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复杂变径管道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14153发布日期:2020-06-23 21:30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新型复杂变径管道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清理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新型复杂变径管道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管道运输作为一种高效的流体运输手段,广泛应用于核工业、石油煤炭、社会民、科技研发等各方面,由于管道的封闭特性,造成检测探伤、维修保养、清淤等工作十分麻烦;尤其是,需要经常清理的石油天然气输送管道、城市输水管道、工厂排污管道等管道内部环境差别较大所需的清洁方式也不同,进一步加重管道清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目前市场上采用的管道清理方式,一般采用人工穿绳法,该方法需要人工将钢绳穿过待清洗管路,钢绳固定在绞车上,在绞车的带动下来回运动,钢绳上固定的清理器材与钢绳同步,完成清淤工作,此种方法虽有机械辅助,但是人工在穿绳时,与管道接触,脏污的管道,对操作人员的身体有一定的伤害,而且当管道直径有变化时,需要更换另外一个规格的清理器材,操作相对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复杂变径管道清理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清理器材适用的管道管径范围较小,操作相对繁琐,安全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新型复杂变径管道清理装置,包括:

中心支撑部,一端外缘上具有第一凹槽;

调节部,连接在所述中心支撑部上,并且与所述第一凹槽配合,能够顺着所述中心支撑部来回移动位置;

可变径清洗部,连接在所述中心支撑部上,并且与所述调节部连接;所述调节部顺着所述中心支撑部移动位置,联动所述可变径清洗部变化外径,与所述中心支撑部贴合或者分离;

以及螺旋件,连接在所述中心支撑部的另一端上,远离所述第一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中心支撑部包括:空心圆杆,一端外圆上具有第一凹槽,外圆上还具有若干个第一通孔;以及三个第一支撑杆,均布在所述空心圆杆的外圆上,并且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的一侧;

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之间。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长度尺寸,加上所述第一凹槽的长度尺寸,等于所述空心圆杆的长度尺寸。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部包括:套体,外圆上具有第一通槽,内孔处具有斜锲块,套在所述中心支撑部上;

三个第一板,均布在所述套体的外圆上;

以及滑块,配合在所述第一凹槽中,能够顺着所述第一凹槽来回移动位置,顶部凸出在所述第一通槽的外部,并且通过一端的斜面,与所述斜锲块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可变径清洗部包括:第一连杆,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上;

第二连杆,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板上;

三个第二支撑杆,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上,每个所述第二支撑杆上连接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一连杆和一个所述第二连杆;

以及清洁刷头,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杆上,用于与管道直接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螺旋件包括:外螺纹段,连接在所述中心支撑部的端部上的内螺纹孔中;六角形段,连接在所述外螺纹段上,用于旋紧所述外螺纹段;以及螺旋头,连接在所述六角形段上。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新型复杂变径管道清理装置,与相关技术相比,设置有中心支撑部,并且在中心支撑部上连接调节部、可变径清洗部和螺旋件;由调节部顺着中心支撑部移动位置,对可变径清洗部的外径进行控制,能够适用于一定尺寸范围内的管道的清理;清理时,螺旋件首先进入管道,旋转中心支撑部,螺旋件先疏通管道,可变径清洗部贴着管道内壁旋转,对管道进行清理,操作相对方便,安全性相对较好;从而克服了清理器材适用的管道管径范围较小,操作相对繁琐,安全性较差的技术问题,达到了能够适用的管道管径范围相对较大,操作相对简单,安全性较好的技术效果,有利于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中心支撑部的三维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中心支撑部的三维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调节部上的套体和第一板的三维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调节部上的套体和第一板的三维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调节部上的滑块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调节部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可变径清洗部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螺旋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可变径清洗部的直径变大后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中:10.中心支撑部,20.调节部,30.可变径清洗部,40.螺旋件,11.第一凹槽,12.空心圆杆,13.第一支撑杆,14.第一通孔,15.内螺纹孔,211.第一通槽,212.斜锲块,21.套体,22.第一板,23.滑块,231.斜面,31.第一连杆,32.第二连杆,33.第二支撑杆,34.清洁刷头,41.外螺纹段,42.六角形段,43.螺旋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新型复杂变径管道清理装置,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清理器材适用的管道管径范围较小,操作相对繁琐,安全性较差的技术问题,能够被制造和使用,达到了能够适用的管道管径范围相对较大,操作相对简单,安全性较好的积极效果,总体思路如下: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所示;新型复杂变径管道清理装置,包括:

中心支撑部10,一端外缘上具有第一凹槽11;

调节部20,连接在所述中心支撑部10上,并且与所述第一凹槽11配合,能够顺着所述中心支撑部10来回移动位置;

可变径清洗部30,连接在所述中心支撑部10上,并且与所述调节部20连接;所述调节部20顺着所述中心支撑部10移动位置,联动所述可变径清洗部30变化外径,与所述中心支撑部10贴合或者分离;

以及螺旋件40,连接在所述中心支撑部10的另一端上,远离所述第一凹槽11;

具体来说,实施时,设置有中心支撑部10,并且在中心支撑部10上连接调节部20、可变径清洗部30和螺旋件40;由调节部20顺着中心支撑部10移动位置,对可变径清洗部30的外径进行控制,能够适用于一定尺寸范围内的管道的清理;清理时,螺旋件40首先进入管道,旋转中心支撑部10,螺旋件40先疏通管道,可变径清洗部30贴着管道内壁旋转,对管道进行清理,操作相对方便,安全性相对较好;从而克服了清理器材适用的管道管径范围较小,操作相对繁琐,安全性较差的技术问题,达到了能够适用的管道管径范围相对较大,操作相对简单,安全性较好的技术效果;

