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滤循环水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23005发布日期:2021-01-05 17:50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一种过滤循环水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循环水箱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过滤循环水箱。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工件或产品通常都采用清洗机清洗,为保证清洗机用水量,清洗机都配有循环水箱,清洗产品后的污水通过处理后进入循环水箱,或者将污水处理系统设计成循环水箱的一部分,污水直接进入水箱进行除污处理,然后由水箱向清洗机提供清洗用干净水。

cn201711055312.2公开了一种清洗机用自洁循环水箱,包括回水管(相当于水箱的进水管)、供水管(相当于水箱的出水管),以及污水处理系统;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沉降分离的污水处理单元,污水处理单元设有沉降分离的桶形容器,容器设有进水口、排污口和出水口;容器内形成有竖向分布的多个依次连通的沉降区。

现有循环水箱的回水管上一般连接有回水泵,由回水泵将清洗产品后的污水泵入水箱的桶形容器中,对桶形容器自洁时,污水一般由排污泵抽出。回水泵、排污泵等水泵大多数都使用隔膜式水泵或叶轮式水泵,隔膜式水泵存在高频率拉扯隔膜泵内部隔膜的往复运动,使得内部隔膜容易出现破裂,而叶轮式水泵的叶轮容易缠绕垃圾,污水中的杂质可能会堵塞上述两种水泵,甚至造成水泵无法正常工作或损坏,水泵使用寿命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过滤循环水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设置回水泵将清洗产品后的污水泵入水箱,污水中杂质会堵塞回水泵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过滤循环水箱,包括进水管、出水管以及过滤系统;过滤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具有过滤结构的过滤罐,过滤罐均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当过滤罐的数量为一个时,该过滤罐为负压罐;当过滤罐的数量为两个及以上时,至少一个过滤罐为负压罐,剩余的过滤罐为常压罐;

当过滤罐的数量为两个及以上且负压罐的数量为一个时,两个及以上过滤罐串联连接,前一个过滤罐的出水口通过输水管与后一过滤罐的进水口连通;

负压罐的出水口处均设有控制其通断的第一阀门,或者第一阀门设在连接负压罐和常压罐的输水管上;负压罐均还具有抽气口,抽气口处连接有负压发生结构,负压发生结构的进风口通过抽气管与负压罐的抽气口连通。

关闭第一阀门,负压发生结构将负压罐中的空气抽出,使该过滤罐中形成负压,负压的作用将污水从进水管吸入负压罐中。相比现有技术在进水管上设置水泵,用水泵将外部清洗设备中的污水泵入第一个过滤罐中,本方案的进水管上无紧密配合的机械结构,靠负压吸入污水,不存在堵塞水泵的情况,可靠性更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当过滤罐的数量为两个及以上时,过滤罐均竖向设置;

出水管上设有位于最后一个过滤罐中或其外的排水泵,排水泵能够将最后一个过滤罐的过滤结构过滤后的水抽出;

连接负压罐与常压罐的输水管上设有将负压罐中过滤后的水抽入其后的常压罐中的输水泵。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排水泵将最后一个过滤罐过滤后的水强制抽出,而不是靠自重,使得该循环过滤水箱安装的位置高度不受限制;通过设置输水泵将第一个过滤罐过滤后的水强制抽出,而且抽出的水量与进入的水量基本相当,过滤过程中,负压发生结构持续工作,过滤效率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补水系统,补水系统通过补水管与过滤罐内部连通,向过滤罐补水,补水管上设有开关阀;

和/或每个过滤罐还具有排污口,排污口处均设有排污阀,过滤罐排污口与进水口为同一个口或为独立的两个口。

上述技术方案中,设置补水系统一方面可以用于该过滤循环水箱初始时的蓄水,在水蒸发减少时,还可向过滤罐中补入水;而且在清洗过滤罐(自洁)时,由补水系统向过滤罐中加水,无需人工加水。设置排污口和排污阀,过滤罐自洁排出的污水从排污口排出,排污更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补水系统通过第一补水管向常压罐中加水,第一补水管上设有第一开关阀;补水系统通过第二补水管向负压罐中加水,第二补水管上设有第二开关阀;

最后一个过滤罐中设有能够检测第一水位的第一水位仪和能够检测第二水位的第二水位仪,第二水位高于第一水位,排水泵的进水口低于或位于第一水位处;

第一个过滤罐中设有能够检测第三水位的第三水位仪和能够检测第四水位的第四水位仪,第四水位高于第三水位,输水泵的进水口低于或位于第三水位处。

初始时,向该过滤循环水箱中加水以蓄水时,第一水位为常压罐的保持水位(即最低水位),低于第一水位则排水泵停止工作,第二水位为额定水位。第三水位为负压罐的保持水位(即最低水位),低于第三水位则输水泵停止工作,同时补水系统向第一个过滤罐中补水,第四水位为额定水位。当该过滤循环水箱稳定工作时,水箱中的几个过滤罐通过管道连通,根据连通器原理,可以保持一定的水位,输水泵和排水泵始终在工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补水系统通过第三补水管向最后一个过滤罐中加水,第三补水管上设有第三开关阀;补水系统通过第四补水管向剩余过滤罐中加水,第四补水管上设有第四开关阀;

