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进水池臭气防逸散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14342发布日期:2020-12-01 10:47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进水池臭气防逸散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进水池臭气防逸散结构。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

污水处理厂的进水中常含有悬浮物、漂浮物等杂物,保证后续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需要对污水中的杂物进行清理。

现有公告号为cn208603732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用格栅装置,包括格栅本体,格栅本体的上方活动设置有提篮格栅。

污水处理用格栅装置布置在废水流经的渠道上,或泵站进水池的进口处,污水携带杂物流经格栅装置。提篮格栅阻挡杂物,当杂物在提篮格栅上堆积一定量之后,提篮格栅携带杂物一起向上移动,进而使得杂物脱离污水。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格栅装置在进水池内初步去除杂物时,进水池内的污水散发出大量臭气,造成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应用于进水池臭气防逸散结构,污水在进水池内流动,固定板以及活动板覆盖进水池,使得进水池处于半封闭或全封闭状态,避免进水池因敞开而导致大量臭气逸散,减少臭气逸散,减轻甚至消除因臭气逸散而导致的环境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应用于进水池臭气防逸散结构,设于进水池内,进水池的一端设有格栅装置,包括:

固定板,设于进水池的上端并位于进水池远离格栅装置的一端,与格栅装置之间存在间距;

活动板,活动连接进水池,配合所述固定板以覆盖进水池,其一端用于抵接格栅装置;以及

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活动板移动,以避让格栅装置的运转或抵接格栅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污水在进水池内流动,固定板以及活动板覆盖进水池,使得进水池处于半封闭或全封闭状态,避免进水池因敞开而导致大量臭气逸散,减少臭气逸散,减轻甚至消除因臭气逸散而导致的环境污染;

当格栅装置上堆积有一定量的杂物之后,驱动组件带动活动板远离格栅装置,以便于格栅装置提起杂物;随后,驱动组件带动活动板抵接格栅装置,减少臭气逸散。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活动板沿水平方向往复移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比于竖直升降活动板,水平移动活动版,无需克服活动板的重力,有利于降低移动活动板的能耗。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活动板上设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抵紧固定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密封条进一步隔断进水池与外界之间的气体交换通道,进一步减少臭气逸散。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板的表面突出设置有凸条,所述活动板抵接格栅装置时,所述密封条抵紧凸条,所述密封条与固定板的表面之间存在间隙,且所述凸条与活动板之间存在间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动板移动过程中,密封条不接触固定板,减小密封条与固定板之间的滑动摩擦的距离,减小因滑动摩擦而导致的磨损。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活动板滑动设于进水池内,所述活动板朝向进水池内壁的端部设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抵紧进水池的内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密封件进一步隔断进水池与外界之间的气体交换通道,进一步减少臭气逸散。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活动板朝向进水池内壁的端部设有滑槽,所述密封件滑动设于滑槽内,且所述密封件的滑动方向水平且垂直活动板的滑移方向,且所述活动板抵接格栅装置时,所述密封件抵紧进水池的内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动板向远离格栅装置的方向移动时,密封件向远离进水池内壁的方向移动,进而使得密封件不接触进水池侧壁,减小密封件与进水池之间的滑动摩擦的距离,减小因滑动摩擦而导致的磨损。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还包括:

安装架,设于进水池的内壁上,用于支撑所述活动板;

所述密封件朝向安装架的一侧设有销轴,所述销轴贯穿活动板,所述安装架上设有供销轴滑动嵌设的导向槽,所述销轴向靠近格栅装置的方向移动时,所述导向槽使得销轴向靠近进水池内壁的方向移动,所述活动板以及安装架上均还设有避让槽,所述销轴滑动嵌设至避让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同一个驱动组件,即可实现活动板以及密封件的同步移动,避免额外设置动力源。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丝杆,转动设置,且其轴线平行所述活动板的滑移方向;

丝母,套接至丝杆上并构成丝杠副,且固定连接至所述活动板上;以及

电机,用于驱动丝杆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可选用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精确控制活动板的位置,避免活动板与格栅装置之间产生过大的挤压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污水在进水池内流动,固定板以及活动板覆盖进水池,使得进水池处于半封闭或全封闭状态,避免进水池因敞开而导致大量臭气逸散,减少臭气逸散,减轻甚至消除因臭气逸散而导致的环境污染;

2.当格栅装置上堆积有一定量的杂物之后,驱动组件带动活动板远离格栅装置,以便于格栅装置提起杂物;随后,驱动组件带动活动板抵接格栅装置,减少臭气逸散;

3.利用密封条以及密封件,进一步隔断进水池与外界之间的气体交换通道,进一步减少臭气逸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固定板以及活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活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固定板以及活动板的剖视图。

图6是活动板以及安装架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中,01、进水池;02、格栅装置;1、固定板;11、凸条;2、活动板;21、支架;22、滚轴;23、密封条;24、滑槽;3、驱动组件;31、电机;32、丝杆;33、丝母;34、连接件;4、安装架;41、竖直板;42、水平板;5、密封件;51、销轴;52、密封垫;53、支杆;6、导向槽;7、避让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应用于进水池臭气防逸散结构,设于进水池01上。

