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外科器皿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31809发布日期:2020-10-30 22:00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疗外科器皿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疗外科器皿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医疗器皿大多属于玻璃制品,是专门用来盛放医用液体的器具,一般使用后的医疗器皿都会被放进清洗装置内进行清洗,防止产生细菌,而在对医疗器皿进行清洗时一般采用全自动清洗机和超声波清洗机来进行清洗,而现有的两种清洗机在对医疗器皿进行清洗时,具有以下弊端:

1、现有的清洗机在对医疗器皿通过全自动进行清洗时,在通过清洗液对器皿进行清洗后,由于器皿上会残留液渍,导致器皿在进行烘干后,液渍会干掉并在器皿上留下水痕,从而影响器皿的再次使用。

2、现有的清洗机在对器皿进行清洗时,普遍将其放置在一个固定位置,当清洗完成后,需要将器皿内部的水倒出再取出进行烘干处理,然而现有的在进行烘干时,普遍将器皿的开口朝上,由于在倒水时,器皿的内壁上会残留少量水分,导致在烘干时的时间较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医疗外科器皿清洗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医疗外科器皿清洗装置,包括:装置主体、电机和进水管,所述装置主体的底端活动连接有万向轮,所述装置主体的正面左上角嵌入设置有plc控制器,所述装置主体的正面中部活动连接有箱门,所述装置主体的左侧顶端固定安装有推手,所述装置主体的右侧底端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上方活动连接有卡块,所述支撑板的底端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外端设置有空腔,所述电机的上方开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固定安装有电磁阀门,所述进水管的左端连接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中部顶端开设有清洁液管并贯穿装置主体的顶端,所述导流管的底端连接有喷管,所述装置主体的内壁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加热管。

优选的,所述底座被分割为两个部分,且可通过滑块在空腔内进行移动来调节大小。

优选的,所述喷管的数量与凹槽的数量相等,且每个喷管均匀凹槽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底座和凹槽上均粘接有海绵垫,所述底座呈“u”形,且所述底座的长度大于凹槽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每一个凹槽均被七个卡块分成六等份。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可通过电机进行旋转。

优选的,所述电机、加热管和电磁阀门均通过plc控制器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安装有电机和支撑板,通过将医疗器皿放置到底座内,使得器皿的底端站立在底座上,器皿的上部分卡在凹槽内,并通过卡块将其固定,使得器皿在被清洗后,通过启动电机,使得电机带动支撑板进行转动,将器皿内的水倒出,并将器皿的开口处朝下,使得内部的水分充分流干,防止器皿上附着水痕。

2、其次,通过安装有加热管,且设置有可调节的底座,启动加热管使得加热管对支撑板上的器皿进行烘干处理,通过启动电机,使得电机带动支撑板进行转动,使得器皿开口朝下滴水时,加热器对着器皿进行加热并烘干,防止水渍和液渍残留,使得医护人员的操作更加便捷快速,并通过拉动底座的两端使得底座向两边移动,以此对底座进行调节,使得在面对不同大小的器皿时,底座也能存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电机和支撑板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电路流程图。

在图1至图4中,部件名称或线条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装置主体1、万向轮101、plc控制器102、箱门103、推手104、出水口105、加热管106、电机2、支撑板201、凹槽202、卡块203、底座204、滑块205、空腔206、进水管3、电磁阀门301、导流管302、清洁液管303、喷管30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至图4;本实用提出了一种医疗外科器皿清洗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电机2和进水管3,装置主体1的底端活动连接有万向轮101,装置主体1的正面左上角嵌入设置有plc控制器102,装置主体1的正面中部活动连接有箱门103,装置主体1的左侧顶端固定安装有推手104,装置主体1的右侧底端开设有出水口105,出水口105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电机2,电机2的输出端设置有支撑板201,支撑板201上开设有凹槽202,凹槽202的上方活动连接有卡块203,支撑板201的底端设置有底座204,底座20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滑块205,滑块205的外端设置有空腔206,电机2的上方开设有进水管3,进水管3上固定安装有电磁阀门301,进水管3的左端连接有导流管302,导流管302的中部顶端开设有清洁液管303并贯穿装置主体1的顶端,导流管302的底端连接有喷管304,装置主体1的内壁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加热管106。

进一步的,底座204被分割为两个部分,且可通过滑块205在空腔206内进行移动来调节大小,通过拉动底座204的两端,使得滑块205在空腔206内进行移动,以此来对底座204进行调节,使得底座204在面对不同大小的器皿时,也能够固定。

进一步的,喷管304的数量与凹槽202的数量相等,且每个喷管304均匀凹槽202相对应,通过将进水管3与外接管道连接,通过启动电磁阀门301,使得外部的水通过进水管3和导流管302流通到喷管304内,对支撑板201上的医疗器皿进行清洗。

进一步的,底座204和凹槽202上均粘接有海绵垫,底座204呈“u”形,且底座204的长度大于凹槽202的长度,使得医疗器皿放置到凹槽202和底座204上时,通过橡胶垫的低档,防止医疗器皿在被清洗过程中产生损坏。

进一步的,每一个凹槽202均被七个卡块203分成六等份,通过将医疗器皿依次放入到底座204上,使得医疗器皿的上部分位于凹槽202内,被卡块203固定,防止医疗器皿被翻转时脱落。

进一步的,支撑板201可通过电机2进行旋转,使得支撑板201进行转动,使得医疗器皿的开口处朝下,防止水渍和液渍残留在医疗器皿上。

进一步的,电机2、加热管106和电磁阀门301均通过plc控制器102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工作原理:使用时,预先将装置主体1通过推手104和万向轮101移动到指定位置,并将进水管3与外接管道进行连接,打开箱门103,通过拉动底座204的两端,使得底座204通过滑块205在空腔206内左右移动,来调节底座204的大小,并将医疗器皿放置到底座204上,并使得医疗器皿的上部分位于凹槽202内,通过卡块203将医疗器皿固定在凹槽202内,防止医疗器皿滑动,通过向清洁液管303内倒入清洁液,使得清洁液通过清洁液管303和导流管302流通到喷管304内对医疗器皿进行清理,通过启动电磁阀门301使得电磁阀门301打开,使得外部的水通过进水管3和导流管302流通到喷管304内对医疗器皿进行清洗,清洗完成后,通过启动电机2,使得电机2带动支撑板201进行转动,使得医疗器皿的开口处朝下,将内部的水分排出,并通过出水口105排出装置主体1内,同时启动加热管106,使得加热管106开始加热,并对医疗器皿进行烘干处理,防止水渍和液渍附着在医疗器皿上。

本实用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