第三开关阀为常开阀,第三补水管上还设有位于最后一个过滤罐中的浮球开关,最后一个过滤罐的水位低于第六水位时,浮球开关打开,达到第六水位时浮球开关关闭;

排水泵的进水口低于第六水位,输水泵的进水口低于第六水位。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三开关阀为常开阀,过滤过程中,最后一个过滤罐中的水位低于第六水位时,浮球开关打开,补水系统通过第三补水管向最后一个过滤罐中补水,直至水位达到第六水位时,浮球开关动作将第三补水管的出水口关闭。稳定工作后,输水泵抽出的水量与吸入第一个过滤罐中的水量基本相等,所以过滤过程中,第一个过滤罐中可不补水,只对常压罐进行补水。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过滤结构包括固定设置的中心轴,中心轴的外壁上设有若干第一过滤片,第一过滤片外沿与过滤罐内壁之间具有间隙,过滤罐内壁上设有若干与第一过滤片交错设置的第二过滤片,第二过滤片外沿与中心轴之间也具有间隙;

所有过滤罐的进水口设在底部,出水口位于过滤罐的中部或中上部。

进入过滤罐中的水从底部上浮,由第一过滤片和第二过滤片将污物格挡,进行污水的过滤工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过滤结构包括固定设置的中空的中心轴,中心轴的外壁上设有若干第一过滤片,第一过滤片外沿与过滤罐内壁之间具有间隙,过滤罐内壁上设有若干与第一过滤片交错设置的第二过滤片,第二过滤片外沿与中心轴之间也具有间隙;

常压罐中的中心轴下端与过滤罐底部固定连接,常压罐的出水口与中心轴的下端口相通,进水口位于过滤罐底部中心轴外;

负压罐中的中心轴下端与过滤罐底部具有间隙,负压罐的进水口位于中心轴的上端口处,出水口不低于最上方的过滤片;或者负压罐中的中心轴下端与过滤罐底部固定连接,负压罐的出水口与中心轴的下端口相通,进水口位于过滤罐底部中心轴外。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入常压罐中的水从底部上浮,由第一过滤片和第二过滤片将污物格挡,进行污水的过滤工作,过滤后再从中心轴上端口进入中心轴内部,后从过滤罐底部的出水口排出,进水口和出水口均设在过滤罐的底部,使得结构更紧凑。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各过滤罐的排污口共同连接有排污总管,排污总管上设有排污总阀,排污总管的末端连接有污水缓存罐,污水缓存罐具有污水入口和污水出口,负压发生结构的出风口通过排污输气管与污水入口连通;

和/或负压发生结构的出风口连接有气爆输气管,气爆输气管上连接有气爆总阀,气爆输气管的出口并联连接有多根气爆支管,气爆支管从上向下插入过滤罐中;

同时设置排污输气管和气爆输气管时,排污输气管上设有出气开关阀。

上述技术方案中,过滤罐自洁后的污水进入污水缓存罐中,再由压缩空气加压将污水缓存罐中的污水强制排出。过滤罐自洁时,向过滤罐的水中通入压缩空气起搅动和冲击作用,帮助自洁,使自洁效果更好。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排污阀包括中空设置的阀座以及位于阀座内部的浮力阀芯,浮力阀芯的下方固设有限位块,阀座的顶部具有入口,阀座的底部具有出口;

过滤过程中,浮力阀芯能够将阀座的入口封闭而使排污阀关闭;

排污过程中,浮力阀芯由限位块限位而使排污阀打开。

本实用新型因设置排污总管和排污总阀,过滤过程中,排污总阀关闭,使得排污阀可自动关闭;排污时,排污总阀打开,使得排污阀可自动打开,无需人工或电器件控制排污阀的动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进水管上或负压罐的进水口处还设有止回结构,止回结构采用如下结构之一:

结构一、在进水管上设有控制其通断的第二阀门,或者第二阀门设在负压罐的进水口处;

结构二、在进水管上设有向上弯折的弯折段,弯折段的顶部高于第一个过滤罐中水的最高水位;

结构三、在进水管上设有水气分离罐,水气分离罐具有与进水管连接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该进水口高于第一个过滤罐中水的最高水位,水气分离罐的顶部还具有出气口,出气口通过通气管与第一个罐体内部连通。

