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厂高含盐量脱硫废水处理絮凝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97525发布日期:2021-04-30 13:51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脱硫废水处理剂,尤其涉及一种电厂高含盐量脱硫废水处理絮凝剂。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环保法规的日趋严格,电厂脱硫末端废水一直是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火力发电厂烟气湿法脱硫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这些废水的杂质来自烟气和脱硫用的石灰石,主要包括悬浮物过饱和的亚硫酸盐、硫酸盐以及重金属,由于末端废水含盐量高、成分复杂,不经深度处理无法回用。

电厂高含盐量脱硫废水如果不加处理直接外排,势必对周围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我国对于火力发电厂湿法脱硫产生的脱硫废水要求“零排放”。故无论从经济效益,运行成本和环保要求来看,都有必要提升电厂高盐量脱硫废水处理效果和效率对电厂来说非常重要。

一般的脱硫废水中,悬浮物和cod为主要的去除对象。常规的能够有效去除悬浮物和cod的化学方法为絮凝沉淀法。该法是在投加了絮凝剂后,利用悬浮物胶体及分散颗粒在分子力的相互作用下生成絮状体且在沉降过程中互相碰撞凝聚,其尺寸和质量不断变大,沉速不断增加,最终沉降下来,达到去除悬浮物和cod的目的。

絮凝剂主要分为无机絮凝剂和有机絮凝剂两大类。

无机絮凝剂主要分为两大类别:铁制剂系列和铝制剂系列,也包括高聚物系列。无机聚合物絮凝剂之所以比其它无机絮凝剂效果好,其根本原因在于它能提供大量的络合离子,且能够强烈吸附胶体微粒,通过吸附、桥架、交联作用,从而使胶体凝聚。同时还发生物理化学变化,中和胶体微粒及悬浮物表面的电荷,降低了δ电位,使胶体微粒由原来的相斥变为相吸,破坏了胶团稳定性,使胶体微粒相互碰撞,从而形成絮状混凝沉淀,沉淀的表面积可达(200~1000)m2/g,极具吸附能力。

无机絮凝剂的优点是比较经济、用法简单;但用量大、絮凝效果低,而且存在成本高、腐蚀性强的缺点。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才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废水处理剂。与传统絮凝剂相比,它能成倍的提高效能,且价格较低,因而有逐步成为主流药剂的趋势。加上产品质量稳定,有机聚合类絮凝剂的生产已占絮凝剂总产量30%~60%。

有机无机复合絮凝剂以品种多样和性能多元化占主导地位。作用机理主要与协同作用相关。无机高分子成分吸附杂质和悬浮微粒,使形成颗粒并逐渐增大;而有机高分子成分通过自身的桥联作用,利用吸附在有机高分子上的活性基团产生网捕作用,网捕其它杂质颗粒一同下沉。同时,无机盐的存在使污染物表面电荷中和,促进有机高分子的絮凝作用,大大提高絮凝效果。

由于电厂高含盐量脱硫废水属于末端废水,其含盐量高、成分复杂,处理难度很大,需要研发更有效的絮凝剂,保证“零排放”的环保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厂高含盐量脱硫废水处理絮凝剂,应用于电厂高含盐量脱硫废水的处理后,可以有效地提高废水处理的质量和效果。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厂高含盐量脱硫废水处理絮凝剂,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壳聚糖5-10份,聚丙烯酸胺5-15份,火山岩20-30份,海泡石25-35份,氯化铁20-30份,硫酸铝20-30份和羟乙基纤维素7-11份。

进一步地,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壳聚糖6-9份,聚丙烯酸胺8-13份,火山岩23-28份,海泡石28-32份,氯化铁22-25份,硫酸铝25-29份和羟乙基纤维素8-10份。

进一步地,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壳聚糖8份,聚丙烯酸胺12份,火山岩27份,海泡石30份,氯化铁24份,硫酸铝28份和羟乙基纤维素9份。

进一步地,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预设比例称取各个组分;

(2)将壳聚糖溶于乙酸溶液中,加热至70℃后,加入氯化铁和硫酸铝,搅拌均匀形成混合溶液a;

(3)将聚丙烯酸胺和羟乙基纤维素溶于水中,搅拌均匀后依次加入火山岩和海泡石,搅拌均匀形成混合溶液b;水的质量为聚丙烯酸胺质量的30-40倍;

