稳定安放;同时,所述螺母旋合后能够将垫片压在左篮框和右篮筐的右侧壁上,这样设置能够保证垫片与篮框和右篮筐的右侧壁接触,保证篮条的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第一卡合纹路及第二卡合纹路,能够保证篮条固定后不会移位,即篮条固定后及不会出现滑动,避免篮条间的间隙改变。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左篮框和右篮筐上设有刻度线,并使得篮框和右篮筐滑动并固定后,其刻度线能够形成一完整的刻度尺,所述左端头侧面能够与刻度尺的刻度线进行对齐,这样,在实际的调节中,即可根据镜片的直径快速计算篮条间的距离,并且通过观察左端头侧面与刻度线的对齐情况来确认篮条间的间隙是否合适,在调节的时候更加方便,篮条间的间隙差异小,避免因人工调节失误导致镜片滑落的情况发生。

4.本实用新型所述左篮框与右篮筐通过滑槽与滑轨连接,这样设置能够使得左篮框与右篮筐在调节的时候更加稳定。

5.本实用新型所述锁紧装置为将左篮框与右篮筐进行固定的锁紧螺钉,固定左篮框与右篮筐的时候更快速,只需要拧紧锁紧螺钉即可,便于实现快速调节的目的。

6.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暂存槽、第二暂存槽槽底及左端头两端部嵌合有磁铁,能够保证篮条位于第一暂存槽、第二暂存槽时不会出现上下移动的情况。

7.本实用新型所述连接块宽度与第一暂存槽及第二暂存槽相等,这样,能够使得篮条暂存在第一暂存槽、第二暂存槽中时,更加稳定,避免在移动篮筐时,位于第一暂存槽、第二暂存槽中篮条左右晃动,影响镜片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放置小直径光学镜片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篮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左篮框与右篮框关系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放置大直径光学镜片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6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图6中b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左篮框,101左侧架,102第一上限位杆,103第一支板,104第二支板,105第二上限位杆,106第一l型限位块,2右篮筐,201右侧架,202第三上限位杆,203第三支板,204第四支板,205第四上限位杆,206第二l型限位块,207支柱,3篮条,301卡紧位,302左端头,303连接块,304圆柱,305右端头,306垫片,307螺母,4第一暂存槽,5第一安装槽,6第二暂存槽,7第二安装槽,8锁紧装置,9第一卡合纹路,10第二卡合纹路,11刻度线,12镜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所用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包括篮框和若干设有多个卡紧位301的篮条3,相邻篮条3上对应位置上的卡紧为将会形成一用于将镜片12进行卡紧的卡紧单元;所述篮条3通过可拆卸方式安装在篮框上,所述篮框主要由左篮框1及右篮筐2通过滑动方式连接构成,并通过锁紧装置8进行固定,

所述左篮框1上设有第一暂存槽4和第一安装槽5,第一暂存槽4和第一安装槽5相连通;

所述右篮筐2上设有第二暂存槽6和第二安装槽7,第二暂存槽6和第二安装槽7相连通;

所述第一暂存槽4、第二暂存槽6形成篮条3存储位,第一安装槽5、第二安装槽7形成篮条3安装位;

所述左篮框1与右篮筐2滑动连接后,第一安装槽5与第二安装槽7相通,且第一安装槽5的底面与第二安装槽7的底面平齐;

所述篮条3包括左端头302、连接块303、圆柱304、右端头305、垫片306和能够与所述右端头305旋合的螺母307,左端头302、连接块303、圆柱304、右端头305依次连接,所述连接块303垂直圆柱304轴线的截面为正方形,篮条3安装在安装位时,所述连接块303与第一安装槽5、第二安装槽7的底面接触,且左端头302贴合在左篮框1和右篮筐2的左侧壁上,所述螺母307旋合后能够将垫片306压在左篮框1和右篮筐2的右侧壁上。

其中,所述锁紧装置8为将左篮框1与右篮筐2进行固定的锁紧螺钉;所述卡紧位301设置在圆柱304上。

其中,进一步说明,所述左篮框1与右篮筐2通过滑槽与滑轨连接;其具体方案如下:

所述左篮框1包括左侧架101,分别安装在左侧架101四角位置的第一上限位杆102、第一支板103、第二支板104和第二上限位杆105,在第一支板103与第一上限位杆102之间、第二支板104与第二上限位杆105均设有第一l型限位块106,第一l型限位块106的竖直部与左侧架101之间形成所述第一暂存槽4,第一l型限位块106的水平部与第一、二上限位杆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安装槽5。

所述右篮框包括右侧架201,分别安装在右侧架201四角位置的第三上限位杆202、第三支板203、第四支板204和第四上限位杆205,在第三支板203与第三上限位杆202之间、第四支板204与第四上限位杆205均设有第二l型限位块206,第二l型限位块206的竖直部与右侧架201之间形成所述第二暂存槽6,第二l型限位块206的水平部与第三、四上限位杆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安装槽5。

其中,第一支板103与第三支板203、第二支板104与第四支板204、第一上限位杆102与第三上限位杆202、第二上限位杆105与第四上限位杆205均通过滑槽与滑轨连接;且,第一支板103与第三支板203,第一上限位杆102与第三上限位杆202,第二上限位杆105与第四上限位杆205,第二支板104与第四支板204通过所述锁紧螺钉进行固定。

如此,保证所述连接块303与第一安装槽5的底面与第二安装槽7接触,且左端头302贴合在左篮框1和右篮筐2的左侧壁上,即:左端头302与第一l型限位块106的水平部、第一上限位杆102侧壁,或者第三上限位杆202侧壁进行贴合。

这样,保证了篮条3上的卡紧位301不会出现错位的情况。

为了保证所述螺母307旋合后能够将垫片306压在左篮框1和右篮筐2的右侧壁上,即:垫片306压在第二上限位杆105侧壁,及第二上限位杆105下侧的第一l型限位块106的水平部侧壁上;或者垫片306压在第四上限位杆205侧壁,及第四上限位杆205下侧的第二l型限位块206的水平部侧壁上,故将该第一l型限位块106的水平部设置成凸型结构,该第二l型限位块206的水平部设置成能够与所述凸型结构相配合的两个支柱207,两个支柱207刚好能够与凸型结构上的两肩部进行配合;进而保证垫片306的稳定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左端头302上设有第一卡合纹路9,在左篮框1和右篮筐2的左侧壁上设有能够与左端头302上第一卡合纹路9进行卡合的第二卡合纹路10;

其具体为:左篮框1上的第二卡合纹路10设置在与所述左端头302贴合的第一l型限位块106的水平部上;右篮框上的第二卡合纹路10设置在与所述左端头302贴合的第三上限位杆202上。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左篮框1和右篮筐2上设有刻度线11,左篮框1和右篮筐2滑动并固定后,其刻度线11能够形成一完整的刻度尺,所述左端头302侧面能够与刻度尺的刻度线11进行对齐。

左篮框1上的刻度线11设置在第一l型限位块106的水平部上,右篮筐2上的刻度线11设置第三上限位杆202上。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左端头302两端部嵌合有磁铁,在第一暂存槽4、第二暂存槽6槽底也设有磁铁,篮条3位于第一暂存槽4、第二暂存槽6时,位于第一暂存槽4、第二暂存槽6槽底部的篮条3能够与第一暂存槽4、第二暂存槽6槽底设置的磁铁进行吸合,相邻的篮条3之间也能够吸合。

进一步优化,所述连接块303宽度与第一暂存槽4及第二暂存槽6相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