设止回结构后,因止回结构的单向流通作用,过滤罐中需要蓄水时,止回结构可防止过滤罐中的水从进水管逆流出去;过滤时,污水可从进水管进入第一个过滤罐中。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的过滤循环水箱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的过滤循环水箱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中的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的过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二的过滤循环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三的过滤循环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四的过滤循环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五的过滤循环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六的过滤循环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七的过滤循环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过滤罐10、负压罐10a、常压罐10b、过滤罐进水口101、过滤罐出水口102、过滤罐排污口103、过滤结构11、中心轴111、第一过滤片112、第二过滤片113、进水斗114、输水管12、输水泵121、第一阀门122、单向阀座1221、让位腔1222、球形阀芯1223、输水支管13、第五阀门131、进水管20、第二阀门21、弯折段22、水气分离罐23、出气口231、通气管24、进水支管25、第三阀门251、出水管30、排水泵31、防虹吸口32、第一出水开关阀33、第二出水开关阀34、负压发生结构40、抽气管41、抽气阀411、进气支管412、进气阀413、排污输气管42、出气开关阀421、气爆输气管43、气爆总阀431、气爆支管432、抽气支管44、第四阀门441、排污总管50、排污阀51、阀座511、浮力阀芯512、限位块513、排污总阀52、污水缓存罐53、污水入口531、污水出口532、补水系统60、第一补水管61、第一开关阀611、第二补水管62、第二开关阀621、第三补水管63、第三开关阀631、浮球开关632、第四补水管64、第四开关阀641、第一水位仪71、第二水位仪72、第三水位仪73、第四水位仪74、第五水位仪75、第六水位仪76、第七水位仪77、第六水位l。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竖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过滤循环水箱,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其包括进水管20、出水管30以及过滤系统,过滤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具有过滤结构11的过滤罐10,过滤罐10均具有进水口101和出水口102。

过滤罐10至少包括一个负压罐10a,本实施例以设置一个负压罐10a进行说明。

当过滤罐10的数量为一个时,该过滤罐为负压罐10a,为封闭容器,进水管20与该过滤罐10的进水口连接,出水管30与该过滤罐10的出水口连接。

当过滤罐10的数量为两个及以上时,与进水管20连接的第一个过滤罐为负压罐10a,其他的过滤罐为常压罐10b。两个及以上过滤罐10串联连接,进水管20与第一个过滤罐10的进水口连接,出水管30与最后一个过滤罐10的出水口连接,前一过滤罐10的出水口通过输水管12与后一过滤罐10的进水口连接。优选地,过滤罐10的数量为两个及以上,过滤罐10均竖向设置,可以如图1所示沿长度方向并排设置,或者周向分布。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一个过滤罐10为一级过滤,设置两个过滤罐10为两级过滤,设置三个及以上过滤罐10为多级过滤,实际中,可根据情况进行过滤,使得从出水管30排出的水能够满足使用需求。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以设置四个过滤罐10为例进行说明,从左至右依次为第一个过滤罐、第二个过滤罐、第三个过滤罐和第四个过滤罐(也就是最后一个过滤罐),第一个过滤罐为负压罐10a,第二个至第四个过滤罐为常压罐10b。

第一个过滤罐10的出水口处设有控制其通断的第一阀门122,或者第一阀门122设在连接第一个过滤罐10和第二个过滤罐10的输水管12上,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阀门122为电磁阀或手动阀。第一个过滤罐10还具有抽气口,比如抽气口位于过滤罐10的顶部,抽气口处连接有负压发生结构40,负压发生结构40的进风口通过抽气管41与抽气口连通,在本实施方式中,负压发生结构40可以为负压风机或真空泵。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四个过滤罐10的进水口均设在底部,出水口设在中部或中上部,优选过滤罐10的出水口不低于过滤结构11的顶部,优选位于过滤结构11的上方,可选地,四个过滤罐的出水口等高,第一阀门122设在连接第一个过滤罐10和第二个过滤罐10的输水管12上。

使用该循环水箱前,将进水管20的进水端口与外部清洗设备(比如鞋底清洗机)的污水出口连接,将出水管30的出水端口与清洗设备的干净水入口连接。当外接清洗设备中的水足够(无需向四个过滤罐10中预先加水),清洗设备启动,该过滤循环水箱随之启动,该过滤循环水箱初始工作时,关闭第一阀门122,负压发生结构40将第一个过滤罐10中的空气抽出,使得第一个过滤罐中形成负压,负压的作用将外界污水从进水管20吸入第一个过滤罐10中,由第一个过滤罐10中的过滤结构11过滤。

随着吸入第一个过滤罐10中的水越多,其水位上升,当第一个过滤罐10的水位高于其出水口后,关闭负压发生结构40、打开第一阀门122,第一个过滤罐10过滤后的水依次进入第二个过滤罐、第三个过滤罐和第四个过滤罐中进行过滤,经过四级过滤后由出水管30排出干净的水,过滤后干净的水再提供给清洗设备使用。排出水使第一个过滤罐10的水位下降,在第一个过滤罐10的水位低于其出水口后,再关闭第一阀门122、打开负压发生结构40,外界污水又被吸入第一个过滤罐中。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可以通过设定时间,使负压发生结构40周期工作,比如一个周期为工作10s、停10秒,具体可以手动控制或者自动控制负压发生结构40的启停,自动控制时,负压发生结构40还电连接有时间控制器,比如上海梓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dh48s-s型时间控制器,时间控制器的电源端与电源相连,时间控制器的输出端与负压发生结构40的使能端相连,由此使得负压发生结构40周期性的工作。或者在第一个过滤罐的出口处设置水位仪控制压发生结构40的启停,比如cn201710208249.5中公开的根据液位高低控制潜水泵启停的控制系统。