污水在具有一定长度的渠道内流动,渠道通常埋设于地下,为便于打捞杂物,渠道某一段暴露出来为进水池01,进水池01的一端设有格栅装置02,污水携带杂物在进水池01内流动,流经格栅装置02时,格栅装置02阻挡杂物,当杂物在格栅装置02上堆积一定量之后,格栅装置02携带杂物向上移动,进而使得杂物脱离污水。

参照图1、2,进水池01上设有固定板1以及活动板2。固定板1的下端固定连接至进水池01的上端;活动板2滑动设于进水池01内,并沿平行污水流动方向靠近或远离格栅装置02,活动板2的一端用于抵接格栅装置02,且该端部的端面贴合格栅装置02的外形。

进水池01上还设有驱动组件3,驱动组件3包括电机31、丝杆32、丝母33以及连接件34。

电机31固定设置在固定版的上端;丝杆32位于进水池01侧壁的正上方,避免与格栅装置02产生干涉;丝母33套接至丝杆32上,并构成丝杠副;连接件34的一端固定连接丝母33,其另一端延伸至活动板2的正上方,并固定连接活动板2。

污水在进水池01内流动,固定板1以及活动板2覆盖进水池01,使得进水池01处于封闭状态,减少臭气逸散,减轻对环境污染;此时,格栅装置02正常工作,阻挡杂物,当格栅装置02上堆积有一定量的杂物之后,驱动组件3带到活动板2远离格栅装置02,以便于格栅装置02提起杂物;随后,驱动组件3带到活动板2复位并抵接格栅装置02,封闭进水池01,以减少臭气逸散。

参照图2,固定板1的下端并排设有两个安装架4,两个安装架4相互背离的一侧抵接进水池01的内壁,且安装架4沿污水流动方向延伸并靠近格栅装置02。

安装架4包括竖直板41以及水平板42。竖直板41的上端连接固定板1,且两个竖直板41分别抵接进水池01内壁;水平板42设于竖直板41的下端,活动板2滑动设于水平板42的上端。

参照图3、4,活动板2的下端设有支架21以及滚轴22。支架21固定连接活动板2,滚轴22转动设于支架21上,滚轴22的外周用于滚动抵接水平板42的上端,以减小活动板2滑移时的摩擦力;活动板2的端部滑动抵接竖直板41。

参照图5,固定板1的下端突出设置有凸条11,活动板2的上端设有密封条23,密封条23与固定板1的表面之间、及凸条11与活动板2之间均存在间隙;且活动板2抵接格栅装置02时,密封条23抵紧凸条11,避免固定板1与活动板2之间留有间距而导致大量臭气逸散。

参照图4、5,活动板2滑动抵接竖直板41的两端均设有密封件5,且竖直板41紧贴进水池01的内壁,以避免活动板2与竖直板41之间、及竖直板41与进水池01内壁之间留有间距而导致大量臭气逸散。

活动板2朝向竖直板41的端部设有滑槽24,密封件5滑动设于滑槽24内,密封件5的滑动方向水平且垂直活动板2的滑移方向,密封件5的下端设有销轴51,且销轴51向下贯穿活动板2,活动板2以及水平板42上均设有避让槽7,销轴51滑动嵌设于两个避让槽7内;

参照图6,水平板42的上端且位于避让槽7靠近格栅装置02的一端设有导向槽6,导向槽6与避让槽7想连通,导向槽6靠近格栅装置02的端部至竖直板41的距离小于导向槽6远离格栅装置02的端部至竖直板41的距离,水平板42上的避让槽7与竖直板41相平行,活动板2上的避让槽7与竖直板41相垂直。

驱动组件3带动活动板2远离格栅装置02时,销轴51沿导向槽6移动,进而使得销轴51远离竖直板41,即密封件5脱离竖直板41,随后,销轴51滑动嵌设至水平板42的避让槽7内,使得活动板2向远离格栅的方向移动时,密封件5与竖直板41不接触,减少两者之间的摩擦磨损;活动板2复位时,销轴51反向滑动嵌设至水平板42的避让槽7内,使得销轴51靠近竖直板41,且活动板2端部抵接格栅装置02时,密封件5抵紧竖直板41。

参照图3、4,密封件5包括密封垫52以及支杆53。密封垫52用于抵紧竖直板41,销轴51设于支杆53的下端,且一根支杆53的下端并排设有两根销轴51,一个水平板42上对应设有两个导向槽6及两个避让槽7,活动板2的两端对应设有总计四个避让槽7。

支架21与销轴51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不重合,导向槽6、避让槽7均位于滚轴22的两端之间。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格栅装置02不动作时,驱动组件3使得活动板2的端部抵接格栅装置02,配合固定板1、密封件5以及密封条23实现封闭进水池01,以减少臭气逸散,此时,污水携带杂物在进水池01内流动,流经格栅装置02时,格栅装置02阻挡杂物,当杂物在格栅装置02上堆积一定量之后,驱动组件3带动活动板2远离格栅装置02,以避让格栅装置02的动作,随后,格栅装置02携带杂物向上移动,进而使得杂物脱离污水,在格栅装置02复位后,驱动组件3带动活动板2复位,并重新抵接格栅装置02,封闭进水池01,以减少臭气逸散。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