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稀土废水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072163发布日期:2021-02-26 15:49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0001]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稀土废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cn201711015642.9公开了一种稀土改性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絮凝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高al13含量的pac絮凝剂投加到经tio2光催化剂处理的废水中,持续搅拌,利用絮凝作用使微小的tio2颗粒絮凝成为大块絮体沉降下来,实现与水的分离,通过静置、过滤、洗涤,得到含极少量杂质的二氧化钛粉末光催化剂。本发明提供的回收方法采用高al13含量的聚合氯化铝作絮凝剂,利用絮凝法对稀土改性二氧化钛光催化剂进行回收处理,光催化剂回收率高、絮凝剂用量少、流程简洁高效、二次光催化活性良好以及对环境无污染等优势,实现了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经济快速、高效分离,进而对于光催化处理废水领域中的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0003]
该方法采用无机絮凝剂进行絮凝沉淀,其对后续的稀土回收会产生较大的不便。
[0004]
鉴于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对含稀土废水进行有效絮凝,提高絮凝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稀土废水处理方法,该方法可有效提高稀土尾矿废水中稀土的吸收效率,提高回收率。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稀土废水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
步骤1:将含稀土离子的废水调节ph值至9.5~10.5;
[0008]
步骤2:调节步骤1的溶液温度为30~50℃;
[0009]
步骤3:向步骤2的溶液中加入壳聚糖-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物、阴离子聚丙烯酰胺组成的复合絮凝剂并轻微搅拌使絮凝剂分散到溶液中,所述复合絮凝剂的用量为2.5~4.5ml/l,所述复合絮凝剂的浓度为3~8g/l;壳聚糖-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物、阴离子聚丙烯酰胺的重量比例为4~6:1;
[0010]
步骤4:将步骤3的溶液静置沉降30min以上。
[0011]
在上述的稀土废水处理方法中,所述阴离子聚丙烯酰胺为容城县首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供应。
[0012]
在上述的稀土废水处理方法中,所述步骤2中溶液温度为40~50℃。
[0013]
在上述的稀土废水处理方法中,所述壳聚糖-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0014]
步骤1:向反应容器中加入壳聚糖,并加入1%的醋酸溶液,加热使壳聚糖完全溶解,体系温度控制在50-60℃之间;
[0015]
步骤2:加入丙烯酰胺单体、丙烯酸单体,滴加引发剂硝酸铈铵,反应2-4h;
[0016]
步骤3:降温至常温后,将反应产物倒入丙酮中析出白色沉淀,并用丙酮反复浸泡
白色沉淀12-24h,收集白色沉淀真空干燥;
[0017]
壳聚糖、丙烯酸、丙烯酰胺的重量比为1:0.1-0.2:0.5-1;硝酸铈铵相当于壳聚糖、丙烯酸、丙烯酰胺总重的0.01-0.1%。
[0018]
在上述的稀土废水处理方法中,所述步骤1中的稀土离子的浓度控制在6-10g/l。
[001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0]
本发明采用壳聚糖-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物形成微凝胶体系,同时,采用阴离子聚丙烯酰胺提高对于阳离子稀土离子的吸附聚集效果,两者协同作用,可提高对于稀土尾矿的废水中的稀土的利用率。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任何在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有限次的修改,仍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0022]
为了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以下结合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0023]
壳聚糖-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物的制备方法1:
[0024]
如下:
[0025]
步骤1:向反应容器中加入壳聚糖,并加入1%的醋酸溶液,加热使壳聚糖完全溶解,体系温度控制在50-55℃之间;醋酸溶液为200ml。
[0026]
步骤2:加入丙烯酰胺单体、丙烯酸单体,滴加引发剂硝酸铈铵,反应3h;
[0027]
步骤3:降温至常温后,将反应产物倒入丙酮中析出白色沉淀,并用丙酮反复2次浸泡白色沉淀24h,收集白色沉淀真空干燥;
[0028]
壳聚糖、丙烯酸、丙烯酰胺的重量比为1:0.15:0.8;壳聚糖、丙烯酸、丙烯酰胺的总重为40g,硝酸铈铵相当于壳聚糖、丙烯酸、丙烯酰胺总重的0.05%。得到聚合物1。
[0029]
壳聚糖-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物的制备方法2:
[0030]
如下:
[0031]