该过滤循环水箱稳定运行后,从进水管20进入第一个过滤罐10的污水的流量与从第四个过滤罐10排出的干净水的流量相等,使清洗设备和该过滤循环水箱中的水能够循环。

本实用新型通过负压发生结构40将第一个过滤罐10中的空气抽出,产生负压,从而使外界污水从进水管20进入第一个过滤罐10中,无需在进水管20上设水泵将污水输送至第一个过滤罐10中。

如图2所示,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出水管30上设有位于第四个过滤罐10中或其外的排水泵31,排水泵31能够将最后一个过滤罐10的过滤结构11过滤后的水抽出。比如排水泵31为设在第四个过滤罐10中的潜水泵,排水泵31的出水口与出水管30连接,优选排水泵31的进水端口高于过滤结构11的顶部,稳定工作后,排水泵31浸泡在水中。由排水泵31将过滤后的干净水输送给需要用水的设备处,当没有设备用水时,出水管30排出的水还可以输送至第一个过滤罐10中,再次过滤。可选地,出水管30上还设有第一出水开关阀33,该第一出水开关阀33为手动阀或电动阀。

第一个过滤罐10中或其外设有将第一个过滤罐10中过滤后的水抽入其后过滤罐10中的输水泵121,输水泵121能够将第一个过滤罐10的过滤结构11过滤后的水抽出至第二个过滤罐10中。比如输水泵121为设在第一个过滤罐10中的潜水泵,输水泵121的出水口与输水管12连接,第一阀门122设在输水管12上,位于输水泵12的下游。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第一阀门122为单向阀,输水泵121产生正压使位于其后的第一阀门122打开,将第一个过滤罐10过滤后的水输送至第二个过滤罐10中。稳定工作后,输水泵121始终浸泡在水中,因此在打开第一阀门122时,第一个过滤罐10中仍可产生负压。输水泵121输送的水已由第一个过滤罐滤除大部分污物,因此输水泵121不易被污水堵塞,使用寿命长。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阀门122包括中空设置的单向阀座1221和位于单向阀座1221中的球形阀芯1223,单向阀座1221的左、右两端分别为进水口和出水口,球形阀芯1223的直径大于单向阀座1221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的直径;单向阀座1221的中部具有向外凸出的能够容纳球形阀芯1223的让位腔1222,优选让位腔1222向后倾斜设置。可选地,第一阀门122也可以为现有技术中的其他单向阀结构。

当外接清洗设备中的污水不够,不能使整个过滤循环水箱中的水循环起来时,需要先向四个过滤罐10中加水,蓄水至稳定运行时的水量,该过滤循环水箱才能进行过滤工作。四个过滤罐10蓄水过程中,为防止水从进水管20向外逆流,进水管20上或负压罐10a的进水口处还设有止回结构,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止回结构为设在进水管20上的控制其通断的第二阀门21,或者第二阀门21设在第一个过滤罐10a的进水口处,第二阀门21为电磁阀、手动阀或单向阀,其结构可与第一阀门122相同,在此不赘述。第二阀门21为单向阀时,负压发生结构40工作将第一个过滤罐10中的空气抽出时,吸力使第一阀门21打开,外界污水进入第一个过滤罐中。

如图4所示,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过滤结构11包括固定设置的中心轴111,中心轴111可通过支架与过滤罐10内壁固定连接,中心轴111上沿长度方向(竖向)设有若干向下倾斜设置的第一过滤片112,第一过滤片112外沿与过滤罐10内壁之间具有间隙,便于水流过。过滤罐10内壁上设有若干与第一过滤片112交错设置的向下倾斜的第二过滤片113,第二过滤片113外沿与中心轴111之间也具有间隙,便于水流过。所有过滤罐10的进水口101设在底部,出水口102设在过滤罐10侧壁的中部,优选出水口102位置不低于过滤结构11的顶部(即不低于最上方的过滤片的顶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过滤片112和第二过滤片113为荷叶状,其上面具有导流槽,类似荷叶的筋,用于导流;第一过滤片112和第二过滤片113由若干个弧形片拼接而成或为一个整圈的锥形片。进入过滤罐10中的水,从下向上流动,污水中的污物由过滤片格挡。

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该过滤循环水箱还包括补水系统60,补水系统60通过补水管与过滤罐10内部连通,向过滤罐10补水,补水管上设有开关阀,补水系统60的入口与外部水龙头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补水系统60通过第一补水管61向常压罐10b中加水,比如第一补水管61分三路分别向第二个过滤罐10、第三个过滤罐10和第四个过滤罐10中加水,第一补水管61的总管上设有第一开关阀611。补水系统60通过第二补水管62向负压罐10a(第一个过滤罐10)中加水,第二补水管62上设有第二开关阀621。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开关阀611和第二开关阀621均为常闭电动球阀。

优选地,第四个过滤罐10中设有能够检测第一水位的第一水位仪71和能够检测第二水位的第二水位仪72,第二水位高于第一水位,排水泵31的进水口低于或位于第一水位处,比如排水泵31为潜水泵,整个潜水泵位于第一水位下。第一个过滤罐10中设有能够检测第三水位的第三水位仪73和能够检测第四水位的第四水位仪74,第四水位高于第三水位,输水泵121的进水口低于或位于第三水位,比如输水泵121也为潜水泵,该潜水泵的进水口位于第一水位下,整个输水泵121位于第四水位下。