(4)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溶液a和步骤(3)得到的混合溶液b混合均匀;

(5)将步骤(4)得到的混合物抽滤去除溶液后,在60℃-70℃下干燥。

进一步地,还包括重量份为25-35份的硅藻土。

进一步地,所述硅藻土的重量份为30份。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预设比例称取各个组分;

(2)将壳聚糖溶于乙酸溶液中,加热至70℃后,加入氯化铁和硫酸铝,搅拌均匀形成混合溶液a;

(3)将聚丙烯酸胺、羟乙基纤维素溶于水中,搅拌均匀后依次加入火山岩、海泡石和硅藻土,搅拌均匀形成混合溶液b;水的质量为聚丙烯酸胺质量的30-40倍;

(4)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溶液a和步骤(3)得到的混合溶液b混合均匀;

(5)将步骤(4)得到的混合物抽滤去除溶液后,在60℃-70℃下干燥。

进一步地,还包括重量份为15-20份的电石渣。

进一步地,所述电石渣的重量份为18份。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预设比例称取各个组分;

(2)将壳聚糖溶于乙酸溶液中,加热至70℃后,加入氯化铁和硫酸铝,搅拌均匀形成混合溶液a;

(3)将聚丙烯酸胺、羟乙基纤维素溶于水中,搅拌均匀后依次加入火山岩、海泡石、硅藻土和电石渣,搅拌均匀形成混合溶液b;水的质量为聚丙烯酸胺质量的30-40倍;

(4)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溶液a和步骤(3)得到的混合溶液b混合均匀;

(5)将步骤(4)得到的混合物抽滤去除溶液后,在60℃-70℃下干燥。

进一步地,还包括引发剂,所述引发剂占其余组分总质量的0.18%。

进一步地,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钠。

进一步地,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预设比例称取各个组分;

(2)将壳聚糖溶于乙酸溶液中,加热至70℃后,加入氯化铁和硫酸铝,搅拌均匀形成混合溶液a;

(3)将聚丙烯酸胺、羟乙基纤维素溶于水中,搅拌均匀后依次加入火山岩、海泡石、硅藻土和电石渣,搅拌均匀形成混合溶液b;水的质量为聚丙烯酸胺质量的30-40倍;

(4)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溶液a和步骤(3)得到的混合溶液b混合均匀后,加入引发剂,混合均匀;

(5)将步骤(4)得到的混合物抽滤去除溶液后,在60℃-70℃下干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科学的复配,将无机絮凝剂和有机絮凝剂进行科学的复合,取长补短,互相补益,大大提高了废水吸附和处理的效果,增加对废水中污染物的絮凝作用,大大提高絮凝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申请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厂高含盐量脱硫废水处理絮凝剂,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壳聚糖8份,聚丙烯酸胺12份,火山岩27份,海泡石30份,氯化铁24份,硫酸铝28份,羟乙基纤维素9份。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上述比例称取各个组分;

(2)将壳聚糖溶于乙酸溶液中,加热至70℃后,加入氯化铁和硫酸铝,搅拌均匀形成混合溶液a;所述乙酸溶液中乙酸的体积浓度为1%。乙酸溶液的用量以完全溶解壳聚糖为宜;

(3)将聚丙烯酸胺、羟乙基纤维素溶于水中,搅拌均匀后依次加入火山岩和海泡石,搅拌均匀形成混合溶液b;水的质量为聚丙烯酸胺质量的35倍;

(4)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溶液a和步骤(3)得到的混合溶液b混合均匀;

(5)将步骤(4)得到的混合物抽滤去除溶液后,在60℃-70℃下干燥。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厂高含盐量脱硫废水处理絮凝剂,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壳聚糖10份,聚丙烯酸胺5份,火山岩20份,海泡石35份,氯化铁20份,硫酸铝30份,羟乙基纤维素7份。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上述比例称取各个组分;

(2)将壳聚糖溶于乙酸溶液中,加热至70℃后,加入氯化铁和硫酸铝,搅拌均匀形成混合溶液a;所述乙酸溶液中乙酸的体积浓度为1%。乙酸溶液的用量以完全溶解壳聚糖为宜;

