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密闭型无臭气厌氧酸化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02229发布日期:2021-02-03 06:21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密闭型无臭气厌氧酸化罐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种全密闭型无臭气厌氧酸化罐。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生化法是处理可生化性高废水常用技术手段,因其运行成本低,耐冲击能力强等优势被广泛的运用在各类废水的处理处置中。其中厌氧技术是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中常用的生化处理技术,也是目前最经济的高浓有机废水处理技术,在处理污染物的同时还产生附加效益,给人类的污水处理带来了非常大的益处。水解酸化反应是污水厌氧处理过程中常用的预处理手段,高浓度废水在水解酸菌作用下发生水解,大分子的蛋白被分解成小分子蛋白,小分子蛋白则被水解成氨基酸。厌氧水解酸化充分的废水在进入厌氧反应系统后,将很快被厌氧污泥中的乙酸化菌群和产甲烷菌群利用,提高厌氧反应器运行效率。
[0003]
但是目前常用的水解酸化池通常采用土建的模式,并在池体内设置潜水搅拌器。这种设计方式在长期的应用过程中逐步暴露了一些不足:1、受到土建池体强度的影响,一般池体深度不能超过6m,必然导致占地面积大;2、池体及内部钢筋的防腐问题,应用时间长了容易发生腐蚀导致泄露;3、传统水解酸化池应用过程中需要合理设置潜水搅拌,如果设计或者随着搅拌器老化性能下降后,常会导致局部死区,影响水解酸化效果;4、为了满足目前环保政策和法规对臭气的控制要求,越来越多的污水处理站给现有水解酸化池加盖收集厌氧臭气。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密闭型无臭气厌氧酸化罐,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0005]
一种全密闭型无臭气厌氧酸化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部底部设置有下层布水器,所述罐体的顶部设置为集气锥顶,所述集气锥顶的底部设置有上层集水器。
[0006]
进一步地,所述上层集水器通过上层集水器固定钢梁固定在罐体内,所述上层集水器与上层集水器固定钢梁之间设置有上层集水器固定座。
[0007]
进一步地,所述上层集水器的底部设置有污泥回流管,所述污泥回流管伸出罐体外,所述上层集水器上还设置有出水管,出水管伸出罐体外,且与沼气水封立管连接。
[0008]
进一步地,所述集气锥顶上设置有沼气收集管,所述下层布水管一端设置有进水管。
[0009]
进一步地,所述罐体为圆柱型或立方体结构,高宽比为1.5~3.5。
[0010]
进一步地,所述下层布水器,采用穿孔管布水方式布水,并依据罐体的直径大小,以布水管中心距离在0.5~2m范围内呈平行或放线型布置,布水管上依据水量不同开若干个直径在25~40mm直径的布水孔。
[0011]
进一步地,所述上层集水器由外侧隔板、内侧隔板、溢流堰、肋板、泥斗、出水口和
污泥回流口组成,所述污泥回流口设置在泥斗的底部,且与污泥回流管连接,所述外侧隔板焊接固定在泥斗外壁上,内侧隔板通过肋板固定在外侧隔板内部,溢流堰设置在外侧隔板和内侧隔板的顶部位置。
[0012]
进一步地,所述外侧隔板顶部可加工成出水堰结构,内侧隔板与外侧隔板相距20~50cm,上边缘高于外侧隔板上边缘20~50cm,下边缘低于外侧隔板上边缘30~50cm。
[0013]
进一步地,所述上层集水器通过焊接或者螺栓铆接的方式固定在上层集水器固定钢梁上,固定钢梁可采用12~16#槽钢或者角钢加工,钢梁距离罐顶水平面距离0.5~1m。
[0014]
进一步地,所述集气锥顶设置为圆锥结构或者多面锥体结构,其底部直径不大于罐体直径,通过焊接或螺栓加密封脚垫的方式固定在罐体壁面顶部。
[0015]
上层集水器内侧可以通过增加斜板、斜管和三相分离组件的方式,提高集水器对污泥的阻拦效果。
[0016]
上层集水器采用标准模块化设计,一个厌氧酸化罐可以布置一个上层集水器,也可以根据罐体尺寸不同均匀的布置多个上层集水器。
[0017]
上层集水器由外侧隔板、内侧隔板、溢流堰、肋板、泥斗、出水口、污泥回流口组成,采用至少两层的内外两圈类似同心圆式设计,外侧隔板顶部可加工成出水堰的样式,如三角堰、矩形堰或者梯形堰,内侧隔板与外侧隔板相距20~50cm,上边缘高于外侧隔板上边缘20~50cm,下边缘低于外侧隔板上边缘30~50cm。