当需要事先在四个过滤罐10中蓄水至稳定运行的水量时,可通过补水系统60向四个过滤罐10中加水,更方便。以每次四个过滤罐10为空桶(自洁后水已排空)作为起点,打开第一开关阀611向第四个过滤罐10中加水至第二水位后关闭第一开关阀611(根据连通器原理,过滤时,三个常压罐10b中的水位保持一致),打开第二开关阀621向第一个过滤罐10中加水至第四水位后关闭第一开关阀611。

蓄水至稳定运行的水量后,初始工作时,比如外部需要用水的清洗设备中无水,先启动排水泵31向清洗设备供水,当第四个过滤罐10中的水位降至第一水位时,再启动输水泵121直到第四个过滤罐10的水位达到第二水位,如果输水泵121工作超过xx秒(具体时间根据实际管道长度设定)第四个过滤罐10的水位还未达到第二水位,则说明第一个过滤罐10的水位已降到第三水位,此时打开第二开关阀621向第一个过滤罐10补水至第四水位,接下来再打开输水泵121和负压发生结构40,该过滤循环水箱稳定工作。

该过滤循环水箱运行的过程中,水因蒸发而减少时,还可通过补水系统60向四个过滤罐10中补水。当第四个过滤罐10中的水位降至第一水位时,打开第一开关阀611向第四个过滤罐10补水至第二水位;当第一个过滤罐10中的水位降至第三水位时,打开第二开关阀621对第一个过滤罐10补水至第四水位。

该过滤循环水箱工作时,从进水管20进入的水与出水管30排出的水基本相等,排水泵31与输水泵121的流量相等,使得第一个过滤罐10中的水不会到达第一个过滤罐10的顶部,不会从抽气孔管41排出。但为了进一步提高可靠性,如图2所示,可在第一个过滤罐10的上部的第五水位处设置第五水位仪75,当第一个过滤罐10的水位达到第五水位时,关闭负压发生结构40,直至第一个过滤罐10中的水降至第四水位。

在本实施方式中,水位仪可采用现有的任意的水位仪(也可以使用水位传感器),比如洗衣机中所用的水位探针,具体各个开关阀可以手动控制,也可以采用自动控制,例如当水位到达第二水位时,第二水位仪72输出触发信号;当水位到达第四水位时,第四水位仪74输出触发信号;当水位低于第一水位,第一水位仪71输出触发信号;当水位低于第三水位检测仪,第三水位仪73输出触发信号。

具体可以在每个水位仪的输出端连接比较器,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与相应水位仪的输出端连接,比较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相应的阈值存储器。例如第二水位仪72的输出端连接第二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第二比较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第二阈值存储器,当第二水位仪72检测的水位高于第二阈值(第二水位)时,第二比较器输出第二触发信号。第四水位仪74的输出端连接第四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第四比较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第四阈值存储器,当第四水位仪74检测的水位高于第四阈值(第四水位)时,第四比较器输出第四触发信号。第三水位仪73的输出端连接第三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第三比较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第三阈值存储器,当第三水位仪73检测的水位高于第三阈值(第三水位)时,第三比较器输出的信号经过非门,非门第三输出触发信号。第一水位仪71的输出端连接第一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第一比较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第一阈值存储器,当第一水位仪71检测的水位高于第一阈值(第一水位)时,第一比较器输出的信号经过非门,非门输出第一触发信号。

第一触发信号与第一开关阀611的开启控制端连接,第二触发信号与第一开关阀611的关闭控制端连接。第三触发信号与第二开关阀621的开启控制端连接,第四触发信号与第二开关阀621的关闭控制端连接。

第一触发信号与排水泵31的停止控制端连接,第二触发信号与排水泵31的启动控制端连接。第三触发信号与输水泵121的停止控制端连接,第二触发信号与输水泵121的启动控制端连接。

在第一个过滤罐的第五水位处设第五水位仪75,第五水位仪75的输出端连接第五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第五比较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第五阈值存储器,当第五水位仪75检测的水位高于第五阈值(第五水位)时,第五比较器输出第五触发信号。第四触发信号经过非门与负压发生结构40的启动控制端连接,第五触发信号与负压发生结构40的停止控制端连接,水位超过第四水位时,开启负压发生结构40,水位达到第五水位时,关闭负压发生结构40,该过滤循环水箱稳定工作。

如图2和图4所示,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每个过滤罐10还具有排污口103,排污口103处均设有排污阀51,排污口103与进水口101为同一个口或为独立的两个口,在本实施方式中,排污口103与进水口101为设在过滤罐10底部的一个口,该口分别与进水管20和排污阀51连接,进水管20和排污阀51并联连接。

该过滤循环水箱过滤污水时,关闭排污阀51,当循环水箱工作一段时间后,过滤结构11上的污物较多时,需对循环水箱进行自洁。自洁前,关闭排水泵31、输水泵121和负压发生结构40,打开排污阀51,补水系统60向四个过滤罐10中加水进行冲洗,冲洗后的污水从过滤罐10的排污口排出。

