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发光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05621发布日期:2020-09-23 01:27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发光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内发光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光触媒是一种以纳米级二氧化钛为代表的具有光催化功能的光半导体材料的总称,它涂布于基材表面,在紫外光及可见光的作用下,产生强烈催化降解功能。传统的光触媒废水处理通常采用悬浮型,即把二氧化钛颗粒与废水混合组成悬浮体系,污水处理后不但很难将二氧化钛粉末与水进行分离,导致二氧化钛颗粒流失,而且由于污水中悬浮许多二氧化钛或其他杂质颗粒,将阻挡光辐射的深度,降低了光触媒的光催化降解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发光污水处理装置,该内发光污水处理装置通过照射灯从透光的包覆层内发光为光触媒提供光能,不仅可有效降低污水深度和杂质浓度对光辐射的影响,提高光触媒的光催化降解效率,还可重复利用降解主体及其内部的光源组件,降低投入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内发光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净化池、多个降解主体和设置于所述降解主体内的光源组件;所述净化池下端设置有进水口,净化池上端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净化池底部设置有发射线圈;所述发射线圈与一外部电源电连接,通过外部电源给发射线圈提供交流电;所述降解主体包括可透过紫外光的包覆层和固定于所述包覆层表面的光触媒;所述光源组件包括用于提供紫外辐射的照射灯和接收线圈;所述接收线圈与照射灯电连接,通过发射线圈激发接收线圈产生电流给照射灯提供电能;所述降解主体铺设于所述净化池底部,通过光触媒吸收照射灯辐射出的光能降解水中的污染物。

进一步的,所述接收线圈与照射灯之间设置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接收线圈电连接,通过接收线圈给蓄电池充电;所述照射灯与蓄电池电连接,通过蓄电池给照射灯供电。

进一步的,所述蓄电池与接收线圈之间设置有用于保护蓄电池的充放电控制器。

进一步的,所述降解主体从上到下依次分为三层,中间层的降解主体内设置有中继线圈;所述中继线圈与蓄电池电连接;所述中继线圈与蓄电池间设置有逆变器,通过蓄电池给中继线圈供电激发上层的降解主体内的接收线圈产生电流。

进一步的,所述照射灯为可发出紫外光的uv灯珠或uv模组。

进一步的,所述光触媒为纳米二氧化钛颗粒。

进一步的,所述包覆层为可透过紫外光的橡皮泥。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口内固定有用于阻拦大径级杂物的过滤网。

进一步的,所述降解主体为球状或者椭圆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一种内发光污水处理装置,通过照射灯从透光的包覆层内发光为光触媒提供光能,不仅可有效降低污水深度和杂质浓度对光辐射的影响,提高光触媒的光催化降解效率,还可重复利用降解主体及其内部的光源组件,降低投入成本。

2、本实用新型一种内发光污水处理装置,采用无线充电的原理,可用净化池底部的发射线圈连接外部电源,从而激发降解主体内的接收线圈产生电流,可为照射灯提供电能;同时,蓄电池给中间层的中继线圈提供电能后,可激发上层的降解主体内的接收线圈产生电流,可有效提高无线充电距离,且可重复利用降解主体和光源组件,有效降低污水处理成本。

3、本实用新型一种内发光污水处理装置,降解主体为球状或者椭圆状,且纳米二氧化钛颗粒呈3d蜂窝结构固定于包覆层表面的浅层,以比表面积最大化为原则,可有效提高光触媒与污水的接触面积,提高光触媒的光催化降解效率。

4、本实用新型一种内发光污水处理装置,进水口处设置有过滤网,可有效阻拦大径级的杂物进入净化池内,可有效防止降解主体间的间隙被堵塞,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降解主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上层和下层降解主体中光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中间层降解主体中光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净化池;10、进水口;11、出水口;12、发射线圈;13、过滤网;2、降解主体;20、包覆层;21、光触媒;3、光源组件;30、照射灯;31、接收线圈;32、蓄电池;33、充放电控制器;34、中继线圈;35、逆变器;4、外部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至图4,一种内发光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净化池1、多个降解主体2和设置于所述降解主体2内的光源组件3;所述净化池1下端设置有进水口10,净化池1上端设置有出水口11;所述净化池1底部设置有发射线圈12;所述发射线圈12与一外部电源4电连接,通过外部电源4给发射线圈12提供交流电;所述降解主体2包括可透过紫外光的包覆层20和固定于所述包覆层20表面的光触媒21;所述光源组件3包括用于提供紫外辐射的照射灯30和接收线圈31;所述接收线圈31与照射灯30电连接,通过发射线圈12激发接收线圈31产生电流给照射灯30提供电能;所述降解主体2铺设于所述净化池1底部,通过光触媒21吸收照射灯30辐射出的光能降解水中的污染物。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接收线圈31与照射灯30之间设置有蓄电池32;所述蓄电池32与接收线圈31电连接,通过接收线圈31给蓄电池32充电;所述照射灯30与蓄电池32电连接,通过蓄电池32给照射灯30供电。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蓄电池32与接收线圈31之间设置有用于保护蓄电池32的充放电控制器33。

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降解主体2从上到下依次分为三层,中间层的降解主体2内设置有中继线圈34;所述中继线圈34与蓄电池32电连接;所述中继线圈34与蓄电池32间设置有逆变器35,通过蓄电池32给中继线圈34供电激发上层的降解主体2内的接收线圈31产生电流。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照射灯30为可发出紫外光的uv灯珠或uv模组。

如图2所示,所述光触媒21为纳米二氧化钛颗粒。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包覆层20为可透过紫外光的橡皮泥。

如图1所示,所述进水口10内固定有用于阻拦大径级杂物的过滤网13。

如图2所示,所述降解主体2为球状或者椭圆状。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本实用新型一种内发光污水处理装置使用时,将待处理的污水从进水口10流入到净化池1内,并将发射线圈12与外部电源4连接,发射线圈12接入电流后产生磁场,并激发包覆层20内的接收线圈31产生电流,再通过蓄电池32将接收线圈31产生的电能储存起来,以使蓄电池32为照射灯30供能,照射灯30发出紫外光后透过包覆层20照射在光触媒21上,光触媒21充分吸收光能并降解污水中的污染物,可有效降低污水深度和杂质浓度对光辐射的影响,提高光触媒21的光催化降解效率;同时,在中间层的降解主体2中,蓄电池32有部分电能供给中继线圈34,中继线圈34接入交流电后产生磁场,并激发上层降解主体2中包覆层20内的接收线圈31产生电流,可有效提高无线充电距离;因此,该内发光污水处理装置不仅可有效降低污水深度和杂质浓度对光辐射的影响,还可降低投入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