[0018]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0019]
本实用新型的罐体为圆柱型或立方体结构,高径(高宽)比1.5~3.5,与传统酸化池项目高径比更大,有效缩小占地面积;通过集气锥顶设计,可以对水解酸化过程中产生的厌氧气完全收集,满足对臭气的控制;下层采用穿孔布水设计,下进上出进水模式,与传统单点进水采用潜水搅拌推流的方式相比减少布水死区,消除潜水电动设备,降低设备能耗和故障率;厌氧酸化罐体材质采用碳钢防腐,内件采用pp、不锈钢等材质加工,耐腐蚀性强;上层集水器采用标准模块化设计,按照单一组件收集水量与服务面积均匀布置,提高出水收集均匀性。
附图说明
[0020]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全密封型无臭气厌氧酸化罐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是一种全密封型无臭气厌氧酸化罐的上层集水器。
[0022]
图中:1-罐体,2-进水管,3-下层布水管,4-上层集水器,5-上层集水器固定座,6-上层集水器固定钢梁,7-污泥回流管,8-出水管,9-沼气水封立管,10-集气锥顶,11-沼气收集管,12-外侧隔板,13-内侧隔板,14-溢流堰,15-肋板,16-泥斗,17-集水器出水口,18-污泥回流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举出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然而,需要说明的是,说明书中列出的许多细节仅仅是为了使读者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即便没有这些特定的细节也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这些方面。
[0024]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种全密闭型无臭气厌氧酸化罐,外观呈现圆柱型或立方体结构,罐体1顶部焊接安装有圆锥或多面锥体结构的集气锥顶10,集气锥顶上设置有向上安装的沼气收集管11。
[0025]
罐体底部区域,下层布水管3以中心间隔0.5~2m平行或放线型布置,并通过焊接固定的方式固定在距离罐体底部0.3~0.5m的位置,布水管上依据水量不同开若干个直径在25~40mm直径的布水孔,布水管一头穿出罐体1后,在外部汇集成一根或者多跟进水管2;上层集水器固定钢梁6焊接在距离罐顶平面0.5~1m的罐壁上,上层集水器4通过上层集水器固定座5螺栓连接固定在上层集水器固定钢梁6上,上层集水器下泥斗17的底部延伸出来的污泥回流管7穿出罐体侧壁;从上层集水器内延伸出的出水管8,水平经过罐体侧壁穿出罐体后与沼气水封立管连接。
[0026]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全密封型无臭气厌氧酸化罐的上层集水器,由外侧隔板12,内侧隔板13,溢流堰14,肋板15,泥斗16,集水器出水口17,污泥回流口18组成。具体位置关系由下至上依次泥斗16以及位于泥斗底部最低处中间的污泥回流口18;外侧隔板12焊接固定在泥斗16外壁上,内侧隔板13通过肋板15固定在外侧隔板内部,距离外侧隔板20~50cm,上边缘高于外侧隔板上边缘20~50cm,下边缘低于外侧隔板上边缘30~50cm;位于内外侧隔板的顶部设置有溢流堰14,从位于隔板内侧一面的中部,低于外侧隔板上边缘5~20cm的位置设置有一根从内侧隔板穿过外侧隔板伸出分离器的集水器出水口17。
[0027]
本实用新型一种全密封型无臭气厌氧酸化罐的工作过程如下:
[0028]
进水管2输入的废水经过穿孔布水管3稳定且均匀的输入反应器内,废水在罐体1内上升流化的过程中,发生水解酸化作用,大分子蛋白质水解成小分子蛋白,小分子有机物被分解利用产生沼气由出气管11排除。出水经过上层集水器4,从外侧隔板12的溢流堰14溢流进入分离器,再通过内侧隔板13下部折流,密度的较小的污水通过位于内侧隔板中上部的集水器出水口17流出进入出水管8外排,密度较重的颗粒和污泥则从位于上层集水器底部的污泥回流口18回流至酸化罐中。
[0029]
针对传统厌氧酸化池在长期的应用过程中暴露的占地面积大、防腐复杂、酸化效率低、臭气控制不佳等问题。本实用新型开发了一种全密封型无臭气厌氧酸化罐,通过采用高径(高宽)比1.5~3.5的设计,标准模块化分离器设计与安装,集气锥顶与罐体上边缘实现全密封安装。实现有效缩小占地面积,提高集气效率,控制臭气释放,提高出水收集均匀性减少短流。
[0030]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