如图4所示,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四个过滤罐10的排污口共同连接有排污总管50,排污阀51的出口与排污总管50连接,排污总管50上设有排污总阀52,排污总管50的末端连接有污水缓存罐53,污水缓存罐53具有污水入口531和污水出口532,负压发生结构40的出风口通过排污输气管42与污水入口531连通。

在本实施方式中,自洁前,清洗设备中的水已排空。排污时,四个过滤罐10自洁时排出的污水经排污总管50输送至污水缓存罐53中,然后关闭排污总阀52,再启动负压发生结构40,负压发生结构40出风口产生的压缩空气使污水从污水缓存罐53中的污水出口532强制排出。该过滤循环水箱过滤污水时,负压发生结构40抽出的第一个过滤罐10中的空气也从污水缓存罐53中的污水出口532排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排污阀51可以为手动阀、电动阀或者浮球阀。排污阀51为浮球阀时,如图4所示,排污阀51包括中空设置的阀座511以及位于阀座511内部的浮力阀芯512,阀座511的顶部具有入口,阀座511的底部具有出口,浮力阀芯512的下方固设有限位块513,限位块513与阀座511出口未接触。过滤过程中,浮力阀芯512能够将阀座511的入口封闭而使排污阀51关闭;排污过程中,浮力阀芯512由限位块513限位而使排污阀51打开。

使用上述排污阀51,过滤时,排污总阀52关闭,浮力阀芯512上浮而将阀座511的入口封闭使排污阀51关闭;排污时,排污总阀52打开,自洁后的污水从过滤罐10底部向下流,水的冲击力使浮力阀芯512向下运动,由于限位块513的作用,浮力阀芯512不能继续向下运动,使浮力阀芯512处于中间位置,排污阀51被打开。

如图2所示,在另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中,负压发生结构40的出风口连接有气爆输气管43,气爆输气管43上连接有气爆总阀431,排污输气管42上设有出气开关阀421,气爆输气管43的出口并联连接有多根气爆支管432,气爆支管432从上向下插入过滤罐10中。

自洁时,排污总阀52和出气开关阀421关闭,补水系统60向四个过滤罐10中加水没过过滤结构11,然后启动负压发生结构40、打开气爆总阀431,负压发生结构40排出的压缩空气通过气爆支管432进入过滤罐10的水中,压缩空气在过滤罐10中具有搅拌和冲击作用,使第一过滤片112和第二过滤片113上的污物脱离,并悬浮在水中,接下来再打开排污总阀52,排污阀51则自动被打开,污物随水排出至污水缓存罐53中。向过滤罐10的水中通入压缩空气后,自洁效果更好。

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排污总阀52、气爆总阀431和出气开关阀421均为电动球阀,排污总阀52和气爆总阀431为常闭式电动球阀,出气开关阀421为常开式电动球阀。

应当指出,负压发生结构40的出气口231也可仅连接排污输气管42或气爆输气管43,则排污输气管42可不设出气开关阀421。

如图2所示,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污水缓存罐53倾斜设置,便于污水和污物的排出,污水缓存罐53中的第七水位处设有第七水位仪77。自洁后排污时,可先不打开负压发生结构40,污水靠重力自行排出;当污水缓存罐53中的水位达到第七水位时,说明靠自重污水无法排出,或者排出缓慢,此时再打开负压发生结构40进行强制排污,以节约能耗。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止回结构不同,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止回结构包括在进水管20上设置的向上弯折的弯折段22,弯折段22的顶部高于第一个过滤罐10中水的最高水位。采用弯折段22的结构,初始时向四个过滤罐10中蓄水时,过滤罐10中的水不会从进水管20向外逆流,具有止回作用。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同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结构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止回结构不同,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止回结构包括在进水管20上设置的水气分离罐23,水气分离罐23具有与能够进水管20连接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该进水口高于第一个过滤罐10中水的最高水位;水气分离罐23的顶部还具有出气口231,出气口231通过通气管24与第一个过滤罐10内部连通。初始时向四个过滤罐10中蓄水时,过滤罐10中的水不会从进水管20向外逆流,具有止回作用。

由于部分鞋底清洗机排出的污水中含有空气,为水气混合物,水气混合物进入第一个过滤罐10中的时,空气对第一个过滤罐10中的水具有搅动作用,不利于过滤。设置水气分离罐23后,水气混合物进入水气分离罐23中,水靠自重向下输送并从第一个过滤罐10的底部进入;空气则从水气分离罐23顶部的出气口231排出至第一个过滤罐10中,水气分离罐23的出气口231与第一个过滤罐10相通,使得第一个过滤罐10中仍可产生负压。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同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的结构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补水系统60通过第三补水管63向最后一个过滤罐10(第四个过滤罐10)中加水,第三补水管63上设有第三开关阀631,优选第三开关阀631为常开电磁阀;第三补水管63上还设有位于第四个过滤罐10中的浮球开关632,第四个过滤罐10的水位低于第六水位l时,浮球开关632打开,达到第六水位l时,浮球开关632关闭。补水系统60通过第四补水管64向剩余过滤罐10(第一个过滤罐至第三个过滤罐)中加水,比如第四补水管64分三路分别向第一个至第三个过滤罐中加水,第四补水管64的总管上设有第四开关阀641,第四开关阀641为常闭电磁阀,比如与第一个过滤罐连接的第四补水管上设一个第四开关阀641,与第二个和第三个过滤罐连接的第四补水管上设一个第四开关阀641。

