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工地防尘覆盖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96720发布日期:2020-09-04 12:29阅读:55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工地防尘覆盖网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地施工防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工地防尘覆盖网。



背景技术:

目前环境治理成为了重要的课题,成为了新时期的主要研究对象,在建筑工地的过程中,基坑施工阶段存在大量的土石方作业,扬尘因此成为了主要的治理对象,扬尘网要求重复覆盖,用于将尘土覆盖。

目前的扬尘网覆盖主要是靠人工拉扯防尘网,将目标区域覆盖,并用锚杆或者螺栓在四周将防尘网固定,这种方式由于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存在如下问题;第一、需要多人同时作业完成防尘网的布置,浪费了人力,施工难度大;第二:将防尘网掀开难度大,需要将防尘网四周的螺栓拆除,工作强度大;第三,防尘网收纳困难,往往会出现防尘网回收时堆积在一起,很难保持规则的外形,使防尘网使用一次后难以再次使用。

因此研究一种电动工地防尘覆盖网是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设备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工地防尘覆盖网,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设备中存在的防尘网施工难度大和收纳困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电动工地防尘覆盖网,包括覆盖在基坑上方的防尘网和沿横向布置在基坑上方的对拉筋组,所述对拉筋组用于支撑和固定防尘网,所述对拉筋组包括多根相互平行的对拉筋,且相邻的对拉筋之间通过钢丝绳串联在一起;所述对拉筋的两端部设置有滑动座,所述基坑两侧沿竖向设置有滑道,所述滑动座滑动套装在滑道内并被约束在滑道内;前端的滑动座上设置有同步驱动机构,所述同步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固定基坑左右两侧的驱动电机、主动轮、从动轮和传动带;驱动电机的转轴经减速电机与主动轮转动连接,所述主动轮经传动带与从动轮传动连接;所述滑动座的内端设置有卡件,所述卡件卡固在传动带的下部使对拉件的两端能够同步随传动带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对拉筋的中部设置有花篮螺栓。

进一步的,所述对拉筋挂装在滑动座上,滑动座的内端设置有挂座,挂座上开有挂孔,对拉筋的端部设置有挂钩,挂钩匹配套装在挂孔内。

进一步的,相邻的对拉筋的中部通过配重链条连接在一起,所述配重链条的中部设置有配重块,所述配重链条位于防尘网的下部,且和防尘网固定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的防尘网两端设置有封堵对拉筋,且封堵对拉筋低于对拉筋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基坑的两侧设置了滑道,对拉筋的两端部滑动套装在滑道内,并依靠驱动机构牵引使对拉筋沿着滑道滑动或者行走;用驱动电机代替了人力,用滑道与滑动座之间的限制作用力代替了螺栓的固定方式,同时本实用新型收纳方便,只需驱动电机就可完成收纳,省时省力,结构合理;无论安装或者拆卸防尘网都非常方便。

同时本实用新型还设置了配重链条,在收纳防尘网时,对拉筋向内移动,原本伸直的配重链条会弯曲,配重链条会由于自身重力向下拉动防尘网,使防尘网在收纳的过程中形成褶皱状,防尘网完全收纳在一起时呈条状并用扎丝或者绳子捆绑固定,不会无规则的堆叠在一起,收纳方便,可以再次使用,提高了防尘网的使用寿命,降低了防尘网施工难度。

同时由于防尘网不与渣土等直接接触,避免了覆盖或打开时防尘网与渣土之间的拉扯,造成防尘网损坏,进而影响覆盖效果,且非常适合长时间施工,需要多次打开和关闭的基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a-a向剖面图。

图3为配重链条弯曲状态图。

图4为防尘网覆盖状态示意图。

图5为防尘网收纳状态示意图。

图6为图2的b处放大图。

图中的标号为:1为对拉筋,2为滑动座,3为滑道,4为传动带,5为钢丝绳,6为主动轮,7为从动轮,8为减速电机,9为驱动电机,10为配重链条,11为卡件,12为封堵对拉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本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电动工地防尘覆盖网,本实用新型依靠驱动电机作为动力将防尘网折叠收纳,将对拉筋谷1限制在滑道3内用于拉伸和固定防尘网,代替现有的用锚杆或者螺栓固定的方式,且可以多次使用,相比现有的覆盖方式使用次数大大增加,且一次安装后可长时间多次使用,且使用过程简单,操作方便。