下面针对各个组成部件,以及连接关系进行具体阐述:

具体来说,如图1、图2、图3、图10所示,所述中心支撑部10包括:空心圆杆12,一端外圆上具有第一凹槽11,外圆上还具有若干个第一通孔14;以及三个第一支撑杆13,均布在所述空心圆杆12的外圆上,并且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11的一侧;

所述第一通孔14,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杆13之间;

实施时,所述空心圆杆12与第一支撑杆13之间一体成型,或者分体成型之后组焊;通过设置有第一通孔14,由空心圆杆12的一端加入介质,介质由第一通孔14喷出,在清理时,便于冲洗污物;介质根据清洗要求选择使用,比如自来水;

所述空心圆杆12的长度为第二支撑杆33长度的至少1.5倍,便于操作空心圆杆12;

每个所述第一支撑杆13的长度尺寸,加上所述第一凹槽11的长度尺寸,等于所述空心圆杆12的长度尺寸,尺寸的控制,便于第一凹槽11加工制造,不需要过多的考虑第一凹槽11的加工位置;

具体来说,如图1、图4、图5、图6、图7、图10所示,所述调节部20包括:套体21,外圆上具有第一通槽211,内孔处具有斜锲块212,套在所述中心支撑部10上;

三个第一板22,均布在所述套体21的外圆上;

以及滑块23,配合在所述第一凹槽11中,能够顺着所述第一凹槽11来回移动位置,顶部凸出在所述第一通槽211的外部,并且通过一端的斜面231,与所述斜锲块212配合;

实施时,所述套体21,第一板22和斜锲块212一体成型,之后机加工,并且形成第一通槽211;套体21与空心圆杆12之间按照正常公差间隙配合,能够顺着空心圆杆12来回自由地移动位置;

所述第一板22一般为四方体形结构;

所述斜锲块212上的第一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10°,优选为8°;

所述斜面231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10°,优选为8°;

所述滑块232一体成型,之后机加工,能够顺着第一凹槽11和第一通槽211来回自由地移动位置,并且通过斜面231与斜锲块212上的第一斜面贴合,使得调节部20被限位在空心圆杆12上,在联动可变径清洗部30时,达到了调节可变径清洗部30外径的目的;

具体来说,如图1、图8、图10所示,所述可变径清洗部30包括:第一连杆31,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杆13上;

第二连杆32,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板22上;

三个第二支撑杆33,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杆31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杆32的另一端上,每个所述第二支撑杆33上连接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一连杆31和一个所述第二连杆32;

以及清洁刷头34,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杆33上,用于与管道直接接触;

实施时,所述第一连杆31和所述第二连杆32都为长条状;

所述第一连杆31,一端与第一支撑杆13铆接,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杆33铆接,使得第二支撑杆33能够随着第一连杆31的旋转,移动位置,变化外径;

所述第二连杆32,一端与第一板22铆接,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杆33铆接,使得第二支撑杆33能够被调节部20推动,随着第一连杆31的旋转,移动位置,变化外径;

所述第二支撑杆33的横截面为近似“l”形,使得与清洁刷头34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保证了与清洁刷头34连接的可靠性,而且也有减轻第二支撑杆33自身重量的作用;

所述清洁刷头34,采用现有技术中板刷,通过沉头螺钉连接在第二支撑杆33上,或者采用毛巾,由扎带捆绑在第二支撑杆33上;清洁刷头34与管道内壁,直接接触,能够清理管道;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看到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后,能够直接地、毫无疑义地知晓如何选择、设置清洁刷头34,并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也不需要进行过度的试验;

具体来说,如图1、图9、图10所示,所述螺旋件40包括:外螺纹段41,连接在所述中心支撑部10的端部上的内螺纹孔15中;六角形段42,连接在所述外螺纹段41上,用于旋紧所述外螺纹段41;以及螺旋头43,连接在所述六角形段42上;

实施时,所述螺旋件40一体铸造成坯料,之后机加工而成,通过外螺纹段41,连接在中心支撑部10的端部上的内螺纹孔15中,安装拆卸较方便;

所述螺旋头43采用单螺旋,由六角形段42处向外,外径逐渐变小,外形近似锥形,有利于对管道内的堵塞物,进行初步清理;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第一种实施方式:使用时,本实用新型一般针对三十厘米以下口径的管道的清理,将管道预先固定(一般被清洗管道处于倾斜或者垂直状态,有利于污物排出),根据管道的口径,调整调节部20,使得可变径清洗部30的外径能够适合管道的口径,将螺旋件40先插入管道,可变径清洗部30的端部进入管道,操作人员通过管钳(操作人员一般不直接接触管道),旋转中心支撑部10,使得螺旋件40和可变径清洗部30,不断地进入管道,清理管道,大约清理到管道的长度尺寸的3/4位置时,由中心支撑部10处通入清洗介质,之后,不同方向(正反方向)旋转中心支撑部10,使得可变径清洗部30与管道的内壁来回接触,清洗介质,冲洗污物,达到了清理管道的目的;

第二种实施方式:使用时,本实用新型,通过中心支撑部10上的空心圆杆12,空心圆杆12通过联轴器与电机连接,由电机带到中心支撑部10旋转,从而实现可变径清洗部30和螺旋件40旋转,将管道预先固定成水平状态,之后沿着直线方向移动,与旋转的可变径清洗部30和螺旋件40接触,也能够达到了清理管道的目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看到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后,能够直接地、毫无疑义地知晓如何设置,并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也不需要进行过度的试验。

在本实用新型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述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或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必须具有的特定的方位;实施例中描述的操作过程不是绝对的使用步骤,实际使用时,可以做相应的调整。

除非个别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决定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需根据实施例的内容确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