步骤1:向反应容器中加入壳聚糖,并加入1%的醋酸溶液,加热使壳聚糖完全溶解,体系温度控制在55-60℃之间;醋酸溶液为200ml。
[0032]
步骤2:加入丙烯酰胺单体、丙烯酸单体,滴加引发剂硝酸铈铵,反应3h;
[0033]
步骤3:降温至常温后,将反应产物倒入丙酮中析出白色沉淀,并用丙酮反复2次浸泡白色沉淀24h,收集白色沉淀真空干燥;
[0034]
壳聚糖、丙烯酸、丙烯酰胺的重量比为1:0.1:1;壳聚糖、丙烯酸、丙烯酰胺的总重为40g,硝酸铈铵相当于壳聚糖、丙烯酸、丙烯酰胺总重的0.02%。得到聚合物2。
[0035]
壳聚糖-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物的制备方法3:
[0036]
如下:
[0037]
步骤1:向反应容器中加入壳聚糖,并加入1%的醋酸溶液,加热使壳聚糖完全溶解,体系温度控制在55-60℃之间;醋酸溶液为200ml。
[0038]
步骤2:加入丙烯酰胺单体、丙烯酸单体,滴加引发剂硝酸铈铵,反应3h;
[0039]
步骤3:降温至常温后,将反应产物倒入丙酮中析出白色沉淀,并用丙酮反复2次浸泡白色沉淀24h,收集白色沉淀真空干燥;
[0040]
壳聚糖、丙烯酸、丙烯酰胺的重量比为1:0.2:0.5;壳聚糖、丙烯酸、丙烯酰胺的总
重为40g,硝酸铈铵相当于壳聚糖、丙烯酸、丙烯酰胺总重的0.1%。得到聚合物3。
[0041]
实施例1
[0042]
一种稀土废水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3]
步骤1:将含稀土离子的废水调节ph值至9.5~10.5,ph调节剂为氨水;废水中稀土re的浓度为8g/l,如果稀土浓度大于该值,则建议进一步稀释废水,以达到最佳处理效果。
[0044]
步骤2:调节步骤1的溶液温度为50℃;
[0045]
步骤3:向步骤2的溶液中加入聚合物1、阴离子聚丙烯酰胺(容城县首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供应)组成的复合絮凝剂并轻微搅拌使絮凝剂分散到溶液中,所述复合絮凝剂的用量为4ml/l废水,所述复合絮凝剂的浓度为8g/l;聚合物1、阴离子聚丙烯酰胺的重量比例为6:1;
[0046]
步骤4:将步骤3的溶液静置沉降60min。
[0047]
实施例2
[0048]
一种稀土废水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9]
步骤1:将含稀土离子的废水调节ph值至9.5~10.5,ph调节剂为氨水;废水中稀土re的浓度为8g/l,如果稀土浓度大于该值,则建议进一步稀释废水,以达到最佳处理效果。
[0050]
步骤2:调节步骤1的溶液温度为50℃;
[0051]
步骤3:向步骤2的溶液中加入聚合物2、阴离子聚丙烯酰胺(容城县首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供应)组成的复合絮凝剂并轻微搅拌使絮凝剂分散到溶液中,所述复合絮凝剂的用量为4.5ml/l废水,所述复合絮凝剂的浓度为4g/l;聚合物2、阴离子聚丙烯酰胺的重量比例为4:1;
[0052]
步骤4:将步骤3的溶液静置沉降60min。
[0053]
实施例3
[0054]
一种稀土废水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55]
步骤1:将含稀土离子的废水调节ph值至9.5~10.5,ph调节剂为氨水;废水中稀土re的浓度为8g/l,如果稀土浓度大于该值,则建议进一步稀释废水,以达到最佳处理效果。
[0056]
步骤2:调节步骤1的溶液温度为40℃;
[0057]
步骤3:向步骤2的溶液中加入聚合物3、阴离子聚丙烯酰胺(容城县首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供应)组成的复合絮凝剂并轻微搅拌使絮凝剂分散到溶液中,所述复合絮凝剂的用量为2.5ml/l废水,所述复合絮凝剂的浓度为6g/l;聚合物3、阴离子聚丙烯酰胺的重量比例为5:1;
[0058]
步骤4:将步骤3的溶液静置沉降60min。
[0059]
对比例1
[0060]
大体同实施例1,不同的是,采用的是壳聚糖-丙烯酰胺共聚物;
[0061]
壳聚糖-丙烯酰胺共聚物的制备方法为:
[0062]
步骤1:向反应容器中加入壳聚糖,并加入1%的醋酸溶液,加热使壳聚糖完全溶解,体系温度控制在50-55℃之间;醋酸溶液为200ml。
[0063]
步骤2:加入丙烯酰胺单体,滴加引发剂硝酸铈铵,反应3h;
[0064]
步骤3:降温至常温后,将反应产物倒入丙酮中析出白色沉淀,并用丙酮反复2次浸泡白色沉淀24h,收集白色沉淀真空干燥;
[0065]
壳聚糖、丙烯酰胺的重量比为1:0.8;壳聚糖、丙烯酰胺的总重为40g,硝酸铈铵相当于壳聚糖、丙烯酰胺总重的0.05%。
[0066]
稀土回收方法
[0067]
将步骤4的絮凝物经过过滤、挤压后加入到1.5mol/l的盐酸溶液中,加热至沸腾,搅拌分散2h,得到稀土氯化盐溶液。
[0068]
测定经过稀土回收后,稀土氯化盐溶液的浓度,计算回收率。
[0069]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的稀土re包括本领域任何的轻稀土、中稀土、重稀土等。
[0070] 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对比例1稀土回收率%99.799.499.197.5
[0071]
通过上述测试可以得到以下结论:壳聚糖-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物与阴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复配相比于壳聚糖-丙烯酰胺共聚物与阴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复配,其稀土回收效率更高。
[0072]
本文所呈现的实施例仅是根据所有可能的实施例的组合选择的实施方式。所附的权利要求不应受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限制。在权利要求中所用的一些数值范围包括在其之内的子范围,这些范围中的变化也应为所附的权利要求覆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