(3)将聚丙烯酸胺、羟乙基纤维素溶于水中,搅拌均匀后依次加入火山岩和海泡石,搅拌均匀形成混合溶液b;水的质量为聚丙烯酸胺质量的30倍;

(4)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溶液a和步骤(3)得到的混合溶液b混合均匀;

(5)将步骤(4)得到的混合物抽滤去除溶液后,在60℃-70℃下干燥。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厂高含盐量脱硫废水处理絮凝剂,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壳聚糖5份,聚丙烯酸胺15份,火山岩30份,海泡石25份,氯化铁30份,硫酸铝20份,羟乙基纤维素11份。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上述比例称取各个组分;

(2)将壳聚糖溶于乙酸溶液中,加热至70℃后,加入氯化铁和硫酸铝,搅拌均匀形成混合溶液a;所述乙酸溶液中乙酸的体积浓度为1%。乙酸溶液的用量以完全溶解壳聚糖为宜;

(3)将聚丙烯酸胺、羟乙基纤维素溶于水中,搅拌均匀后依次加入火山岩和海泡石,搅拌均匀形成混合溶液b;水的质量为聚丙烯酸胺质量的40倍;

(4)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溶液a和步骤(3)得到的混合溶液b混合均匀;

(5)将步骤(4)得到的混合物抽滤去除溶液后,在60℃-70℃下干燥。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厂高含盐量脱硫废水处理絮凝剂,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壳聚糖9份,聚丙烯酸胺13份,火山岩28份,海泡石28份,氯化铁25份,硫酸铝25份,羟乙基纤维素8份。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上述比例称取各个组分;

(2)将壳聚糖溶于乙酸溶液中,加热至70℃后,加入氯化铁和硫酸铝,搅拌均匀形成混合溶液a;所述乙酸溶液中乙酸的体积浓度为1%。乙酸溶液的用量以完全溶解壳聚糖为宜;

(3)将聚丙烯酸胺、羟乙基纤维素溶于水中,搅拌均匀后依次加入火山岩和海泡石,搅拌均匀形成混合溶液b;水的质量为聚丙烯酸胺质量的36倍;

(4)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溶液a和步骤(3)得到的混合溶液b混合均匀;

(5)将步骤(4)得到的混合物抽滤去除溶液后,在60℃-70℃下干燥。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厂高含盐量脱硫废水处理絮凝剂,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壳聚糖6份,聚丙烯酸胺8份,火山岩23份,海泡石32份,氯化铁22份,硫酸铝29份,羟乙基纤维素10份。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上述比例称取各个组分;

(2)将壳聚糖溶于乙酸溶液中,加热至70℃后,加入氯化铁和硫酸铝,搅拌均匀形成混合溶液a;所述乙酸溶液中乙酸的体积浓度为1%。乙酸溶液的用量以完全溶解壳聚糖为宜;

(3)将聚丙烯酸胺、羟乙基纤维素溶于水中,搅拌均匀后依次加入火山岩和海泡石,搅拌均匀形成混合溶液b;水的质量为聚丙烯酸胺质量的37倍;

(4)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溶液a和步骤(3)得到的混合溶液b混合均匀;

(5)将步骤(4)得到的混合物抽滤去除溶液后,在60℃-70℃下干燥。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厂高含盐量脱硫废水处理絮凝剂,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壳聚糖8份,聚丙烯酸胺12份,火山岩27份,海泡石30份,氯化铁24份,硫酸铝28份以及羟乙基纤维素9份以及硅藻土30份。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上述比例称取各个组分;

(2)将壳聚糖溶于乙酸溶液中,加热至70℃后,加入氯化铁和硫酸铝,搅拌均匀形成混合溶液a;所述乙酸溶液中乙酸的体积浓度为1%。乙酸溶液的用量以完全溶解壳聚糖为宜;

(3)将聚丙烯酸胺、羟乙基纤维素溶于水中,搅拌均匀后依次加入火山岩、硅藻土和海泡石,搅拌均匀形成混合溶液b;水的质量为聚丙烯酸胺质量的37倍;

(4)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溶液a和步骤(3)得到的混合溶液b混合均匀;