排水泵31为设在最后一个过滤罐10中的潜液泵,该潜液泵的进水口低于第六水位l;当然也可将排水泵31设在第四个过滤罐10外的出水管30上,则出水管30的进水口位于第六水位l的下方。输水泵121为设在第一个罐体外的水泵,该水泵的入口连接有输水管12,该输水管12伸入第一个过滤罐10中,该输水管12的进水口低于第六水位l,可选地,在第一个过滤罐10的第六水位l处设有第六水位仪76。

初始时,需要向过滤罐10中蓄水时,打开第三开关阀631和第四开关阀641,向四个过滤罐10中补水,过滤罐10中水位达到第六水位l时,关闭第四开关阀641停止向第一个至第三个过滤罐10中加水。第四个过滤罐10中水位达到第六水位l时,浮球开关632动作将第三补水管63的出口关闭停止向第四个过滤罐10中加水,无需关闭第三开关阀631。第四个过滤罐的水位到达第六水位l时,排水泵31、输水泵121和负压发生结构40工作,该过滤循环水箱进行过滤工作。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六水位仪76的输出端连接第六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第六比较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第六阈值存储器,当第六水位仪76检测的水位高于第六阈值(第六水位)时,第六比较器输出第六触发信号,第六触发信号与第四开关阀611的关闭控制端连接,第六触发信号与排水泵31、输水泵121和负压发生结构40的启动控制端连接。

过滤过程中,当第四个过滤罐10中的水位下降至第六水位l以下时,浮球开关632打开,补水系统60通过第三补水管63向第四个过滤罐10中补水,直至水位达到第六水位l时,浮球开关632关闭。

在本实施方式中,浮球开关632可以但不限于为cn201910977274.9、cn98247415.6或cn201711366257.9公开的浮球开关,均为现有技术,其结构和原理在此不赘述。

如图7所示,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四个过滤罐10的过滤结构11的中心轴111中空设置。第一个过滤罐10中的中心轴111下端与过滤罐10底部具有间隙,第一个过滤罐10的进水口位于中心轴111的上端口处,为便于进水,在中心轴111上端连接有漏斗状的进水斗114,进水管20排出的水能够进入进水斗114中,进水斗114的上端高于第六水位l,以防进入第一个过滤罐10中的污水与第一个过滤罐10过滤后的水混合在一起。

过滤罐10的排污口位于过滤罐10的底部,出水口位于最上方的过滤片的上方,比如出水口位于顶部,输水管12伸入第一个过滤罐10中,输水管12的进水端口位于第六水位l以下,第一阀门122设在输水管12上。在本实施方式中,输水泵121为设在第一个过滤罐10外的水泵,其位于第一个过滤罐10和第二个过滤罐10之间的输水管12上,当然输水泵121也可为设在第一个过滤罐10中的潜水泵。

如图7所示,第二个至第四个过滤罐10中的中心轴111下端与过滤罐10底部固定连接,过滤罐10的出水口102与中心轴111的下端口相通,进水口101位于过滤罐10底部中心轴111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进水口101与排污口103为一个口。

过滤时,污水经进水管20从第一个过滤罐10的顶部进入进水斗114中,再经中空设置的中心轴111向下流动,流动至过滤罐10底部后再向上流动,污物经第一过滤片112和第二过滤片113格挡而实现第一级过滤,第一个过滤罐10中过滤后的水经输水泵121抽至第二个过滤罐10中,水自下向上流动,经过滤片作用后再从中心轴111上端口进入中心轴111内部并向下流动,后从中心轴111的下端口进入输水管12中,继续输送至下一个过滤罐10中过滤,直至由第四个过滤罐10过滤后,由排水泵31抽出,并由出水管30输送至需要用水的清洗设备中,或再进入第一个过滤罐10中再次过滤。

第三补水管63和第四补水管64的出水口与中心轴111的上端口错开,自洁的水进入中心轴111以外的空间,排污时从过滤罐10底部、中心轴111外的排污口103排出。

如图7所示,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出水管30上还并联连接有第二出水开关阀34,第一出水开关阀33和第二出水开关阀34,一个为电动球阀,另一个为手动阀,提供特殊情况使用。

应当指出,本实施例的过滤循环水箱也可设置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中的污水缓存罐53、排污输气管42、和气爆输气管43等结构。

实际中,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也可采用本实施例中的中心轴111中空设置的结构。

应当指出,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进水管20从第一个过滤罐10的顶部伸入第一个过滤罐10中,因此无需设置止回结构。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同实施例四的结构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个过滤罐10的进水口101和出水口102位置不同。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个过滤罐10中的中心轴111下端也与过滤罐10底部固定连接,第一个过滤罐10的出水口102与中心轴111的下端口相通,进水口101位于过滤罐10底部中心轴111外,进水管20上设有止回结构,比如止回结构为实施例一中的第二阀门21,排污口103也与进水口101为同一个口。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阀门122和输水泵121设置第一个过滤罐10与第二个过滤罐10之间的输水管12上,第一阀门122设在靠近输水管12入口的一端。