如图1所示,一种电动工地防尘覆盖网包括覆盖在基坑上方的防尘网和沿横向布置在基坑上方的对拉筋组,所述对拉筋组用于支撑和固定防尘网,对拉筋组作为防尘网的骨架,间隔用扎丝或者固定扣将防尘网固定在对拉筋组上,依靠对拉筋组的移动来驱动防尘网沿着滑道移动。

所述对拉筋组包括多根相互平行的对拉筋1,对拉筋1间隔设置,间距为800-1200mm,且相邻的对拉筋之间通过钢丝绳5串联在一起,使对拉筋1的间距能够缩小,且当增大至极限位置时相邻的对拉筋能够相互牵引并依次展开。

所述对拉筋1的两端部设置有滑动座2,所述基坑两侧沿竖向设置有滑道3,所述滑动座2滑动套装在滑道3内并被约束在滑道3内,如图2所示,滑道3的外侧设置有固定座,固定座通过螺栓固定在基坑的冠梁上,所述滑动座2的内端嵌套在滑道3内并被滑道3的两肩部阻挡,使滑动座2限制在滑道内并可沿滑道移动,

对拉筋1两端被限制在滑道3内,且对拉筋1的中部设置有花篮螺栓,通过花篮螺栓能够进一步对对拉筋进行拉伸,且可调整其张紧度,装配时,滑道的两端设置有开口,滑动座从端部的开口依次进入滑道内部。

为了驱动滑动座2行走或者滑动,前端的滑动座2上设置有同步驱动机构,所述同步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固定基坑左右两侧的驱动电机9、主动轮6、从动轮7和传动带4;驱动电机9的转轴经减速电机8与主动轮6转动连接,所述主动轮6经传动带与从动轮7传动连接。

所述滑动座2的内端设置有卡件11,所述卡件11呈u形,并通过贯穿的螺栓将卡件固定在传动带4上;所述卡件11卡固在传动带4的下部,使对拉件1的两端能够同步随传动带移动,将滑动座2与传动带4固定在一起,当传动带4发生位移时,同时驱动滑动座2前进或者后退,即使防尘网发生对应的展开或折叠。

通过左侧的驱动电机和右侧的驱动电机来分别从对拉筋的左右两侧同步驱动,同向、同速、同时驱动对拉筋,使对拉筋组聚拢或者散开,进而使防尘网折叠或者展开。

同时为了进一步在端部对防尘网进行固定和封堵,所述的防尘网两端设置有封堵对拉筋12,且封堵对拉筋12低于对拉筋组;在基坑的边坡处固定设置了封堵对拉筋12,能够将防尘网的端部通过钢丝绳固定上面封堵对拉筋12,从端部进一步对防尘网进行固定,且封堵对拉筋较低,能够从侧面对基坑进一步封堵。

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在于:所述对拉筋挂装在滑动座上。

如图2所示,滑动座2的内端设置有挂座,挂座上开有挂孔,对拉筋的端部设置有挂钩,挂钩匹配套装在挂孔内,这样对拉筋能够挂装在滑动座2内,使对拉筋通过简单的操作快速的与滑动座2分离,使滑动座2滞留在滑道内,而对拉筋与防尘网一体,再次使用时,只需简单的挂装就可以完成组装,使用方便,拆卸简单,且当滑动座或者对拉筋出现故障需要维护时,通过简单的操作就可以完成更换,省时省力。

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在于:所述的对拉筋中部挂装或者固定有配重链条10。

如图1和图3所示,相邻的对拉筋的中部通过配重链条10连接在一起,所述配重链条10位于防尘网的下部,所述配重链条10的中部设置有配重块,且和防尘网固定连接在一起,当防尘网展开时,配重链条10能够从中部对防尘网进行支撑,进一步的加固防尘网的稳定性。

同时增加防尘网自身的重力,增强了防尘网的抗风能力,当防尘网折叠时,对拉筋间距变小,由于配重链条和配重块的自身重力,会向下弯曲,使防尘网的随着配重链条统一的向下折叠,形成规则的褶皱状,外形规则、稳定,折叠完毕后,如同雨伞折叠完毕后在卷折后用扎丝或者绳子固定,不同于现有的防尘网收纳方式,本实用新型的防尘网折叠方式更加规范,整洁,不易损坏,大大延长了防尘网的使用寿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