(5)将步骤(4)得到的混合物抽滤去除溶液后,在60℃-70℃下干燥。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厂高含盐量脱硫废水处理絮凝剂,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壳聚糖8份,聚丙烯酸胺12份,火山岩27份,海泡石30份,氯化铁24份,硫酸铝28份以及羟乙基纤维素9份以及硅藻土25份。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上述比例称取各个组分;

(2)将壳聚糖溶于乙酸溶液中,加热至70℃后,加入氯化铁和硫酸铝,搅拌均匀形成混合溶液a;所述乙酸溶液中乙酸的体积浓度为1%。乙酸溶液的用量以完全溶解壳聚糖为宜;

(3)将聚丙烯酸胺、羟乙基纤维素溶于水中,搅拌均匀后依次加入火山岩、硅藻土和海泡石,搅拌均匀形成混合溶液b;水的质量为聚丙烯酸胺质量的37倍;

(4)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溶液a和步骤(3)得到的混合溶液b混合均匀;

(5)将步骤(4)得到的混合物抽滤去除溶液后,在60℃-70℃下干燥。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厂高含盐量脱硫废水处理絮凝剂,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壳聚糖8份,聚丙烯酸胺12份,火山岩27份,海泡石30份,氯化铁24份,硫酸铝28份以及羟乙基纤维素9份以及硅藻土35份。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上述比例称取各个组分;

(2)将壳聚糖溶于乙酸溶液中,加热至70℃后,加入氯化铁和硫酸铝,搅拌均匀形成混合溶液a;所述乙酸溶液中乙酸的体积浓度为1%。乙酸溶液的用量以完全溶解壳聚糖为宜;

(3)将聚丙烯酸胺、羟乙基纤维素溶于水中,搅拌均匀后依次加入火山岩、硅藻土和海泡石,搅拌均匀形成混合溶液b;水的质量为聚丙烯酸胺质量的37倍;

(4)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溶液a和步骤(3)得到的混合溶液b混合均匀;

(5)将步骤(4)得到的混合物抽滤去除溶液后,在60℃-70℃下干燥。

实施例9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厂高含盐量脱硫废水处理絮凝剂,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壳聚糖8份,聚丙烯酸胺12份,火山岩27份,海泡石30份,氯化铁24份,硫酸铝28份以及羟乙基纤维素9份以及电石渣18份。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上述比例称取各个组分;

(2)将壳聚糖溶于乙酸溶液中,加热至70℃后,加入氯化铁和硫酸铝,搅拌均匀形成混合溶液a;所述乙酸溶液中乙酸的体积浓度为1%。乙酸溶液的用量以完全溶解壳聚糖为宜;

(3)将聚丙烯酸胺、羟乙基纤维素溶于水中,搅拌均匀后依次加入火山岩、电石渣和海泡石,搅拌均匀形成混合溶液b;水的质量为聚丙烯酸胺质量的37倍;

(4)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溶液a和步骤(3)得到的混合溶液b混合均匀;

(5)将步骤(4)得到的混合物抽滤去除溶液后,在60℃-70℃下干燥。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厂高含盐量脱硫废水处理絮凝剂,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壳聚糖8份,聚丙烯酸胺12份,火山岩27份,海泡石30份,氯化铁24份,硫酸铝28份以及羟乙基纤维素9份以及电石渣15份。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上述比例称取各个组分;

(2)将壳聚糖溶于乙酸溶液中,加热至70℃后,加入氯化铁和硫酸铝,搅拌均匀形成混合溶液a;所述乙酸溶液中乙酸的体积浓度为1%。乙酸溶液的用量以完全溶解壳聚糖为宜;

(3)将聚丙烯酸胺、羟乙基纤维素溶于水中,搅拌均匀后依次加入火山岩、电石渣和海泡石,搅拌均匀形成混合溶液b;水的质量为聚丙烯酸胺质量的37倍;

(4)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溶液a和步骤(3)得到的混合溶液b混合均匀;

(5)将步骤(4)得到的混合物抽滤去除溶液后,在60℃-70℃下干燥。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厂高含盐量脱硫废水处理絮凝剂,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壳聚糖8份,聚丙烯酸胺12份,火山岩27份,海泡石30份,氯化铁24份,硫酸铝28份以及羟乙基纤维素9份以及电石渣20份。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上述比例称取各个组分;

