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病理实验室通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79382发布日期:2020-09-11 21:38阅读:924来源:国知局
一种病理实验室通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病理实验室通风系统,属于实验室通风设计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医院业务的特殊性质,平时工作中手术较多、病理检查较多,因此医院病理科的工作非常繁忙、实验室使用频率很高。众所周知,医院病理科在取材、染色、脱水、包埋等技术实验室均普遍存在甲醛、二甲苯等有害有机气体浓度超标问题。为降低室内有害气体污染物的浓度,病理科实验室安装了通风柜和带有排风装置的取材台,通过使用这些通风设备,可以明显降低室内空气中有害气体的浓度。在现场操作测试中,取材台排风设备开启时,室内(操作人员呼吸区)的甲醛浓度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但实验室内依然异味弥漫,甚至在实验室外的走道和相邻的其它办公室也会闻到这种气味,这给长期工作在此区域的医务工作者的身体健康带来巨大的隐患。这是由于通风方式消除室内污染物本身的局限性所致。根据菲克扩散定律,单一的排风方式只会使室内污染物浓度达到一个质量平衡的状态,排风量越大,污染源与室内空气边界层的浓度差就越大,污染物挥发的绝对量也越多,并不能完全消除污染物在室内的存在。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的单一的通风无法消除病理实验室内有害气体污染物超标、空气质量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病理实验室通风系统,以加强室内通风换气,优化空气质量;包括:基础通风系统、局部排风系统、全面排风系统,所述基础通风系统包括通风柜和取材台带有的排风装置,所述局部排风系统包括通风柜、排风罩,所述全面排风系统包括通风柜、排风立柱,所述基础通风系统、局部排风系统、全面排风系统还分别包括空气净化器。

其中,所述通风柜设置于病理实验室墙角,与取材台的排风装置构成基础通风系统。

其中,所述通风柜数量为两台,分别设置于病理实验室对角两墙角,通风柜控制风速取值为0.6m/s-0.8m/s,单台通风柜的通风量一般取1700m3/h或1800m3/h。

其中,所述排风罩设置于取材台前方,取材台排风罩的排风量为1200m3/h-1700m3/h,优选1400m3/h、1500m3/h、1600m3/h。

进一步,排风立柱设置于病理实验室墙角。

进一步,排风立柱数量为两根,分别设置于病理实验室对角两墙角与通风柜交叉。

进一步,所述排风立柱同一立面上设置有两排风口。

进一步,所述排风立柱上的排风口纵向间隙设置。

进一步,排风立柱上端排风口与排风立柱上端面距离为0.8m-1.0m,排风立柱下端排风口与排风立柱下端面距离为0.5m-0.8m,上端排风口的风口面积为下端排风口的一半。

进一步,空气净化器为多个分别安装于通风柜、取材台排风装置、排风罩、排风立柱;且分别与通风柜、取材台排风装置、排风罩、排风立柱的工作电路串联。

当病理实验室闲置时开启基础通风系统,可以明显降低室内空气中有害气体的浓度;当病理实验室使用时开启局部排风系统,选择是否开启全面排风系统。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局部排风系统、全面排风系统辅助基础通风系统,使得病理实验室通风换气强度和效率显著提升,降低室内空气中有害气体的浓度,提升改善空气质量;除此之外通过加装空气净化器,用于消除和降解室内挥发性有机气体,净化挥发性有机污染物。

除了上述所描述的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的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有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优点之外,本发明的其他技术特征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优点,将结合附图作出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验室通风系统布局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排风立柱结构示意图。

图中:1-通风柜、2-排风立柱、3-取材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病理实验室通风系统,包括:基础通风系统、局部排风系统、全面排风系统,所述基础通风系统包括通风柜1和取材台3带有的排风装置,所述局部排风系统包括通风柜1、排风罩,所述全面排风系统包括通风柜1、排风立柱2,所述基础通风系统、局部排风系统、全面排风系统还分别包括空气净化器。

其中,所述通风柜1设置于病理实验室墙角,与取材台3的排风装置构成基础通风系统,开启时可以明显降低室内空气中有害气体的浓度。

但是由于基础通风系统通风方式消除室内污染物本身存在局限性。根据菲克扩散定律,单一的排风方式只会使室内污染物浓度达到一个质量平衡的状态,排风量越大,污染源与室内空气边界层的浓度差就越大,污染物挥发绝对量也越多,并不能完全消除污染物在室内的存在。所以需要结合局部排风系统、全面排风系统以加强室内通风换气,优化空气质量。

其中,所述通风柜1数量为两台,分别设置于病理实验室对角两墙角;通风柜1一般采用普通化学通风柜1,通风柜1可以自带风机或在外部另设风机;由于试验过程基本是冷过程,且实验室有害气体的释放量比较大,通风柜1控制风速取值为0.6m/s-0.8m/s,优选0.7m/s,单台通风柜1的通风量一般取1700m3/h或1800m3/h。

优选的是,所述排风罩设置于取材台3前方,取材台3排风罩的排风量为1200m3/h-1700m3/h,优选1400m3/h、1500m3/h、1600m3/h之一。

优选的是,排风立柱2设置于病理实验室墙角,排风立柱2数量为两根,分别设置于病理实验室对角两墙角与通风柜1交叉。

实施例二

基于实施例一的一种病理实验室通风系统;由于病理科使用的试剂挥发所产生的气体(如甲醛、二甲苯、石蜡蒸汽等)虽然密度略大于空气,但是与室内大量空气混合后的密度并不是其自身的密度,而是有效相对密度。经测量,混合气体的有效相对密度与空气的密度相差甚微。由上述分析可知,全面排风系统的风口设置应采用上下排风相结合的方式比较理想,设计时一般设置一根排风立柱2,排风立柱2上设置上部排风口和下部排风口,排风量分别为总排风量的1/3和2/3,室内全面排风量的计算是指使进入室内空气总的有害物质的浓度稀释到室内最高容许浓度时所需的通风量。排风立柱2具体设计为同一立面上设置有两排风口,所述排风立柱2上的排风口纵向间隙设置;排风立柱2上端排风口与排风立柱2上端面距离为0.8m-1.0m,优选1.0m;排风立柱2下端排风口与排风立柱2下端面距离为0.5m-0.8m,优选0.5m;上端排风口的风口面积为下端排风口的一半。

进一步,空气净化器为多个分别安装于通风柜1、取材台3排风装置、排风罩、排风立柱2;且分别与通风柜1、取材台3排风装置、排风罩、排风立柱2内的工作电路串联。

上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