在本实施方式中,因第一个过滤罐至第三个过滤罐采用连通器原理,因此第四开关阀641设在第四补水管64的总管上。

过滤时,污水经进水管20从第一个过滤罐10的底部进入,水自下向上流动,经过滤片作用后再从中心轴111上端口进入中心轴111内部,后从中心轴111的下端口进入输水管12中,由输水泵121输送至第二个过滤罐10中进行二级过滤。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同实施例四的结构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负压罐10a的数量为两个,比如第一个过滤罐和第二个过滤罐为负压罐10a,第三个过滤罐和第四个过滤罐为常压罐10b。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个过滤罐10和第二个过滤罐10的结构相同,第一个过滤罐与第二个过滤罐并联连接,进水管20的水能够分别进入两个负压罐10a中,输水泵121能够将第一个过滤罐和第二个过滤罐中的水抽出。

具体地,进水管20分为两路进水支管25,分别与两个负压罐10a的进水口连接,每路进水支管25上均设有第三阀门251。两个负压罐10a的出水口处均连接有输水支管13,每路输水支管13上均设有第一阀门122,两路输水支管13出水端通过输水管12与第三个过滤罐10的进水口连通,输水泵121设在该输水管12上。抽气管41分为两路抽气支管44,分别与两个负压罐10a的抽气口连接,每路进水支管25上均设有第四阀门441。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阀门122为只允许水排出的单向阀,其结构与实施例一的结构相同;第三阀门251为只允许说进入的单向阀,其结构可与第一阀门122相同;第四阀门441为电磁阀。

本实施方式的两个负压罐10a同时工作或者交替工作。同时工作时,比如四个过滤罐中均具有稳定运行的水量时,打开输水泵121、抽水泵31、负压发生结构40和两个第四阀门441。负压发生结构40产生的吸力使第一阀门122被关闭,使第三阀门251被打开,水经进水支管25分别进入两个负压罐10a中,在两个负压罐10a中过滤,过滤后的水由输水泵121输送至第三个过滤罐(常压罐10b)中。

两个负压罐10a交替工作时,其中一个负压罐10a吸水,比如第一个过滤罐10吸水,具体过程如下:打开与第一个过滤罐连接的第四阀门441,关闭与第二个过滤罐连接的第四阀门441,负压发生结构40只能从第一个过滤罐抽气,此时第一个过滤罐吸水。任意一个负压罐10a的水位高于插入其中的输水支管13的进水端时,输水泵121将该负压罐中的水抽出至第三个过滤罐中;任一个负压罐10a的水位低于插入其中的输水支管13的进水端时,不能抽出水。

在本实施方式中,因负压罐10a并联连接,进入进水管20的水经负压罐10a进行一级过滤后,由第三个过滤罐进行二级过滤,之后由第四个过滤罐进行三级过滤,即为三级过滤。

如图9所示,在另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中,与每个负压罐10a连接的输水支管13上还设有第五阀门131,优选第五阀门131为电磁阀。两个负压罐10a同时工作时,两个第五阀门131打开;当两个负压罐10a交替工作时,比如第一个过滤罐吸水时,关闭与之连接的第五阀门131,使得第一个过滤罐只吸水,输水泵121只能将第二个过滤罐中的水抽出。

设置两个负压罐10a的方式也可应用于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实施例三或实施例五中,两个负压罐10a的连接,以及负压罐10a与常压罐10b的连接与前述相同,在此不赘述。

应当指出,实际中负压罐10a的数量还可为三个及以上,其连接方式与上述两个负压罐10a的相通,工作原理也相同,在此赘述。过滤罐可以全部为负压罐10a;或者部分为负压罐10a,部分为常压罐10b。

实施例七

本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同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六的结构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如图10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抽气管41上设有设抽气阀411,抽气管41连通有进气支管412,进气支管412上设有进气阀413,进气支管412的出口位于抽气阀411与负压发生结构40进气口之间。

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六中,因在过滤罐10进行自洁前,清洗设备中的水已经排出,自洁和排污时,负压发生结构40的入口通过抽气管41、第一个过滤罐10和进水管20与外界的大气相通,负压发生结构40能够产生正压空气(压缩空气)。

自洁前,比如清洗设备中的水未排空时,可采用本实施方式的方案,自洁和排污时,关闭抽气管41上的抽气阀411,打开进气支管412上的进气阀413,负压发生结构40通过进气支管412从外界大气吸入空气,提供压缩空气。在本实施方式中,进气阀413和抽气阀411可以手动控制,也可以采用自动控制,自动控制可采用现有技术,在此不赘述。

应当指出,上述七个实施例中仅列举了过滤结构11的两种实施方式,过滤结构11还可以采用其他结构,比如在中心轴111上设置螺旋向上的过滤片,过滤片的外壁与过滤罐10内壁接触;过滤结构11也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其他过滤结构,比如cn201711055312.2中公开的沉降区、旋转清扫装置,或者cn201510557871.8中公开的过滤方式。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优选的实施方式”、“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