(2)将壳聚糖溶于乙酸溶液中,加热至70℃后,加入氯化铁和硫酸铝,搅拌均匀形成混合溶液a;所述乙酸溶液中乙酸的体积浓度为1%。乙酸溶液的用量以完全溶解壳聚糖为宜;

(3)将聚丙烯酸胺、羟乙基纤维素溶于水中,搅拌均匀后依次加入火山岩、电石渣和海泡石,搅拌均匀形成混合溶液b;水的质量为聚丙烯酸胺质量的40倍;

(4)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溶液a和步骤(3)得到的混合溶液b混合均匀;

(5)将步骤(4)得到的混合物抽滤去除溶液后,在60℃-70℃下干燥。

实施例1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厂高含盐量脱硫废水处理絮凝剂,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壳聚糖8份,聚丙烯酸胺12份,火山岩27份,海泡石30份,氯化铁24份,硫酸铝28份以及羟乙基纤维素9份以及电石渣20份。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上述比例称取各个组分;

(2)将壳聚糖溶于乙酸溶液中,加热至70℃后,加入氯化铁和硫酸铝,搅拌均匀形成混合溶液a;所述乙酸溶液中乙酸的体积浓度为1%。乙酸溶液的用量以完全溶解壳聚糖为宜;

(3)将聚丙烯酸胺、羟乙基纤维素溶于水中,搅拌均匀后依次加入火山岩、电石渣和海泡石,搅拌均匀形成混合溶液b;水的质量为聚丙烯酸胺质量的30倍;

(4)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溶液a和步骤(3)得到的混合溶液b混合均匀;

(5)将步骤(4)得到的混合物抽滤去除溶液后,在60℃-70℃下干燥。

实施例1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厂高含盐量脱硫废水处理絮凝剂,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壳聚糖8份,聚丙烯酸胺12份,火山岩27份,海泡石30份,氯化铁24份,硫酸铝28份以及羟乙基纤维素9份、电石渣20份以及引发剂过硫酸钠,所述过硫酸钠的添加量为其余各组分总质量的0.15%。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预设比例称取各个组分;

(2)将壳聚糖溶于乙酸溶液中,加热至70℃后,加入氯化铁和硫酸铝,搅拌均匀形成混合溶液a;所述乙酸溶液中乙酸的体积浓度为1%。乙酸溶液的用量以完全溶解壳聚糖为宜;

(3)将聚丙烯酸胺和羟乙基纤维素溶于水中,搅拌均匀后依次加入火山岩、海泡石、硅藻土和电石渣,搅拌均匀形成混合溶液b;水的质量为聚丙烯酸胺质量的37倍;

(4)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溶液a和步骤(3)得到的混合溶液b混合均匀后,加入引发剂,混合均匀;

(5)将步骤(4)得到的混合物抽滤去除溶液后,在60℃-70℃下干燥。

实施例1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厂高含盐量脱硫废水处理絮凝剂,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壳聚糖8份,聚丙烯酸胺12份,火山岩27份,海泡石30份,氯化铁24份,硫酸铝28份以及羟乙基纤维素9份、电石渣20份以及引发剂过硫酸钠,所述过硫酸钠的添加量为其余各组分总质量的0.18%。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3。

实施例15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厂高含盐量脱硫废水处理絮凝剂,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壳聚糖8份,聚丙烯酸胺12份,火山岩27份,海泡石30份,氯化铁24份,硫酸铝28份以及羟乙基纤维素9份、电石渣20份以及引发剂过硫酸钠,所述过硫酸钠的添加量为其余各组分总质量的0.13%。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3。

为了验证本发明絮凝剂的效果,分别将实施例1、实施例6、实施例9和实施例13得到的絮凝剂用于某电厂的高含盐量脱硫废水处理中,经过处理,悬浮物的去除率分别为98%、98.5%、99.5%和99.8%;重金属的去除率分别为97.3%、98.2%、99.1%和99.6%;cod的去除率分别为72%、75%、84%和88%。

本发明通过科学的复配,将无机絮凝剂和有机絮凝剂进行科学的复合,取长补短,互相补益,大大提高了废水吸附和处理的效果,增加对废水中污染物的絮凝作用,大大提高絮凝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